7.2 服务社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服务社会 教案

资源简介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
【内容来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教材分析】
《服务社会》主要引导学生懂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任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学习目标】
通过图片展示,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
通过情景分析,体验并归纳总结服务社会的意义。(难点)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索服务社会的途径,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做有益于社会的人。(重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情景分析,体验并归纳总结服务社会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索服务社会的途径,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公益志愿者宣传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公益志愿者视频,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引入新课——服务社会。
学习新课
服务社会·我畅谈
活动:图片展示参加义务植树、当志愿讲解员、敬老院做义工、义务献血图片
设问:畅谈: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能使学生感受到就在自己身边公益活动,分享公益活动带给自己的感受)
服务社会·我体验
【情景体验】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我校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你是一名志愿讲解员,请你认真准备,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讲解。
活动:小组合作准备,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取得的成就,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讲解。
推举两位志愿讲解员,进行讲解。
活动总结:两位志愿讲解员结合时政,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设计意图:让学生情景体验,真实感受当志愿讲解员需要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以及获得的收获感。)
服务社会·我成长
设问:请两位志愿讲解员给大家分享你当志愿讲解员的感受和收获。
志愿讲解员一:要当好讲解员,我需要提前做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知识得到了丰富,我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的提升,同时,讲解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通过当志愿讲解员,我得到了全面发展。
志愿讲解员二:通过我的讲解,让大家对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更加全面了解,我感到很开心,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活动总结: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服务社会对自身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成长。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服务社会·我践行
图片展示对比:课余时间选择低头玩手机VS
课余时间选择做公益
设问:你选哪个?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服务社会的途径有哪些?
展示:参加公益活动
补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标识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协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合作探究】小组分享服务社会的人物故事。
(说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展示:他们都基于自己的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爱岗敬业,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我拓展
近年来,帮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组织山区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和生活困难户送米面油、送温暖等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汇集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微公益活动虽小,却意义重大。请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从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内容等方面策划)。
服务社会·寄语
青年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习近平
(

1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