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5张PPT+1份视频)--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5张PPT+1份视频)--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课题2 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情景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却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所以说古代的术士们对化学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一
我们在实验过程的前、中、后各应该观察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呢?
实验前
实验过程中
实验后
物质原来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物质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产生沉淀和放出气体等
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课堂讨论
科学探究
(8)表达与交流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方案
(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科学探究的步骤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二
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探究
点燃前
步骤
现象
结论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2.用小刀切割观察硬度
3.将蜡烛放入水中,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
白色、半透明固体、圆柱状,略有气味
可用小刀切割
浮于水面,没有溶解
/
硬度较小
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步骤
现象
结论
1.用燃着的火柴靠近蜡烛
2.点燃灯芯
3.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
4.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5.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发光放热,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被烧焦炭化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有水生成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燃着时
步骤
现象
结论
1.熄灭蜡烛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有白烟生成
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
熄灭后
有白烟生成
火顺白烟重新点燃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结论
白色、半透明固体、圆柱状,略有气味,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蜡烛熔化,发光放热,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归纳总结
生成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外焰温度最高;生成的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
课堂讨论
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③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澄清的石灰水
随堂练习
D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有(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烬
C
3.点燃一支蜡烛,在其燃烧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柴梗上(

A.接触外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B.接触内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C.接触焰心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D.被均匀地烧黑
A
课堂小结
基本方法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化学实验
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
课堂巩固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