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不全得2分。)
1. 下面核反应方程中:,若用c表示光速,则(  )
A.x是质子,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的质量乘以
B.x是中子,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的质量乘以
C.x是质子,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以
D.x是中子,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以
2.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其位移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做曲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有可能相等
3.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B.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C.如果物体要运动一定得需要一个力来维持.
D.速度为零,物体一定处在平衡状态.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 )
A.
B.
C.
D.
5.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如图所示,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力F作用后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6.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换用波长为λ1 (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 定没有光电流
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 ) 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 增加电路中电源两极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
7. 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下列各能级间跃迁:(1)从n=1到n=2;(2)从n=5到n=3;(3)从n=4到n=2;在跃迁过程中辐射或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别用λ1、λ2、λ3表示.波长λ1、λ2、λ3大小的顺序是( )
A.λ1<λ2<λ3
B.λ1<λ3<λ2
C.λ3<λ2<λ1
D.λ2=λ3<λ1
8. 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轻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力速度为g,则(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
9. 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与下落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即,其中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A.1∶   B.1∶2    C.1∶4    D.1∶8
10. 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11. 近年来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 ( )
A. B. C. D.
12. 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
A.6 B.5
C.4 D.3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实验题(共12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通过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相连。在重物的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加速运动。图乙给出了重物落地前,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单位:cm)。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3分)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木块、 重物、带滑轮的平板、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6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结合图乙给出的数据,求出木块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2,并求出纸带中P点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3分)设重物的质量为m,木块的质量为M,且线与纸带的质量均不计,除了木块与木板间有摩擦外,其它部分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若测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μ= 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推导过程)。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计50分,解答计算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16. (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拉力缓慢地拉起球B,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环A仍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求:
(1)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
(2)环对横杆的压力。
17. (10分)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在跑道上距离出发点32 m、100 m的直线上分别放有1枚硬币,游戏规则是把这2枚硬币全部捡起来(捡硬币时,人的速度为0),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已知某同学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运动的最大速度不超过10 m/s。求该同学捡起2枚硬币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18. (12分)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球AB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处于锁定状态(球与弹簧不栓接),放置在水平面上竖直光滑的发射管内(两球的大小尺寸和弹簧尺寸都可忽略,他们整体视为质点),解除锁定时,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现在让两球包括锁定的弹簧从水平面出发,沿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槽从右侧由静止开始下滑,至最低点时,瞬间锁定解除,求A球离开圆槽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参考答案
1、D2、A3、A4、AC5、C6、B7、B8、BD9、A10、BC11、A12、B
13、(1)AC(2) 2.6m/s (3)
14.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15.解

得到FT=100N;F=200N
16.解:(1)取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规律得:


联立解得 ④
(2)取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⑥ 由牛顿第三定律⑦
对横杆的压力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下,环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75mg,方向水平向左⑧
17.解:由题意分析,该同学在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越大时间最短。可能先加速,再减速。因为最大速度为10m/s,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
设经过时间t1捡第一枚硬币:由运动学公式x1=--------(2分)
得:,解得:s --------(1分)
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1=a=8m/s<10m/s,-------(1分)
所以捡第一枚硬币的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用时最短。--------(1分)
设再经过时间t2捡第二枚硬币,解得:s ------(1分)
加速最大速度v2=a=m/s>10m/s -------(1分)
所以捡第二枚硬币时,应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1分)
设加速减速的总时间为t3,匀速的时间t4
v=a=10m/s,所以s ------(2分)
------(2分)
, t4=1.8s ------(1分)
t=t1+t3+t4=19.8s ------(1分)
说明:用图象法解题,只要结果正确同样得满分;结果不正确,可酌情给分。
18.解:解除锁定后弹簧将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A的机械能,则弹簧弹性势能为
E弹=mgH ①
AB系统由水平位置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速度为v0 , 解除弹簧锁定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 则有
2mgR=2× ②
2m v0 =mvA+m vB ③
2×+ E弹= m vA2/2+ m vB2/2 ④
将 vB=2 v0 -vA代入能量关系得到
2mgR+mgH= m vA2/2+ m (2 v0 -vA)2/2 v0 = ⑤
得到: vA =+ ⑥
相对水平面上升最大高度h, 则: mg(h+R)= ⑦
h=H/2+    ⑧ 
①~⑧各式均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三部分,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Sam do
A. Cheer for his team. B. Try to get some tickets.
C. Go to the Liverpool match.
2. Why was Carl at the hospital
A. He was meeting a doctor. B. He was looking after his wife.
C. He was visiting his daughter.
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the cinema. B. At the airport.
C. In a shopping center.
4. Why does Helen look great
A. She’s come back from a vacation. B. She’s rested for two days.
C. She’s been exercising.
5.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To park the car elsewhere. B. To drive along a quiet street.
C. To stop here for a short whil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will the woman buy the bed
A. At Design 2000. B. At Pricerite. C. At Ikea.
7. What have the speakers nearly forgotten to buy
A. A bedside table. B. A dining table. C. A lamp.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s leaving the hotel. B. He’s making a phone call.
C. He’s asking about the room rates.
9. Why did the phone charge surprise the man
A. He didn’t make any calls. B. He didn’t talk with the woman.
C. He didn’t know he owed so much.
10. What lesson should the man learn
A. Pay the phone bill on time. B. Learn about the charges in advance.
C. Ask permission to use the telephon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How old is the woman going to be
A. 30. B. 40. C. 50.
1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last surprise party
A. Satisfactory. B. Unusual. C. Disappointing.
1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is year’s party to be like
A. Different. B. Simple. C. Fu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does the man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
A. Watch TV. B. Have classes. C. Play football.
15. What does the man worry about
A. His study. B. His friends. C. His car.
16. When does the man drive to work
A. At 8:00 a.m. B. At 1:30 p.m. C. At 7:00 p.m.
17. What is the man mainly talking about
A. His hobbies. B. His social life. C. His part-time job.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England today
A. Heavy rain for a time. B. A long period of rain. C. A lot of sunshine.
1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night in the UK
A. It’ll be cloudier. B. It’ll clear up. C. It’ll be windy.
20.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Northern Ireland on Monday
A. It’ll turn cold.
B. It’ll be dry and bright.
C. It’ll probably rain.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already five years since we last met. Shall we have a get-together tonight
— _____ .
A. It’s a pleasure B. That’s all right
C. I can’t agree more D. It’s very kind of you
The Hurricane Irene moving towards the US has forced seven east coast states to _____ a state of emergency.
A. request B. declare C. conduct D. debate
23. We aim to provide free legal assistance for people, making it easier for people _____ to seek and receive help.
A. in vain B. in public C. in need D. in return
East of the church _____ that make electric motor bikes.
A. are two companies B. lies a company
C. two companies are D. two companies have
25. When you leave the office, make sure to turn off the electricity, which may _____ cause danger.
A. somehow B. meanwhile C. furthermore D. otherwise
26. Actually, there are lots of jobs _____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A. available B. accessible C. adorable D. admirable
27. —I didn’t know you were good friends.
— You _____ . I have known her since she moved here. You were abroad then.
A. may have B. needn’t have C. couldn’t have D. must have
28. We did an online survey _____ married women over 30 years old in April.
A. targeted B. to be targeted C. targeting D. being targeted
29. China’s largest cloud computing base, the Shuguang Cloud Computing Industrial Base, _____ formally in Nanjing for five months.
A. has been settled B. were settled
C. had been settled D. is settling
30. —It is _____ must for us to buy a flat.
— Yes. But with house prices going up, it is out of _____ question.
A. a; / B. the; / C. the; a D. a; the
31. I have bought such a beautiful dress _____ she is wearing.
A. as B. that C. which D. what
32. “Singles Day” falls on November 11th, and as the name _____ , this relatively new holiday is for people who are still living a single life.
A. indicates B. distributes C. remarks D. booms
33. All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 simple dream _____ they will always live a peaceful and happy life.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n
34. When children tell you that they don’t _____ , they are also saying, “I don’t feel safe.”
A. keep up B. fit in C. get off D. come out
35. _____ should we give up the chance to have a second try.
