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学科
政治
授课年级
高一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学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节课复习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十四五规划,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学生们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都有一定进步,通过三年学习逐步形成了抽象思维,看待问题尖锐、新颖,通过本节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三观。


重点难点
重点: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则
难点:理解十四五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新目标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1.讲授式:教师通过语言叙述对基本知识点讲解,以及传递教学情感。
演示法:通过视频、图片、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
学法:自主学习法:课前预习,上课后独立思考,课后总结反思。
教学媒体
通过多媒体展示PPT、视频、音乐,帮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了解并学习过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呢,新发展理念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同学举手发言)
那现在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要求。通过表格形式复习。
讲授新课
一、构建智慧城市
我们知道新发展理念是在十三五时期提出的,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迎来了十四五,新发展理念过时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那么我们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6大“新”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走进“十四五”(观看“构建智慧城市”视频)。
看完这个视频我们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它是从哪个角度带我们走进“十四五”的?
也就是通过开放、创新的城市新业态来促进实现这些目标,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再来看一遍视频,问题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怎样促进了十四五目标的实现呢?”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写一写、记一记。
(视频结束后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鼓励、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同时写板书。
学生们都回答的很全面,接下来思考一下“智慧城市的构建有没有体现出新发展理念呢?如果有,是怎样体现的。”
我们在构建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在构建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为破解大城市病提供了新方法,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智慧城市的构建在推进过程中会逐渐将乡村纳入到数字化的改革中,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我们建设的城市是节约化的城市,通过信息交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离不开以城市为依托,利用数字技术培育城市新业态,增强城市活力,提高经济水平。
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也由人民共享,使更多人享受城市转型的福利、便捷,提升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由此可以看出,新发展理念和十四五规划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在践行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新发展理念,将其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而我们实施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也是为了实现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当然,我们最终的发展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大家一起读一下这句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听一首歌曲“由《少年》改编的十四五规划纲要”)
二、我和2035有个约定
由学生写下或学生说教师写下不同学生对2035的期许。
例: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和谐稳定;祖国繁荣富强等。
备注
提出问题再次观看视频,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更好的获取信息。
以歌曲舒缓课堂节奏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

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好地从视频中提取信息,这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从视频中提取分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时间上不充裕的话需要压缩教学过程中最后一环节“我和2035有个约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