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资源简介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一、选择题
1.(2021·丽水)浙江省通过组织“宪法宜讲浙江行”、“法治副校长送法人校”等活动,全城打造法治教育基地。目前共建有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场所近2000个,为孩子们构筑了良好的学法环境。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浙江省以法治工作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省
②浙江省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普法氛围浓厚
③青少年要进一步信服和尊崇宪法,加强宪法监督
④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 浙江省通过组织“宪法宜讲浙江行”、“法治副校长送法人校”等活动,全城打造法治教育基地, 目前共建有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场所近2000个,这说明浙江省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普法氛围浓厚,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同时告诉我们,作为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浙江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错误,我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负责宪法监督工作,青少年无权监督宪法实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2021·丽水)姚某驾驶汽车从某校门前路段压黄实线掉头时,被正在执勤的交警拦截检查,姚某驾车顶撞,致交警受伤、警务通等执法装备损坏,姚某因涉嫌袭警罪被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件警示我们(  )
①交警公正执法的威严不容侵犯
②交警面对违法行为时可以超越权限执法
③违反交通法规,就要受到刑事处罚
④社会生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享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 姚某违反交通规则,同时还妨碍交警执法,受到法律制裁,这警示我们, 社会生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享自由, 交警公正执法的威严不容侵犯, 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交警应依法行政,不可以超越权限执法。
③错误,犯罪才要受刑事处罚,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和自由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3.(2021·绍兴)疫情期间,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拒不遵守防疫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被行政拘留5日。该事例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作为良休干部同样受到处罚,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没有体现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排除错误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4.(2021·绍兴)绍兴市某禁毒教育体验馆通过设定一个缉毒游戏,综合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体验,引导青少年熟知毒品危害,识别易涉毒场所、了解禁毒法律法规。这有助于青少年(  )
A.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交友 B.依法自律,谨防吸毒过量
C.履行义务,共筑司法保护 D.认清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 绍兴市某禁毒教育体验馆让青少年体会毒品的危害,有助于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符合题意,正确。
A中尽量避免交友的观点不符合实际,太绝对,是错误的。
B观点错误,我们要远离毒品而不是谨防吸毒过量。
C错误,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社会保护,不是司法保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5.(2021·绍兴)2021年3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以全票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以确保“爱国者治港”的主旨和原则。这说明了(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
③“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④法律因时代需要而制定和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 分析题干材料,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这说明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因时代需要而制定和完善。 确保“爱国者治港”,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规则的改进,一国两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6.(2021·嘉兴)某校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此活动旨在让我们懂得(  )
A.毒品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 B.“模拟法庭”有助戒毒
C.吸贩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D.无毒校园就是禁毒目的
【答案】C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目的在于让我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知道吸贩毒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告诉我们要远离毒品,防毒拒毒,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毒品有害身心健康,不是可能损害身心健康。
B错误, “模拟法庭” 有助于防毒,而不是戒毒。
D观点片面,无毒校园是禁毒工作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禁毒的目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拒绝毒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7.(2021·嘉兴)某区妇联、团委根据《贫困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帮扶办法》,将贫困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关爱工作中。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A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 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某区妇联、团委将贫困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关爱工作中。 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021·嘉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多村振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完成问题。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此,我国还应继续(  )
①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推进各族人民迈向同等富裕
③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④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律(  )
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10.《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村民委员……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应当接受村民监督。”这一规定体现出(  )
A.我国农村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
B.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得到推行
【答案】8.B
9.A
10.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法律的特征,党的领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8.“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这告诉我们,我国还应继续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共同富裕,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
③错误,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
故答案为:B。
9.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属于我国国家立法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10.分析题意,找到关键信息“ 村民委员……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这体现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
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不能体现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
D错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C。
11.(2021·杭州)某些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材料, 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这说明他们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责任,因此,该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二、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2021·杭州)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所以题干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非选择题
13.(2021·台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为我们护航,让我们与法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链接]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行为分析]
[认识提升]
彬彬看完电影后,发现自己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他后悔地说:“都怪自己太大意,没有给车上锁”。报案后,警察叔叔教育彬彬:“新法在原来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但是未成年人更需要加强……“
(1)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四条分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特殊保护?
(2)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漫画中彬彬的行为。
(3)请你将警察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答案】(1)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 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现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体现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
(2)本题可以先回答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说明 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即可。
(3)根据所学,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作为未成年自身也要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故答案为:(1)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4.(2021·金华)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关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短讯]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或修改了21部法律、法规,内容涉及退役军人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审议45件法律案。
(1)根据[法治短讯]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职权,并写出该短讯内容体现出的法律特征。
(2)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你。参照刑法修正案的自述:指出另外两部法律的“特殊关爱”体现在何处。
(3)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职权:立法权: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体现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体现的法律特征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分析题意可知,另外两部法律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写出具体的内容即可。 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3)分析材料,两则材料 的启示可以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故答案为:(1)职权:立法权: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大职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维护规则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5.(2021·衢州)惩治网络诈骗,呵护未成年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2021年3月,常州市的小李(12岁)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充10元可以返388元”的消息,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在对方诱导下,小李用母亲微信向对方转账5000多元,发现被骗后报警。经调查取证,警方于5月19日抓获5名诈骗团伙成员,并刑事拘留。
材料二:相关链接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等内容,并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1)材料一中,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准则?
