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命题人: 郭福霞 审核人:赵魁英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分)
一、基础知识 (3、4小题每个1分,其他每题2分,共10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 ; ; 。 ; ; ……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
①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
②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
③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的一年
④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
⑤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好的
⑥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纯美大地山川
A.③④⑥②①⑤ B.④③②⑥⑤① C. ③⑥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⑥①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改编)
A.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篇幅谈及了中央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思路,但知易行难,它们未来能否落实仍将取决于执政党深化改革的决心。
B.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的誓言,人们称他是"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词。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乌克兰大选发生危机,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支持者与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亚努科奇的支持者不可开交地互相抨击,“尤派”阵营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原创)
A.几年不见,没想到祖父已经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要人搀扶了,望着他伛偻的背影,我不禁悲从中来。
B.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D.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改编)
A.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B.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C.国际反恐怖合作使带有明显恐怖主义色彩的“东突”势力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对本·拉登恐怖势力被击毁痛心不已,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示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支持。
D.我们的身体在精心的保护下一天天的日益萎缩,经不起任何打击和磨砺,甚至退化到可以被化妆品伤害的地步。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原创)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随着上海世博会园区临时场馆的开工,生态、环保、节能的设计思想已经在世博园区内得以初步体现。 。 。 。 。 。人们有理由相信环保理念能够在上海世博会上结出美丽的果实。
①对上海而言,“环保”已不仅局限在世博园区,它更是整个城市共同奋斗的目标
②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各种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③作为首个开工的永久场馆,世博中心也秉承着“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宗旨
④为了减少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临时场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回收并再次利用
⑤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优良的城市形象迎接2010年世博会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⑤②①④ D.②③④①⑤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相应的题目(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行郡国,所见便宜④以闻,还奏事。上甚悦。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⑤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⑥,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编,用作通行证的帛。③传,凭证。④便宜,利益、好处。⑤横草,使草倒下。⑥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7、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 属:写作 B.以从民望,干名采誉 干:收集
C.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辞:托辞 D.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致:送达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军揖太守而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且盐铁,郡有余臧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乃遣军使南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终军志向的一项是
①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②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
③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④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⑤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⑥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年少时以好的口才闻名,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同一般,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B.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让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诘问.使徐偃理屈词穷。
C.皇上要派使者出使匈奴,终军阐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出使匈奴的愿望。皇上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提拔他为谏大夫。
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请缨前往,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未能幸免。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欧阳修《文惩范公神道碑铭》)
11、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 戚:忧伤 B.五让不许 让: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南都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乃决策谋取横山 羝乳乃得归
C.然事有先后 凌万顷之茫然 D.以其遗表无所请 亦足以畅叙幽情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1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15、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不识碑所 识:知道 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渥:深厚
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 宥:宽恕 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
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 )
①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 ②师旋,过李陵城
③沉诸河,还奏 ④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⑤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 ⑥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
1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
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
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小题。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②,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③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④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清·方苞《记寻大龙湫瀑布》)
【注】①摽:把持。②厮舆: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③暴:施加恶行,欺侮。④毒:怨恨。
18、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访于众僧 访:拜访 B.其始辟者,皆畸人也 畸:奇特
C.蔓草被径 被:覆盖 D.委舆于地 委:丢弃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按图记以求名迹 或摽田宅以便其私
B.舆者安坐于草间 委舆于地
C.至崖而反者 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
D.则芜没者十之七矣 持小竿,仆李吉随之
2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舆者之诳”的一组是( )
①故蹊径可寻者希 ②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③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 ④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
⑤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 ⑥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21、下列对作者有关观点与文章手法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寻大龙湫瀑布”为线索,由按图记到问众僧,继而鲍甥寻,乘舆寻,老僧引,从中可见作者寻找大龙湫瀑布费尽了周折。
B.作者认为,那些名胜古迹之所以荒芜废弃,是因为继承者或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得利益,或苦于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地方去了。
C.抬轿子的人曾三次欺骗作者等人,因此作者在结尾发出感慨:只要有“识道”的人带路,远道可以成为近道,难道可以变为易道。
D.文章结尾缘事明理,从“寻大龙湫瀑布”之行联想到孔、孟、程、朱的学问在当今不能流行的原因,从而丰富了文章的社会内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文言文翻译(30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22、把文言文(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3分)
(2)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3分)
(3)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4分)
23、 把文言文(三)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5分)
(2)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5分)
24、 把文言文(四)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唯余足迹是瞻。”(5分)
(2)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5分)
四、诗歌鉴赏与背诵(20分),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26、名句名篇默写(9分)(原创)
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③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郦道元)
④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柳宗元)
⑦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辛弃疾)
⑧ ,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五、作文 (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原创)
联合利华美国公司总裁波克说,成功营销活动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打破定势”。 他以“真正的美丽”营销活动为例来加以说明。“真正的美丽”的营销未使用传统的外表美的观念,而以自尊自信的信息取而代之。波克说,好的营销创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改变了在一个类别概念中的现有思维定势。
请你联系生活,以“转变观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答案
4.A.(B.语序不当,应先“重视”后“加强”。 C.项问题是语序不当,“他们”位置不当。D多余,删掉“一天天的”或者“日益”。)
5.D( 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B.项“人为的”与“蓄意” 重复),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6..解析:解答排序题,关键是分析句间关系,先对句子进行分组,然后再对组内句子排序,最后再对各组排序。横线前的语句陈述的是临时场馆,而供填语句中仅有④属于陈述临时场馆的,故④单独为一组,排列在第一位;②和③是陈述永久场馆的,应为一组,且其顺序应为③前②后;①是一个过渡句,前一分句紧承世博园建筑,后一分句开启上海城市建设,而⑤是讲上海创建模范环保城市,故①应在③②之后⑤之前。答案:B
7.B(求取)
8.C(均为介词.拿,用。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将要。D.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9.A(②反驳徐偃之言④皇帝对终军的肯定⑤终军劝说越王及结果)
10.D(“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不是“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而是由于“吕嘉不欲内属”。)
11.C(责:要求)
12.A(A动词,往、到。B副词,于是;副词,竟然。C连词,但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介词,因;连词,用来)
13.D(“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应为“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
14.C(“自作主张”于文无据,“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
15.D(居,应为“停留,过了”。如“居数月,其马将骏马而归”中,“居”即为此意。“知道”是“识”的常见义,如“不识有诸?”“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等句中,“识”都是此意。“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渥”即为“优厚,深厚”意。“帝知其冤,而宥其失”中,“宥”即为“宽恕”意。今言“宥罪”“原宥”的“宥”也是此意。)
16.B(“慎密”,为认真细致谨慎之意。在所给的六个句子中,②讲述北征的部队凯旋,经过李陵城,与王英无关;④是皇帝对王英的勉励和期望。⑥讲述王英到南镇祝祭的奇遇,与他的“慎密”无关。)
17.D(A.此项的错点比较多,“北征路过”应为“北征,凯旋,经过李陵城”,“担心日后起争端”的是皇帝而不是王英,“将石碑击碎”是皇帝的命令,原文只说“帝喜”,没说到“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原文没有“讥讽”之意,亦没有“怀恨在心”。C.“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原文无此意。)
18、A(访:咨询,询问。)
19、D(结构助词,的;代词 ,他。A.连词,表目的,来。B.介词,在。C.连词,表转折,却。)
20、B ①说众僧所讲事实;③说“我”去探寻的决心;⑥老僧勉励“我”去探寻。
21、B(这不是作者而是众僧的观点)
22、文言文翻译(10分)
(1)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3分)
(1)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为什么? 注:“巡”“称”译错一个扣1分,语意通顺1分,共3分。
(2)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3分)
(2)终军巡视郡国,杷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记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 注:“行”“闻”译错一个扣1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3)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4分)
(3)臣子应当披上坚固的盔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抵挡敌人的利剑滚石,在前面开路。
注:“宜”披坚执锐“当“启”译错一个扣1分,共4分。
2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而城北门有块露出地面一尺多的石头,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 发、乃、定语后置、补出王英各1分,大意1分。)
②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
②(补出主语、历、屡、制作各1分,大意1分。)
24、翻译(10分)
①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唯余足迹是瞻。”

(译对陡仄 、惑字各给1分,唯余足迹是瞻,2分。译对大意给1分。)
②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②他自己炫耀他的聪明,来证实我们说谎,一定要当众羞辱他。
(译对彼、耀、证、诳各给1分,译对大意给1分。)
25、(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2分)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1分)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2分)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每点2分)
26、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郦道元)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柳宗元)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辛弃疾)
⑧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参考译文: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广博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到郡府接受遣送,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终军告别大守离郡,到长安上书论事。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很特别,拜终军为谒者,供职宫禁中。
元鼎年间,朝廷派博士徐偃到郡国巡视风俗。徐偃假称受诏,让胶东、鲁固煮盐铸铁。返京后,汇报情况,调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称受诏的大危害,按法是死罪。徐偃认为,《春秋》经义,大夫出国境,如果有可以安定国家保存万民的事情,可以自作主张。张汤能施加法律,却无法驳倒他。皇上有令让终军去审讯,终军反问徐偃说:“古时候,各个诸侯国习俗不同,百里之外.消息不通,不时有朝见天子和参加盟会之类的事情,安危形势,瞬息万变,所以有未得到君主诏令允许就自作主张的道理;现在天下统一,万里风俗相同,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什么道理?再说盐铁,各郡均有储蓄,国家不值得当作大事,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么?”又反问徐偃说:“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靠泰山,东有东海,从四郡得到盐铁,徐偃你估计四郡的人口田地数目,日常的用具器物食盐,不够用来同时供给二郡国吗?竟然假称受诏,自作主张,作威作福,顺从百姓心愿,沽名钓誉,这是圣明天子必须加以严惩的。”徐偃理屈辞穷,承认有罪该死。皇上认为他的反驳很好。
当初,终军从济南出发,进入函谷关,守关官吏给终军一个帛边做的符信。终军问:“要这干什么?”官吏说:“作为返回时的符信,回来要用这来合符的。”终军说:“大丈夫西游进京,最终也不会返回合符的。”丢下符信离开。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记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
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终军主动请求出使说:“我没有点滴之功,却能够供职宫禁,值宿警卫,领取了五年的俸禄。边境不时有警报,臣子应当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冲锋陷阵,在前面开路。但因我能力低下,不会打仗,不能为国驰骋疆场。现在听说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彀,我希望竭尽智谋精力,辅助使者,针对单于出谋划策,趋吉避凶。我年纪轻,才能低,不熟悉侍从官员以外的事,不能担当一方重任,私下很怨恨自己。”皇上认为终军的回答很出色,提拔他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朝和亲,朝廷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想让他入朝,与境内诸侯同等看待。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领取长绳子,一定要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朝廷。”终军于是前往说服南越王,南越王听从,请求将全国归属汉朝。南越的丞相吕嘉不想归属汉朝,出动军队攻杀南越王,南越王与汉使臣都被害。终军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为他“终童”。
