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合金的概念,并能联系纯金属与合金的微观结构解释二者性能的差异。 2、以铁合金、铝合金为例,能从元素组成上对合金进行分类。 3、通过实验探究铝和氧化铝的性质及转化,认识两性氧化物。 4、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金的特点;铝和氧化铝的性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器物都是有金属制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金属性能进行完善和加强,制造出更加实用的合金。 二、新课讲授 【师】合金的含义 合金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提问】合金有什么特性呢? 【学生】性能更优越。 【师】合金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提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最常见的哪些合金呢? 【学生】铁合金 【师】铁合金 铁合金 主要组成元素 元素含量 主要特性 用途 生铁 Fe、C 含碳量2%~4.3% 硬而脆,强度大,可铸不可断 钢板、钢丝等 钢 碳素钢 低碳钢 Fe、C 含碳量 低于0.3% 韧性、焊接性好,但强度低 钢板、钢丝等 中碳钢 Fe、C 含碳量 0.3%~0.6% 强度高,韧性和加工性好 钢轨、车轮、建材等 高碳钢 Fe、C 含碳量 低于0.6% 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器械、弹簧、刀具等 锰钢 Fe、Mn ____ 韧性好,强度高 钢轨、轴承、钢模、坦克装甲等 合金钢(特种钢) 硅钢 Fe、Si ____ 导磁性好 医疗器械、容器等 不锈钢 Fe、Cr、Ni ____ 抗腐蚀性强 变压器、发电机 超级钢 Fe、Mn、C、Al、V ____ 强度高、延展性好 制刀具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铁合金,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合金吗? 【学生】铝合金 【师】铝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 金属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 固体 较小 2.7g/cm3 660℃ 2467℃ 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硬度 溶解性 熔点 白色 固体 很大 难溶于水 2050℃ 【实验3-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盐酸,再向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铝片,观察并记录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片溶解,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反应方程式:Al?O??+ 6HCl = 2AlCl??+ 3H?O 2Al +6HCl = 2AlCl?+ 3H?↑ 【实验3-5】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铝片,向另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仔细打磨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的一小块铝片。观察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两支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支试管中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铝片溶解,点燃的木条放 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第二支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铝片溶解,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反应方程式:Al?O? + 2NaOH = 2NaAlO?(偏铝酸钠)+ H?O。 2Al + 2H?O + 2NaOH =2NaAlO?+ 3H?↑ 总结:像Al2O3这类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注意】酸碱能侵蚀铝的保护膜,铝能与酸或碱反应,用铝锅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会造成铝锅腐蚀,更不利于健康。 【师】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OH)3白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2)化学性质: ① Al(OH)3与盐酸:Al(OH)3+3H+ == Al3+ +3H2O 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Al(OH)3 + OH- ==AlO2- +2H2O 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有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②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 2 Al(OH)3 Al2O3 + H2O 【提问】学过氢氧化铝的性质后,同学们我们怎样制备氢氧化铝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① 实验室制法:取一支试管,加入10mL 0.5 mol ? L-1 Al2(SO4)3溶液,然后滴加氨水至过量 现象: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沉淀不减少。 反应方程式:?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② 工业制法:向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NaAlO2 + CO2(过量)+2H2O = NaHCO3+Al(OH)3 ↓ 【师】氢氧化铝的用途 ①净水,氢氧化铝能与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并吸附色素。 ②中和胃酸,氢氧化铝碱性不强,且可以与酸反应,使胃液酸度降低。 【师】常见的铝合金 (1)铝合金中,常会有的合金元素: Cu、Mg、Si、Mn、Zn及稀土元素等。 (2)硬铝中含有的合金元素: Cu、Mg、Mn、Si。 铝合金的性质及用途: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主要用于建筑业、容器制造、交通运输及电子行业。 【过渡】除了铁合金、铝合金,现在还有许多新型合金应用在各个领域。 【师】 【过渡】在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合金含量的计算问题,下面我们来学习物质的量在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例: 2Na + 2H2O===2NaOH +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NA倍 2NA : 2NA :? 2NA : NA 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2 mol : 2 mol : 1 mol 【拓展】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知3CO~3CO2~3CaCO3,即CO~CaCO3。 (2)守恒法 ①质量守恒 宏观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 微观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②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③电荷守恒 ⅰ.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ⅱ.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 (3)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体积差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 1.合金的定义、性质 2.铁合金 3.铝和氧化铝的性质 4. 铝合金、新型合金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