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2021七下·鄞州期末)一位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外国游客这样评论举办地乌镇:“临水建屋,以船代车,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像极了我的家乡。”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于(  )
A.巴黎 B.蔚山 C.威尼斯 D.巴西利亚
【答案】C
【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游客这样评论举办地乌镇:“临水建屋,以船代车,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像极了我的家乡。”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于水上都市--威尼斯。其他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著名“水城”威尼斯是旅游胜地。 独特的水城风光是威尼斯的动人之处,古老的建筑沐浴着海风,纵横的水道是大街小巷,船是主要交通工具,遇到重大庆典,还可以看到划船比赛。
2.(2021七下·鄞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纽约:国际性大都市,美国政治的心脏
B.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C.巴西利亚: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D.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是其标志性建筑
【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巴西巴西利亚;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纽约:国际性大都市,但不是美国政治的心脏,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华盛顿。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但是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错误,应该是印度的班加罗尔。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是其标志性建筑,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00年来,作为美国的政治心脏,其单纯的行政职能未曾改变。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是人类城市规划的典范。巴黎是法国首都,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观和浓厚的艺术氛围。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
3.(2021七下·鄞州期末)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
D.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
【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山区是安第斯山区,当地的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错误,应该是种植业。②平原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它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错误,应该是小麦和玉米。③大洲是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错误,东临印度洋,土著居民为黑人,正确。④平原是湄公河平原,当地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湄公河平原是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性显著,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发展了垂直农业,山上发展畜牧业,山下发展种植业;日本北海道地区以渔业为主;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分干湿两季,为了生存,当地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4.(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浙江宁波的小宁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她可以(  )
A.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B.采用中国政区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B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住浙江宁波的小宁可以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人口状况。采用中国政区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认识一个陌生的区域,首先要确定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次要了解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第三要了解区域的人文特色;第四要知道该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5.(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
①要因地制宜 ②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①要因地制宜 ,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③④,正确。②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本身说法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地方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6.(2021七下·鄞州期末)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A
【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A项《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符合题意;
B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不符合题意;
C项《救风尘》也是元代关汉卿所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但和题干“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的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关汉卿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7.(2021七下·鄞州期末)“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下图所示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唐朝最早出现筒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筒车的发明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唐朝农民创制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8.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汉朝
【答案】B
【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这一场景应出现在宋朝。结合课本所学,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南方的商业尤其发达。城市里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之为“瓦子”,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代都市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瓦子”,这是解题的关键。
9.(2021七下·鄞州期末)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建立隋朝;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灭亡陈朝;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开通运河。
A项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时间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为依托,考查隋朝重大事件和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2021七下·鄞州期末)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和同开珎是日本学习中国唐朝文化铸造的钱币,“日本的和同开珎”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体现了唐代的对外交往。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唐代的对外交往是题干图片体现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代的对外交往,要求结合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1.(2021七下·鄞州期末)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政府着力移风易俗
C.女性更易接受胡服 D.服饰等级差别消除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A项社会风气开放包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1七下·鄞州期末)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下列表述不属于唐诗兴盛原因的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的完善
C.宗教活动的盛行 D.民族融合的加强
【答案】C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诗高度繁荣的原因有科举制重视考核诗赋的内容、唐朝实行宽松的政治政策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繁荣的经济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的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也有利于诗歌的发展。宗教活动的盛行与唐诗的繁荣无关。
ABD三项都是唐诗兴盛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宗教活动的盛行不是唐诗兴盛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诗兴盛的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唐诗高度繁荣的原因,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3.(2021七下·鄞州期末)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造成了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
ABD三项都不是出现题干局面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八股取士与文字狱是出现题干局面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与清朝的文字狱。
二、非选择题
14.(2021七下·鄞州期末)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宁波某校七年级同学拟以“影响水稻、小麦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比较”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
(1)【尝试探究】
  A区 B区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大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自然 条件 分析 相同之处 ①   
不同之处 ②    ③   
(2)【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为什么?