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过了五年,(他)通晓了六经的要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根本。祥符八年,(他)考中进士,被礼部选为第一名,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家接母亲来奉养。范公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节,对于(个人的)富贵贫贱毁誉快乐忧伤,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元昊(在)河西反叛,延州危急。范公请求(朝廷允许)自己守城,于是做了延州的知州。范公做将领,务求慎重,不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功利。(他)在延州修筑青涧城,开垦军田。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叛贼带领三万骑兵来袭,范公告诫诸将:“开战后,(如果)叛贼败走,追击(敌人)不要过河。”(开战)不久叛贼果然败走,追击的将士没有渡过河,河另一边果然有伏兵。叛贼阴谋没有得逞,就领兵撤退了。由此各位将士都很佩服范公。范公对待将士吏卒,一定让(他们)畏惧军法,爱惜自己。所得的赏赐,都按照皇帝的意思分别赏赐给各位将士。范公据守(延州)三年,士兵勇敢,边地富足,恩情威信遍及(延州),于是决定谋划攻占横山,收复灵武,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求和,皇帝也就召范公回(朝廷)了。当初,范公使归附的羌人为朝廷效力,让(他们)把守边关,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他(在延州)采取的各种措施,(一直到他)离开后(延州)人(还)十分感激他。
庆历三年春天,(皇帝)任命(范公)做枢密副使,(他)五次推辞(皇帝都)不答应。(范公)到(京城)几个月后,(皇帝)让(他)做参知政事。(他)每次进见,(皇帝)一定用(使天下)太平(的重任来)要求他。范公叹息说:“皇上重用我到极致了!但是事情有先后,(要)在长久安定(的情况下)改革弊政,不是朝夕可以(做到的)。”不久皇帝两次赐给(范公)亲笔诏书,催促(他)逐条陈奏天下大事。他做参知政事,才一年就被罢免了,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旧的政策。言官就(趁机)用歹毒的事诬陷他,全靠皇帝体察他的忠心,不听信(谗言)。
当范公病重时,皇帝赏赐药物慰问(他)。(他)死后,(皇帝)停止上朝一天。因为他临终的表奏中没有任何要求,(皇帝就)派人到(范公家里)问他家人的要求。追封(范公)兵部尚书(的官职),用来表示对他哀悼抚恤(的待遇)很丰厚。范公为人外表谦和内心刚直,乐于行善,广有仁爱。母亲死的时候,他还很贫穷,终其一生,(如果)不是(招待)宾客(自己)一天不吃两顿肉,有了财产(就)乐于施舍,心胸非常豁达。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他缜密,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
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上阴刻【阴刻为凹形状。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刻图章是如果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时,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朕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愿不要穷追。”皇上笑道:“秀才是说朕黩武吗 ”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即入奏。”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
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他为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
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
八月十四日,我进入了雁荡山,按照图记来找名胜古迹,发现十处有七处已经荒芜废弃了。向各位僧人打听,都说:“那些开辟这里的人都是些不寻常的人。后来平庸的人继承了这里的所有权,有的人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得利益,否则就苦于这里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地方去了,所以可找到的通往胜迹的小路很少。”经过华严寺,鲍甥率领大家登山去找,我在山下休息。有人说:“龙湫或许还能找到。”于是就在能仁寺住宿。
第二天清晨,抬轿的人不约而同地用路途险峻遥远作借口推辞。我说:“暂且前往吧,等到实在不能接近再离开,又有什么妨害呢?”我们沿着溪涧走了三里就接近了龙湫庵,完全没有一点危险艰难的。到龙湫庵,僧人到别处去了。打柴的人为我们指明了通向龙湫瀑布的道路方向,又往前走了半里多,茂密的杂草遮盖了道路,抬轿的人说:“这里面都是毒蛇害虫,遇到它们,情况严重的就死亡,轻的受伤。”我们很不如意地回来了,回来后发现老和尚在门前。他问我们回来的原因,知道缘故后笑着说:“哪里有走了二千里,距离目的地很近了,到了崖边却要返回的呢?我替你在前面领路。” 老和尚拿着小竹竿,仆人李吉跟着他,经过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就用手分开用脚踩下。抬轿的人安然地步行一里多,路稍微变窄,就把轿子丢在地上,说:“过了这里山势就会变得陡峭逼仄,绝对不能往前走了。”老和尚说:“您不要怀疑,只要跟着我的脚印走就可以了。” 鲍甥在前面一边拉着我一边带路,走过了几十步,就发现杂草慢慢的变稀疏了,道路变平坦了,远远地看见瀑布。又往前走,我们并排坐在岩石下,过了一段时间才回去。轿夫在草丛中很舒适地坐着,并用一些俚俗的话抱怨和谩骂老僧:“他自己炫耀他的聪明,来证实我们说谎,一定要当众羞辱他。”命题人:徐瑞红 审核人:代忖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60题,非选择题共2题。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1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11月食品价格对CPI贡献率: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4.7%,食物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这将会
①导致食品的需求弹性增大 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生活成本 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导致食品的价值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2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 50% B.100% C. 200% D.300%
3. 广东发展银行与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组织的国内外投资者团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投资团队中的花旗集团、中国人寿和国家电网分别持股20%,中信信托、普华投资和IBM信贷分别持有12.8%和4.74%的股权。通过重组的广东发展银行是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混合所有制企业 D.私营企业
4.张三和李四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为400万人民币的公司,聘请王五为经理。公司合法经营,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破产。清算后,公司破产财产只剩200万,而公司债务有250万。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可知 
A.该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偿还剩余的50万元债务
B.该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偿还剩余的50万元债务
C.剩余的50万债务应由王五承担
D.张三李四对未清偿的50万债务负连带责任
5.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右图是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高利率,存款增多,消费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量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大陆居民乒坛老将陈佑铭赴香港旅游,遭导游小姐强买强卖,造成陈先生猝死,该事件体现了
①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②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③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规则 ④必须规范市场准入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向中国施加压力令人民币升值。面对这一压力,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
A.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对其不予理睬 B.坚持对外开放国策,满足美国要求
C.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D.立足国情,在合作中寻找解决方法
9.忻州市因煤炭资源枯竭而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市政府问计于民,决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下列属于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行为是
①给市长发电子邮件发表对忻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②向市长打热线举报电话,举报热力公司暖气不暖的现象 ③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市政府陈述市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建议 ④要求政府的决策必须符合自己本人的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浙江温州市一民间网站因多次曝光当地贪腐案件在网民中迅速走红,被网民称为“最猛料网站”,至今温州已有多名官员因被其曝光而受到依法处理。这体现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企业来说,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技作为为发展的引擎。这意味着企业
①必须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②必须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③必须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④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城市 甲 乙 丙
人均工资(元/月) 2 860 4 000 3 300
CPI 130 160 110
12.CPI是用于衡量某一固定消费品集合价格水平的指数,CPI越大表明物价水平越高。下表列出了某年份我国三个城市的人均工资与CPI。若考虑物价因素,三个城市人均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 乙>丙>甲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13.国家邮政局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全国快递业1/3业务量由电子商务带动完成。仅去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就超过5亿件,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在着互为替代关系
②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③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发展表明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2010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同学们从中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要注意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5.2011年1月25日,11位基层代表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座谈会。1个月后,有些人的建议被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11位代表通过 渠道参与了政治生活。
A.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B.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C.间接参与民主监督 D.直接参与民主监督
16.2010年末,南京市工商局、公安局等10个部门,以多媒体直播的形式“向服务对象述职、接受群众评议”。520余万群众通过网络、电话、报纸等平台给它们“打分”。这表明
A.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性的特征 B.群众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力
C.群众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群众有序行使了民主监督的权利
17.截至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为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可拨打电话4008108866查询自己的信用档案。央行为个人建立“经济身份证”
①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 ②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表现 ④是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职能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多家门户网站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保护公民合法言论自由的同时,禁止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媒体从事违法活动。这主要表明
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C.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19.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11年2月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提高存贷款利率意味着
①增加了储户的利息收入 ②减轻了贷款者的利息负担
③可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④结束了负利率时代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0.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定上调个税起征点。上调个税起征点
① 能减轻工薪阶层的税负 ② 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 ③ 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某村有农民在村务公开栏旁赋联“财清帐清村务清,风顺水顺民心顺”,横批“村务公开好”。村务公开“好”在(  )
A. 尊重了村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B. 确保了农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C. 维护了我国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D. 保证了政府权力的阳光运行
22.有位政治家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以健全的机制约束权力。这启示我们,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就必须
①加强党的立法和执法建设 ②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③严格依法执政,推行政务公开 ④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23.联合国粮食组织2011年3月3日发布报告指出,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连续第8个月上涨,过去一个月上涨2.2%,达到该组织开始统计农产品价格以来的最高值。农产品价格上涨
①会带动以玉米、大豆等为原材料的生物能源需求增长
②将带动相关商品价格上涨 ③会刺激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④将大幅减少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针对目前我国某些地方银行一味求大的问题,相关人士指出,银行跨地域增加,成本也会增加,“银行表现得很有钱,但银行的钱是跟老百姓借的,用了老百姓的钱是要还的”。这启示商业银行要
①扩大企业规模,拓宽融资渠道 ②制定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
③诚信经营,增强风险意识 ④放弃多元化战略,回归银行的原始业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上海杭州两城之间的交通用时由原来的近两小时缩短到45分钟。沪杭高铁开通有利于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 ④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读“我国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图”(右图)。
对图中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①东部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地区,“走出去”战略见到实效 ②粤苏沪三地吸引外资更有竞争力,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大 ③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重较低,应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  ④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结构不合理,说明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国家发改委宣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被上海市物价局罚款200万元。今年3月,联合利华在日化产品市场搅起一股“预涨价风”。上海市物价局的罚款属于宏观调控的
A.法律手段 B.政治手段 C.经济手段 D.行政手段
28.国际银价去年8月以来持续飙升,累计涨幅接近130%,白银价格上涨已接近疯狂。5月2日当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白银忽然如水银泻地般“从天而降”,周跌幅超27%。“拉登之死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白银价格早已严重背离供求关系而充满泡沫,明显是人为操纵,这次下调实际是炒家获利了结的结果。”另一位银行人士称。由银行人士分析可见
①白银价格是由炒家的炒作决定的
②白银价格的涨跌根本上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引起的
③政治事件间接地改变了白银的供求关系
④白银炒家的获利证明他们利用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十二五”规划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意味着,今后五年将成为“全面改革之年”,下面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必须通过改革解决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全面改革就要从根本上改造社会主义制度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级鱼肥”蕴涵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寓意,下列名言与之不一致的是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成团岂是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这一判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沼气工程快速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回答32-33题。
32. 农村沼气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能源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发展农村沼气可以
①增加优质可再生能源供应 ②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③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资金212亿元,促进了农村沼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表明政府
A.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公民更有尊严 B.工作目的在于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
C.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
34.打个电话、上上网或是发条短信,上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反映问题并及时了解办案情况;群众反映事项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系统会发出警示,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当地领导可随时打开系统,了解全市信访情况,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这是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并实施的 “阳光信访”工程。实施“阳光信访”工程
①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②方便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
③不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便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5.在2011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①我国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国家机关要对全国人大负责,不能独立行使其职权
