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 对校园欺凌说“不” 对校园欺凌说“不” 导入:情景剧 一、校园欺凌的基本信息 1、定义 2、角色 3、类型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三、预防校园欺凌 (一)当你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时,你会采取哪些方式来应付?(选择) (二)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欺凌 情景剧 校园一角,几个高大的学生拦住小王,向他要钱,小王身上没有钱,他们让小王明天带100元,否则就给他颜色看。 小王吓坏了…… 1、什么是校园欺凌?分组讨论,把你见过的校园欺凌现象写在纸上,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 2、如果你是小王,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一、校园欺凌的基本信息 1、定义 2、角色 3、类型 1、校园欺凌基本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高中中学小学,早在几十年前就有, 近些年由于网络发达,媒体比较发达 ,有不少人喜欢上传社会事情,上传者多了起来,所以大家网上发现的线索就多了起来。 校园暴力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 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僻静处。 原来媒体不发达时候,校园暴力,发现超多。 1 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所以,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并且同学和家长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2、角色体现 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牵涉的学生可分为几种: 欺凌者(英文:Bully)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害者(英文:Victim)受到欺凌。 协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 保护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旁观者。 欺凌行为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欺凌行为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 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3、各种类型 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暴力易导致受害学生 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及违纪越轨行为 三、预防校园欺凌 (一)当你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时,你会采取哪些方式来应付?(选择) 1、忍气吞声,默默忍受 2、想办法转学 3、绕远道躲避 4、向家长、老师和学习反映 5、向同学求助 6、给施暴者钱,并与其套近乎 7、加入他们的团伙,以求自保 (二)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欺凌 1、在学校尽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2、放学时不走偏僻小路 3、身上不要带很多现金 4、遇到小矛盾,不要冲动或意气用事 5、不结交有不良习气的朋友 6、受到欺凌威胁,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及时解决。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