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网络语言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如今,“大虾”、“网虫”、“伊妹儿”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男女老少口中。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让人看不懂。这些网络新名词迅速普及的原因,从哲学上看归根到底是由于  ( )
A.思维方式的变化 B.意识反映的变化
C.人脑作用的变化 D.客观存在的变化 
4.“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将会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D.正确的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
 B、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
 C、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
D、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
7、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哲学的两个方面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可能相同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
8.画饼不能充饥,但人们却能“望梅止渴”。这说明 ( )
A.生活中并不都是物质决定意识
B.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既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又要看到意识的反作用
D.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9.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11.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16、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两者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7.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画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9. 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劲、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20.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21.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22. 科学家最新发现一颗表面富含大量水资源的岩石行星,而且距离地球非常近,未来科 学家将进一步揭示该系外行星表面的大气层状况。这表明
A.自然界是恒久不变的 B.人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C.世界是物质的 D.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事物
23.《中国日报》报道,一种常被用作安眠药的药物对脑部受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好几年的病人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服用这种药物后,这些病人被唤醒,一些病人甚至能够和家人交谈。这说明(  )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24.“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络上的流行,说明(  )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5.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A.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B.意识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客观的
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有一次.别人问他: “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 ”贝克莱先生哑口无言。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观点是“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1)贝克莱、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什么哲学基本派别?(2分)
(2)这些哲学基本派别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8分)
27、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12分)
28、云南省水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位于全国第三。云南山区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全省大部分山区长期处于一个“靠天吃饭”的状况,这些地方也是此次云南大早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面对世纪旱灾的影响,云南省从政府到民众重新审视水资源利用问题,拟定多项措施欲改变大部分山区靠天吃饭的现状,集中发展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努力解决该省工程性缺水的弊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该省大部分山区怎样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的?( 14分)
29、2011年2月13日,山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山东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4分)
20080812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数列{an}满足an=4an-1+3,且a1=0,则此数列的第5项是( )
A.15 B.255 C.20 D.8
2.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al,a99是方程x2-10x+16=0的两根,则a40a50a60的值为( )
A.32 B.64 C.±64 D.256
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a等于( )
A. B.2 C. D.
4.一个蜜蜂巢里有一只蜜蜂,第一天飞出去找回1个伙伴,第二天2只蜜蜂飞出去各自找回一个伙伴,…,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第10天所有蜜蜂都归巢后,蜂巢中共有蜜蜂( )
A.512只 B.1024只
C.2048只 D.4096只
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1:2:3,则a:b:c等于( )
A.1:2:3 B.3:2:1
C.2::1 D.1::2
6.在等差数列{an}中,a1+a3+a5=105,a2+a4+a6=99,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使得Sn达到最大值的n的值是( )
A.21 B.20
C.19 D.18
7.设a,b,c分别是△ABC中角A,B,C 的对边,则直线sinAx+ay+c=0与直线bx-sinBy+sinC=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8.已知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2a8=6+a11,则S9等于( )
A.27 B.36
C.45 D.54
9.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若2b=a+c,B=30°, △ABC的面积为,则b等于( )
A.1+ B.
C. D.2+
A. B.
C. D.
12.给出数阵:
0 1 … 9
1 2 … 10
… … … …
9 … … …
其中每行、每列均为等差数列,则此数阵所有数的和为( )
A.495 B.900 C.1000 D.110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ABC中,B=120°,AC=7,AB=5,则△ABC的面积为 .
14.等差数列{an}与{bn}的前n项和分别是Sn和Tn,已知,则= .
15.在△ABC中,B=60°,,则AB+2BC的最大值为 .
16.在△ABC中,三个内角为A,B,C且A为锐角,a,b,c是对应的三边,满足,则△ABC为 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10分)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9a2a6.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12分)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的方向前进40米后,望见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的最大仰角为30°,求塔高.
19.(12分)数列{an}的前n项和Sn=33n-n2.
(1)求证:{an}是等差数列;
(2)设数列{bn}的每一项都有bn=,求{bn}的前n项和S'n.
20.(12分)已知△ABC的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且
acos C+=b.
(1)求角A的大小;
(2)若a=1,求△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
21.(12分)在等差数列{an}中,a10=30,a20=50.
(1)求数列{an}的通项an;
(2)令,证明:数列{bn}为等比数列;
(3)求数列{nbn}的前n项和Tn.
22.(12分)已知点(1,)是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f(n)-C,数列{bn}(bn>0)的首项为C,且其前n项和Sn满足(n≥2).
(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Tn,问>的最小整数n是多少?
