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是什么?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你是主人你有权利道理我都懂,可我们的实践机会在哪呢?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统编版九年级上册3.2参与民主生活自学导航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5、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一、行使民主权利1.上述图片反映了公民政治生活的哪些内容?2.你还参与过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为什么公民要参与民主生活?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①必要性:②含义:③要求: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途径)?(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监督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在我国民主选举如何进行呢?选出能代表自己意志的领导者自主做出选择+谓之:民主选举(1)民主选举(1)地位:(2)形式:(3)原则:(4)公民参与态度: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积极、主动、理性直接选举间接选举(2)从候选人角度(1)从选民角度划分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四种民主选举的方式各有利弊,不存哪种更民主的说法!选举方式的类型“一个岗位一个候选人”“一个岗位多个候选人”县级以下代表或当家人县级以上代表或当家人政治小知识选举权与民主选举有何关系??选举权民主选举区别(选举对象)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联系公民行使选举权是民主选举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政治小知识1.下列关于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②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③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④民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约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跟踪训练】1.英语作为主课,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更重要。现在科学技术在加速发展,科技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需要我们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程上,而不是在一门外语上。2.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语言翻译工具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英语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全世界发表的科技论文90%以上都是用英文来写作的!不会英语,你就没法接触这90%的内容,你的专业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VS时政链接:怎么改,谁说了算?呃…对此,你怎么看?好!不好家长社会专家………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决策部门反映?(2)民主决策(1)地位:(2)要求:(3)方式:(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式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注意:直接参与决策≠具有决策权高考要改革了!改革推行“事前征询制度”咨询分为第一轮先征询和第二轮再征询,如征询过程中同意的人数达不到上述标准,会重新制定改造方案。在两轮征询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向改革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社情民意反映制度(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决策机关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③依据:②方式: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④意义: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①含义: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在高考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专家在专题高考改革论坛会上发表各自的意见,对高考改革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论证。经专家座谈会讨论过后,新的高考方案将制定。高考要改革了!专家咨询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决策机关专家论证会、座谈会等集中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专业知识、相关信息③依据:②方式:④意义:①含义:专家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6高考改革方案公示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决策机关公示、公布等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知情权(前提和基础)③依据:②方式:④意义:①含义: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5高考制度改革听证会社会听证制度第一步:确立听证会主题第二步:将全班同学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①听证会主持人。②听证会申请人③听证会参与人第三步: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第四步: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第五步:听证会主持人总结。听证会的步骤P22程序性知识(4)社会听证制度各阶层决策机关听证会(各阶层的代表)决策利民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③依据:②方式:④意义:①含义: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通过社会听政参与决策。举措决策方式①《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②环保部举办大气污染防治建言献策征集活动。③环保部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建言献策总结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积极建言。④《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日前还在全国人大审议,它的实施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利益,有关部门还将会召开听证会。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活学活用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方式难点:区分四种民主决策制度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主体:公民】②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之后征求民意。【主体:决策机关】③专家咨询制度:是征求专家的意见。【专家、座谈会等】④社会听证制度:是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关键词:听证会】特别注意:如果政府邀请专家学者属于专家咨询制度,如果专家学者主动为政府出谋划策则属于社情民意制度。2.漫画呈现出的“沟通新渠道”()①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④有利于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机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跟踪训练】思考:1.这是国家在保障公民什么权利?2.你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监督权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公民的政治权利——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监督主体:公民(没被剥夺政治权利)监督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能说扩大监督范围)民主监督≠监督权(民主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旧知回顾(3)民主监督(1)地位:(2)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①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个人: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民主监督方式含义特点作用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新方法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是公民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好比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保障。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比较民主监督的方式举报别跑偏,给你5点小提示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①权利: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义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③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合法:遵守法律、规则和程序实事求是:不诬告陷害他人1.实行民主监督可以从根除/消除腐败现象;2.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注意:不能夸大民主监督的作用、意义(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P41(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p42(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p42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4、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5、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3.2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途径)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的原因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课堂总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参与民主生活课时教学设计课题3.2参与民主生活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参与、民主素养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三种方式;了解民主选举的特点、形式及注意事项;了解民主决策的特点、制度保障及注意事项;了解民主监督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公民为什么要有民主素养;掌握培养民主素养的方法。2、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三种方式和培养民主素养的方法,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所学新知进行归纳概括,同时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形成一定的后续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提高民主素养,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关心国家建设。重点增强民主意识难点掌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并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旧知: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是什么?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中学生的生活不只是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呢?又该怎样参与民主生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参与民主生活》请同学们用8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学生思考学生自读课本引出当前的时代背景。引出这一节课的主题:生活在民主国家讲授新课一、行使民主权力图片(PPT展示)思考:1.上述图片反映了公民政治生活的哪些内容?2.你还参与过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为什么公民要参与民主生活?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①必要性:②含义:③要求: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途径)?方式: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监督在我国民主选举如何进行呢?图片(PPT展示略)(具体讲解民主选举的方式)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选举方式(PPT)教材探究与分享P39思考: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你认为公民应怎么参与民主选举?民主选举的注意事项:①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②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小结:结合教材、图片讲解民主决策【跟踪训练】时政链接:怎么改,谁说了算?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决策部门反映?讲解(2)民主决策的相关内容(1)地位:(2)要求:(3)方式:(保障制度)活学活用: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方式思考:1.这是国家在保障公民什么权利?2.你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比较民主监督的方式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问题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反映问题等知识回顾公民行使监督权应注意:(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要注意方式和程序,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注意:不能夸大民主监督的作用、意义二、培养民主意识材料:(PPT展示)请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公民要増强民主意识?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意义)(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阅读教材P42页“探究与分享”;(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2)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3、如何增强民主意识?(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学生讨论、回答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考问题,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图片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增强学生自主性,形成对民主的初步理解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使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检验本课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布置作业课下延伸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2参与民主生活(知识清单)1、公民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38)(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4、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P39)(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2)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③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7、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P41)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8、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参与民主生活.ppt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doc 3.2参与民主生活知识清单.doc 举报别跑偏,给你5点小提示.mp4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改革英语主科地位.mp4 十四五规划问计于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