A. In no time B. By no means
C. On any condition D. By means of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The town I live in is about to put cameras at all traffic lights to catch people who run red lights. It 36 me of how many people I’ve seen who take the yellow light as a 37 to go faster. I also can’t understand why people don’t move when the traffic light has turned green. Above all, there are those 38 situations in which someone just 39 the fact that the light has turned red, and keeps going. That is why so many 40 happen! All these situations make me 41 the purpose of traffic lights.
42 , it’s even more frightening to imagine letting people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at 43 crossroads. Do the biggest cars get to go first Who decides who goes next So I guess I do like the idea of a system to 44 traffic. And I’ll do my best to 45 the traffic rules: to go, to be cautious, and to stop when I’m
46 to.
It occurs to me that my 47 have done much the same for me 48 teach- ing me how to live. They have given me many 49 lights;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to listen and talk to them, to help others, and to 50 with joy and purpose. They have also given me some red lights 51 my life goes astray (误入歧途): not to be greedy, to keep my temper, and to control my desires. And there 52 have been some yellow caution lights: to watch how much I drink, to keep control of my behavior, and to 53 school regularly and work hard.
If I obey these rules, my life will be as 54 as it can be. Just as I’m wis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 when I’m walking across the street, I’m wis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 55 signals” given to me by my parents.
36. A. suggests B. informs C. reminds D. warns
37. A. sight B. signal C. message D. switch
38. A. instant B. exciting C. dangerous D. cautious
39. A. ignores B. remembers C. forgets D. senses
40. A. events B. affairs C. situations D. accidents
41. A. apply for B. wonder about C. care for D. worry about
42. A. Besides B. Anyway C. Instead D. However
43. A. dirty B. narrow C. crowded D. key
44. A. control B. participate C. adopt D. serve
45. A. learn B. obey C. protect D. carry
46. A. supposed B. used C. devoted D. delighted
47. A. teachers B. friends C. leaders D. parents
48. A. in charge of B. in face of C. in terms of D. in danger of
49. A. safe B. green C. beneficial D. helpful
50. A. live B. share C. demand D. communicate
51. A. unless B. when C. before D. till
52. A. still B. ever C. only D. also
53. A. start B. attend C. leave D. miss
54. A. good B. colorful C. sensitive D. grateful
55. A. traffic B. light C. life D. confidenc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ince many of you are planning to study at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in this country, you may be curious to know what you usually do in a typical week, how you can get along with your fellow students, and so on.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I want to discuss with you today.
First, let’s talk about what your weekly schedule will look like. No matter what your major may be, you can expect to spend between four and six hours a week for each class attending lectures. Lectures are usually in very large rooms because some courses such a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or economics often have as many as two or three hundred students, especially at large universities. In lectures, it’s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take notes on what the professor says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a lecture contains is often different from the information in your textbooks. Also, you can expect to have exam questions based on the lectures. So it isn’t enough to just read your textbooks; you have to attend lectures as well. In a typical week you will also have a couple of hours of discussion for every class you take. The discussion section is a small group meeting usually with fewer than thirty students where you can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lectures, the reading, and the homework. In large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called teaching assistants, usually direct discussion sections.
If your major is chemistry, or physics, or another science, you’ll also have to spend several hours a week in the lab, or laboratory, doing experiments. This means that science majors spend more time in the classroom than non science majors do.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who major in subjects like literature or history usually have to read and write more than science majors do.
56.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is .
A.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university life
B. to persuade the students to attend lectures
C.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discussions
D. to advise the students to choose proper majors
57.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university professors .
A. spend about 5 hours on lectures each week
B. must join the students in the discussion sections
C. prefer to use textbooks in their lectures
D. require the students to study beyond the textbooks
5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science majors usually .
A. have to work harder than non science majors
B. spend less time on their studies than non science majors
C. consider experiments more important than discussions
D. read and write less than non science majors
B
Maricel Apatan, 22, stands in the kitchen of the Edsa Shangi-La Hotel in Manila, preparing to decorate a cheesecake. It would seem to be a routine task for a cake chef, but Maricel is no ordinary chef — she has no hands.
Maricel has come a long way since the day in September 2000 when she and her uncle were attacked near their farm. Fortunately, both of them survived, but the 11-year-old girl lost her hands. In 2004, she entered a Manila training centre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he learned how to write and do housework and, more importantly, came to terms with her disability.
After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she took a two-year Hotel and Restaurant course and flourished even though she was the only disabled student in the course. After she moved back to Manila to continue her studies, the media started reporting on this determined young woman. She didn’t shy away from the attention. “I wanted others living with disabilities to believe it’s possible to live a normal life,” Maricel says.
After managers at the Edsa Shangri-La Hotel saw Maricel on television, they hired her as part of the hotel’s Care for People project. She has also accomplished her goal of inspiring others. One of them is Ronelyn Calumpiano, a 21-year-old with cerebral palsy(脑瘫). She saw Maricel on television and was moved by her confidence. Ronelyn will soon start classes and is already planning a career in IT.
Maricel’s three younger sisters have moved to Manila. She pays for the rent of their small apartment, while their parents look after their family farm in Mindanao.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ends meet but I don’t lose hope. I believe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dream, work hard and pray.”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Maricel
A. She survived while her uncle did not.
B. She didn’t shy away from public attention.
C. She has inspired some disabled people.
D. She managed to make a living by herself.
60. The underlined word “flourished” (Para3) is similar in meaning to “_____ ”.
A. was rejected B. was employed C. recovered well D. developed well
61. According to the text, Ronelyn _____.
A. works in an IT company B. was inspired by Maricel
C. once lived in Mindanao D. has already started classes
62.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in the text
A. We should be determined and never lose hope.
B. We shouldn’t look down upon the disabled.
C. We should help those who suffer disabilities.
D. We should feel sympathy for the unfortunate.
C
In Wiltshire, England, volunteers are being sought to visit a nature protection area to count the butterflies living there and on surrounding fields. The project is promoted by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wild animals. Recently, the organization has issued an appeal to help it observe environmental changes based on the record of butterflie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rea, the local people have planted many special flow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organization, aiming to see whether these flowers will interest the rare and beautiful butterflies. The project officer Sarah Marshall says, “It will be a suitable habitat for butterflies. They are great ‘indicator species’ as they are easi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s so they make a brilliant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the environment.” She also points out that volunteers are needed to record the number or species of butterflies, and based on the change happening to the butterflies, the hidde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area can be found out in time.
The organization is seeking volunteers to help monitor butterflies from April through to September. They will walk a fixed route and record the different butterflies they encounter along the way. Each visit should take no more than two hours, and each volunteer is expected to visit once a month to count the wildlife. “Staff will provide back-up, so if the weather is poor on the day you are to visit (butterflies don’t like to fly in the rain, wind or if it’s too cloudy) we can have someone else do your job,” Sarah points out.
No previous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as training and support will be provided, but a keen interest is essential.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Sarah on (01380) 725670, ext 278, email: sarahm@wiltshirewildlife.org ( mailto:sarahm@wiltshirewildlife.org ).
63.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A. To appeal to more visitors. B.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C. To control butterfly population. D. To expand the area for wildlife.
64. Many special flowers have been planted in Wiltshire to _____.
A. warn people of wildlife extinction
B. appeal to more tourists to be involved in
C. attract many unusual and beautiful butterflies
D. improve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local people
65. Volunteers are required to do the things EXCEPT _____.
A. having some special previous experience
B. being interested i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C. walking a regular route and doing some recording
D. visiting the nature protection area once a month
66.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Visitors are being trained to identify butterflies.
B. Wildlife areas are being protected by butterflies.
C. Volunteers are being needed to count butterflies.
D. Organizations are being put up to protect butterflies.
D
A group of eight public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assachusetts, aged 15-17, designed and ran their own school within a school. They named their practice the Independent Project. They represented the usual range: two were close to dropping out before they started the project, while others were honors students.
Their guidance teacher was their adviser, consulting with them when the group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Though they sought advice from English, math and science teachers, they were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one another’s work and giving one another feedback. They were no grades, but at the end of the term, the students wrote evaluations of their classmates.
The students also designed their own courses. In addition to some regular courses, they each took on an “individual project”.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or to cook, writing a novel or making a video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At the end of the term, they performed their new skills in front of the entire school. The last part of their self-designed course was to do a “collective project” that had soci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y felt the whole experience had been so life-changing, they ended up making a film showing how other students could start and run their own schools.