19、
20、
21、
22、
…………………(12分)
解:
…………………………(12分)
………………………………………………(5分)
……………………………………(12分)
……………………………………(12分)
…………………(12分)
…………(4分)
………………………(8分)
…………………(12分)
…(6分)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河位于东南地区 ②乙河位于华北地区
③丙河位于东北地区 ④乙河位于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2、3题。
2.材料叙述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盆地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地貌单元。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西北部聚落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小 B.水源供给不充足 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大
5.①~④盆地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属非季风区 B.都有内流区域
C.都有丰富的天然气 D.都发展了绿洲农业
下图是我国以农作物为原料的某种工业产品生产厂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工业可能是( )
A.制糖工业 B.面粉加工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食用油加工工业
7.影响该原料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水源 C.热量 D.地形
8.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轻就业压力
③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④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区处于皖、赣、豫三省的交界处
B.该区域自然植被为阔叶林
C.R铁路是经过我国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线
D.图中①②③④四座名山中②④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家住重庆的一位教师欲乘火车到该图中④地旅游,距离最短的乘车路线是( )
A.襄渝线—焦柳线—湘黔线—浙赣线—京九线
B.成昆线—宝成线—陇海线—京九线
C.渝黔线—黔桂线—湘黔线—京广线—浙赣线—京九线
D.渝黔线—湘黔线—浙赣线—京九线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1~13题。
1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
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③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①地表崎岖 ②泥石流 ③台风 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县级行政区区域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图例1、2分别表示( )
A.1——等降水量线,2——等温线 B.1——等积温线,2——等降水量线
C.1——等降水量线,2——等积温线 D.1——等积温线,2——等压线
15.下列关于图中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部和西南部高,中部低 B.地势自东向西递减
C.地势北高南低 D.北部和南部高,中部低
16.该县级行政区大致位于我国的(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9~21题。
300N
800 900 1000
19.这段纬线穿过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丰富的地区 D.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20.在该地形区修建铁路,主要的困难有 ( )
A.沙漠问题 B、沼泽问题 C.冻土问题 D.土壤盐碱化问题
21.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历史悠久 D.昼夜温差大
22.2010年,南亚发现一种新型超级病菌NDM-1。该病菌抗药性极强,可能会蔓延全球。要想及时准确了解各地病菌疫情的最新状况,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兰渝铁路南充段控制性工程已于2009年9月中旬开工。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年降水量小于800 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24.下列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C.境内由北向南渐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读下左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25--26题。
27.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
A.水土流失 B.湿地萎缩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危害
28.为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应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 )
A.RS B.WPS C.GIS D.GPS
29.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东北河流进入夏汛
B.华北地区冬小麦进入返青季节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天山雪线高度达到最高值
30.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共四大题,40分)
31.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条件的量化参数。右图是“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分析后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1分)
区位指数大于40的省级行政区有北京、上海、台湾、 、
、 。简述甲地区的区位优势。 (6分)
(2)我国区位指数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2分)应如何改变这一分布特点(3分,答3点即可)
32.读我国某地一月份等温线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 简述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试述河流D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3分)
(3)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使之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分析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33.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图14
(1)推断①地区和②之间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4分)
(2)简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近年来,承德市始终坚持“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群众拓财源”的宗旨,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其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造林育林超千万亩,为京津地区建起了防风避沙的绿色屏障,显著改善了京津周围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期有效促进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重大牺牲的地区发展。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
(1)图中所示森林破坏严重的地区是属我国的 林区,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5分)
(2)针对上述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请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2、3、4、5、6、13、14、15各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用答题卡的学校,填在答题卷的答题表内。)其余各小题请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按照题号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无效。
2.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叶。”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都喜欢画雪景,同时
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
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一帜,对
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味成了
自觉的审美追求。
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
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味,使得
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清两代
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坚用“嫩
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3分)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 ”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 ”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诫恐污君令名 令:县令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 谓:对……说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3分) (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4分)
(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3分)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8.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9.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 △ 。” (孔子《论语》)
(2)祸兮, △ ;福兮, △ 。 (老子《道德经·五十八章》)
(3)孟子曰:“民为贵, △ , △ 。” (《孟子》)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翻 浆 (注)
毕淑敏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雅”动作。我又去看看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的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
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
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我的提包原是用一根旧绷带捆在车上的。经过长途跋涉,绷带磨断了,搭车人发现了这个隐患,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绳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在寒冷与颠簸之中,他操作了一路……
(注 翻浆:指的是春融时期由于土基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簧或破裂冒浆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排除不好或水位发生变化。)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以“翻浆”为题,开篇扣题,但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到“翻浆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见后文与“翻浆”无关,篇末也未点题。