(2)分析材料二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的原因。
(3)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小李会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哪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诚信。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1)分析题干材料 可知, 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诚信信的价值准则。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本题可以从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未成年人特点和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
(3)本题可以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分析,如: 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网络,法律的作用,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6.(2021·绍兴)读漫画《目不斜视》,回答问题。
(1)任选一幅漫画,指出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2)针对两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从个人、社会的角度提出对策。
【答案】(1)漫画①: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漫画②: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个人: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
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塑造良好道德;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漫画一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 漫画②体现对生命的冷漠,最终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2)个人的角度可以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的角度分析回答。社会的角度可以从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漫画①: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漫画②: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个人: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
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的关切与冷漠,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增强道德素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7.(2021·宁波)以下为大头儿子一家“晒”在网上的生活画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断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大头儿子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提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1)利:手机远程遥控家电,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带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
(2)犯罪。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3)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
【知识点】网络交往;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本题的利可以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弊可以从 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属于犯罪,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利:手机远程遥控家电,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带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
(2)犯罪。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3)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与弊,犯罪行为,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8.(2021·杭州)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
材料二:甘肃省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建农业大棚、养殖圈舍、育苗基地等,实践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的“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甘肃通渭县光伏产业示范园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仅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就带动金县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图2为甘肃省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图3为通渭县某“光伏+农业”示范点。
(1)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两则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史实。
(2)“铁的意志”“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描述甘肃省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4)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简述甘肃实践"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
【答案】(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
(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
(2)“铁的意志” 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等。
(3)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根据图2也能看出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故答案为:(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
(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及甘肃的气候、资源、环境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 / 1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4 走进法律天地
一、选择题
1.(2021·丽水)浙江省通过组织“宪法宜讲浙江行”、“法治副校长送法人校”等活动,全城打造法治教育基地。目前共建有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场所近2000个,为孩子们构筑了良好的学法环境。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浙江省以法治工作为中心,坚持依法治省
②浙江省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普法氛围浓厚
③青少年要进一步信服和尊崇宪法,加强宪法监督
④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丽水)姚某驾驶汽车从某校门前路段压黄实线掉头时,被正在执勤的交警拦截检查,姚某驾车顶撞,致交警受伤、警务通等执法装备损坏,姚某因涉嫌袭警罪被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件警示我们(  )
①交警公正执法的威严不容侵犯
②交警面对违法行为时可以超越权限执法
③违反交通法规,就要受到刑事处罚
④社会生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享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1·绍兴)疫情期间,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拒不遵守防疫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被行政拘留5日。该事例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1·绍兴)绍兴市某禁毒教育体验馆通过设定一个缉毒游戏,综合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体验,引导青少年熟知毒品危害,识别易涉毒场所、了解禁毒法律法规。这有助于青少年(  )
A.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交友 B.依法自律,谨防吸毒过量
C.履行义务,共筑司法保护 D.认清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5.(2021·绍兴)2021年3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以全票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以确保“爱国者治港”的主旨和原则。这说明了(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
③“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④法律因时代需要而制定和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1·嘉兴)某校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举办此活动旨在让我们懂得(  )
A.毒品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 B.“模拟法庭”有助戒毒
C.吸贩毒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D.无毒校园就是禁毒目的
7.(2021·嘉兴)某区妇联、团委根据《贫困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帮扶办法》,将贫困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关爱工作中。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2021·嘉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多村振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完成问题。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此,我国还应继续(  )
①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推进各族人民迈向同等富裕
③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④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律(  )
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具有普遍约束力 D.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10.《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村民委员……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应当接受村民监督。”这一规定体现出(  )
A.我国农村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
B.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得到推行
11.(2021·杭州)某些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二、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2021·杭州)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三、非选择题
13.(2021·台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为我们护航,让我们与法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链接]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行为分析]
[认识提升]
彬彬看完电影后,发现自己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他后悔地说:“都怪自己太大意,没有给车上锁”。报案后,警察叔叔教育彬彬:“新法在原来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但是未成年人更需要加强……“
(1)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四条分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特殊保护?
(2)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漫画中彬彬的行为。
(3)请你将警察叔叔的话补充完整。
14.(2021·金华)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关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短讯]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或修改了21部法律、法规,内容涉及退役军人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审议45件法律案。
(1)根据[法治短讯]指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行使的职权,并写出该短讯内容体现出的法律特征。
(2)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你。参照刑法修正案的自述:指出另外两部法律的“特殊关爱”体现在何处。
(3)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5.(2021·衢州)惩治网络诈骗,呵护未成年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2021年3月,常州市的小李(12岁)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充10元可以返388元”的消息,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在对方诱导下,小李用母亲微信向对方转账5000多元,发现被骗后报警。经调查取证,警方于5月19日抓获5名诈骗团伙成员,并刑事拘留。
材料二:相关链接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次修订新增“网络保护”等内容,并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1)材料一中,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准则?