③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大和“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36.漫画寓意:由于企业排污造成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加之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导致鱼虾死尽,“三个和尚”无水可吃。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要解决漫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自身的素质
④走新型工业化路子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37.宋代陈善在《孟子·义利》中写道:“利出私情客万喃,义测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B. 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8.2010年11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实施《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最终解释权归商家”这类“霸王条款”被明确认定为违法行为。这一规定
①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使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③有利于引导商家诚信经营 ④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不足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39.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袅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因为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40.2010年,安徽省“新农保”国家级试点名单新增了14个试点县(区)。目前安徽省共有26个县(区)推行“新农保”试点,试点县(区)内的农民可依据有关政策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使我国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1.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了
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在我国,公民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由此可见
①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 ④公民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3.工商链条时代的产业特征是“6+1”。其中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的价值为90%;“1”就是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为10%。如芭比娃娃,制造是1美元,最后终端零售市场是10美元,其中的9美元是通过六大环节创造的。这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启示有
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②降低价格,赢得竞争优势
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积极开拓市场,重视营销和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44.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说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①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②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5.假定2011年我国某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360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如果2011年生产该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3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该工艺品以美元标价,则其价格为
A.210美元 B.190美元 C.200.5美元 D.201美元
46.2011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家形象片》深深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片中,熊猫、京剧、武术、中医、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中国元素悉数亮相,全景式地展现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国家形象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片中的中国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文化成就的标志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和精神特征 ④传统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和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7.近年来,每当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都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公民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有制度保障 ②积极建言献策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不断增强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硬伤。2011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提升到关系我国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明确了政府主导的投入机制和未来10年水利投资将达到4亿元投入的目标。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提出体现的哲理是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④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9.2011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与当地大部制改革相配套,实行了职能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交叉体验活动。各部门之间互提整改意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该活动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 ②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提高行政水平
③体现了政府的群众意识逐步增强 ④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0.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淮河作为全国江河治理的重点,国务院先后召开12次治淮工作会议,借鉴历史经验接连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组织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这种做法
①做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③正确的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④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51.生活中,我们扔掉的很多垃圾根本不能降解,是以一种极慢的速度在腐烂。白色垃圾自然分解需500万年,玻璃制品需100万年,电池需100年。最短命的垃圾是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用不了一个月它就烟消云散了。但废弃食物还不到人类制造垃圾的5%,而长命垃圾和塑料制品却占垃圾的25%。解决上述问题,应该
①改善消费结构,提高食物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②寻求和开发对废弃物再商品化的技术 ③加强对环保举措的政策支持和援助 ④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5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公民的角度讲,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①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
②提高政治素养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完善法律,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④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54.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下列能直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是
①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 ②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某地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券 ④提高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税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5. 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④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6. 目前我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标准数千项,制定了《食品卫生法》、《进出口食品检验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规,基本建立了食品、农产品“从农用到餐桌”全过程的认证认可体系。这些措施有利于
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优化外贸结构
③维护中国产品的信誉 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7.党中央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注重社会公平必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②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取缔高收入,提高低收入水平 ④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58.2011年3月,国家第27次下发药品降价通知,部分药品的价格已经降至此前的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我国药品价格长期虚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生产药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②药品交易不规范,存在着商业暴利 
③药品交易的环节过多,诸环节的利润计入到成本中 
④药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充分的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9. 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可以看到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轨迹。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③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0.DNA纳米技术是利用DNA的分子性质,构建出可操控的新型纳米尺度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国科研人员把DNA链象搭积木一样组装拼接,设计出三维DNA结构——世博会中国馆,实现了三维DNA图形到三维DNA结构的突破。这表明人们能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实践中变革的客观事物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 ④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61. (18分)材料一: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原因及合理化建议。(18分)
62.(22分)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采取十条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二、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严格限制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四、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16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5 BCCBD 6—10 ACDBC 11—15 CDBBA 16—20 DBDCC
21—25 ABBBB 26—30 BDDAD 31—35 CDCAB 36—40 DAADD
41—45 AADDA 46—50 CDCBD 51—55 DCCCC 56—60 DCCBD
二、非选择题(61题18分,62题22分。共40分)
61.(1)包容性增长的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利有弊。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就要实现包容性增长;②包容性增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6分)
(2)包容性增长的措施:
①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百姓的收入增长。
⑤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发挥世贸组织的作用,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合法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从根本上提高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⑥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采取如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等措施帮助其发展经济。(每点2分)命题人:王新展 审核人:李京华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共三部分, 共计 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on Saturday
A. Mend his computer. B. Buy software. C. Learn to use software.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coffee shop.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upermarket.
3. How late has Tom been up until now
A. Half an hour. B. An hour. C. One and a half hours.
4. Which color does the woman choose at last
A. Yellow. B. Pink. C. Light blue.
5.,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Stay in hospital. B. Turn to another doctor.
C. Go back home and have a tes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do
A. A doctor. B. A driver. C. A policeman.
7. Why was the woman driving so fast
A. Because her son was ill. B. Because she was very good at driving.
C. Because she was in a hurry to pick up her so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Oklande Street. B. Breach Hospital. C. Bruce Hospital.
9. Which part of the city are they in now
A. East. B. West. C. North.
10. How will the man go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taxi.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 is Mr Smith
A. A singer. B. A reporter. C. A movie star.
15.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new disc
A. Romance. B. Forever. C. The Screen.
16. How many new songs are included in the new disc
A. 11. B. 12. C.20.
17. Why does Mr. Smith hurry away
A. He doesn't like the woman. B. He is going to practice his songs.
C. He doesn't want to answer questions.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y do we enjoy watching monkeys
A. Because they often act like us. B. They have similarities with us.
C. They share a common ancestor with us.
19. What do a group of monkeys often do
A. Share food. B. Pull tails. C. Scratch each other.
20. What does d man who makes a monkey of himself do
A. Act foolishly. B. Play tricks. C. Be playful.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What does her handwriting tell you about her ________
A. person B. member C. character D. figure
22. She ______ a reward for her efforts.
A. offered B. worth C. respected D. deserved
23.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It seems that my strength has _________.
A. used up B. been given out C. run out D. been run out
24. His promise ___ he would marry her when he came back turned out to be a lie, ___ left the girl heart-broken.
A. which; what B. that; which C. what; which D. which ; that
25. The scene of the film ____ me of those happy days that we spent together in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last summer vacation.
A. informed B. recalled C. reminded D. remembered
26. – I was going to the concert with you his weekend, but I can’t now.
-- ______.
A. Good luck B. Bad luck C. You’re welcome D. That’s right
27. Though he doesn’t achieve his goals, he is not a failure. ____, he is remembered as a true hero.
A. In particular B. On the contrary C. Generally speaking D. To be honest
28. Unfortunately, ____ stone hit him on ______ head and he got injured.
A. the; a B. a; 不填 C. a; the D. the ; the
29. _____ all my teachers, Mr. Moore is the one who impresses me most.
A. At B. On C. To D. Of
30. I really appreciate ____ to help me with my maths, but I’m afraid that I have no time this week.
A. you to offer B. it you offer C. your offering D. this you are offering
31. She ___ volleyball regularly for many years when she was young.
A. was playing B. played C. has played D. had played
32. _____ I say Clancy is a smart boy, he still needs to work hard to achieve his goal.
A. Then B. When C. While D. As
33. ________ a precious diamond necklace for his wife, Martin could hardly afford a tie for himself.
A. Having bought B. Buying C. Being bought D. To buy
34. Hurry up! The train ______. You know it______ at 8:30 am.
A. leaves; leaves B. is leaving; is leaving C. leaves; is leaving D. is leaving; leaves
35. – You look so upset, Jane. _____
-- I have been told my father has got skin cancer.