B.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主要是因为这个青年在夜晚拦车,而且竟然不怕戈壁滩的春寒,愿意“蹲大厢板”,司机担心他有不良企图。
C.文中对司机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与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对司机的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先锋派小说的荒诞性特点。
D.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张牙舞爪”、
“贪婪”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见出我的鄙夷和厌恶。
E.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
(2)小说塑造了“青年”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6分)
(3)请结合作品,分析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 (6分)
(4)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钱学森二三事
“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的第二个中国博士、两院院士郑哲敏说。
1948年,郑哲敏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后来读钱学森的博士。“他很关心祖国的状况,每周通过朋友收集中文报纸看。”郑哲敏说,“我们很多中国学生都知道,他回国态度一直是很鲜明的。他在美国工作20年,一直是中国国籍,一直没有买房子,只租房子住。1950年,他准备回国,票也买了,行李也找旅行社打包了,但却被美国当局抓起来了。”
  “1955年我回国时,钱学森嘱咐我两件事。”郑哲敏回忆说:“第一,他说经过二次大战,美国军事后勤领域发展很快,运用了大量数学和运筹学知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强调计划发展的,用得上运筹学。他要我把这个领域的信息带回去,告诉钱伟长。第二是对我的要求: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回国不能太神气。”钱学森说:“你回去做什么事呢,不能挑三拣四,原则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挑剔高低好坏。即使是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你也要做。”
  钱学森回国后担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学科方向。原来有弹性组、塑性组等三个研究小组,都是搞纯理论研究的,与当时的国家建设关系不大。钱学森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要调整方向。后来,流体力学调整为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方向,并增设了化学流体组、物理力学组和运筹学组。
  “钱学森不是搞技术的,是搞理论研究的。但回国后国家让他搞火箭,他欣然同意,从不讲价钱,从不讲条件。”郑哲敏说,他牢记钱学森的一句话:回国没有什么,就是来服务。
  孔祥言1956年从北大力学专业毕业后分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
  “当时航天在全世界都属于新兴的尖端科学,涉及的专业面很广、可参考的资料很少。一次钱老问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就老实回答:知识面不够,怕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孔祥言说。
  钱学森听完就给他们做工作:航天问题不外乎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哪一方面问题不太清楚,就去找书、找资料学习,只要钻下去,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不怕困难,是钱学森的一贯风格。王永志说,钱老回国后不久,中央领导问他“中国能不能搞原子弹、导弹”。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中央对他的意见很重视,最后决定搞“两弹”。
“钱学森是我的恩师。”王永志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回国,进入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当时钱老还担任首任院长。
“钱老对年轻人总是不遗余力地提携。”王永志说,第一代战略火箭获得成功后,国家开始搞第二代战略火箭,钱学森建议,让第二代航天人来挂帅,并推荐王永志担任第二代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钱学森嘱咐郑说要做“一些很基础、很简单的研究”,意在告诉他要从基础简单的研究做起,打好根基,才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和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所以流体力学被调整了方向。
C.钱学森坚定地认为外国人能搞原子弹和导弹,中国人也一定能搞,这也是中央最后决定搞“两弹”的原因之一。
D.钱学森认为两弹的研制成功是众多科技专家合作的成果,而培养科技领军人物是关系中国未来前途的大事。
E.本文通过描写钱学森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和完整的人格,给人以启迪。
(2)第一段中,郑哲敏说“钱学森身上有着最光辉的精神”,钱学森身上的“最光辉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传记类文章,会引用与传主有关的人员的话。试分析文中划线处引用的梁思礼院士的话有何作用?(6分)
(4)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为其写感动词,并就其中一方面谈谈给你的启示。(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世界各地观众对影片《阿凡达》趋之若鹜,这加快了3D电视机研发、生产、上市的进程。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为刺激消费,各大商场纷纷举行大幅降价促销活动。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B. “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能让美国根据面临的威胁,从
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C. 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D.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上网,利大于弊,他们可以上网查询,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获取信息。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收”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16.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5分)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二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对此,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注意: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相应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禹州市三高化学组
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14 Al:27 K:39 Fe:56 Cu:64 Ca:40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2.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在此条件下完全燃烧1 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A.0.5Q B.Q C.2Q D.5Q
3.在25°C、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C.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2 kJ·mol-1
4.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
5、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 4NO2(g)+ O2(g) △H= +56.76 kJ/mol,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6.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
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a > b
9.100 mL 6 mol·L-1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
A.碳酸钠(固体)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11. 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 2H+Cr2O72-(橙红色)+ 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
A.H+  B.OH- C.K+ D.H2O
1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4.已知2S O2(g)+O2(g)2SO3(g)ΔH=-197kJ/mol,同温下,向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2molSO2、1molO2和1molSO2、0.5molO2,当反应分别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单位为kJ),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 Q2<0.5Q1<98.5 B. Q2<0.5Q1=98.5
C. 0.5Q115.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16.有A、B、C三种气体,若起始时取1 mol A与2 mol B,发生反应A+2B2C.达到平衡时c(A)、c(B)、c(C)之比与反应速率vA、vB、vC之比恰好相同,则A的平衡转化率为( )
 A.30%    B.40%   C.50%    D.66.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4分)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图一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体 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① P(s)和Cl2(g)反应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 。
PCl5(g)分解成PCl3(g)和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 P(s)和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1与P(s)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2关系是:△H2______ △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18、(12分)(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 ,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
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
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⑤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19.(12分)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
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时 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20.(14分) 设在某温度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把氮气和氢气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生成氨气。实验测得,当达到平衡时,测得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各为2mol/L,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5625则
