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俄关系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俄罗斯,一个面积达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上帝让这两个大国接壤,他们必将演绎出一部曲折、漫长、耐人寻味的历史,他们的冷热亲疏,不仅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必然改变整个世界。中俄两国交往的历史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了。经历了一段曲折、多变的过程,有对抗也有合作,有冲突也有和睦。以史为鉴,回顾总结中俄300多年的关系,我们能从中得到诸多启示。〖知识梳理〗(一)古代史【两国初识、接触和建立国家关系的阶段】:此时沙俄虽然不断向东方扩张,但是遇到的是封建大帝国——清王朝,所以沙俄并未占得多大便宜,双方基本处于平等态势,两国关系在俄方主动中方被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了,1685年的雅克萨之战和1686年第二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它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就可以说明之一时期中俄关系的特点。(二)在近代史上【伪装友好的帮凶,获利最多】: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公里领土。【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②1860年、1864年分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在内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871年俄国侵占中国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侵略中国】:③1900年与其它列强一起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1911—1913策划外蒙独立【影响和指导帮助中国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指明方向。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⑥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苏联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帮助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⑦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并肩作战的盟国】:⑧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1945 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强权牺牲中国】⑨“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推行大国强权政治,这种做法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三)现代史:中俄关系60多年风雨历程,经历了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的历史性转变,既有过兄弟般的密切合作,也有过互为仇敌的对抗。 1、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新中国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恢复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2、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一五计划时期中国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3、1960年以后,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中苏交恶,反目成仇,势不两立。4、自80年代末期以来,两国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友好合作】5、2001年10月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确立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6、2001年中、俄等6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7、当前,中俄两国在诸多的国际问题和地区争端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四)中俄关系存在问题: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相比,经贸合作仍显滞后。“官方热,民间冷;政治热,经济冷;中央热,地方冷”。(五)中俄关系认识:无论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对俄国而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都是至上的,各方为自己考虑都是正常和正当的。在互信基础上实现共赢,才能使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多角度思考〗1、“万里茶道”是中俄间一条重要的商道。这条商道以运送茶叶为主,从福建经水路至汉口,再经水路至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再经陆路到山西、内蒙,跨外蒙至恰克图,经乌拉尔直至莫斯科、彼得堡。(1)晚清时期,中国输往俄国的商品(2)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领土,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以攫取领土为主。(3)继“万里茶道”之后,当今中俄之间又形成了“万里油道”,并在继续扩大。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给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1)毛泽东曾经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马列主义是如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俄(苏联)对中国革命事业给予了很大支持。(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采用苏联模式。3、中苏关系变化起伏,既有亲密合作,又有摩擦对抗。(1)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给予中国支持。(2)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的中苏会谈中,苏联以对日作战为条件,取得了控制长春铁路、驻军旅顺、无偿租借一半大连港口及设备的特权。(3)1950年,经过谈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苏为结盟。同时中国收回了长春铁路、旅顺。(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苏联对中国提供了哪些重要的经济援。(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日益恶化,中苏走上了尖锐对抗道路。(6)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密切,分析主要原因和意义。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进入21世纪,中俄关系又有新气象。自普京入住克里姆林宫以来,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臻成熟,进入了历史上双边交往的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历史新高度,双边边界问题得以最终排除,以能源合作为核心的两国经贸关系终入正轨,军事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历史启示〗1、中俄两国和则利,分则弊;2、落后就要挨打,维护国家主权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实力为基础3、国家利益是政府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4、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能轻易地与人结盟,要坚持独立自主;5、国与国之间应该有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及争端解决机制,若动用战争武器无论最后哪方取得胜利,对双方都不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