A. What’s for B. What’s up C. So what D. How’s up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ur thoughts, words, and actions often cause harm to others and to us. Without reconciliation
(和解), we cannot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nd only cause more suffering. "Beginning Anew" is
a(n) 36 of reconciliation. It involves three steps ---- sharing appreciation, expressing 37 , and expressing hurt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first step, we share appreciation. We acknowledge the 38 qualities of the other person. The second step -- expressing regret, is to 39 with the other person our regrets for the things we have done or said that might have caused him or her 40 . This requires humility (谦逊), and the 41 to let go of our own pride. In the third step, we 42 our own hurt with mindful and loving 43 without blaming or criticizing. We speak in such a way that the other person can listen and 44 our words. If we 45 the other person, his heart will 46 and he will not be able to hear us. We ask the other person to help us to understand 47 he has spoken and acted as he has , causing us so much pain. Perhaps, later, he can share his feelings 48 we can understand him more deeply. If a strong 49 arises in us while we are expressing our suffering, we should simply 50 and come back to our breathing until the emotion becomes 51 . The other person can 52 us by following his breathing until we are ready to continue. We can enjoy practicing "Beginning Anew" with our partner, our family, or our friends 53 . By doing this, we will 54 misunderstandings from accumulating. Rather, we will take care of them as they arise, 55 we take care of our children.
36. A. method B. practice C. example D. experience
37. A. concern B. belief C. regret D. sympathy
38. A. positive B. poor C. confident D. selfish
39. A. chat B. compare C. debate D. share
40. A. pain B. anxiety C. confusion D. loss
41. A. willingness B. kindness C. happiness D. weakness
42. A. charge B. argue C. express D. combine
43. A. speech B. letter C. story D. question
44. A. choose B. accept C, spread D. change
45. A. trust B. praise C. envy D. blame
46. A. open B. close C. beat D. melt
47. A. when B. how C. what D. why
48. A. so that B. even though C. as though D. in case
49. A. emotion B. responsibility C. value D. interest
50. A. continue B. stop C. leave D. repeat
51. A. quieter B. warmer C. deeper D. stronger
52. A. forget B. support C. hate D. remember
53. A. quickly B. carefully C. regularly D. willingly
54. A. prevent B. protect C. separate D. forbid
55. A. for B. so C. like D. if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Sacred Heart food delivery service," I smiled. "Where can we put this for you "
She pointed and as we entered the house, I noticed the conditions they lived in. The children climbed around, wearing only diapers (尿布). There were no carpets, only cold concrete beneath our feet. There was no Christmas tree or decorations. My heart sank. It was so cold, and I found it hard to believe that this was reality for this family. We set the boxes down and the mother grabbed my hand.
"You don't know how much of a blessing this is to me and my family," she said, crying. "We are just getting by." I opened my arms and gave her a hug.
"Happy holidays!" I replied before I headed out the door. I realized how warm I felt inside.
This was unlike anything I had ever experienced. We cannot help what family we are born into, but we can help each other.
56. From Paragraph 1, we can infer that Camden may be a place where ________.
A. the living conditions were terrible B. people had no belief
C. there was no sign of life D. little sunshine was received
57. What impression did the woman leave on the author
A. She was shy and cold to visitors. B. She was confident and energetic.
C. She wasn't good at dressing herself up. D. She looked much older than her age.
58. By saying "We are just getting by", the woman meant __________.
A. they were waiting for help B. they were looking for food and clothing
C. they were going to move away D. they were living a very poor life
59.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_________.
A. the poor can also help others B. assisting the poor needs actions
C. peopl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D. having more children causes poverty
B
Lawma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expand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location-tracking systems on mobile devices. The action follows recent reports about the storing of information on the Apple iPhone. Some people consider location tracking to be a threat to personal privacy and security.
Allan Friedman, the research director, says, “All wireless companies do some location tracking as part of their networks. This information is usually stored by the companies, not the devices, and there are laws to protect it. Law enforcement(执法) agencies, for example, have to have a fairly high standard before it can access that data. And the phone company is also prohibited from selling that information.
Now, two researchers report that location tracking information is being stored directly on Apple devices. They said Apple’s newest operating systems gathe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timestamp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stored on the device in a file that is also uploaded (上传) to any computer that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researchers say th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to anyone who has access to the device or computer.
Allan Friedman says, “This raises additional concerns. There’s the idea that because it’s on my phone and on my computer, rogue applications(恶意程序) that I pay for or that I’m tricked into downloading may be able to access this data and somehow misuse it.”
Apple says it is “not tracking the location of your iPhone”. It is simply keeping a database of Wi-Fi hotspots and cellphone towers near the user’s location. This information is meant to help the iPhone quickly find its location when needed.
Letters have been sent to some of the leading mobile device developers, including Apple and Google. The letters aske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location tracking systems. Allan Friedman calls this an important start to strengthening privacy laws. He says, “There aren’t strong controls over things like location information, what they are doing with it, how long they are keeping it. And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is, is my location data with other facts about me ”
Why did American lawmakers investigate the use of location-tracking systems on cell-phones
Because the systems can store users’ information
Because many users have suffered loss after using them.
Because it is thought to threaten users’ privacy.
Because many reporters have shown the problem of the systems.
61. Allan Friedman believes that ________.
wireless companies focus on personal privacy.
people are forbidden to get access to private data at will
phone companies may sell private information secretly
customers may ask wireless companies to locate their tracking
62. What do we know from Paragraph 3
A. Location tracking information is stored online.
Apple’s newest operating systems collect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Location tracking information may be uploaded to any iPhone.
Apple’s newest operating systems may reveal the private information of user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pple denies that it tracks the location of users.
The researchers may misunderstand the Apple’s systems.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s to blame for rogue applications.
The iPhone can quickly find its location by using its user’s information.
C
If you're into sports, you've seen it happen. You've probably even experienced it: basketball players shaking hands after four quarters of knocking each other around, tennis players leaping over the net to shake hands with their opponents (对手) after a hard-fought match, soccer players exchanging sport shirts after an intense 90 minutes, even boxers touching glove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round, then hugging each other after beating each other into a pulp for 12 rounds. It seems like competitors in every event, from spelling bees to hockey, behave this way. What's going on
It's all part of sportsmanship, a great tradition in sports and competition that means playing clean and handling both victory and defeat with grace, style, and dignity.
What is sportsmanship Sportsmanship is defined as: playing fair, following the rules of the game, respecting the judgment of referees and officials, treating opponents with respect.
Some people define good sportsmanship as the "golden rule" of sports --- in other words, treating the people you play with and against as you'd like to be treated yourself. You demonstrate good sportsmanship when you show respect for yourself, your teammates, and your opponents, for the coaches on both sides, and for the referees, judges, and other officials.
But sportsmanship isn't just reserved for the people on the field. Cheerleaders and fans also need to be aware of how they behave during competition. Sportsmanship is a style and an attitude; and it can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everyone around you.
Learning good sportsmanship means finding that the positive attitude learned on the field carries over into other areas of life. At school, for example, you'r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classmates and know how to work as part of a team to complete a project. You may enjoy more success at work as well, because a big part of learning good sportsmanship is learning to be respectful of others, including customers and co-workers.
64.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by___________.
A. showing an interesting discussion B. comparing several sport events
C. explaining some game rules D. giving some specific examples
65. When players play clean, ____________.
A. they play in fresh air B. they play in a skilled way
C. they play within the rules D. they play without hurting each other
66.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__.
A. advise readers to take some exercise B. provide some basic sport knowledge
C. show the meaning of sportsmanship D. expect players to compete actively
D
We've all experienced a "good cry". Shedding (流) some tears can often make us feel better and help us put things in perspective. But why is crying beneficial And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a "bad cry"
The researchers analyzed the detailed accounts of more than 3,000 recent crying experiences and found that the benefits of crying depend entirely on the what, where and when of a particular crying episode (一段经历). The majority of persons reported improvements in their mood following a short period of crying. However, one third reported no improvement in mood and a tenth felt worse after crying. Criers who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during their crying episode were the most likely to report improvements in mood.
Research to date has not always produced a clear picture of the benefits of crying, in part because the results often seem to depend on how crying is studied. The researchers note several challenges in accurately studying crying behavior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Volunteers who cry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often do not describe their experiences as making them feel better. Rather, crying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often results in the study participants feeling worse; this may be due to the stressful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itself, such as being videotaped or watched by researchers. This may produce negative emotions, which neutralize (使无效) the positive benefits usually connected with crying.
However, these laboratory studies have provided interesting findings about the physical effects of crying. Criers do show calming effects such as slower breathing, but they also experience a lot of unpleasant stress, including increased heart rate and sweating.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at bodily calming usually lasts longer than the unpleasant. The calming effects may occur later and overcome the stress reaction, which would account for why people tend to remember mostly the pleasant side of cry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effects of crying also depend on who is shedding the tears. For example, individuals with anxiety or mood disorders are least likely to experienc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rying.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s report that people who lack insight into their emotional lives actually feel worse after crying.
67.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
A. people don't like being seen crying
B. crying in public makes people feel better
C. a bad cry is as common as a good cry
D. a good cry can sometimes help us face problems rightly
68.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rying can be shown when _________.
A. your breath becomes slow B. you sweat a lot.
C. your face turns pale D. you are being watched
69. Who will be least likely to feel worse after crying
A. People who receive help in course of crying.
B. People who fail to understand their emotions.
C. People who are anxious and nervous.
D. People whose mood is not in order.
70.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__.
A. the types of crying B. the way of crying
C. the psychology of crying D. the causes of crying
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注意:涂在答题卡上,E涂 AB F 涂 AC G涂 AD)
______71__________. Since that time, we've provided people like you --- teachers, doctors, salespeople, full-time parents --- with a way of having a great time, challenging themselves and reconnecting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non-stop routine of everyday life – answering e-mails, sitting in staff meetings ---- can have a dulling effect on people's senses. _____72_____. Otherworld provides just such an opportunity. It is an experience participants cherish and remember for years afterwards.
Coming to Otherworld is like stepping into the pages of an adventure novel. You'll meet a host of characters, portrayed by our staff, who'll start bringing the world to life. Mysteries will begin to unfold around you. 73_____. You' ll see amazing sights and do things you never dreamed possible.
Suppose you were traveling to a foreign country. When you arrived, you might read a guidebook or visit a tourist booth to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laws and customs of the place you were visiting. _______74______. Before the weekend, you'll receive a handbook, explaining Otherworld's customs and conventions. When you arrive at the weekend itself, there'll be a short briefing to review the handbook's contents.