(1)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
(2)起始加入氮气的浓度为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3)达到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
(4)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B.组织液
淋巴
C.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 )
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 B.血浆的PH
C.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D.人的体温
4、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6、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7、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常温时的产热速率,而散热速率则小于常温时的散热速率
8、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B.尿糖一定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
C.血糖浓度升高时,将通过大脑刺激胰腺产生较多的胰岛素
D.如果胰管阻塞,则胰岛素的外排就会停止
10、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粟)。”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 )
A.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B.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C.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11、激素从释放到消失(即灭活)所经过的代谢时间有长有短,一般采用半衰期作为衡量激素更新速度的标志。大多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分钟,极少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秒。激素半衰期短有利于 ( )
A.提高调节作用的灵活性 B.反应发生慢
C.作用时间长    D.使作用范围广
14、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能够测到膜电位的是 (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15、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16、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7、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人体内血清中的H1N1抗体防御HIN1流感病毒
19、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0、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 ( )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通过导管运输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1、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  )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22、甲亢症与高血糖症相比特有的症状可能是 ( )
A.多食 B.多尿 C.情绪激昂 D.身体消瘦
23、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25、下列因素能引起癌变的有 ( )
①电离辐射 ②X射线 ③过氧化氢 ④紫外线 ⑤苯
⑥肿瘤病毒 ⑦碘液 ⑧砷 ⑨醋酸
A.①②③⑦⑧⑨ 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⑥⑧ D.③⑤⑥⑦⑧⑨
26、多细胞生物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复杂生物体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增殖 D.细胞分化
27、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应该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28、下列元素中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是 ( )
A.C、H、O B.C、H、O、N、P C.C、H、O、Fe D.C、H、O、N
29、当一个活细胞中的ATP和ADP含量之比由5:2变为2:5时,这种变化过程显示细胞( )
A.储存能量 B.消耗能量 C.静止 D.细胞呼吸减弱
30、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是 ( )
A.46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B.23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C.46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92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二、非选择题(40分)
(1)、若B图表示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过程,则ab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调节过程可表示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其调节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用A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过程12和过程15是由下丘脑的____________(相同/不同)区域所控制。
(4)4和13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2、下图甲(左边的图示)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右边的图示)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e处兴奋时的电位为 。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 形式传导的,用字母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途径 。
(3)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 个。(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的膜。
(5)写出乙图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 、 。
33、血糖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 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摄食后,I/G变_______ (大或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 (大或小),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血糖水平。
(3) 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实验:科学家对多种恒温动物进行实验,证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包括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为研究下丘脑前、后两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1):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加温,机体出现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冷却,机体出现寒颤,产热量增加。
(2):用实验一的方法处理下丘脑后部,机体不出现散热和产热效应;用电刺激下丘脑后部,机体出现寒战,增加产热。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上述实验表明:下丘脑对温度刺激的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 ,
(2)温度刺激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以及温度刺激和电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最可能是从下丘脑 传至 ,下丘脑后部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调节恒温动物的 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 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60kg的猪增重最快。试运用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解释:当环境温度过低(5℃)或过高(35℃)时,猪的增重都会下降的原因。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命题学校:襄城高中 审题学校:禹州三高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 本题包括10小题,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
A.      B.
C.       D.
2.下面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较高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 )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5.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
A.a、b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D.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6.如图2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
C.粒子在B点动能大
D. 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
7.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板间场强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板间距变为,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场强为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2 = U1,E2 = E1 B.U2 = 2U1,E2 = 4E1
C.U2 = U1,E2 = 2E1 D.U2 = 2U1,E2 = 2E1
9.如图4,真空中三个点电荷A、B、C,可以自由移动,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B>BC,则根据平衡条件不能断定 ( )
A.A、B、C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
B.A、B、C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
C.A、B、C中哪个电量最大
D.A、B、C中哪个电量最小
10.如图5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20eV,飞经等势面C时,电势能为-10eV,飞至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均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势面A的电势为-10V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
C.电子再次飞经D势面时,动能为10eV
D.电子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真空中有相距为r的两个点电荷A、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A的带电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B的带电量不变,要使它们的静电力变为F/4,则它们的距离应当变为 .