The project was a success. After returning to their traditional study, the students have high motivation and are doing well. One student who had failed all of his previous math courses spent three weeks teaching others about probability. The lesson learned here is that if students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control of or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ir own learning they will become more accomplished, more engaged and more knowledgeable.
The students in the project are remarkable because they demonstrate the kinds of learning and personal growth that are possible when teenagers feel ownership of their high school experience, learn things that matter to them and learn together.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Some students might drop out of high school.
B. The teachers monitored the students’ homework.
C.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solved all their problems.
D. The teachers evaluat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68.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Independent Project _____.
A. didn’t need to learn common lessons
B. tended to escape from the whole society
C. were unwilling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D. focused on self-study and working together
69. According Paragraph 4, we know that _____.
A. the traditional is better than the project
B. all the students had failed their math courses
C. the students have freedom to design their lessons
D. the project was mainly concerned with math courses
7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A. Structure the kids’ days to the minute.
B. Let kids rule their own school within a school.
C. Offer students few opportunities to do anything.
D. Provid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It happens when too much rain falls and can’t be absorbed by the soil. In that case, rivers burst their banks and the water spills onto the land. Strong winds blowing across the sea make huge waves that surge (涌动) onto the land and flood coastal areas.
River floods happen when rivers and streams can’t carry away the extra water that falls as rain or comes from melting snow. 72 These floods destroy farmland, wash away people’s houses and drown people and animals. Towns and cities can also be flooded.
Coastal floods can be caused by strong winds blowing waves onto the land.
73 Very high tides and tsunamis also flood coasts. In many countries, large groups of people live along the coasts and for these people coastal flooding can be very serious.
A flash flood is a quick flood caused by a sudden cloudburst or thunderstorm.
74 In a very short time, huge amounts of water fall and the drains overflow in cities and towns. Flash floods also happen in mountainous areas, where steep slopes cause the water to travel at high speeds. The rushing water erodes (侵蚀) the soil, washing it away down the slopes.
Floods sometimes occur when artificial structures such as dams fail. If the dam is poorly designed or built in a place where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滑坡) occur, the dam will break and the water floods the land. 75 They can move themselves and some of their property to higher ground, or build barriers to keep the water out of their homes. Sometimes the water rises quickly and people get caught in the flood. Water gets into buildings causing damage, things are washed away, and people have to leave their homes.
A. Flood water enters houses.
B. It often occurs rapidly and with little warning.
C. An earthquake in the sea is another water-related disaster.
D. Hurricanes and major storms produce most coastal floods.
E. In this type of flood, water from rivers flows over the land.
F. When floodwaters rise slowly people have time to get ready.
G. A flood is a great flowing or overflowing of water onto land.
第二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45分)
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每个句子,根据空白处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填入适当词汇。每空仅限一词。
76. There were over 500 a for the job, but they only hired 100.
77. After graduation I’d like to find a (有挑战的) job.
78. Most of the bedroom was o by a large bed.
79. From 2006 to 2011 that country had an average GDP growth rate of 11.4% __________(每年).
80. Smoking is f in public places, for it harms people’s health.
81. Please tell me why you were (缺席) from work yesterday.
82. She put some (装饰) on the Christmas tree.
83. The car was repaired but not to the owner’s (满意).
84. S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
85. Many dolphins can dive to a d of two hundred meters.
第二节 单句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每个句子有且仅有一处错误,或错一词, 或多一词,或少一词。
如本句错一词,在错词下划一横线,并在横线下写出修改后的词;
如本句多一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如本句缺一词,在缺词处加一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注意:未按照要求答题不得分。
86. He earns five times money than he did ten years ago.
87. Jack told a funny story and all the people present couldn’t resist laugh.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a good many of people already there.
89. The committee has recommended that the training program must be improved.
90. Those species inadaptable to changing conditions may die away.
91. Whether you go or not has no difference to me.
92. What he has done is directly relevant with his personality.
I’m sitting in the warm night air with a cold drink in my hand and reflect on
the day — a day of pure magic.
94. At that time, people all envy him his success as a businessman.
95. She is possible to win the competition, for she is always training hard.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5月20日(星期天),你与妈妈去人民公园放风筝,请根据下列图画,用英语写一篇日记。
注意:
① 日记必须包括所有图画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减细节;
② 词数:1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CBCA ACACB CABBA BCABC
21. CBCAD ACCAD AACBB
36. CBCAD BDCAB ADCBA CDBAC
56. ADD ADBA BCAC ADCB GEDBF
76. applicants, challenging, occupied, annually, forbidden,
81. absent decorations satisfaction Strike depth
86. He earns five times ∧ money than he did ten years ago.
more
87. Jack told a funny story and all the people present couldn’t resist laugh.
laughing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a good many of people already there.

89. The committee has recommended that the training program must be improved.
should/﹨
90. Those species inadaptable to changing conditions may die away.
out
91. Whether you go or not has no difference to me.
makes
92. What he has done is directly relevant with his personality.
to
93. I’m sitting in the warm night air with a cold drink in my hand and reflect on the day — a day of pure magic. reflecting
94. At that time, people all envy him his success as a businessman.
envied
95. She is possible to win the competition, for she is always training hard.
likely / sure / certain /bound
May 20th Sunday Fine
This morning, after I finished all my homework, I went to the People’s Park together with my mother to fly a kite. We got a very nice kite, and it was such a lovely day, so we were sure to have a lot of fun.
I began to fly the kite. Once it went up into the sky, I began to run very fast in the hope that it would go higher and higher. Then suddenly I felt something wrong. Looking up into the sky, we were disappointed to find that the kite had got broken. In no time the broken kite and rope fell over me. What a fool! I sat on the grass, feeling rather ashamed of what I had done.
Then my mother comforted me, saying “Now, you know what makes a kite fly high. It’s patience and skills.” Yes, I’ve learned a good lesson today.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You know what makes a kite fly high Patience and skills!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2.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3.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下列哪些设施
①交通运输 ②能源供应设施 ③淡水供应设施 ④机场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大展到包含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回答4—5题:
4.不符合9省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是
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
B.区内有三大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5.从自然环境来说,9省区
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区内有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表 1是邯郸机场某几日航班班次表,读表回答6-7题:
航班 起飞城市及时间 抵达城市及时间
MU5654 邯郸 (114°E,36°N) 19:45 上海(121°E,31°N) 21:25
CZ3300 邯郸 (114°E,36°N) 12:30 广州(113°E,23.7°N) 14:45
G52680 邯郸 (114°E,36°N) 17:10 重庆(106°E,29.5°N) 19:00
G52689 邯郸 (114°E,36°N) 10:10 海口(110°E,20°N) 13:15
6.四个航班中
A.到重庆最远 B.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海口
C.穿越自然带最多的是到上海航班 D.到广州航班的距离大约有1400公里
7.邯郸――海口航班
A.飞行在云层之上 B.飞越了四川盆地上空
C.穿越了臭氧层 D.向东南方向飞行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8-10题:
8.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
9.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 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⑦⑧ D. ⑤⑥⑦⑧
从去年入冬到今年春节之后,华北多省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已达60年一遇之状况。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次旱灾可能导致减产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春小麦 C.冬小麦 D.水稻
12.造成华北地区本次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为地上河,灌溉引水不便 B.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因结冰而断流
C.锋面气旋活动异常活跃 D.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南
将秸秆粉碎,碎料压块,再将压块填进供热锅炉中,这是齐齐哈尔市引进加拿大技术经改制而成的冬季供热新招,目前这项新技术正在东北三省运行。回答13-14题:
13.若各地开始供暖的室外气温大致相同,则下列图中四城市供暖期最长的是
14.用秸秆代替燃煤而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A.降低供热成本 B.减轻空气污染 C.促进农民增收 D.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读图完成15-16:
15.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
16.有关对此高速铁路的当前评价正确的是
A.能缓解沪杭线货运压力
B.能大幅度扩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加强区际联系
C.利于加快沪宁地区进一步发展重工业,实现重工业的带动作用
D.高铁客运价格较高的用意是限制出行人数,缓解中国铁路网包括京沪线营运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17-19题。
17.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C.东南丘陵 D.准格尔盆地
18.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季风区 D.半季风区
19.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一)和某山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图二),该山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回答20-21题。
20.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二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
A.该地山不够高
B.该地风沙较重