Then you and your group are taken to the front door of the Inn at World's Edge. You'll see candles on each of the tables. A fire will burn in the fireplace. At many of the tables, people will sit talking, arguing, and laughing. These people are our staff volunteers. _____75_____.But now they are all costumed and playing roles as citizens of the village of World's Edge.
第二卷(共四部分,共计4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76. My _________(本国的)language is Chinese.
77. He went through the forest under the __________(保护)of his dog.
78. There are seven ____________ (大洲) on the earth.
79. She is ____________(挑剔) about what she eats.
80. The patient was lying on the floor __________(失去知觉).
81. Some fossil __________(燃料)result in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
82. I was feeling_________ (不舒服) hot.
83. He has gained ______ (实践的) experience of sailing as a sailor.
84. The ten most ____________(频繁地) asked qu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85. Nowadays we still can see rivers p________ with chemical waste from factories.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 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The world is not only hungry, but also thirst. This may sounds strange, since nearly seventy perc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water. But about ninety percent of this is sea water. Man and most of the animals can only drink and use the remained ten percent of water --- fresh water. The need for water is increased day by day. Only when steps are taken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immediate can we avoid a severe worldwide water shortage later on. One of the first steps are to develop ways to reuse them. Experiments have already carried out in this field. The used water has been pumped to a water purifying plant that it can be separated from waste matters and treated with chemicals so that it can be reused again.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留意一下我们的周边,可以发现陪读现象已然成风。请你根据以下要点写一篇短文,内容应包括:
简要描述陪读现象;
2.分析父母陪读的原因(2至3个);
3.发表你对此的看法。 注意:词数100—120词。
卷Ⅱ卷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 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can do live a low-carbon life. First of all, electrical appliances should be turned off after used. Second, we should not leave the water run while we’re brushing teeth. The rubbish should be sorted before we put them into the dustbin to make it easy to be reused. Third, we’d better walk and ride instead of driving cars to save fuel. Beside,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so that we can reduce the carbon dioxide from factories and traffics. I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save energy. If every one of us makes a small change in the way we live, we can real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earth. Let’s take the action from now on.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Imagine you have a friend in another part of China with whom you keep in touch by email. Read the email below and then write a suitable answer.
内容提示:1、熟能生巧; 2、多读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或文章;
3、学习借鉴成功阅读者的技能,如不要总停下来查不认识的词;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等。
注意:1、词数:100-120词。 2、不要逐条翻译,根据要点适当发挥,使得文章通顺、流畅。
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答案
书面表达
Should Our Parents Accompany Us in Studying at School
In recent years, many parents choose to accompany their children in studying, which has aroused a wide concern.
These parents are willing to leave their hometown, even quit their jobs to follow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campus. Most of them rent an apartment nearby so as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 Parents consider it necessary to offer a better living condition to the kids. Meanwhile, it can allow them to keep track of the kids’ academic performance.
Nevertheless, what they’ve ignored is that it will get their kids into the habit of being dependent. Thus, they will never develop the ability of self-control in the future.
Trust leads to independence. So it seems to me that parents should create room for children’s growth and study, in order to ensure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Hi,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great English mark. I’m proud of you. I wish I were doing as well in my English class. I try really hard but I just don’t seem to get any better. I actually find reading difficult in particular. Have you got any suggestions I need HELP!
Best wishes,
Donghua命题人:温 娜 审核人:刘丽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单项选择题(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3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 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3.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B.新 C.藏 D.滇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制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2题。
时间 5:00 9:00 13:00 17:00
据小区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760 790 910 990
据气象站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560 590 710 785
4. 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
5.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A.城市洪水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咸潮
读下列某海岛等高线图,回答3题。
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辐射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 关于该岛的正确叙述是
A.该岛附近有寒流流过
B.该岛上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该岛位于印度洋中
D.《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与否与该岛关系不大
8. 当太阳直射①地时,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A.沙尘暴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9. 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3题。
11.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2.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3.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2题。
14.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15.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广东天文学会2009年6月25日消息:如果天气晴朗,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测到牧夫座流星雨。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方向。完成2题。
16.如右图所示,如果闯入大气圈的流星体质量、大小和物质组成相似,那么从地球上观察流星较明亮的时间是
A.上半夜 B.午夜时分
C.下半夜 D.无法判断
17.此时图中甲点时间为
A.3月21日6时 B.3月21日18时 C.9月23日6时 D.9月23日18时
根据下述材料及农业区位因素有关知识,回答2题。
材料一 荔枝开花授粉适温要求在20 ℃~24 ℃,气温过低就会造成有花少果或者无果。2007年3月底深圳某果场4万多株荔枝树开花率达到95%以上,但4月3日以来持续一周的大风降温使果场1/3的植株花朵败落。
材料二 2011年7月15日,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联合多方发起“聚蕉行动”,召集网民团购海南香蕉,解蕉农燃眉之急。受“乙烯利催熟”流言以及今年上市时间延后造成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海南蕉农吃了“大亏”。自5月份以来,海南香蕉田头收购价格一路狂泻,甚至低到0.4至0.6元一公斤的“白菜价”,香蕉烂在地里仍无人问津,不少农民血本无归。
18.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农业生产
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周期性 ②受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③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分散灵活,抗风险能力强④应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应急机制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
近年来安徽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图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2题。
20.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A 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B 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 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D 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21.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A 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 原料指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 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表2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2题。
表2
年份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22.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23.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右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2题。
24.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25.5~7月如果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3题。
26. .图中G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A.激流勇进 B.攀岩
C.跳水 D.滑雪
27. 沿图中EF线作剖面图,则山谷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2题。
28.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不合理开矿 D.过度养殖
29.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题。
30.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 F处的高度可达60千米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 F处气压比G处低
31.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2.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右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经度45°,纬度70°)位于格陵兰岛上。据此完成下面2题。
33.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A.从A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点
B.从A点出发沿ADB飞到B点
C.从A点出发沿ACB飞行到B点
D.从A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
34.若图中A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国际标准时是9时 B.此时黄河正处于丰水期
C.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 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20°S,75°W附近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2题。
35.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B.乙w 5 C.丙 D.丁
36.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题。
37.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西北 B.东南 C.正北 D.正南
38.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39.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A.60米 B.50米
C.40米 D.30米
右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圆心,∠AOD=75°,读图回答3题。
40.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
A.21时30分 B.20时30分
C.19时00分 D.18时30分
41.若劣弧AD表示2011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2011年2月28日,则北京时间为
A.2月28日13点 B.2月29日13点
C.3月1日1点 D.2月28日1点
42.当图中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B.影响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C.成都必定处于下半夜 D.B地一定处于白昼
读下图,回答2小题。
43.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44. 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
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4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附近有白令海峡
B、乙区域为印度洋
C、从乙地到丙地日期加一天
D、从乙地到丙地地方时加一小时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时16分,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16分,①处为此日太阳最高位置,②处为北极星,北极星高度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小10度。据此回答2题
46. 该日最可能是
A.五一前后 B.国庆前后
C.春节前后 D.元旦前后
47. 该地的经纬度为
A.40°N,101°E B.40°N,139°E
C.50°N,101°E D.50°N,139°E
右图为我国某地旗杆某日影子长度模式图。a、b、c、d表示旗杆各个地方时时刻的日照影长。b、d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a与c两线间夹角为45度。若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回答3题。
48. c处影子的方向为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49. 若此地北京时间为4时日出,则该地经度为
A.120 E B.135 E
C.115 E D.112.5 E
50. 该日,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入海口盐度达一年中较低时期 B.天山北坡的牛羊在山脚下吃草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D.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度突出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3题。
5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52.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
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53.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 ②沙尘暴 ③寒潮 ④梅雨 ⑤对流雨 ⑥大雪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4题。
5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55.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6.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57.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2题。
58.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台风(或飓风)
C.赤潮 D.梅雨
59.下列省区,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 B.琼
C.藏 D.沪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1题。
60.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二、综合题。(注意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总分40分)
1.读下面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AB表示昏线,H1和H2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⑴ 此时北京时间是 。
⑵ H1和H2的大小关系是 。
⑶ 海洋C处为低气压,则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其成因 。
⑷ D处的自然带名称为 ,此时该地气候特点是 。
⑸ E、G、F、H四处盐度由高到低为 。
2.图甲表示某日昼长状况,乙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每空2分)
(1)此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
(2)在甲图中画出再过3个月的全球昼长状况。
(3)乙图所示地区河流主要靠 补给,图中湖泊对河流的 (ab段、bd段、cd段、bc段)段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4)甲图所示日期,乙图河口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 (高或低)。
(5)乙图中d 处地貌名称是 。
(6)乙图中,从a到c 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果这些植被遭毁,会使河口地带的海岸发生什么变化 。
3.(1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沿海l1省市可划分为三个海洋经济地带:北部、中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地带。下图是我国海洋经济地带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相邻;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011年4月,国务院同意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地区。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主要包括精品钢铁、修造船、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工程等基地。
(1)根据材料一,我国沿海三个海洋经济地带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自南向北,自然带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转变为 ,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自南向北,海洋水温逐渐 ;自南向北,受台风影响次数逐渐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规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至少写出3条)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北部海洋经济地带的发展提出建议。(2分,至少写出2条)
高三地理上学期一调答案
2.共16分
(1)23°26′N(或北回归线)(2分)
(2)略(2分) (昼长为12,做横轴的平行线,注意长度不超过南北纬90°)
(3)大气降水(2分) ab(2分)
⑷高(2分)
(5)冲积扇 (2分)
(6)垂直(2分) 海岸向海洋沿伸速度加快(2分)
3.共10分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量(太阳高度) 降低 减少(每空1分,共4分)
(2)规划合理(1分) 山东半岛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相邻;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国内和国际市场;海洋运输条件优越,便于输入原料和输出产品;石油、盐类等矿产资源丰富 (答对其中3点得3分)
(3)注意减少对海洋、大气造成的污染;制定措施保护沿海湿地资源;在资源(水资源)的利用上注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答对其中2点得2分)
甲图
乙图
12
0命题人: 田洁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共12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设函数,则=( )
A.0 B.1 C.2 D.