12.如图6所示,平行的两金属板M、N与电源相连,一个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两板间,闭合开关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保持开关K闭合,将N板向M板靠近,θ角将 ;若把开关K断开,再使N板向M板靠近,θ角将______。
13.如图7所示,a、b、c、d、e五点在一直线上,b、c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e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量为+Q,已知在+Q的电场中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将另一个点电荷+q从d点移动到e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 (正或负)功 ,做功 qU。
(填<,>或=)
14. 如图8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一带电小球由静止释放,如果带电小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匀强电场场强的最小值是 。
三、计算题(8+11+15=34分)
15.如图9所示,匀强电场场强为E,与竖直方向成α角.一个带电荷的小16.光滑水平面上的带电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2g,m2=1g.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且带有相等的电荷量10-7C,现有恒力F向左作用于A球,此时A、B一起向左运动,且保持距离d=0.1m不变,如图10所示。试判断两球如何运动,并求出F的大小。
17.平行的带电金属板A、B间是匀强电场,如图14-67所示,两板间距离是5cm,两板间的电压是60V.试问:(1)两板间的场强是多大?(2)电场中有P1和P2两点,P1点离A板0.5cm,P2点离B板也是0.5cm,P1和P2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大?(3)若B板接地,P1和P2两点的电势各是多少伏?(4)若A板接地P1和P2两点的电势各是多少伏?
解得:E= 2分
图2
v
A
B
C
D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0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n athlete called Liu Xiang.
B. Competitions in the world. C. 2004 Olympic Games.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By the window. B. In a post office. C. On the steps.
3. How does the woman really feel
A. Surprised. B. Light-hearted. C. Worried.
4. What is the time now
A. 8:45. B. 9:00. C. 9:15.
5. What does the man take finally
A. The blue tie. B. The yellow tie. C. Both the two ties.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A. Go for a walk. B. Go for a picnic. C. Go out for supper.
7. How will they go there
A. On foot. B. By taking a taxi. C. By driving a car themselves.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se days
A. It’s very hot. B. It’s very cool. C. It’s warm.
9. How does the man feel at home
A. Sad. B. Disappointed. C. Bored.
10. What’s the woman’s idea
A. Watching TV at home. B. Going to Green Park.
C. Talking on the phone.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Hawaii. B. Los Angeles. C. The airport.
12. When is the woman’s sister’s wedding
A. On Oct. 12th. B. Tomorrow. C. On Oct. 11th.
13. When will the woman leave
A. In a few hours. B. Right now. C. On Oct. 9th.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How does the girl find the news her father is watching
A. Unforgettable. B. Uninteresting. C. Unfortunate.
15. What does her father advise her to know about
A. Current world situation. B. The news media.
C. Something about TV.
16. Why does the girl tell her father to change to Channel 7
A. The program on Channel 7 is very interesting.
B. She likes to see a musical play on Channel 7.
C. The anchorman on Channel 7 is very popular.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 (共15小题 , 每小题1分 , 计15分)
从A , B , C , 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最佳选项.
21. ________ the activities might seem simple, in fact they require a lot of strength..
A. Since B. As C. While D. If
22.To succeed in your life, you need to know ___ is involved in getting close to your goal.
A. that B. what C. when D. how
23. -- Are you going to Tom’s birthday party
-- It depends. I _____ have to work.
A. can’t B. must C. might D. needn’t
24. The fact that many drivers drive after drinking _____ that we need to promote the awareness of the danger of drinking.
A. suggests B. judges C. confirms D. advises
25. --How do you like my shirt
--________, it is just so so.
A. To be honest B. I can’t agree more
C. Believe me or not D. I like it very much.
26. As a mother of four, she _____ all her time to taking good care of her children,
A. takes B. devotes C. spends D. costs
27.Don’t break the law, or you’ll ______ in prison.
A. make up B. end up C. speak up D. sit up
28. By reading newspapers and watching TV, we can __________ what is on in the world.
A. come up with B. keep up with C. put up with D. end up with
29. we'll have to be much smarter________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to provide food to not only people in the rural areas, but those rapidly growing cities.
A. in terms of B. in case of C. in memory of D. instead of
30. –When did you last hear ____ Jay
-- He phoned me this morning, and we agreed ___ a time and place to meet.