C.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1.甲地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B.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D.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22.“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今年在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据此回答23-24题。
23.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农业经营所带来影响是
A.经济作物比重下降 B.趋向机械化 C.更趋市场性 D.趋于自给自足
24.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河川淤沙减少 B.物种数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2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是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D.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6-27题。
26.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7.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下图为我国“宝岛”台湾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
28.甲、乙二图中的箭头表示我国东南海域冬夏海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为夏季海流示意图
B.图中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C. 海峡区海水盐度乙季节高于甲季节
D. 海峡区冬夏流向变化是由密度差异引起
2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建省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A.北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
B.地处南海之滨.海运便利
C. 在东部沿海省区中经济竞争力强
D. 水、热、土配合好,农业发达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30-31题。
30.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 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 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31.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32-33题
32.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为长江水系,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和地形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碱化和盐碱地广布
33.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⑤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④ D.①②③⑤
小李是重庆西部的农民,在杭州打工,2008年春节前坐火车沿最近线路回家过年。据此回答下面34-35题。
34.图1的四个省区中,小李回重庆不会经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5.小李在沿途的见闻正确的是
A.看见成群的羚羊在快速奔跑 B.看见许多人在河面上溜冰
C.听乘客说要经过著名锡矿产地 D.看见山坡裸露的土壤多呈红色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36-37题:
36.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37.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小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新华网2009年10月31日电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上海长江大桥经过严格动静荷载试验,各项指标良好,正式通车,回答38-40题。
38.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39.长兴岛与浦东之间修建隧道而非大桥的原因可能是
A.隧道技术难度低
B.避免阻碍航道通航,节省长兴岛有限的土地资源
C.隧道线路比大桥短
D.隧道建设成本更低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航道与A航道相比,B航道更深
B.隧桥工程能够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C.工程可以带动崇明、长兴岛经济的发展
D.三峡大坝会使长兴岛面积加速扩展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影响图中甲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2分)
A.河流B.植被C.地形D.太阳辐射
(2)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3)描述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潜力及农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4分)
42.图为“美国某汽车企业的中国总部搬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写出该企业在我国投资合作建设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布局的三个城市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择址的共同自然特点。(8分)
(2)扼要说明该企业的中国总部迁址上海的原因(8分)
43.读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10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北部地区农业发展类型属于( ) (2分)
A. 河谷农业 B.高原畜牧业 C.坝子农业 D.绿洲农业
(2)乙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6分)
(3)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该能源主要来自R河,试分析R河该能
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B A D A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B C B B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A B C A C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C C D A B C B C
41\
⑴C(2分)
⑵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4分)
⑶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常绿阔叶林;以红壤为主。(4分任选4条)
⑷可以发展林业、种植业、水产养殖;(2分)坡地开垦的时候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水产养殖应注意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2分)
42\
(1)南昌、重庆、南京(6分) 长江流域(2分)
(2)有利于就近管理(2分);上海金融业发达,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运作(2分);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和重要的进出口口岸(2分);华东地区制造业发达,便于更有效地进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2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带,有利于销售(2分);上海浦东新区有其特殊优惠政策(2分)(任答4点即可)
43\
(1)C(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6分)
(3)①该地处于地势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②该地处于湿润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是
A.商业管理 B.军事管理
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2.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3.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①注重商品质量 ②制作精细 ③信誉极好 ④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4.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来看,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5.与“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6.“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
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7.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
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
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
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
8.对商周时期“工商食官”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官府统一为工商业者提供一定标准的食宿
B.官府的开支主要来源于向工商业者征收的税收
C.官府对商人集中管理提供衣食并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D.官府和工商业者都靠国家的税收维持生活
9.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 (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 (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
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14.“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无为而治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赠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重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轻商 D.政治腐败
16.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17.世界贸易的结构正逐渐被西方的贸易网络所控制。这些网络是为适应赢利性的西印度制糖工业以及加勒比海湾种植园对非洲奴隶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是一只船从英格兰开出,运载着代销的朗姆酒,直驶非洲,可以在那里换回一批奴隶。这只船又从非洲西岸开出,然后横渡大西洋到加勒比海种植蔗糖的殖民地,在那里可以用奴隶交换糖浆,然后返航回到英格兰,再把糖浆在英格兰制成朗姆酒。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其中的“中程”是指
A.从英国运载酒到非洲
B.从非洲把交换到的黑奴运载到美洲
C.从美洲运载酒到英国
D.把用黑奴交换来的糖浆运送回英国
18.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9.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方向
A.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
B.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C.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D.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20.“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经典力学创立
2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欧洲航海家们的探索性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9C.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具有冒险、探索精神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2.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
C.客观条件 D.交通条件
2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
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结果
C.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美国独立战争后新兴城市的兴起
24.有文献记载“17~18世纪,西欧银行业迎来大发展,大量银行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来。”你认为这种现象
A.有可能,因为那时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活动
B.完全可能,因为那时远洋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C.完全可能,因为那时机械制造业在生产中已经确立了统治地位
D.完全不可能,因为那时西欧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25.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占用了农村土地
B.妇女进入工厂成为雇佣工人
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
D.妇女地位提高后不再从事繁重劳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共50分。
26.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是明清之际江浙一带许多家族家业传承的典型。(2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选自《论语》
材料二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春阳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
(2)归纳概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上述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的内容,并从经济和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3)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分)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如果世界上有更多陆地,他们也会到达那里。”
——诗人卡蒙斯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材料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l/5,制鞋时则强l/3,那幺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吗
由此看来,一个在机器和技术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八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在商业完奎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的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的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
请回答:
(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 (4分)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 (6分) 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类型。(4分)
(3) 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分)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了上述立法权外,还有什么权力?(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实质是什么?(2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历 史 试 题
参考答案
2012.5
二.选择题:
1.A 2. A 3. C 4.C. 5. C 6.A 7.A 8. C 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 16.B 17.B 18.C 19.A 20.B 21.D 22.B 23.A 24.B 25.B
二.非选择题:
26.(1)明代的商业诚信问题。(2分)
(2)风尚:追求金钱等财富,并以此来提高社会地位。(答出其它知识点也可) 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答出其它知识点也可)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知识分子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8分)
(3)基本特点:商品经济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发展趋势: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4分)
(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答出其它知识点也可) (6分)
27.(1)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掠夺.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4分)
(2)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把世界经济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交往扩大,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6分)
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4分)
(3)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2分)
28.(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4分)
(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6分)
(3)观点:社会契约论。实质: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2分)
(4)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 治 试 题(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在添涂好,条形码贴在答题纸上。
