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难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吸管、矿泉水瓶、锁钥匙、扳手、报纸、书、布窗帘、棉毛衫、小镜子、红酒杯、木凳、擀面杖等图片。 2、每小组准备: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木板、金属勺、矿泉水瓶、布、一次性纸杯、玻璃瓶。 3、每组一张“按材料给物品分类”的作业单。 学生准备: 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文具盒、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材料】 什么是材料?【板书:材料】 (先抽1-2名学生回答)材料就是制成某个物品的物质。 (二)新课学习 1、认识6种常见的材料 (1)认识塑料 (出示吸管图片)这是什么? (生答)吸管 吸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吸管? (生答)塑料【板书:塑料】 小结:吸管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制成吸管的材料。 请孩子们跟老师完整地重复一遍。 (出示矿泉水瓶图片)这是什么物品? 请用“图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这个物品”的句式来回答。 请2生完整回答,再集体回答,加深句式的印象。 (2)用相同教学法完成:金属、纸、布、玻璃、木头这5种材料的认识。并在认识过程中逐步完成图片的摆放与文字板书。 (3)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完成概念图板书) (4)小组作业:按材料给物品分类。 a.出示作业单,认识物品名称及文字。 b.讲题目要求。 c.分组完成作业。 d.汇报反馈。 2、比较材料的不同 (1)出示6种材料。 (2)学习比较方法: a.两两比较 (出示教材比较材料的图片) 图上的小朋友正在比较材料的不同,左边的小女孩拿了几种材料在比较?(2种) 我们做比较材料的时候,一般用两种材料进行对比。 b.比较方法 图上中间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摸镜子) 摸的方法,可以比较物品的什么不同?(光滑与粗糙,软与硬) 图上右边的小朋友在用什么方法观察材料?这个方法可以用纸与什么材料比较?(撕纸,布) 除了用“摸”和“撕”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比较材料的不同?(看、压等方法比较透明度、软硬度等) (3)分组比较 a.讲解活动要求: 每次两两比较,玻璃材料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b.领取材料,开始活动。 c. 反馈汇报: 我用(?? ??)方法,比较了(??? ?)和(??? )两种材料。我发现,(???? )材料比(????? )材料(????? )。 (4)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3.辨别材料的应用 (1)分组寻找2-4个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 (2)说一说:这个物品叫什么?它是用哪几种材料制成的? (3)想一想: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为什么选用不同的材料? (4)小结:同一个物品,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的。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这6种常见的材料,其实,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了丰富的物品,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方便。 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