A. of, to B. about, with C. from, with D. from, on
31. It’s ____ bad idea to drive for four hours without ____ break.
A. a, a B. the , the C. a, / D. the, /
32. It rained heavily, but ____ to our relief, my son arrived home safe and sound.
A. little B. much C. ever D. even
33. –I’ve got full marks in the exam.
--__________.
A. With pleasure. B. You are right. C. Congratulations D. Go on.
34. The family moved to the countryside with fresh air and clean water and lived in _____.
A. glory B. case C. comfort D. silence
35. The police are offering a big ________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robbery.
A. wage B.income C. aid D. reward
After I made it, they 51 me and tried to give me some money. I told them I wouldn’t accept anything, and that the best 52 would be to find someone else to help out. I also said if they couldn’t find someone else to 53 then just be extra nice to each other. They were both incredibly 54 that I managed to solve their electrical 55 quickly, but I was even happier at the opportunity to help them.
36. A. quickly B. sadly C. slowly D. gradually
37. A. exact B. wrong C. right D. familiar
38. A. calm B. shy C. humorous D. anxious
39. A. produce B. buy C. replace D. show
40. A. shut off B. turned up C. come on D. sped up
41. A. treasured B. changed C. lost D. noticed
42. A. indeed B. later C. too D. instead
43. A. water B. economy C. education D. electricity
44. A. whispered B. apologized C. argued D. congratulated
45. A. coat B. towel C. phone D. picture
46. A. dialed B. kept C. recorded D. copied
47. A. save B. accept C. spend D. keep
48. A. protected B. trapped C. hurt D. paid
49. A. worry B. joy C. kindness D. excitement
50. A. surprised B. encouraged C. amused D. scared
51. A. persuaded B. thanked C. recognized D. reminded
52. A. movement B. sense C. prize D. payment
53. A. teach B. introduce C. repay D. order
54. A. happy B. careful C. sure D. angry
55. A. singnals B. experiments C. problems D. bill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My husband and children think they are very lucky that they are living and that it’s Christmas again. They can’t see that we live on a dirty street in a dirty house among people who aren’t much good. But Johnny and children can’t see this. What a pity it is that our neighbors have to make happiness out of all this dirt. I have decided that my children must get out of this. The money that we’ve saved isn’t nearly enough.
The Mc Garitys have money but they are so proud. They look down upon the poor. The Mc Garity girl just yesterday stood out there in the street eating from a bag of candy (糖果) while a ring of hungry children watched her. I saw those children looking at her and crying in their hearts; and when she couldn’t eat any more she threw the rest down the sewer (下水道). Why, is it only because they have money There is more to happiness than money in the world, isn’t there
Miss Jackson who teaches at the Settlement House isn’t rich, but she knows things. She understands people. Her eyes look straight into yours when she talks with you. She can read your mind. I’d like to see the children like Miss Jackson when they grow up.
56. This passage mainly suggests that the writer .
A.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B. is unhappy with the life they are living
C. is good at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D. is never pleased with her neighbors
57.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c Garity girl
A. She is proud and hungry. B. She is selfish and cruel.
C. She is lonely and friendless. D. She is unhappy and misunderstood
58. In this text, the writer tries to tell us that .
A. money is the key to everything
B. the more money you have, the less happy you’ll be
C.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
D. when talking to people we should look into their eyes
59. Pick out the one that does NOT describe the writer’s view on money.
A. Why, is it only because they have money
B. There is more to happiness than money.
C. Miss Jackson isn’t rich, but she knows things.
D. The money we have saved isn’t nearly enough.
B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have joined a debate (辩论) on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 (文科) classes in high school, a practice that allows them to stay competitive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 by choosing preferred subjects. The debate came aft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began to ask for opinions from the public on Friday on whether it wa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to stop the dividing system, which has been accepted for decades.
In a survey started by www., more than 260,000 people cast their votes as of Saturday, with 54 percent of those voted for the abolishment (废除) and 40 percent against.
A netizen from Chengdu said:“Science can activate the mind, while arts could strengthen their learning ability.”
But some people disagreed with him. A netizen nick-named“gentle scholar”said the students would have more burden if they have more subjects to study.“You don’t even know how difficult the courses are. I suggest a survey among students.”
“Abolish the current system of division We have to study nine subjects Finally we will study everything and have learnt little,”wrote another netizen.
Li Yanling, an education expert in Beijing, called on education authorities to consider students’ school burden.
Chine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hoose either arts or science subjects after ten years’ education, which include six years in primary school, three yea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one year in senior high school.
Besides the Chinese languag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which are must for everyone, scienc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physics, biology and chemistry, while arts students study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60. Choosing preferred subjects can help students .