3.将I卷中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II卷试题必须在答题纸指定相应位置上,作答。不按要求做答者视为无效试卷。
I卷(48分)
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体现文化生活的道理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C.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把高雅的艺术送进校园,使学生享受高层次的盛宴,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表明
① 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 文化可以促进人的成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2011年6月,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文化遗产
① 其目的是保护文化的传承 ② 在于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 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中国自古以来就崇文重教,唐朝时代,更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化传统。下列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 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分类的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分类的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
①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②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③ 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标准不同 ④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7.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粽子主要有甜、咸两种,其中北方以包小枣的北京枣粽为代表,南方则多用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作为馅料。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导致这种文化差异的因素有
① 相同的纪念目的   ② 共同的社会实践
③ 各地历史传统的不同 ④ 自然环境的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端午节最早有辟邪消灾的意思,汉朝末年才加入纪念屈原的传统。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很多其他说法,如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等,但最终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说法为主流。这主要说明了
①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②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生命力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10. 在浙、赣、皖的农村地区,明清古建筑买卖之风日盛。不少文物收藏爱好者或者商人一旦发现中意的古民居就买下来,整体拆迁至异地,或存放于仓库,或进行重建。有专家认为,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下去。这是因为
①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 古民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必须在原地加以保护  
④ 追求经济利益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中国人自古就有飞天梦想,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代表了中国远大的民族抱负与科技理想,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了传统文化中飞天梦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节
① 凝聚着自信和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③ 蕴涵着美好的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 充溢者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3.假如某地有100个铜板和100 梨子,且1个梨子=一个铜板。后该地发行100元纸币代替100个铜板,则1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1个梨子的价格就是1元。如果该地发行200元纸币的话,则2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1个梨子的价格就是2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真确认识是
① 控制纸币发行量可稳定物价
② 发行纸币可以增加社会财富
③ 纸币发行量与购买力成正比  
④ 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符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艾德加.莫兰在《社会学思考》中说,消费者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正常的,一面是病态的。今天,我们的心态同样纠结:一方面,认识到了刺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欲望膨胀导致的享乐主义至上、铺张浪费盛行,也令我们心存犹疑。解决好这一两面性问题,关键在于
A.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B.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骄奢淫逸为耻
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D.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
15.2012年1月起,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再次提价,而国产品牌奶粉则“按兵不动”。有媒体分析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质量安全的不信任,使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这增强了进口奶粉提价的底气,同时也使得国产奶粉失去了提价的底气。这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是
① 要把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需要保证商品质量
② 商品的使用价值特别是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③ 要顺利实现商品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④ 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6.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变化
17.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一些饭店就利用这一点。他们推出的饭菜仅收成本价,以此吸引顾客,将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在了酒水上。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
① 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特点 ② 价格手段吸引消费者
③ 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的特点  ④ 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映较大的现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国家统计局2011年8月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5%,创出37个月新高。同时,食品价格上涨了14.8%,但是,长春市民老张一家仍旧没减少对家庭日常食品的购买,由此可以推断
A.老张家属于中高收入家庭
B.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受物价水平影响
C.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弹性小
D.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需求弹性比较大
19.右图中,某地某年第一季度葵花油月平均价格
每千克分别为22.00元、22.32元、23.54元;第二
季度价格分别是24.58元、24.13元、23.89元;第
三季度价格分别是24.80元、24.98元、25.78元。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地这一时段葵花油需求
量的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 P会引起起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的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 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21.假定某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40%,货币流通次数减少30%,而纸币的实际发行量增加一倍。若其他条件忽略不计,则该国1元纸币相当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阶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1.50 物价持续下跌 B.1.00 物价稳定
C.2.00 投资减少 D.0.50 物价上涨
22.用“拉面”技术换学日语,用P hotoshop 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拳招式交换摄影技术… …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如果从市场角度看“技能交换”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B.“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C.“技能交换”属于物物交换 D.“技能交换”属于租赁交换
23.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的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的职能
C.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的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24. 绿色消费,倡导健康、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以下对于绿色消费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求异心理引发的,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攀比消费引起的,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绿色消费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0年我国房价月度同比走势(%)
注:①有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土地出让成交价格同比上涨70%;全国70城市地价平均占房价4成多;4季度一线城市有购房意愿者中,首次购房占被调查者的70.3%,计划一年内购房的占被调查者72.7%,因无房或者结婚等原因购房的占被调查者的78.8%。住房刚性需求明显增强。
②自2009年尤其是2010年4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或试点包括贷款首付、差别化利率、房产税、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打击囤地、哄抬房价、限购、约谈地方政府以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房市政策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是房价仍在高位运行。不容乐观
材料二 中国素有先安家后立业的传统观念,安居乐业,乐业的前提是安居。国内调查显示,中国家庭自有住房率高达80%;而日本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住房与幸福有关系的中日网友分别占八成和一成。因此,有专家建议,在对住房消费上,我们要认识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与时代相适应。
(1)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12分)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价传统观念对住房消费的影响。(1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家庭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
材料二 初步测算,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前三个季度居民物价CPI指数5.6%超出预测指数。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我国物价面临较大压力。
材料三 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下,广大消费者信心指数不稳定,人们持币观望情绪浓厚,中国工商协会一项调查显示:在5000名农村受访者中,占67%人群反映收入增长缓慢,保留余钱,防止大病或其他开销是所有被调查者的共同意愿。“手中有钱,心中无底”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根据材料一说明家庭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并综合以上材料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简要分析当前应该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信心指数。(14分)
28.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  
材料二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靠改革创新这个生命线,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样、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以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
为充分利用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更新,创新,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新步伐。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开展中原文化宝岛行、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
紧贴人民群众这个需求线,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请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河南省在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道理(8分)?
2011——2012年度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文科)2012.5.24
选择题 DCDCD BDBAA BBDCB BBCCC BBCC
26. (1)(12分)材料一显示的信息中,说明我国房价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居高不下,上升明显,虽然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控制房价,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仍在高位运行。
①价格由价值决定,土地作为基本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房价成本上升,价格上涨。
②供求影响价格,由于首次购房、计划一年内购房和其他方面购房者比例高,市场需求量大,房价上涨。③中国的传统安家乐业消费观念,强化了市场对住房的需求预期。刺激价格上涨。④房地产开发商囤地惜售,地方政府缺乏对民众投资引导,对房地产市场监管不利,恶意炒作,致使价格高位运行。
(2) (12分)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的观念使中国人对住特有的理解,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住房消费,也造成了很高的住房自有率。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的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将住房与事业、婚姻、幸福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住房刚性需求,提升了住房自有率,助推了房价。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对中国人的传统住房观念要批判继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个人实际情况,做到科学理性消费。
27. (14分)总体来看,家庭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低收入家庭的幸福感明显降低,表明家庭收入是居民幸福的基础; (4分)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确保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②同时加大对民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
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有密切关系.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④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稳定物价,改善消费环境,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胀预期.⑤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健康发展.
28.(1)(6分) ① 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② 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③ 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每点2分)