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函数是( )
A. B. C. D.
“p或q”为真命题是“p且q”为真命题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命题“存在”的否定是(  )
A.不存在 B.存在
C.对任意的 D.对任意的
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如下面右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 )
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那么函数解析式为,值域为的“孪生函数”共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设a=log32,b=ln2,,则(  )
A.a已知幂函数 (p,q∈N+且p与q互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p、q均为奇数且<0 B.p为奇数,q为偶数且<0
C.p为奇数,q为偶数且>0 D.p为偶数,q为奇数且<0
对于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是奇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如图,液体从圆锥形漏斗漏入一圆柱形桶中,开始时,漏斗盛满液体,经3分钟漏完.已知圆柱中液面上升的速度是一个常量,H是圆锥形漏斗中液面下落的距离,则H与下落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表示的图象只可能是( )
已知函数的零点依次为,则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4),当x>2时,f(x)单调递增,
如果x1+x2<4,且(x1-2)(x2-2)<0,则f(x1)+f(x2)的值(  )
A.恒小于0 B.恒大于0
C.可能为0 D.可正可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若x>0,则
过曲线上一点P的切线平行与直线,则切点的坐标为 。
已知f(3x)=4xlog23+233,则f(2)+f(4)+f(8)+…+f(28)的值等于________.
, .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12分,共70分)
已知函数且f(4)
(1)求m的值;
(2)判定f(x)的奇偶性;
(3)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
已知集合A={(x,y)|y=x2+mx+2},B={(x,y)|y=x+1,0≤x≤2},若A∩B≠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
(I)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II)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f(x)=ax3+x2-x (a∈R且a≠0)
(1)若函数f(x)在(2,+∞)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a的取值范围.
(2)证明:当a>0时,函数在f(x)在区间()上不存在零点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对任意实数x,都有f(x)≥x,且当成立.
(1)证明:f(2)=2;(2)若f(-2)=0,求f(x)的表达式;
(3)设图像上的点都位于直线的上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和点,过点作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Ⅰ)求证:|MN|=
(Ⅱ)是否存在,使得、与三点共线.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Ⅲ)在(Ⅰ)的条件下,若对任意的正整数,在区间内总存在个实数,,使得不等式成立,求的最大值.
试题答案
(3)设x1>x2>0,则因为x1>x2>0,所以x1-x2>0,1+>0,所以f(x1)>f(x2),所以f(x)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或用求导数的方法)
18.解:解方程组
①代入②并整理得x2+(m-1)x+1=0,③
∵A∩B≠ ,∴方程③在[0,2]上有实数根.
设f(x)=x2+(m-1)x+1,显然f(0)=1>0,则由函数f(x)的图象可得
f(2)≤0或
解得m≤- 或
-∴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1].
评析:本题是数形结合思想 函数方程思想 化归思想等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涉及到二次函数的问题,抓住函数的图象是关键.
19.解:(I)当时,,, ………………2分
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4分
(II)解1:
当,即时,,在上为增函数,
故,所以, ,这与矛盾……………6分
当,即时,
若,;
若,,
所以时,取最小值,
因此有,即,解得,这与
矛盾; ………………10分
当即时,,在上为减函数,所以
,所以,解得,这符合.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解2:有已知得:, ………………7分
设,, ………………9分
,,所以在上是减函数. ………………12分

所以.
20.解、(1)因为f′(x)=3ax2+2x-1,依题意存在(2,+∞)的非空子区间使3ax2+2x-1>0成立,即 在x∈(2,+∞)某子区间上恒成立,令h(x)=,求得h(x)的最小值为,故
(2)由已知a>0
令f′(x)=3ax2+2x-1>0
得故f(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即f(x)在区间()上恒大于零。故当a>0时,函数在f(x)在区间()上不存在零点
21. 解:(1)由条件知:恒成立
恒成立
(2)
又恒成立
解出:
(3)由分析条件知道,只要f(x)图象(在y轴右侧)总在直线上方即可,
也就是直线的斜率小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时的斜率位置,
于是: 利用相切时△=0,解出m=1+
另解:必须恒成立
即恒成立
①解得:

22. 解:(Ⅰ)设、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
∴切线的方程为:,
又切线过点, 有,即, (1)
同理,由切线也过点,得.(2)
由(1)、(2),可得是方程的两根, ( * )

把( * )式代入,得,
因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则.
依题意,不等式对一切的正整数恒成立,

即对一切的正整数恒成立.
, ,
. 由于为正整数,.
又当时,存在,,对所有的满足条件.
因此,的最大值为.
解法:依题意,当区间的长度最小时,得到的最大值,即是所求值.
,长度最小的区间为,
当时,与解法相同分析,得,解得.命题人:王 剑 审核人:裴冬梅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 D.目的是实现对天子和王侯的谏议
《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嫡庶长幼之序趋于淡化
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两则材料说明
A.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
王夫之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该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赵匡胤一日内罢免了三位宰相,以至于出现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赵匡胤皇权专制思想浓厚 B. 宰相对皇权具有牵制作用
C.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没有约束作用 D.赵匡胤想临时改变宰相的任命程序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B. 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机构
C.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 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几年之后
C.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几年之后
D.1910年,日俄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右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会战的发生地。这场会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它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②它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③它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④它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列强从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转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投退让变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更进一步的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唤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下列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 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 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这一政策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参加太平天国的积极性
C.为《资政新篇》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右图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①实行三权分立②实行责任内阁制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进行武装斗争 B.开辟农村根据地
C.领导城市暴动 D.建立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右图是1954年9月20日,人民代表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情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②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有关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届人大会议上④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2007年,一首《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响彻华夏大地:“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C.“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10年回归 D.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
①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台湾当局出现了“台独”的倾向
③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④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美国同“亚洲共产党地区”总出口贸易简表如下。对表格信息理解合理的一项应是
A.美国对台湾政策发生变化 B.美国对中国政策发生转变
C.美国加强对越南的援助 D.美国加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这一时期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实行不结盟政策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情景,在祝酒时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分歧”和“共同利益”分别指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遏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B.意识形态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C.台湾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D.意识形态问题——抵抗经济危机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那一政治制度的职能类似
A.郡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刺史制
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
2009年春夏之交,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英国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围绕布朗做法是否合法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辩论。下列四条是老师对他们当中所持观点与理由的梳理,正确的是
A.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去留
B.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C.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D.不合法,既然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布朗首相就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提议的人均说成是弑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所提出的法案是 ‘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派拒绝通过”。根据材料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以下正确的结论是①规定帝国议会有很大的权力 ②规定帝国首相必须对议会负责 ③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因素 ④使帝国议会成为粉饰门面的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种“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的“方式”对德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建立了资产阶级总统制
C.建立了与英国完全一样的君主立宪制 D.建立了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史实不包括
A.光荣革命  B. 海外扩张  C. 工业革命 D. 十月革命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和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关于材料中的政府表述正确的是
A.沙皇专制政府 B.临时政府 C.帝国主义 D.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欧盟条约由《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它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政治目标是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的是
A.欧盟成立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欧洲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
C.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
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24分,第52题15分,第53题11分,共50分。
51.(2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自《国际条约集》
材料二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材料三 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平起平坐了。但也就在这时,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1958年中共领导人在未通知苏共领导人的情况下炮轰金门,惹恼了正在积极推动冷战缓和战略的赫鲁晓夫,因为中共的做法无疑是在唱对台戏;另一件事就是中苏两党虽然都要求改革斯大林式的发展模式,但苏共领导人并不支持中共以建立人民公社来实现跃进的做法。赫鲁晓夫甚至在苏共二十一大的报告中含沙射影地批评了人民公社制度。苏共所持的怀疑态度,激怒了毛泽东。
——摘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材料四 2001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条约部分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基于中俄两国人民睦邻友好的历史传统……兹达成协议如下:
……
第五条,俄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第六条,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
第十八条,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
第二十二条,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作为其他国际条约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对中国有何影响?(7分)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5分)
(3)20世纪50年代末之后中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材料)(6分)
(4)据材料四归纳,新世纪在中俄关系的改善过程中,俄罗斯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其诚意?(6分)
52(15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James Madison
(1)结合所学,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4分)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3)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
5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1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 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6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10:DDDBB ACAAA 11-20:ABBAB CCDBD 21-30:CDBBD CCBDC
31-40:BCBDC DBCAC 41-50:BDDCD BADDC
二、主观题:共40分。
51(1)结盟(同盟)关系;(2分)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经济建设。(5分)(2)不符合。(1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充分贡献其力量。”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协同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4分)
(3)变化:中苏之间出现重大分歧,并最终导致中苏关系破裂。(2分)
一是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已经成为苏共领袖地位的强有力的挑战者,二是中苏两党在对国际形势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认识。(4分)
(4)通过谈判基本解决中俄边界问题;俄尊重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尊重中国在人权向题上的立场。(6分)
52(1)确立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保留各州一定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6分)
(2)图2: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等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4分)
图3: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4分)命题人:李常红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Mg—24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
1、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固体的是( )
A.AlCl3 B.NaHCO3 C.(NH4)2CO3 D.MgSO4
2、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
A.O2 B.N2 C.F2 D.Cl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常温下,28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 NA
B.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22.4LCl2
C.3.2 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0.1 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A