A. have more chances to look for jobs in future
B. find a good job after graduation
C. have more advantages to enter a university
D. show interest in daily life
61. The survey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as started .
A. in a newspaper B. on TV
C. on the radio D. on the Internet
62. Netizen nicknamed“gentle scholar” .
A. is for the abolishment B. is against the abolishment
C. doesn’t care about the abolishment D. prefers students to learn more
63. What does a Chinese student have to learn in senior high school
A. Chinese, math and English. B. Physics, biology and chemistry.
C.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D. Chinese, math and politics.
Pass on the praise. Praise others for their virtues and strength. This practice will not decrease your confidence, but help increase it.
64. The underlined word“one”in the second paragraph refers to .
A. self-confidence B. secret
C. style D. self-confidence secret
65. All the following are tips to increase your self-confidence level EXCEPT .
A. don’t be afraid of failure B. dress yourself properly
C. pretend you know everything D. make your advantages more obvious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weaken your self-confidence
A. Praise others for their strong points. B. Always follow others’ advice to do things
C. Make yourself beautiful. D. Believe in yourself.
D
Not everyone wants to take medications forever. In my research, people with diabetes (糖尿病) who eat a totally plant-based, low-fat diet will lose weight, reduce their cholesterol (胆固醇) and improve their blood sugar better than those on a portion (部分) control diet. You can use diet to change the condition, but if you return to your old habits, it will come right back.
-Neal D. Barnard, MD, President, 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
Diet and exercise have the biggest impact, and the best diet is high in fiber and low in what can be slowly changed into sugar.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recommends eating about 30 grams of fiber a day, but studies suggest that eating up to 50 grams provides significant benefits, because fiber lowers insulin (胰岛素) and cholesterol levels.
-Dwight McKee, MD, Aptos, California
Being overweight is main cause of type 2 diabetes. Exercising is the key to changing the condition. As you change your diet, aim to burn 300 calories a day through exercise, If you have to, work out twice a day if you can’t do it in one shot. And as you get fitter, gradually increase your exercise time.
-Joel Fuhrman, MD, Flemington, New Jersey
Diabetes is a disease, not a moral failing. Lifestyle changes can make it better, but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horrible lifestyle choices cause it. If diet and exercise don’t help, we try a drug that doesn’t cause weight gain. If that still doesn’t work, we add more medications. Type 2 diabetes is generally a progressive disease. Even if you do everything right, you may need to increase your medicine over time.
-Robin Goland, MD,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New York
67. The phrase“your old habits”in Paragraph I probably means .
A. taking more medications to cure diabetes
B. having a totally plant-based, low-fat diet
C. having a portion control diet
D. eating meat and sugar only
6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higher cholesterol level is, the more serious diabetes is.
B. What can be slowly changed into sugar must be high in fiber.
C. One tends to eat more fiber when he has diabetes.
D. Diabetes will always last a short period of time.
69. According to Joel Fuhrman, .
A. eating less won’t lead to type 2 diabetes
B. exerci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ing diabetes
C. changing diet is the best way to treat diabetes
D. people with diabetes should exercise twice a day regularly
70. Expert Robin Goland may probably think that .
A. improper lifestyles will cause diabetes
B. proper lifestyles may help treat diabetes
C. being overweight can cause diabetes
D. people with diabetes should take medicine quickly
第二节: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填在答题卷上。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Getting your children to study can be a little like getting them to eat their vegetables.
71 Make a study time and have i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This will help your kids to learn to schedule their day and will give them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how they spend their time.
Allow them to study in blocks of time, such as for half an hour with a five-minute break in the middle. 72 Ideal(理想的)study times are after dinner or right after school before dinner.
Never allow your children to study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s that will encourage passive activity. 73
You’ll also need to help your kids find the right place to study. After you’ve set up a good study time for little learners, set up a good place where they can get those creative juices flowing.
74 Make sure there is a table or a desk and a comfortable chair.
75 This includes helping them out with their homework sometimes and being there for them with the answers to any questions. The input you give your children during study periods will help form a bond and help make studying enjoyable.
A. Pick a place where your children can study properly.
B. Hold them to the schedule they create for themselves.
C. Finally, spend time with your kids when they’re studying.
D. Keep the atmosphere light and offer lots of encouragement, too.
E. Instead, use TV as a treat or a reward when the homework is completed.
F. Try to stop this bad habit by offering some sort of reward.
G.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form good study habits for your kids is to design a schedule that they keep to.