(2)(8分)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突出,河南设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了文化软实力。(2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立足本省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设立“文化试验区”,进一步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2分)③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更新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河南充分利用本省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繁荣。(2分)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地交流、借鉴、融合。中原文化、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发展交流。(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30分)
一、基础知识(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端午节已是中国的法定节日,然而在我国内地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C.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每年将增长20%-25%以上,1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D.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与心肌梗塞类似的因为脑部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它给人体中央系统带来的创伤可能无法治愈,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刚刚结束的第72届男子举重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吕小军不孚众望,获得了抓举总成绩两枚金牌。
B.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蔓延,多家跨国企业面临银行一次性收回全部贷款的釜底抽薪的严峻局面。
C.“斗茶”是一种评比茶技高下的比赛活动,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曾经在宋代的文人雅士间风靡一时。
D.一顿美餐之后,有的人甘之如饴,有的人却会泛酸、胃痛,这些症状很可能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信号。
3.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的山水画从王维以后 ① 形成了以水墨为主的特色,把表现诗的意境看做是绘画的最高 ②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根据宋元以来山水画的发展, ③ 。
A.①逐渐 ②品位 ③特别推崇“淡、虚、静”的境界,并把王维尊为这种画风的始祖
B.①逐步 ②品位 ③把王维尊为这种画风的始祖,并特别推崇“虚、淡、静”的境界
C.①逐渐 ②品味 ③把王维尊为这种画风的始祖,并特别推崇“虚、淡、静”的境界
D.①逐步 ②品味 ③特别推崇“淡、虚、静”的境界,并把王维尊为这种画风的始祖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 , , 。太过于胆怯, , ,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⑤①③⑥④
二、社科类阅读(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5.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C.汉朝家庭教育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徐霞客传
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陈木叔小寒山 过:经过
B.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加:超出
C.质明已失其所在 质明:天刚亮
D.多承袭傅会 傅会:把无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
9.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霞客奇情逸志的一组是
①力耕奉母,践更繇役 ②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
③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④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
⑤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 ⑥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曾登雁荡山十日而返,放志远游一生,终穷天下之胜,对自己的一生毫无遗憾。
B.徐霞客出游行装简单,常忍受饥饿翻山越岭,虽有重重困难和险阻,仍不忘记录旅行见闻,文采斐然。
C.徐霞客曾跟随僧人静闻登鸡足山,途中静闻遭遇强盗而病死,徐霞客最终将静闻葬于迦叶道场,了却静闻的夙愿。
D.徐霞客游览考察之后,认为一些天文地理书中有错误之处,后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于是修撰《鸡足山志》。
第二部分(120分)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5分)
(2)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12.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13. 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默写(7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⑴ 月出于东山之上, 。
⑵ ,齐彭殇为妄作。
⑶ 淇则有岸, 。
⑷ 民生各有所乐兮, 。
⑸ ,依依墟里烟。
⑹ 呦呦鹿鸣, 。
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5.阅读下列小说完成⑴——⑷
貂皮大衣
(美国)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她随便的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
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呆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
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
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嚎,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接受遗产买大衣——享受大衣——看守大衣——遗失大衣——获赔大衣,情节发展逐步展现了主人公阿曼达的性格特征。
B.“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这一情节一方面说明阿曼达对这件貂皮大衣喜爱至极,另一方面也说明貂皮大衣的华贵,同时为下文情节埋下了伏笔。
C.“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表明阿曼达对奢侈品有了重新的认识,让她认识到财富的罪恶。
D.“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一向最恨的季节的到来,更增添了她心情的烦躁。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E.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同时引起人们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⑵ 小说主人公阿曼达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6分)
⑶ 简要分析小说以“貂皮大衣”为题的作用。(6分)
⑷ 小说结尾写道:“她乞求,她哀嚎,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请你指出这段话在文中的含义,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表达(10分)
16. 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6分)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________________,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
17.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连报考都有严格限制的英国伊顿公学,凭借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首选的地位和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而成为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乔布斯把艰涩深奥、高不可攀的科技,变成了一种谁都可以拿在手上,把玩在指尖上享受的艺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人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但更多的人说,是科技改变了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与电子产品密不可分。有报道称;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有调查显示:2072名受访者中,83%承认写字有困难。
上面这则材料给了你那些启发?请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D【解析】A“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可在“屈原”后加“的习俗/风俗”等。C.“20%~25%”与“以上”不能同时使用,前者限定了范围,后者超出了范围,前后矛盾2.C。3.【答案】A(“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逐步”指慢慢的变化,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指事物的变化。根据语境,选择“逐渐”。“品位”指物品质量以及文艺作品达到的水平等,名词;“品味”指细心体会、玩味,是动词。这里选择“品位”。从内容看,应该是因推崇这种境界,才把王维尊为始祖。所以选A)4. 【答案】D 【解析】“太急切表现”和“太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另外两个“就”领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5. 【答案】B 【解析】A是秦朝的措施。C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并不是内容,而是指导思想。D“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不是“家庭教育”是“诗书教育”。
6.. 【答案】D【解析】因果倒置7. 【答案】D【解析】“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不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
8. 【答案】A【解析】过:拜访9. 【答案】B【解析】①说他有孝心 ⑥表现他对黄石斋的友情之笃厚10. 【答案】C【解析】原文有“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可见应是静闻跟随徐霞客,而非徐霞客跟随静闻。11. ⑴【答案】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有一个坑洼在那里,是大雁住的地方。【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间道,从小道;扪,攀,拉。句子意思2分⑵【答案】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创,伤害;函,用盒子装;瘗,埋葬;句子意思1分。
【参考译文】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
  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 ”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
  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阳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
  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他)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
12.【答案】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举杯独酌,无所拘羁的诗人形象。寒食节,山里的桃李盛开,山景清雅。诗人远离京城的喧嚣,在山间的住处举杯独酌,度过迷人的春夜。(解析:本题考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作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全诗考虑,全诗表明诗人喜爱山中的寂静之景,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一种没有束缚、无所拘羁的生活,回答时结合诗句内容鉴赏人物形象即可。)
13. 【答案】对比。诗的前四句处处围绕洛阳与陆浑别业的不同来写,写洛阳的花团锦簇,杨柳婀娜,是为了衬托山中明月清辉、桃李花开的幽雅,表达了诗人对寂静山间的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从诗歌的头两句中的“洛阳城”与“陆浑山”可知其手法为对比,对比的目的一般在于突出某物,结合全诗内容可知,突出的是陆浑山的景色,由此,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明晰了。)
14.略
15. ⑴【答案】C、D 【解析】C项“让她认识到财富的罪恶”错。她只是客观感受到大衣带给自己的麻烦,并没有主观认识财富的罪恶。D项夏天到了,不是“使她对大衣恨之入骨”根本的或是唯一的原因。应该是多种原因的综合。
⑵ 【答案】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或财富)所累的形象。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幸福快乐;最后又为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摆脱却不得。
⑶ 【答案】小说以貂皮大衣为题,一是形象生动,貂皮大衣是华贵的服饰,用它代指奢侈品,代指奢华的生活,形象可感;二是小说的情节围绕貂皮大衣展开,起到情节线索的作用;三是有利于突出主题。阿曼达的烦恼(怕弄脏、夏天不能穿、担心丢失)都是由于貂皮大衣的华贵引起的。
⑷ 【答案】阿曼达无法摆脱追求华贵生活带来的不自由的烦恼。因为追求奢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却使自己失去了应有的自由的生活。像莫泊桑小说《项链》里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一样,为了一夜的风光,却付出了10年的艰辛。(像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追求财富,享受奢华的生活,不惜铤而走险,结果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慎待财富。
16. 【答案】参考示例: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曹雪芹的梦中泪(6分,一句2分。)【解析】仿用句式。首先分析句式特点。示例是判断句;其次,分析句式修辞。示例前两空前后的句式运用了比喻,后一空前面句式以名人事例材料。
17. 【答案】英国伊顿公学是一所举世闻名的私立中学。它的报考有严格限制,它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它拥有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句式转换的能力。注意审读题目要求,根据要求区分语句的两类信息。同时要认真分析这个长句的句子结构,找准主谓宾主干成分。
18.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有两则,一则是以乔布斯为例正面说明“科技改变世界”,另一则以报道和调查说明科技也有弊端。根据题目中的材料,可立意为“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等;也可以立意为“科技高速发展无法避免弊端”等。当然,也可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有利也有弊”等角度立意。写作时,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论述,亦可以从生活的一件小事入手,通过记叙表明观点。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文)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2、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设=则=( )
A.0 B.1 C. D.-2
5、已知若,则的值是( )
A.2 B.2或 C. D.
6、若函数为偶函数,则( )
A.-2 B.-1 C.1 D.2
7、函数,则的值为( )
A.3 B.0 C.-1 D.-2
8、已知在R上是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 )
A.-2 B.2 C.-98 D.98
9、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则的值为( )
A.-1 B.0 C.1 D.2
10、已知函数在区间()是增函数,则常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或
11、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若奇函数R),满足,,则等于( )
A.0 B.1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设函数,若,则实数________.
14、已知函数,若为奇函数,则 。
15、已知函数满足且,,则

16、若函数满足,则= 。
三、解答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当,求实数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R)在处取得极值。
(1)求实数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其单调性。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对一切实数均有成立,且。
(1)求的值;
(2)当在(0,)上恒成立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求的周长;
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求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A(0,-1),焦点在x轴上,若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是否存在实数,使直线与(1)中的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N,使|AM|=|AN|,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二文科数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BDBCD CBABA BD
填空题
13、-1 14、 15、 16、
解答题
17、
18、
19.
20、【解】∵c2=a2+b2-2abcos C=1+4-4×=4,
∴c=2.
∴△ABC的周长为a+b+c=1+2+2=5.
∵cos C=,∴sin C== =.
∴sin A===.∵a∴cos A== =,
∴cos=cos Acos C+sin Asin C=×+×=.
21、【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n=a1+(n-1)d.
由a1=1,a3=-3可得1+2d=-3,解得d=-2.
从而an=1+(n-1)×(-2)=3-2n.
(2)由(1)可知an=3-2n,所以Sn==2n-n2.
由Sk=-35可得2k-k2=-35,即k2-2k-35=0,解得k=7或k=-5.又k∈N*,故k=7.
22、 解:(1)依题意,设椭圆的方程为+y2=1,设右焦点为(c,0),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c=,∴a2=b2+c2=3,∴所求椭圆的方程为+y2=1.