【答案】(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3)水稻。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A区是亚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B区是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自然条件的相同之处都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
(2)、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3)、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5.(2021七下·鄞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河流的名称。
A     B     C    D    E   
(2)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洛阳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
(3)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吗?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答案】(1)涿郡;洛阳;余杭;长江;黄河
(2)通济渠、邗沟
(3)相似之处:都短暂(二世)而亡;都开创了许多创新制度为后世所延续,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隋朝的三生六部制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朝的长城,秦始皇陵墓,隋朝的大运河);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都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统一。(任选2点即可)
启示:一个王朝想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等。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即今北京;南至余杭,即今杭州。因此A代表的是涿郡;B代表的是洛阳;C代表的是余杭;D余杭长江,E代表的是黄河。
(2)隋朝大运河从北往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居住在今洛阳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从公元前 230 年到前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 年,隋军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是历史上典型的短命王朝,两世而亡,其灭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帝的暴政。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⑤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隋朝与秦朝均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被推翻,都是短短的二世而亡。
故答案为:(1)涿郡;洛阳;余杭;长江;黄河。
(2)通济渠、邗沟。
(3)相似之处:都短暂(二世)而亡;都开创了许多创新制度为后世所延续,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隋朝的三生六部制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朝的长城,秦始皇陵墓,隋朝的大运河);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都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统一。(任选2点即可)
启示:一个王朝想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16.(2021七下·鄞州期末)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发展
材料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1955年10月1日设置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进入新时代, 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材料二:唐太宗曾言:“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回纥人(是今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建立汗国后,每任可汗均由朝廷册封承认。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成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省”源于哪个朝代?当时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叫做什么?
(2)自西汉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的管辖,请你列举两个相关史实,同时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代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1)元朝,行省制度
(2)相关史实任选以下两个即可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清朝:①设置伊犁将军;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
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互助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省”源于元朝,联系所学,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这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划分的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2)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负责管理西域地区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时期,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分别管理今新疆地区。1295年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今新疆)的管辖。清朝时期,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59年,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负责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这些措施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从材料中的“视四海如一家……皆朕赤子”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体现了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开明政策。第二问深远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元朝,行省制度。
(2)相关史实任选以下两个即可: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清朝:①设置伊犁将军;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
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互助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唐代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2021七下·鄞州期末)一位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外国游客这样评论举办地乌镇:“临水建屋,以船代车,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像极了我的家乡。”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于(  )
A.巴黎 B.蔚山 C.威尼斯 D.巴西利亚
2.(2021七下·鄞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纽约:国际性大都市,美国政治的心脏
B.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C.巴西利亚: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D.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是其标志性建筑
3.(2021七下·鄞州期末)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
D.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
4.(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浙江宁波的小宁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她可以(  )
A.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B.采用中国政区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5.(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
①要因地制宜 ②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21七下·鄞州期末)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奴娇·赤壁怀古》
7.(2021七下·鄞州期末)“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下图所示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8.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汉朝
9.(2021七下·鄞州期末)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10.(2021七下·鄞州期末)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11.(2021七下·鄞州期末)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
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政府着力移风易俗
C.女性更易接受胡服 D.服饰等级差别消除
12.(2021七下·鄞州期末)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下列表述不属于唐诗兴盛原因的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的完善
C.宗教活动的盛行 D.民族融合的加强
13.(2021七下·鄞州期末)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二、非选择题
14.(2021七下·鄞州期末)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宁波某校七年级同学拟以“影响水稻、小麦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比较”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材料】
(1)【尝试探究】
  A区 B区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大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自然 条件 分析 相同之处 ①   
不同之处 ②    ③   
(2)【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为什么?
15.(2021七下·鄞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或河流的名称。
A     B     C    D    E   
(2)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洛阳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
(3)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吗?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16.(2021七下·鄞州期末)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发展
材料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1955年10月1日设置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进入新时代, 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材料二:唐太宗曾言:“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回纥人(是今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建立汗国后,每任可汗均由朝廷册封承认。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成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省”源于哪个朝代?当时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叫做什么?
(2)自西汉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的管辖,请你列举两个相关史实,同时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代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游客这样评论举办地乌镇:“临水建屋,以船代车,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像极了我的家乡。”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于水上都市--威尼斯。其他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著名“水城”威尼斯是旅游胜地。 独特的水城风光是威尼斯的动人之处,古老的建筑沐浴着海风,纵横的水道是大街小巷,船是主要交通工具,遇到重大庆典,还可以看到划船比赛。
2.【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巴西巴西利亚;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纽约:国际性大都市,但不是美国政治的心脏,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华盛顿。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但是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错误,应该是印度的班加罗尔。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埃菲尔铁塔是其标志性建筑,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00年来,作为美国的政治心脏,其单纯的行政职能未曾改变。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是人类城市规划的典范。巴黎是法国首都,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观和浓厚的艺术氛围。班加罗尔已成为世界电脑软件技术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印度的“硅谷”.