第Ⅱ卷(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y winter travel started terrible. I was at the Beijing Railway Station buy a ticket to Zhengzhou. I was going to visit a friend here and after that I would go to Hainan for long holiday. I bought my ticket but turned around to pick up my bag from the floor and then I realized that someone had stolen it. Luckily I had all my money on my pocket, but the only clothes I had were those I had on. It felt very strange to travel without any luggages. When I finally arrived at my friend he lent to me lots of clothes. I feel very happy that I could change my clothes at last.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你在暑假中结识了新的朋友,请写一篇英语作文,向你的同学介绍下你的新朋友。
主要内容:
你所了解关于他(她)的个人信息;
外貌、爱好及性格等;
注意事项:
1.短文词数不少于100;2.内容充实,书写规范,语法正确;
Hello, everyone, I’m very glad to introduce my new friend to all of you.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诸子百家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指向,即为诸侯国的发展提供谋略。这是社会大变革条件下,以学术形成出现的政治指南。这说明“百家争鸣”主要阐述的是
A.社会发展理论 B.诸侯的治国理论
C.教育发展理论 D.重振周朝的谋略
2.“分定而无治,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那派的学说。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形成“外儒内法、辅之以道”。可是同时期的墨家思想却湮没了,这是因为A.儒、法、道三家在战国时期都代表同一阶级
B.儒、法、道三家都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C.墨家代表的平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消灭了
D.儒、法、道三家思想先进,墨家思想落后
4.有人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学者,董仲舒的下列思想中可以用来反驳此观点的是
君为臣纲 B.君权神授 C.大一统 D.仁政
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6.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反映了朱熹
A.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B.因愤世嫉俗而消极避世
C.主张以灵活的态度把各种学说容纳到儒家思想中
D.寻求闲情雅趣的生活主题
7.宋朝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说:“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唐代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
B.儒学思想导致藩镇割据
C.儒学自身缺陷导致了其被削弱
D.统治者对儒学的摧残
8.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文化常出现一些奇异的变化,如三国时的曹操和关羽——曹操由史书《三国志》中的名臣逐渐变为传说和文学中的“奸臣”,关羽则从史书中的“降将”变为民间和文学中的“圣人”,据史学家考证,这一变化发生于某一朝代,这一朝代可能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9.“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13.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马克思把四大发明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被用作打开世界市场的法宝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15.郭德纲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其章节包括“个人的发展”、“古典的复兴”、“世界和人的发现”、“社会和节庆”等。此书最可能是
A.《地理大发现》
B.《科学与启蒙运动》
C.《论自由与代议政治》
D.《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6.马丁 路德是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他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但也有人说马丁 路德的改革是“新瓶装旧酒”。下列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人人有信仰自由
B.虔诚地信仰上帝才能获得灵魂自由
C.无须教士和教皇作为宗教信仰“中介”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17.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就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说明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一切
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
18.法国启蒙思想领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信徒”。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比法国先进
B.儒家和欧洲启蒙思想家思想观点相同
C.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较大影响
D.当时中国与法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9.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大诗人海涅说:“就破坏力而言,康德杀死了上帝!”但康德又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这仅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康德提出“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道德
B.康德认为上帝是虚拟的
C.康德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要盲从上帝
D.康德要求大家不要信仰上帝
A.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已掌握了混合选择法
B.至迟在战国时期我国已掌握了无性杂交嫁接技术
C.至迟在金元时期我国已总结出身接、根接等多种嫁接方法
D.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已掌握了无性杂交嫁接技术
2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
24.《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你认为歌中所述的是哪这种戏曲走向成熟是在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咸丰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
25 .“感情激昂悲愤、笔墨自然‘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在通篇“粗险郁敛之处”,……将作者的心声表露无余”。这是对那篇文章的描述
A.《兰亭序》 B.怀素的《自叙帖》
C.《祭侄文稿》 D.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26.最近,中国一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出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前十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它透析出
A.科学家和当代科技符号排名居中,中国传统科技落后
B.传统文化符号的被认可度普遍高于当代文化符号
C.文学形象符号排名靠后,文学成就不高
D.古代中国形象被整体感知
27.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古不及近”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禁止佛教的传播 B.传统的“写实”风格逐渐消失
C.宋代画家逐渐注重内心情趣 D.宋代画家的技艺大幅度提高
28.某日,江苏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中给出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位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据此,你认为谜底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9.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下列哪位生物学家的观点与狄德罗的话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A.胡克   B.拉马克  C.赫胥黎   D..玻尔
30.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里查德 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里查德 奥维瑞如此选择是因为
A.达尔文的论著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著作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认为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材料三: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如前所述,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4分)
(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为什么说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两位思想家。(4分)
(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6分)
(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材料二:19世纪末,物理学家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而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的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这使的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19世纪末,物理学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的两朵乌云”是什么?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取得的两项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它们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是什么?(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