(2)设M(x1,y1),N(x2,y2),联立方程组得
∴4x2+6mx+3m2-3=0,∴x1+x2=-,x1·x2=,
∴y1+y2=.∵|AM|=|AN|,∴=
∴-=-(+2),
∴m=2,此时判别式Δ=0,∴满足条件的m的值不存在.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包括50个小题,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计50分)
1.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D.利用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不能称为“克隆”
3.下图四种质粒含有E1和E2两种限制酶的识别,Apr表示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Tcr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将两端用E1切开的Tcr基因与用E1切开的质粒X-1混合连接,连接后获得的质粒类型中不可能有
A.X-1 B.X-2 C.X-3 D.X-4
4.“X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注:引物的作用是与模板形成双链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就可以继续链的延伸),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甲所示)。经4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第4轮循环后得到的产物种类(按①②③④⑤的顺序)所对应的数量分别是
A. 1个、1个、 2个、2个、10个 B. 2个、2个、4个、4个、6个
C. 1个、1个、3个、3个、8个 D. 1个、1个、 1个、1个、12个
5.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6.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右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
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植物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
之一是高度不育
C.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所有过程必需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7.将植物离体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最可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有
A.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种类 D.细胞的分裂能力
8.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最终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B.细胞培养应在CO2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取单个肝肿瘤细胞进行培养,获得细胞群的方法不属于克隆培养法
D.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B.筛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C.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为,离体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
D.将牛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获得克隆牛是一种培育新物种的方式
10.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的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 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并产生单一抗体
C. 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 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改造的对象是天然蛋白质
B. 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 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D. 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12.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筛选抗癌
药物 ③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 ④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
段是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胚胎工程 细胞培养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④ ③
C ① ③ ④ ②
D ④ ② ③ ①
1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卵细胞内有机物分解的速率小于受精卵
B. 受精过程要依赖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作用
C. 胚胎的总体积随着受精卵的分裂而不断增大
D. 受精卵的分裂意味着新生命的发育过程开始
14.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良种母牛采集卵母细胞时采用激素处理,常使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
B.胚胎移植的最适宜时期是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胚胎,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
C.体外培养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培养液的pH
D.将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导入牛受精卵,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母牛的体细胞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基因即说明目的基因表达
15.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⑤
16.如图为哺乳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为桑椹胚期,可作为胚胎移植的材料
B.此图中细胞还没有分化,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进行胚胎分割时,取③中的细胞做性别鉴定
17.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外膜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18.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19.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指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后,必须经过胚胎体外培养后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B.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过程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
C.胚胎移植的受体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胚胎的遗传学母亲
D.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
20.实验人员将一段外源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与丝状支原体(一种原核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制造出一种“新的生命”。该生物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下列有关该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以制造某些微生物,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等
B.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人造生命进入自然界并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C.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
D.此项技术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从而危及人类安全
21.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2.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23.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24.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 ②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③保持生物比例合理等同遵循整体性原理 ④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在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6.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
27.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皮肤 ②血液 ③神经元 ④一株蒲公英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 ⑦同一片草地上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⑤⑥③②④⑦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2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9.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30.右图所示最可能是
A.哺乳动物的精子 B.原生动物
C.病毒 D.细菌
31.下列有关微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有核膜和线粒体 B. 硝化细菌没有核膜,有线粒体
C. 颤藻细胞有叶绿体和核糖体 D. 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菌中
32.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生物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
B.该生物无线粒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
C.此细胞与人成熟的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和颤藻等多种类型
33.虽然蓝藻、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A. 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 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 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 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34.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有几项
⑴伞藻 ⑵衣藻 ⑶硅藻 ⑷颤藻 ⑸小球藻 ⑹蓝球藻 ⑺念珠藻 ⑻褐藻
⑼黑藻 ⑽红藻 ⑾金鱼藻 ⑿螺旋藻
A.7项 B.6项 C.5项 D.4项
35.下列关于蓝藻和水绵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水绵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绵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水绵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D.蓝藻细胞没有核糖体,水绵细胞有核糖体
36.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没有生物膜结构,为原核生物
B.大肠杆菌中有DNA,没有RNA
C.大肠杆菌的可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
D.基因工程中大肠杆菌是常用的受体细胞,其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
37.对于下列各种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它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38.“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具有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的扩散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39.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40.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
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
41.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近来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
杆菌(Bacillus pasteurii)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
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
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
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抗药基因位于质粒上
B. 巴氏芽孢杆菌的基因中无内含子,只有外显子
C. 巴氏芽孢杆菌的异化类型为厌氧型
D. 巴氏芽孢杆菌无核膜,也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42.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最少的是
A.生长激素 B.纤维素 C.叶绿素 D.ATP
43.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脂肪和脂肪酶
44.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
C.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一定不含S元素
D.P是磷脂、蛋白质、ATP和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45.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丙酮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C.乳酸菌、酵母菌和艾滋病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
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46.初冬霜冻之后,植物叶片中的细胞液浓度会增高以防止结冰。细胞中物质发生的变
化,正确的是
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②葡萄糖合成淀粉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增大 ④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7.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试剂 诊断疾病 检测原理 检测对象
A 基因探针 甲型H1N1流感 分子杂交 血液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
B 斐林试剂 糖尿病 与还原糖的显色反应 尿液中葡萄糖
C 单克隆抗体 肺结核 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肺炎双球菌
D 双缩脲试剂 肾炎 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尿液中的蛋白质
48.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
49.现有四种样品:水、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三氯乙酸(一种蛋白质变性剂)和碘液正确鉴定出这四种样品,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样品号 1 2 3 4
第一步 加三氯乙酸 无变化 浑浊 无变化 浑浊
第二步 加碘液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第三步 取2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变蓝;取4号样品与3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碘液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1水、2淀粉酶、3淀粉、4蛋白质 B.1淀粉、2蛋白质、3淀粉酶、4水
C.1水、2蛋白质、3淀粉、4淀粉酶 D.1蛋白质、2淀粉酶、3淀粉、4水
50.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没有③时,细胞仍能合成①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计40分)
51.如图的四个部分(Ⅰ~Ⅳ)是四种类型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计8分)
(1)从结构上看,图中 与其它三者差别最大,主要表现在 ;(2)图中Ⅰ、Ⅱ、Ⅲ、Ⅳ四类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它们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的结构是 ,该结构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有 。
(3)图中 类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4) 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图中Ⅰ类细胞所代表的生物属于 或 。
52.现代生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 -- 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1分,计17分)
(1)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 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使其 。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其主要原因是
。过程h常用的方法是 。h过程的核心步骤是 ,该步骤需要的工具酶是
。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到受精卵,相应的载体需要有 以便于进行检测。在蛋白质水平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试管牛”技术的操作流程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形式表示)
(4)图中数字标号③代表的结构为 ,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

(5)d操作的名称是 。 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 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 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 条件下。
(6)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同一物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7)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 。
53.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计7分)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 效应。
(3)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如果农作物秸秆不经此过程直接还田,两过程比较,土壤获得的有机物较多的是 (填前者或后者),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需经过 的分解产生 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
54.下面是将乙肝病毒控制合成病毒表面主蛋白的基因HBsAg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及有关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计8分)
【资料1】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是一种甲基营养型酵母菌,能将甲醇作为其唯一碳源,此时AOX1基因受到诱导而表达【5’AOX1和3’AOX1(TT)分别是基因AOX1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资料2】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体内无天然质粒,所以科学家改造出了图1所示的pPIC9K质粒用作载体,其与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后可以与酵母菌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将目的基因整合于染色体中以实现表达。
(1)如果要将HBsAg基因和pPIC9K质粒重组,应该在HBsAg基因两侧的A和B位置接上 、 限制酶识别序列,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避免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2)酶切获取HBsAg基因后,需用 将其连接到pPIC9K质粒上,形成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以获取 。
(3)步骤3中应选用限制酶 来切割重组质粒获得重组DNA,然后将其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细胞。
(4)为了确认巴斯德毕赤酵母菌转化是否成功,在培养基中应该加入卡拉霉素以便筛选,转化后的细胞中是否含有HBsAg基因,可以用 方法进行检测。
(5)转化的酵母菌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向其中加入 以维持其生活,同时诱导HBsAg基因表达。
(6)与大肠杆菌等细菌相比,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其优点是在蛋白质合成后,细胞可以对其进行 并分泌到细胞外,便于提取。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D C A D A A B B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D C A A B B D D C A D A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B C B D A D A D C D A B B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A B B C C D C D C 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计40分)
51.(8分)
(1)Ⅲ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核糖体 细胞膜 C、H、O、N、P、S(缺少任意一个均不得分)
(3)Ⅱ、Ⅲ、Ⅳ(缺少任意一个均不得分)
(4)消费者 分解者(顺序可颠倒)
52.(17分)
(1)促性腺 超数排卵
(2)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 显微注射法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缺一不可) 标记基因 抗原-抗体杂交
(3)a→b→f→g (4)内细胞团 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5)胚胎移植 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分割 冷冻或液氮
(6)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7)抗生素
53.(7分)
(1)农作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物质循环再生 温室
(3)后者 分解者(或微生物或好氧细菌) CO2和无机盐(或CO2和矿质元素离子)
(4)食用菌和蚯蚓(缺一不可)
54.(8分)
(1)SnaB AvrⅡ (2)DNA连接酶 大量重组质粒 (3)BglⅡ
(4)DNA分子杂交 (5)甲醇 (6)加工(修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市场
饲料
氧气和废弃物
粪尿
叶子
沼液
生活垃圾
沼气
市场
种子技术
厕所


沼气池
蔬菜


③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复数,则( )
A. B. C. 1 D. 2
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对于命题p:
B.命题“若”是正确的
C.若p是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右图是计算函数值的程序框图,
在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的是( )