3.【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山区是安第斯山区,当地的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错误,应该是种植业。②平原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它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错误,应该是小麦和玉米。③大洲是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错误,东临印度洋,土著居民为黑人,正确。④平原是湄公河平原,当地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湄公河平原是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性显著,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景观的差异性,发展了垂直农业,山上发展畜牧业,山下发展种植业;日本北海道地区以渔业为主;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分干湿两季,为了生存,当地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4.【答案】B
【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住浙江宁波的小宁可以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人口状况。采用中国政区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认识一个陌生的区域,首先要确定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次要了解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第三要了解区域的人文特色;第四要知道该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5.【答案】B
【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
【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①要因地制宜 ,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③④,正确。②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本身说法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发展地方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6.【答案】A
【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A项《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符合题意;
B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不符合题意;
C项《救风尘》也是元代关汉卿所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但和题干“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的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关汉卿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7.【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唐朝最早出现筒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筒车的发明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唐朝农民创制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8.【答案】B
【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这一场景应出现在宋朝。结合课本所学,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南方的商业尤其发达。城市里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之为“瓦子”,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代都市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瓦子”,这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建立隋朝;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灭亡陈朝;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开通运河。
A项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时间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为依托,考查隋朝重大事件和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和同开珎是日本学习中国唐朝文化铸造的钱币,“日本的和同开珎”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体现了唐代的对外交往。
AC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唐代的对外交往是题干图片体现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代的对外交往,要求结合所学解析题干信息。
11.【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玄宗时,士人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也纷纷穿起男式圆领服,足登乌皮靴。在长安等大都市街头,处处可见身着胡服的汉族女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A项社会风气开放包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诗高度繁荣的原因有科举制重视考核诗赋的内容、唐朝实行宽松的政治政策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繁荣的经济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的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也有利于诗歌的发展。宗教活动的盛行与唐诗的繁荣无关。
ABD三项都是唐诗兴盛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宗教活动的盛行不是唐诗兴盛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诗兴盛的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唐诗高度繁荣的原因,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3.【答案】B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造成了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
ABD三项都不是出现题干局面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八股取士与文字狱是出现题干局面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与清朝的文字狱。
14.【答案】(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3)水稻。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A区是亚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B区是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地自然条件的相同之处都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
(2)、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3)、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资源等方面回答。一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种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政策,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
15.【答案】(1)涿郡;洛阳;余杭;长江;黄河
(2)通济渠、邗沟
(3)相似之处:都短暂(二世)而亡;都开创了许多创新制度为后世所延续,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隋朝的三生六部制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朝的长城,秦始皇陵墓,隋朝的大运河);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都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统一。(任选2点即可)
启示:一个王朝想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等。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即今北京;南至余杭,即今杭州。因此A代表的是涿郡;B代表的是洛阳;C代表的是余杭;D余杭长江,E代表的是黄河。
(2)隋朝大运河从北往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居住在今洛阳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先后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从公元前 230 年到前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 年,隋军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②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③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是历史上典型的短命王朝,两世而亡,其灭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帝的暴政。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⑤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隋朝与秦朝均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被推翻,都是短短的二世而亡。
故答案为:(1)涿郡;洛阳;余杭;长江;黄河。
(2)通济渠、邗沟。
(3)相似之处:都短暂(二世)而亡;都开创了许多创新制度为后世所延续,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隋朝的三生六部制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朝的长城,秦始皇陵墓,隋朝的大运河);都是由于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都结束了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统一。(任选2点即可)
启示:一个王朝想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16.【答案】(1)元朝,行省制度
(2)相关史实任选以下两个即可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清朝:①设置伊犁将军;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
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互助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省”源于元朝,联系所学,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这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划分的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2)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负责管理西域地区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时期,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分别管理今新疆地区。1295年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今新疆)的管辖。清朝时期,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59年,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负责管理新疆地区的事务,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这些措施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从材料中的“视四海如一家……皆朕赤子”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体现了唐太宗在民族关系上的开明政策。第二问深远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元朝,行省制度。
(2)相关史实任选以下两个即可: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清朝:①设置伊犁将军;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
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3)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团结互助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唐代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