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图表类试题的解题策略与专项训练一、解题方法图表类试题是指用图(柱状图、坐标曲线、饼状图等)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题型。它的内容构成一般有四部分即:标题(含注)、表格(或图)、数据、设问。图表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如下:第一步:读图:“三审”(审标题、审注释、审设问 )“三读”(横读、纵读、整体读) 第二步:比较:比较图表中一些突出、反差大的数据比较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第三步:提炼: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作进一步提炼二、典型例题例1.(2010嘉兴·23)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 材料二: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1229 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全线投产。 2010年,来自新疆的天然气将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浙西、浙中、浙南等地的居民家中和厂矿企业里面。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15117煤碳62.0%石油21.6%天然气1.4%水电、风电、核电8.1%其它6.9%(1)材料一显示,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什么问题?(4分)(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解题指导:此题以资源、环境问题为考查重点。(1)先审表格标题:2008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表;再审设问:材料一显示,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再比较表格中反差大的数据:能源生产总量1229远远小于能源消费总量15117,得出: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能源短缺严重;煤碳62.0%、石油21.6%远远大于天然气1.4%、水电、风电、核电8.1%,得出: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2)审设问: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根据煤碳62.0%、石油21.6%,得出措施一:利用科技,提高煤、石油资源的利用率;根据天然气1.4%、水电、风电、核电8.1%,得出措施二:加大 对本省水电、风电和核电等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全线投产得出措施三: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尽量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参考答案:(1)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能源短缺严重(2分);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2分)。(2)利用科技,提高煤、石油资源的利用率(1分);加大 对本省水电、风电和核电等的开发和利用(1分);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尽量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1分)。例2.(2011温州·26)(10分)材料一: 图8、图9和图10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省的一些相关数据。⑴图8、图9分别反映了温州人口的什么特点?(4分)材料二:近年来,温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着力推进人才建设;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创新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⑵材料二表明我市正在实施什么战略?结合图10分析我市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6分)解题指导:此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理解科技、人才、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1)先审设问:图8、图9分别反映了温州人口的什么特点?再读柱状图:图8:2010年杭、宁、温常住人口数,通过柱状比较得出:温州人口数量大;读柱状图:图9 温州市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人数的变化,通过柱状比较,可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少,受初中教育人数较多,得出:温州人口素质有待提高。(2)第一问:材料二表明我市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先找出材料中关键词:教育、人才、科技,可得出:科教兴市战略或人才强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第二问要注意结合图10分析:我市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图10 2010年杭、宁、温三地每10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通过柱状比较可知温州每10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少,说明温州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再根据科技、人才、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而温州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这会制约温州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把温州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参考答案:(1)图8:温州人口数量大(2分) 图9:温州人口素质有待提高(2分)(2)科教兴市战略(答人才强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也可)(2分)。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2分)。而图10中的数据表明温州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这会制约温州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把温州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2分)。例3.(2010宁波·19).(8分)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1)右图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题?(2分)(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图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 (3分)解题指导:此题考查中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影响及对策和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曲线图(折线图)时,首先要注意图的标题:中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再看横坐标(年份)和纵坐标(人口数量)的内容,分析比较图中的曲线变化。图中两条曲线,一条体现了中国人口数量及上升的趋势,另一条体现了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上所学内容,可以完成此题。参考答案: (1)①我国人口持续增长;②人口总量大。(2分) (2)①生态失衡(或环境恶化);②就业压力增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等);③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或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的发展等。(3分)(3)原因: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很快(人均寿命延长或自然死亡率降低)。 (1分)②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1分)③人口出生率下降,使人口增长速度趋缓。(1分)三、专项训练选择题:1.阅读“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状况表”,资源类别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3466人均量占世界比值3/51/31/41/5人均量居世界位次806788121主要分布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与盆地中。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递减主要分布在东北与西南表格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①分布不平衡 ②过度开发 ③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④利用率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11年4月,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结果对外公布。下面是某市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从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有时间0-14岁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000年19.77%7.39%2010年16.21%12.54%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②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③人口素质不高 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下列叙述中,能正确解读右图中信息的有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主[来源K]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右图的信息告诉我们,家乡丽水(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形类型多、种类齐全C.山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70%左右 D.人均占有土地较多,但人均占有耕地少5.为检验“限塑”和普及环保袋的工作成效,某市统计局对300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市①限塑工作初显成效 ②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③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④“白色污染”已经消除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6.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一号文件,再次吹响进一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号角。根据右表 (含注)反映的情况可知,现阶段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必须①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原则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加以推进③要以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重点④完全依赖政府投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D.③④7.右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①人均收入呈上升的趋势 ②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③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④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右图数据比较说明( )A.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增长阶段B.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C.关注发展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D.解决发展问题必须由发达国家承担非选择题:9. (8分)网络已成为人们查阅资料、对话交流的重要渠道。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信息一: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及反映的人口发展状况和措施表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万人)年平均增长率(%)文盲率(%)每10万人中大学生人数(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四次(1990年)1133681.4815.88142226.23第五次(2000年)1265831.076.72361136.09第六次(2010年)1339720.574.08893049.68人口的发展状况人口总数不断增长,___①____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素质在提升②采取的有效措施③④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注:表中数据大陆人口,其中的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信息二:图3为浙江省近三次人口普查省外人口流入情况;图4为浙江省近三次人口普查6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图3:省外人口流入情况 图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填出信息一表中的空缺的内容。(4分)(2)图3、图4分别反映目前我省人口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任选一个特点,就其带来的影响发布一条微博。(4分)10.(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趋势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8分)(2)图二反映的变化,对我们应对上述挑战有何积极意义?(3分) 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5:“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材料二 浙江依海而存,与海为伴,全省海洋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海渔场均居全国首位。浙江涉海院校15家,直接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科技人员1.32万人。“十二五”期间,2000亿民间奖杯或将投入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行业。省政府将在温州、台州开展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1)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浙江海洋经济的哪些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得照抄原文)(4分)(3)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请你为发展我省海洋经济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专项训练参考答案1.C 2.C 3.B 4.A 5.A 6.B 7.C 8.B9. (1)①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②城镇人口的比重在增大(或城市化水平在提高)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④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2)图3反映出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图4反映出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外来人口: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如:缓解了我省劳动力资源不足;扩大了消费等);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如:交通拥挤、环境问题等)人口老龄化:会加大就业压力、养老保障需求;加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等问题。10. (1)图一反映了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我市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将缓解人口对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压力。但是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加剧劳动力短缺,增加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图二反映了我市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1. (1)特点: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相对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增长缓慢;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整体下降趋势;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三,但与广东、山东相比差距较大。(2)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强大的科研和人才保障;民间资本雄厚;省政府的政策支持。(3)建议:把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依靠科技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