4、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5、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溶于水      B.通入CCl4  
C.通入AgNO3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6、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从石油中得到汽油,可用蒸馏的方法
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屑过滤的方法
7、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
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
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
D.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H4和CO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B.与NaOH溶液、稀硫酸反应产生等量的H2,所需铝粉的质量相等
C.明矾溶液中K+和A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1mol OH-和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新制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C.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10、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1、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aSO3不溶于强酸
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结合H+的能力:CO32-< AlO2-
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12、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题12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1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① AlCl3 ② NaHSO4 ③ (NH4)2CO3 ④ ⑤ NaHCO3
A.① ④ ⑤ B.③ ⑤ C.④ ⑤ D.全部
1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下)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9.9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6mol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 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 则有沉淀生成。
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
16、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 含有大量Fe2+的溶液:Na+、NH4+、ClO-、SO42-
B. c(H+)=1×10-13mol/L的溶液:Na+、Ca2+、Mg2+、Ba2+
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Na+、K+、NO3-、CO32-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I-、SO42-、Cl-
17、现有H2SO4、Ba(OH)2、Na2CO3和氯水四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
相互关系,图中每条线段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合
理的是( )
A. M一定是Ba(OH)2 B.Y可能是氯水
C. X一定是Na2CO3溶液 D.Z可能是H2SO4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 H2O AlO2- + 4NH4+ + 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C. 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2NH3 H2O+CO2===CO32-+ 2NH4+ +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NaOH、NaNO3都是强电解质
B.Na2O、Al2O3、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C.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
20、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3∶2 B.1∶2∶1 C.1∶1∶2 D.1∶1∶1
21、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B.A溶液中n(NaOH)=2n(Na2CO3)
C.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NaHCO3
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溶解
C.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D.向Fe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
23、甲、乙为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则甲和乙可以是( )
A.钠和氢气 B.镁和碳 C.氧气和硫 D.铝和铁
24、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四种物质中有
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甲可能是
B、反应中只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
C、反应中若产生3.0g气体,则转移电子数约为0.3×6.02×1023
D、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一定为
25、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HCl、BaCl2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乙→沉淀; 甲+丙→沉淀; 乙+丙→沉淀;
丙+丁→沉淀; 乙+丁→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A.Na2CO3 HCl AgNO3 BaCl2
 B.BaCl2 Na2CO3 HCl AgNO3
 C.BaCl2 Na2CO3 AgNO3 HCl
 D.AgNO3 HCl BaCl2 Na2CO3
26、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Fe3+、Fe2+、H+、AlO2-、Al3+、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含Fe3+和Fe2+ B.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
C.溶液中一定含有NO3- D.可能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
27、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产生的是( )
A.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KClO3和K2SO4 D.Na2SO3和BaCO3
28、一定温度下,将Cl2缓慢通人水中。当通人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
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已知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氯水升温,继续通入Cl2时,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
B.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
C.降温,继续通人Cl2时,溶液中c(H+)增大
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 pH=7,所得溶液中存在
下列关系
29、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2.0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30、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
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若溶液中c(Cl-)=0.6mol/L,则该溶液的pH为1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31、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⑴写出A和C的化学式:A C
⑵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⑶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32、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 ;
化合反应 。
(2)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锰。
① 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②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3、 “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
(NaClO+ NaCl+H2SO4 Na2SO4 + Cl2↑+H2O)
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从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A处) (填写序号)。
(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的方法 。
(3)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Na2SO3溶液中,写出氯气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
34、小苏打(NaHCO3)试样中含有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为测定试样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w(NaHCO3),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Ⅰ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将试样m1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D中药品如图,已知加药品后装置B的质量为m2 g、装置C的质量为m3 g;
Ⅲ 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样,直到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后,打开活塞a向装置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撤掉酒精灯,关闭活塞a;
Ⅳ称得装置B的质量为m4 g、装置C的质量为m5 g。
请回答以下问题(装置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的作用为 。装置C的作用为 。
(3)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目的为 。
(4)用下列各项所提供的数据能计算出w(NaHCO3)的是 (填选项字母)
(5)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认为利用实验中所提供的数据还能否得到准确的w(NaHCO3),若能,则w(NaHCO3)的计算式为: (若不能,此问不作答。)
3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ZW2的电子式是 ,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 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0.1mol的单质W与50mL 1.5mol/L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6、某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Al,还含有少量的铜锈[Cu2(OH)2CO3]、少量的铁锈和少量的氧化铝,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胆矾(CuSO4·5H2O)、无水AlCl3和铁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在废金属屑粉末中加入试剂A,生成气体1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溶液2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气体2的成分是 。
(3)溶液2转化为固体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固体2制取CuSO4溶液有多种方法。
①在固体2中加入浓H2SO4,并加热,使固体2全部溶解得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在固体2中加入稀H2SO4后,通入O2并加热,使固体2全部溶解得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溶液1转化为溶液4过程中,不在溶液1中直接加入试剂C,理由是 。
(6)直接加热AlCl3·6H2O不能得到无水AlCl3。SOCl2为无色液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制取无水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高三年级化学 试题答案
32、(8分) (1) 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
2Cu+O2+H2O+CO2===Cu2(OH)2CO3
(2)①3MnO2+4Al=== 3Mn+2Al2O3
②MnO2+H2O2+2H+=== Mn2++O2↑+2H2O
33、(5分)(1)②
(2)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反应生成次氯酸
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干燥装置)
(3)Cl2 + SO32—+ H2O = SO42— + 2Cl—+ 2H+
(4)HCl(或盐酸)
34.(9分)
⑴ 2NaHCO3Na2CO3 + CO2 + H2O (1分)、Na2CO3·10H2O Na2CO3 + 10 H2O (1分)
⑵ 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1分) ;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1分);
⑶ 把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排出被装置B和装置C吸收(1分)
⑷ b、c 、e (2分) ;
(5)×100% (2分)
35、(共7分)(1)Cl<S<Al (2) 分子
(3)2Al2O34Al+3O2↑ (4)Be+2NaOH=Na2BeO2+H2↑
(5)3︰5(2分)
36、(共11分)命题人:王琳  审核人:褚艳春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和这个命题真值相同的命题为 ( )
A.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 B.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C.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D.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非负数
2.若非空集合S{1,2,3,4,5},且若a∈S,则必有6-a∈S,则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S共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3. f(x)是定义域为R的增函数,且值域为R+,则下列函数中为减函数的是( )
A.f(x)+ f(-x) B.f(x)-f(-x) C.f(x)·f(-x) D.
4.函数f(x)=x2+ax-3a-9对任意x∈R恒有f(x)≥0,则f(1)=( )
A.6 B.5 C.4 D.3
5.关于x的方程ax=-x2+2x+a(a>0,且a≠1)的解的个数是( )
A.1 B.2 C.0 D.视a的值而定
6.设lg2x-lgx2-2=0的两根是 、 ,则log +log 的值是( )
A.-4 B.-2 C.1 D.3
7.当x∈(-2,-1)时,不等式(x+1)2A.[2,+∞) B.(1,2] C.(1,2) D.(0,1)
8. 对于函数则下列正确的是( )
A.该函数的值域是[-1,1] B.当且仅当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1
C.当且仅当
D.该函数是以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9.设平面上有四个互异的点A、B、C、D,已知(则△ABC的
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0. 若的值的范围是( )
A. B. C. D.[0,1]
11.如图所示的曲线是函数的大致图象,
则等于( )A. B. C. D. 12.已知二次函数的导函数为,,f(x)与x轴恰有一个交点,则的最小值为 (   ) A. 2 B. C. 3 D.
第Ⅱ卷(主观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3.把一个函数图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图象的表达式为,
则原函数的解析式为 .
14.已知函数的零点 HYPERLINK "http://www./" ,且,,,则 .
15.设函数(a≠0),若,x0>0,则x0= .
1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原点,且 HYPERLINK "http://www./" (其中均为实数),若N(1,0),则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a、b∈Z,E={(x,y)|(x-a)2+3b≤6y},点(2,1)∈E,但(1,0)E,(3,2)E。求a、b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锐角,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0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1)当0≤x≤200时,求函数v(x)的表达式;
(2)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f (x)=x·v(x)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1辆/小时)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⑴;
⑵若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对于任意实数m,n,恒有f(m+n)=f(m)f(n),且当x>0时,0(1)求证:f(0)=1,且当x<0时,有f(x)>1;
(2)判断f(x)在R上的单调性;
⑶设集合A={(x,y)|f(x2)f(y2)>f(1)},集合B={(x,y)|f(ax-y+2)=1,a∈R},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理科数学试题答案
由①②③得,又b∈Z,∴。……………………………………………9分
综上所述,…………………………………………………………………………10分
18.解: ,
又, ∴tan。……………………6分
为锐角 ∴sin ,………………………………………………8分
∴.………………12分
19. 解:(1)由题意:当0≤x≤20时,v(x)=60;当20≤x≤200时,设v(x)=ax+b.
再由已知得解得………………………………4分
故函数v(x)的表达式为
……………………………………………………………6分
(2)依题意并由(1)可得
………………………………………8分
当0≤x≤20时,f(x)为增函数,故当x=20时,其最大值为60×20=1200;……9分
当20≤x≤200时,f(x)=x(200-x)≤2=. ……………10分
当且仅当x=200-x,即x=100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x=100时,f(x)在区间[20,200]上取得最大值.……………11分
综上,当x=100时,f(x)在区间[0,200]上取得最大值≈3333.
即当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车流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约为3333辆/小时.
………12分
20.解:⑴
………………………………………5分

①当时,当县仅当时,取得最小值-1,这与已知矛盾;……7分
②当时, 取得最小值,由已知得
;………………………………………………………………9分
③当时,取得最小值,由已知得
解得,这与相矛盾,………………………………………………11分
综上所述,为所求. ………………………………………………12分
21. 解:⑴f(m+n)=f(m)f(n),令m=1,n=0,则f(1)=f(1)f(0),且由x>0时,00,∴f(0)=f(x)f(-x),∴f(x)=>1。……………4分
⑵设x10,∴0⑶∵f(x2)f(y2)>f(1),∴f(x2+y2)>f(1),由f(x)单调性知x2+y2<1,又f(ax-y+2)=1=f(0),
∴ax-y+2=0,又A∩B=,∴,∴a2+1≤4,从而。……12分
22.解:(1)由题意可知:
∵ , ……………………………2分
∴切线的方程为:,
又切线 HYPERLINK "http://www./" 过点, 有,
即, ①  
同理,由切线也过点,得.②
由①、②,可得 HYPERLINK "http://www./" 是方程( * )的两根……………………………4分
(2)由( * )知.

∴ .……………………………8分
(3)易知在区间 HYPERLINK "http://www./" 上为增函数,

则.……………………10分
即,即,
所以,由于 HYPERLINK "http://www./" 为正整数,所以.
