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音乐欣赏《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让学生能喜爱上民歌。 2.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通过歌唱、演奏、律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发展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创意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地大物博,民歌种类繁多各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民歌,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我唱几首歌,你们来猜一猜它的名字它是哪个地区的? 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快乐的音乐步伐继续前进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青海,一起来欣赏一首青海民歌,我们读一读它的名字《花儿与少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花儿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花朵、姑娘等等。 师总结: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在这首乐曲中花儿指姑娘。 二、新授 1.师: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和老师一样都迫不及待地想听这首乐曲呢? 生:嗯 师:听的时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相互交流 2.师讲解笛子形状音色。 3.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分为几部分。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乐曲的演奏形式,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节奏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一下。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举手示意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这首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4. 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部分 ① 师:好,我们先来细细地品味第一部分。(播放音乐) 师:通过你的用心感受,你觉得这段旋律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稍快、欢快活泼。 ?出示第一主题乐谱 师:首先请看这段旋律是几几拍的?(2/4复习含义、强弱关系、练习划拍) ②?再看它的节奏型怎样?(比较密,很多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那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快节奏的感觉吧唱一唱。 ③让学生为旋律创编节奏用节奏为乐曲伴奏。 (2)听赏第二部分 ①师:继续听赏第二部分和第一段相比较有什么不同?(速度变慢了,优美抒情) ②?出示第二主题乐谱,师:拍子变成几拍子了?(3/4拍复习含义、强弱关系、练习划拍、唱一唱、继续创编三拍子节奏) ③第二遍听赏:用创编的节奏表现第二部分的情绪。(选几位同学使用打击乐) ?师小结:第二主题音乐相对于第一主题音乐来说,节拍变慢了情绪变优美了,让人感受到了那里的人民相亲相爱团结一致的感情。 (3)听赏第三部分 师:听完了第一第二部分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三部分(播放音乐)仔细听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旋律相似。 师:是的你们听的真仔细,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的旋律。这首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旋律欢快活泼B段与A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第三段我们刚才都听出来了它是第一段的再现。 师:弄清楚了曲式结构下面这个问题就难不倒大家了,我请人来选一选这首乐曲的节拍是怎样变化的? 生:------- (4)完整欣赏。 师:最后我们一起再次完整地感受这首青海名曲。听到第一主题时用拍手表示听到第二主题时用身体的起伏律动来表示。 三、拓展 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老师为了奖励你们带来了一首不一样的《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它和我们刚才所欣赏的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交流 师:它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一首是笛子独奏另一首是女生合唱,音乐家们啊真伟大,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花儿与少年》,感受到了快乐。 四、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度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音乐真的很神奇,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经典动听的民歌,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如果大家以后能留心采集,它终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这节音乐课就到这感谢同学们的参与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