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基于实验事实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 4、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Fe3+的检验 难点:制备Fe(OH)2的实验设计;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构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最早发现铁是从天空落下的陨石,陨石含铁的百分比很高(铁陨石中含铁90.85%),是铁和镍、钴的混合物。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坟墓中,发现陨铁制成的小斧;早在古埃及4000年前的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经文中,就记述了当时太阳神等重要神像的宝座是用铁制成的。铁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埃及人干脆把铁叫做“天石"。在古希腊文中,“星”与“铁”是同一个词。 铁制物件最早发现于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它们包含7.5%的镍,表明它们来自流星。古代小亚细亚半岛(也就是现今的土耳其)的赫梯人,是第一个从铁矿石中熔炼铁的,约公元前1500年这种新的,坚硬的金属给了他们经济和政治上的力量。铁器时代开始了。某些种类的铁明显优于其它的,依赖于它的碳含量,尽管这并不被赏识。某些铁矿石包含钒,生产出叫做大马士革的钢,很适合制剑。 在我国,从战国时期到东汉初年,铁器的使用开始普遍起来,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铁的化合物四氧化三铁就是磁铁矿,是早期司南的材料。 二、新课讲授 【师】一、铁的单质 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铁单质在自然界中以陨铁的形态存在。 【提问】铁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具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能被磁体吸引。 【师】回想一下以前学过的铁的化学性质? 【学生】1、铁与非金属反应:4Fe + 3O2 =2 Fe2O3 2、铁与酸反应:Fe +2 HCl=FeCl2+H2 ↑ 3、铁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 = Cu+FeSO4。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爆鸣声,证明有H2生成。 实验结论:高温时,铁能与水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师】二、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 +2 +3 +2、+3 溶解性 都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 Fe2O3、Fe3O4较稳定; FeO不稳定,受热能氧化为Fe3O4。 ②与酸反应:FeO、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别写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 【实验3-1】Fe(OH)2和Fe(OH)3的制备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用方程式表示) 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Fe3++3OH-===Fe(OH)3↓ 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 【提问】我们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物理性质和状态? 【学生】氢氧化铁是红褐色不溶的沉淀,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师】生成Fe(OH)2时,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是Fe(OH)2,最后生成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从Fe的化合价来看,Fe(OH)2 被空气中O2氧化了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提问】由此可知,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在实验室配制时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其被氧化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1.要用沸水,尽可能的除去O2 2.在反应物表面滴一层油(或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使反应物与空气隔绝 3.将胶头滴管伸入溶液中 【提问】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底部,且慢慢挤出NaOH溶液? 【学生】Fe(OH)2 极易被氧化,预防带入空气。? 【师】Fe(OH)2、Fe(OH)3均为弱碱,具有碱的通性。?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类别 二元弱碱 三元弱碱 与非氧化性酸 Fe(OH)2 +2H+ == Fe2++2H2O Fe(OH)3 +3H+ == Fe3++3H2O 稳定性 分解产生很复杂 2Fe(OH)3 Fe2O3+3H2O 制法 Fe2++2OH―==Fe(OH)2 ↓ Fe3++3OH―=Fe(OH)3 ↓ 转化关系 4Fe(OH)2+O2+2H2O== 4Fe(OH)3 【过渡】铁是一种常见的变价元素,通常表现为0价、+2价、+3价,在元素的化合价改变的同时,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师】常见的铁盐: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棕黄色 常见的亚铁盐: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浅绿色 【实验3-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 Fe3+ Fe2+ 原溶液颜色 棕黄色 浅绿色 实验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色 无明显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3++3SCN- = Fe(SCN)3 结论 Fe3+遇SCN- 显红色,可利用此现象检验Fe3+的存在 Fe2+与SCN- 不反应 【实验3-3】在盛有2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把上层清液倒入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氯水,又有什么现象。 现象 离子方程式 加入铁粉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 2Fe3++Fe=3Fe2+ 滴入KSCN溶液 无明显变化 滴入氯水 溶液变为红色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实验结论:Fe3+遇到较强的还原剂时,会被还原成Fe2+;Fe2+在较强的氧化剂作用下会被氧化成Fe3+ 。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拓展】Fe2+、Fe3+的检验方法 (1)直接观察颜色 (2)利用氢氧化物沉淀的颜色 (3)利用显色反应 (4)利用Fe2+的还原性 (5)利用Fe3+的氧化性 板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铁盐和亚铁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