(2)分析材料二中《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的原因。
(3)有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小李会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哪些合理化建议。
16.(2021·绍兴)读漫画《目不斜视》,回答问题。
(1)任选一幅漫画,指出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2)针对两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从个人、社会的角度提出对策。
17.(2021·宁波)以下为大头儿子一家“晒”在网上的生活画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断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大头儿子如何正确享受网络生活提两条合理建议。
18.(2021·杭州)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
材料二:甘肃省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建农业大棚、养殖圈舍、育苗基地等,实践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的“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甘肃通渭县光伏产业示范园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仅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就带动金县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图2为甘肃省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图3为通渭县某“光伏+农业”示范点。
(1)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两则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史实。
(2)“铁的意志”“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描述甘肃省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
(4)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简述甘肃实践"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 浙江省通过组织“宪法宜讲浙江行”、“法治副校长送法人校”等活动,全城打造法治教育基地, 目前共建有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场所近2000个,这说明浙江省法治教育成效显著,普法氛围浓厚,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同时告诉我们,作为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浙江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错误,我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负责宪法监督工作,青少年无权监督宪法实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 姚某违反交通规则,同时还妨碍交警执法,受到法律制裁,这警示我们, 社会生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底线才享自由, 交警公正执法的威严不容侵犯, 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交警应依法行政,不可以超越权限执法。
③错误,犯罪才要受刑事处罚,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和自由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3.【答案】B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启示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作为良休干部同样受到处罚,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③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没有体现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情绪的调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需要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排除错误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 绍兴市某禁毒教育体验馆让青少年体会毒品的危害,有助于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D符合题意,正确。
A中尽量避免交友的观点不符合实际,太绝对,是错误的。
B观点错误,我们要远离毒品而不是谨防吸毒过量。
C错误,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社会保护,不是司法保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 分析题干材料,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这说明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因时代需要而制定和完善。 确保“爱国者治港”,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规则的改进,一国两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 举办主题为“健康人生,无毒校园”的禁毒模拟法庭活动,目的在于让我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知道吸贩毒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告诉我们要远离毒品,防毒拒毒,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毒品有害身心健康,不是可能损害身心健康。
B错误, “模拟法庭” 有助于防毒,而不是戒毒。
D观点片面,无毒校园是禁毒工作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禁毒的目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拒绝毒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 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某区妇联、团委将贫困新居民子女纳入日常关爱工作中。 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答案】8.B
9.A
10.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法律的特征,党的领导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8.“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这告诉我们,我国还应继续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共同富裕,①④符合题意,正确。
②错误,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
③错误,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
故答案为:B。
9.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属于我国国家立法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10.分析题意,找到关键信息“ 村民委员……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这体现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符合题意,正确。
A错误,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
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不能体现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
D错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材料, 校外培训机构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警告和巨额罚款,这说明他们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责任,因此,该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所以题干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13.【答案】(1)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 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现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影剧院、体育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体现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
(2)本题可以先回答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说明 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即可。
(3)根据所学,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作为未成年自身也要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故答案为:(1)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彬彬在享受半价购票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保持影院安静的义务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4.【答案】(1)职权:立法权: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体现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体现的法律特征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分析题意可知,另外两部法律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写出具体的内容即可。 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3)分析材料,两则材料 的启示可以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故答案为:(1)职权:立法权: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大职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维护规则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5.【答案】(1)诚信。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未成年人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1)分析题干材料 可知, 诈骗团伙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诚信信的价值准则。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本题可以从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未成年人特点和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
(3)本题可以从厉行法治的角度分析,如: 权力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网络诈骗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处理网络诈骗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网络,法律的作用,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6.【答案】(1)漫画①: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漫画②: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个人: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
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塑造良好道德;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漫画一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 漫画②体现对生命的冷漠,最终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据此分析回答即可。
(2)个人的角度可以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的角度分析回答。社会的角度可以从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漫画①: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漫画②:威胁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谟,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个人: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与人为善.
社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经营的监管;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的关切与冷漠,合理利用网络,敬畏生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增强道德素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7.【答案】(1)利:手机远程遥控家电,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带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
(2)犯罪。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3)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
【知识点】网络交往;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本题的利可以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弊可以从 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中国法院网公布的“假借网络刷单行诈骗”属于犯罪,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利:手机远程遥控家电,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带货,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学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
(2)犯罪。网络诈骗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3)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沉湎网络游戏,接受父母给予的建议和保护;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等。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与弊,犯罪行为,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8.【答案】(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
(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
(2)“铁的意志” 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等。
(3)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根据图2也能看出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故答案为:(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
(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
(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及甘肃的气候、资源、环境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