又当时,存在,满足条件,所以的最大值为. …………………………………………………………12分命题人:于宝英 审核人:巩建英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共40题,40分。第II卷共5题,50分。总分90分。将II卷答在答卷纸上。时间9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原创题)从水稻的根尖细胞分离出某细胞器,进行分析,其碱基组成如下表所示
A T G C U
35 0 30 42 15
则该细胞器中所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mRNA→蛋白质 B、6CO2+12H2O→C6H12O6+6O2+6H2O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2C3H4O3(丙酮酸)+4[H]+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原创题)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完成
3.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4、(原创题)将硝化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 ]
A.C、H、O、N、P等元素 B.五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 D.8种核苷酸
5、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6、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7.如图是线粒体内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F0和F1两部分构成ATP合成酶。F0镶嵌在膜中,则F1位于[ ]
A.线粒体内外膜之间
B.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基质中
D.线粒体外膜中
8.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催产素、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但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两种多肽的[ ]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③氨基酸结合方式不同
④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不同 ⑤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0.(原创题)下列对ADP+Pi+能量→ATP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对水的吸收
11.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12.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时仍能吸收矿质元素
13. (原创题)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14.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5%,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16.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17.如图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⑤内存在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8.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 )
对本实验的解析,错误的是[ ]
A.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甲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溶液中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乙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丙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数量受到限制
19、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14 min内完全凝固 1 min内完全凝固 1 min内完全凝固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
20.(原创题)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21.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RNA→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基因突变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
22.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23、右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有关该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RNA仅存在于结构1、6中
D.结构1和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24.仔细分析图,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
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A.乳酸菌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来源:Z
25.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
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质网膜   B.②是高尔基体膜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是线粒体内膜
26.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
27.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28、若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水分不能进出细胞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29.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30、(改编题)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31、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
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
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②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③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④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 ② B. ③ C. ①③ D. ②④
32.(2011·广东四校联考)与生物膜的功能直接相关的一组是[ ] ①水的光解 
②神经纤维的兴奋 ③胰岛素调节血糖④受精作用 ⑤氨基酸脱水缩合 ⑥乳酸菌转化丙酮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⑤⑥ D.②④⑥
33、如右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
34. 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45℃,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C.氨基酸缩合速度加快 D.氨基酸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35.下图中纵坐标表示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表示pH值,将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8)溶液的pH值由1.8调至12,能正确描述其催化活性变化的是 [ ]
36、(原创题)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 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
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37、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值
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38、下表是为探究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2 ml 蔗糖溶液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
39、(原创题)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胀破
40.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下图Ⅱ、Ⅲ所示。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下列图示与此机制相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Ⅰ、Ⅱ、Ⅲ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一、(原创题)(10分)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核膜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同其它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 性,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 数目多,它们的作用
是 。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并需要 。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 (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 性很强,其作用是 。
二、(原创题)(8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Ⅰ、Ⅱ、Ⅲ、Ⅳ共有的细胞胞器是 (填名称)。Ⅲ可以判断为 ,
因为它同时具 (填序号)。
(2)结构②⑥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 、 。
结构④的主要功能是 。
(3)Ⅰ-Ⅵ类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 。 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
三、(14分)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③ ④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四、(原创题)(10分每空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①写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 。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2)另一装置如右上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 的高度(在答题纸上作答);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 (B﹥C;B﹦C;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五、(改编题)(8分,每空2分)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3)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上边的推断: 
 ①: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
②: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 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
③:如果① 和② 同时成立,则证明原因是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10 ACBBC DCDAB 11-20 CBCDA ACBBB
21-30 DDDBB DCCDA 31-40CACBC DDAAC
二、简答题答案
一、10分(1)四 蛋白质 选择透过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尾部 消耗能量
(2)① 折光性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二、8分(1)核糖体 低等植物 有①和⑥
(2)类囊体(囊状结构或基粒)  嵴(或内膜)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3)Ⅱ、Ⅲ、Ⅳ Ⅴ
三、14分 答案:(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4)A>B>C
四、10分(1)①探究溶液上升速率与半透膜面积和溶液体积的关系
②溶液上升速率与半透膜面积和溶液的体积有关,成正比例关系
蛋白质
活性
部位
酶—底
物复合物


氨基酸
图3命题人:尹建尊 审核人:李洪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2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部分得分2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A. B.  
C.    D.
2.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不变 D.先变大后不变
3.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mgcos αsin α
B.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Fcos α
C.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mgcos αsin α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作匀变速运动
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释放,压上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一坐标轴ox,则小球的速度平方v2随坐标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是平滑的曲线,则A、B、C各点对应的位置坐标及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A=h,aA= g B.XB=h+,aB=0
C. XB=h,aB=g D.XC=h+,aC>g
6.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7.如图,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s由静止释放(g取10m/s2)。则
A.b先落入C盘中,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相遇。
B. a先落入C盘中,a、b下落过程相遇点发生在BC之间某位置
C. a、b两小球同时落入C盘
D. 在a球下落过程中,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处
8.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以手托住物体A,两绳恰好伸直,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离地面高度为h。放手后A从静止开始下落,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物体B恰好对地面无压力,(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物体B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B.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A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A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D.A落地前的瞬间加速度为g方向向上
9.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到OO1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OO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10.作用于水平面上某物体的合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设力的方向向右为正,则将物体从下列哪个时刻由静
止释放,该物体会始终向左运动
 A.t1时刻 B.t2时刻
C.t3时刻 D.t4时刻
11.质量为m和M的两个物体用轻绳连接,用一大小不变的拉力F拉M,使两物体在图中所示的AB、BC、CD三段轨道上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三段轨道上运动时力F都平行于轨道,且动摩擦因数均相同,设在AB、BC、CD上运动时m和M之间的绳上的拉力分别
为T1、T2、T3,则它们的大小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1<T2=T3
12、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 v0的大小是
A、 B、 C、 D、
13.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m可视为质点),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作用,现设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MN的右方加速度大小为
B.F2的大小为
C.小球在MN右方运动的时间为
D.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最大位移为v1t2
14.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和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和B、C与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 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关系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关系
15.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0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卷Ⅱ(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6、在“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E.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
F.实验中,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17、(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列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 )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高于水面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录像获得平抛轨迹
(2)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g=10m/s2。则:
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 。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 。
三、计算题:(写出与题目有关的方程及文字说明,只有结果不得分)
18、(8分)如图所示,小球从光滑的圆弧轨道下滑至水平轨道末端时,光电装置被触动,控制电路会使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连续转动起来.转筒的底面半径为R,已知轨道末端与转筒上部相平,与转筒的转轴距离为L,且与转筒侧壁上的小孔的高度差为h;开始时转筒静止,且小孔正对着轨道方向.现让一小球从圆弧轨道上的某处无初速滑下,若正好能钻入转筒的小孔(小孔比小球略大,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从圆弧轨道上释放时的高度为H;
(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ω.
19.(8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发现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求m1与m2之比。
20、(10分)如图所示,V形细杆AOB能绕其对称轴OO’转动,OO’沿竖直方向,V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两质量均为m=0.1kg的小环,分别套在V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1.2m、能承受最大拉力Fmax=4.5N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当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10m/s2.
(1)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
(2)将杆的角速度缓慢增大,从细线中拉力不为零开始,直到细线断裂,求此过程中角速度取值范围;
21.(12分)如图所示为火车站装载货物的原理示意图,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5m的光滑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8m,与货物包的摩擦系数为μ=0.6,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上部距车厢底水平面的高度h=0.45m.设货物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通过调整皮带轮(不打滑)的转动角速度ω可使货物经C点抛出后落在车厢上的不同位置,取g=10m/s2,求:
(1)当皮带轮静止时,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当皮带轮以角速度ω=20 rad/s顺时方针方向匀速转动时,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试写出货物包在车厢内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角速度ω变化关系,并画出S—ω图象.(设皮带轮顺时方针方向转动时,角速度ω取正值,水平距离向右取正值)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一调考试
高三年级 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L-R=v0t
小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mgH=mv
联立解得:t= ,H=.
(2)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内,圆筒必须恰好转整数转,小球才能钻进小孔,
即ωt=2nπ(n=1,2,3…).所以ω=nπ (n=1,2,3…)
答案:(1) (2)nπ (n=1,2,3…)
19、解:
第一次,小物块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T1为绳中张力,a1为两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l为斜面长,则有
(1)
(2)
(3)
第二次,m1与m2交换位置.设绳中张力为T2,两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2,则有
(4)
(5)
(6)
由 (1)、(2) 式注意到 =30°得 (7)
由 (4)、(5) 式注意到 =30°得 (8)
由 (3)、(6) 式得 (9)
由 (7)、(8)、(9) 式可解得 (10)
20、解:(1)∵角速度最小时,fmax沿杆向上,则
,,且,,∴ω1=10/3≈3.33rad/s
(2)当fmax沿杆向下时,有,,
, ∴ω2=5rad/s
当细线拉力刚达到最大时,有
,∴ω3=10rad/s
取值范围 5rad/s《ω〈10rad/s
21、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所以货物在B点的速度为V0=10m/s
(1)货物从B到C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设到达C点速度为VC,则:,所以:VC=2 m/s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皮带速度 V皮=ω·R=4 m/s,
同(1)的论证可知:货物先减速后匀速,从C点抛出的速度为VC=4 m/s,
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①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
无论角速度为多大,货物从B到C均做匀减速运动:在C点的速度为VC=2m/s,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S=0.6m
②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
Ⅰ、0≤ω≤10 rad/s时, S=0.6m
Ⅱ、10<ω<50 rad/s时, S=ω·R=0.06ω
Ⅲ、50<ω<70 rad/s时, S=ω·R=0.06ω
Ⅳ、ω≥70 rad/s时, S==4.2m
S—ω图象如图  
F0
F
-F0
t1
t2
t3
t4
t5
t6
t
D
C
A
B
m
M
F
m
Am
Mm
NMm
am
bm
t
v
v1
-v1
t1
t2
t3
t4
0bm
0 0.5 tanθ
x/m
x
θ
θ
v0
0.1
图a
图b
ω/ rad s-1
s/m
5.0
6.0
10
20
30
40
50
6
70
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