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设计学校设计者学科(版本)初中物理(人教版)章节12.1杠杆学时第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本堂课为第1课时。重点是通过学生大量的体验活动,来获得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特别是本节课的内容繁而杂,这节课生成得好,学生下节课的杠杆的三种分类就顺理成章。在设计时,从杠杆的定义到杠杆的五要素再到杠杆平衡条件基本上是围绕“杠杆”的五要素来展开的,最终思维的难度与梯度又体现在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难点是力臂的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实验的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属于八年级的最后一章的第一节,学生经过近一年的物理学科的思维训练有了较为理性与严谨的思考,本节课中的杠杆定义、杠杆五要素、杠杆平衡条件这三个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获得与生成需要依托实验与体验来完成。在设计实验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思维基础,特别是观察、抽象、归纳、推理能力,数学里面的点到线的距离,力和力臂的积相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来借助之前较为深厚的数学思维能力来做铺垫。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科学思维: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获取杠杆平衡条件。科学探究: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为自己提供方便的强烈意识,更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设计。这是八年级物理的最后一章,主要是依托实验体验、信息化技术、跨界教学来实现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课堂中,基本上是学生在做、学生在思考、学生在归纳、学生在总结,特别是利教学理念与用希沃白板5的拍照上传功能和课堂活动有效地落实四维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适势引导与点拨来实设想现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显性化。特别是在本堂课中通过平秤、旺秤、低秤来结合物理知识、哲学思维来实现对学生进行浸润式的德育,是本堂课中重要特色,符合国家顶层设计里面的学科育人导向。(教学准备)(教具:希沃白板5交互式课件、杠杆、杆秤学具:杆秤(m最大=100g)、天平、镊子、砝码、起钉器、杠杆、支架、钩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内容及目标媒体使用一、一、打开网上超链接:学生在优美的利用超链接有引入新课http://www./ddmf_296/视频中齐声朗读这意识的渗透在网上pljd/201203/t20120326_579522.sht篇文章。合理利用资源。ml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了学习目标。利用思维导图实现目标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化。三、新课新课教学教学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在体验上主要是立足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杠杆,让学生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通过体验,初识杠杆。体验杠杆是什么?杠杆就在身边。希沃白板拍照上传,重现学生直面学生实验过程,把照片嵌入课件。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来获得杠杆的定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单词卡强化杠杆概念。有效实现学科交叉。利用了希沃里面的计时功能,让学生实现时2.杠杆的五要素:观看微课:杠杆的五要素间管理有效化高效化。请学生复述杠杆五要素的定义并利学生自主思考用思维导图展示五要素的定义。学生自主展示预习利用微课中的动画效果配合讲解来实现物理概念的清晰化、显性化、可视化、动态化教学,这种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攻克难点:利用希沃白板5的拍照上传,让学生的原生态思维真实展现,实现学生尝试-展示-纠错,这样实现深度学习,避免浅度学习、伪学习、假学习。学生自主思考教师辅助引导利用希沃白板5的课件展示正确的画法、信息准确有效、容量大,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呆板、信息点少的缺陷。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增3.杠杆平衡条件①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加学生参与度。利用希沃白板5的思维导图功能引导杠杆平衡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拍照上传,把学生的数据嵌入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归纳规律、数据中可能会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且完成数据填写、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归纳。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实这是深度教学的典型特征,学生们在错误中总结反思,远比灌输式教学的效果好得多,更好地体现深度教学。利用蒙层展示杠杆平衡条件。蒙层的技术引入比动画来得自然,与学生的思维生成同步。攻克难点: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四、课堂四、课堂活动活动请学生上台来完成课堂活动。活动一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知识配对,活动二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选词填空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力臂的概念、杠杆平衡条件)五、课堂小结学生全体起立,一边唱、一边跳。同时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物理概念与规律。利用课中操的方式,实现跨界教学,实现学科融合。六、课后作业作业的布置,真正实现问题情景化、情景生活化。七、首尾照应首尾照应,帮助学生真正内化物理概念。左黑板:板书1.杠杆的定义设计2.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的平衡条件右黑板:(力臂正确与否的要点:1.是否过支点2.是否垂直于力的作用线1.渗透深度学习理念,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深度融合来实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帮助学生内化物理概念、规律。本堂课中,从体验一(杆秤)、体验二(天平)、体验三(镊子)教学体验四(起钉器)再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基本上都是学生反思小组合作探究体验、老师拍照上传分析,这里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学生先体验,然后上传实验过程,然后带着学生指向性非常强的分析,接着得出我们想要的物理概念与规律。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帮助实现学生实验结果的显性化、可视化、放大化,直观,让学生在概念的生成与获得的过程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归纳。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学生思考、学生实验的时间占到70%以上。新课改中强调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思考,所有的概念与规律的获得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自己归纳的,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物理课堂中实现学科育人、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问题是一个课堂中不太好触碰的话题,在本节课中,通过《平秤、旺秤、低秤》这个故事实现了突破,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学生)、必须要学会杠杆平衡条件才能实现。这也是当前实现知识内化的需要。最后用文章中的结尾语来结尾,对别人要用旺秤,对自己要用低秤,对自然真理用平秤。这样才能称出人世间最美的“善”、最真的“善”、最和谐的“善”。通过小故事来实现大道理,特别是做人的道理,这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通过学科跨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融合。本节课中,跨界元素用得特别多,有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信息技术学科、音乐学科、体育学科、哲学学科,这实际上是还原生活本质的一种表现。其实,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平秤、旺秤、低秤》这篇文章导入和结尾,既有语文元素又有哲学元素,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借助于物理知识来实现文章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部分,必须借助于数学中的代数和几何来实现概念的生成。在结尾部分,利用《杠杆》这首歌同时学生完成跳操,音乐、体育的深度融合实现物理概念规律的总结归纳,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原理物理还可以这样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