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 N、10 N等有具体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力的示意图的作法,掌握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力的示意图。 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1 N的大小及力的大小估测、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拉力器、弹簧、茶杯、铁环、弹簧、立方体海绵、小车、皮球、钢尺、细线、钩码、扳手、螺母螺栓、鸡蛋等。 学生准备:拉力器、弹簧、立方体海绵、小车等。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初步认识了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拉拉力器,比较拉力的作用效果。 设疑引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对于这两位同学而言,我们还必须通过描述力的大小来区别,究竟怎样描述力,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吧! 【新课教学】 一、力的三要素 学生猜想:力可以产生一些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让学生结合教材图6-7所示情景及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 师生共同点评 教师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向里挤压一个皮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拉拉力器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一猜! 学生活动:(1)利用身边的物体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根据教师的要求做推门的小实验。 教师拉学生和推学生实验 学生活动:交流归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板书[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作用的位置)。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作力的三要素。] 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说明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二、力的单位 对比学习:提问学生描述自己身高,强调单位的重要性,对比引入力的大小也有相应的单位来描述(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是为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学生活动:学生讲述牛顿的小故事。 阅读材料:阅读课本P107信息窗的内容,学习牛顿注意观察、认真实验、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体验活动: (1)体验托起两个钩码用的力,约为1 N。 (2)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大小。 三、力的示意图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分析才能认识力的存在。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借助画图的方法把力表示出来,也就是把力这个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力的示意图。 对比学习:回顾光的表示方法,探讨力的表示方法。 探究活动:人用150 N的力向右拉小车,在图中将拉力表示出来,试一试! 描述自己的作法 方法归纳: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具体作法:(1)确定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也可以沿力的方向的反方向画)。 (3)沿力的方向,在线段的第二个端点处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如果已知力的大小,必须在箭头端写出力的大小。 【课堂小结】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力的表示方法: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这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应用 教师出示问题:有一小孩想把木板上的钉子拔下来,可始终拔不下来,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学生实际操作体验。 展示图片,提出解决方法。 分析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这两个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 作业布置: 课本P107T1~T5 【教学板书】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一)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作力的三要素。 (二)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三)力的示意图 1.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作力的示意图。 2.方法:①确定受力物体,并用简单图形画出。 ②找出力的作用点,作为线段起点。 ③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感到自己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但在力的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渗透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有点突然,学生有点难以接受。在感受力的大小时,想要为学重力时做个铺垫,因此用时较多。由于时间关系,对于力的示意图没有按设想的讲完,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这个环节的初始设计是让学生找图中的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再画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并从中体会到画图以及物理模型可以形象地表示抽象的物理量。最后练习巩固,做到及时消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