A. B.
C. D.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直线m、n都平行于,则
B.设是直二面角,若直线则
C.若在平面内的射影依次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且,则 ( http: / / www. / )或
D.若直线m、n是异面直线,,则n与相交
5.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1) (2) (3) (4)
A.(1)(2) B.(1)(3)   C.(2)(4) D.(2)(3)
6.设,则( )
A. B. C. D.
7.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0 <2的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等于 ( )
A. B. C. D.
8.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为,则等于( )
A. B. C. D.
9.若,则等于( )
?A. B. C. D.
10.若(1-2x)2012=a0+a1x+a2x2+…+a2011x2011+a2012x2012(x∈R),则(a0+a1)+(a0+a2)+(a0+a3)+…+(a0+a2010)+(a0+a2011) +(a0+a2012) =( )
A.2009 B.2010 ? C.2011 ? D. 2012
11.从6个正方形拼成的12个顶点(如图)中任取3个顶点作为一组,其中可以构成三角形的组数为( )
A.208 B.204
C.200 D.196
12.设动点到点和的距离分别为和, ,且存在常数,使得.(如图所示)那么点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3.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点是区域内的任意一点,那么点满足条件的概率是 .
15.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表达式为 (填序号)
①13=3+10; ②25=9+16;
③6=15+21; ④49=18+31;
⑤64=28+36
16.双曲线的渐近线夹角为,则cos的值为_____________
17.形如45132这样的数叫做“五位波浪数”,即十位数字、千位数字均比它们各自相邻的数字大,则由数字0,1,2,3,4,5,6,7,8,9可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波浪数”的个数为 .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的焦点为F,若M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9.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公差,设数列,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有无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BC=90°,SA⊥面ABCD,SA=AB=BC=1,AD=.
(1)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
(2)求证:面SAB⊥面SBC;
(3)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21.某高校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图所示.(1)请先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再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3、4、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3)若高校决定在上述抽出的6名学生中,只录取两名学生,设为这两名学生来自第3组的人数,求的分布列.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5 0.050
第2组 ① 0.350
第3组 30 ②
第4组 20 0.200
第5组 10 0.100
合计 100 1.00
2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准线的方程为,点在准线上,纵坐标为,点在轴上,纵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求证:直线恒与一个圆心在轴上的定圆相切,并求出圆的方程。
23.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设函数.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 学 试 题(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D C D A D C A C D 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3. 14.
15. ⑤ 16.
17.3402 18.
三、解答题
19.解:(1)由已知条件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所以…….3分
,由定义知数列是等比数列………..5分
(2),------------7分
若最大,则最大,当或4时,最大,------------10分
故有最大项,最大值为------------12分
20.解:(1)由棱锥体积公式: ----------4分
(2)证明:,,,平面
平面,面SAB⊥面SBC -----------8分
(3)过点作于(在的延长线上,连接,则,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
在中,,所以------------12分
21.解:(1)由题可知,第2组的频数为人,------------------2分
第3组的频率为,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 -------------------6分
(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
第3组:人,
第4组:人,
第5组:人,
所以第3、4、5组分别抽取3人、2人、1人---------------------8分
(3)由条件知:,则服从超几何分布,其分布列为
--------------------------------12分
22.(1)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因为准线的方程式,所以,因此抛物线的方程为------------5分
(2)由题意可知,,所以直线
即:------------------------7分
设圆心在轴上,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即:或--------------------9分
所以:或对于任意恒成立。
即:或
解得: 因此直线恒与一个圆心在轴上的定圆相切,圆的方程为.
------------------------------12分
23.解:(1)-----------------2分
当时,,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当时,,在区间上是增函数---------------4分
(2)假设,使得,则-----------5分
由条件知:,------------------6分
Ⅰ.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即,得:-----------7分
Ⅱ.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即,得:-----------8分
Ⅲ.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即 ▲--------------------10分
由(1)知在上单调递减,故有
而,所以▲式无解
综上所述:存在使得命题成立--------1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S
D
C
B
A
成绩
16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165
170
175
180
185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Cu:64 H:1 O:16
Ⅰ卷选择题(总计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全部都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而其结构很复杂
C.对于一块高分子材料来说,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含有一些添加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水解为还原性的糖。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D.天然油脂有的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10g淀粉在适当的条件下水解,取水解后的水溶液加氢氧化钠中和后,再加足量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得红色沉淀1.44g,则淀粉的水解率为( )
A.16.2% B.16.2n% C.8.2% D.8.2n%
4.对甲基苯甲酸 CH3─ ─COO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结构中含有
苯环和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3种 B.4种 C.5种 D.6种
5.在允许加热的情况下,只用一种试剂能把乙醛、乙酸、乙醇、甲酸四种无色溶液区别
开来的试剂是( )
A.银氨溶液 B.溴水 C.Na2CO3溶液 D.新制Cu(OH)2 悬浊液
6.已知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下列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金属钠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7.某种直链饱和脂肪酸甘油酯22.25 g,皂化时需3.00 g NaOH,则这种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接近的数值是(  )
A.15 B.16 C.17 D.18
8.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8种 B.14种 C.16种 D.18种
9.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当它完全水解时可以得到的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掉邮票背面的黏合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 )
11.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葡萄糖):渗析 B.乙醇(乙酸):加KOH溶液,分液
C.甲醛溶液(甲酸):加NaOH溶液,蒸馏
D.肥皂液(甘油):加食盐搅拌、盐析、过滤
12.环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它可由有机化工原料R和其它
无机原料发生加成、水解、氧化、酯化反应制得,R是
A、1-丁烯 B、乙炔 C、1,3-丁二烯 D、乙烯
13.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
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与氢溴酸作用
14.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15.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甲酸乙酯 C.淀粉 D.福尔马林
16.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M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与H2反应,1 mol M最多消耗5 mol H2
B.其化学式为C10H10O3Cl
C.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 M最多消耗3 mol NaOH
D.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17.满足通式CnH2nO的有机物甲,即可被氧化为酸乙,又可被还原为醇丙。乙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丁。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甲和丁的最简式相同 B.丁的分子量是甲的两倍
C.甲可以是饱和一元酮 D.酸乙和酯丁都可能发生银镜反应
18.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
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
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 C12H22O11
19.燃烧等物质的量有机物A和乙醇,消耗等量的氧气。此时乙醇反应后生成的H2O是A的1.5倍,而有机物A反应后生成的CO2是乙醇的1.5倍。则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A、C2H4O B、C2H6O C、C3H4O2 D、C3H6O2
20.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已知其分子内的4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结构,且每2个氮原子间都有1个碳原子,而无C—C,C==C或C≡C键,则该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6H12N4 B.C4H8N4 C.C6H10N4 D.C6H8N4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40分)
21.(5分)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它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单体的结构简式)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而制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今有三种化合物结构如下:
(1) 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 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___。
(3)写出化合物乙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 (9分) 具有水果香味的中性物质A可以发生下列变化:
(1)推断下述物质的结构简式A: D: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A+NaOH→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G→高分子化合物: 反应类型
(3)C→D的反应条件
24.(10分) 现有分子式为C9H8O2X2(X为一未知元素)的有机化合物M,可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图所示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M 、F 。
⑵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⑶写出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酯;②属于酚;③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④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25.(10分)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
(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2)A的分子式为: 。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4)A中含有 种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