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C.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指哪一时期?( )A.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B.辛亥革命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D.国民党统治时期3.(2019·山东青岛中考)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右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领导者是孙中山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5.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同盟会直接领导了武昌起义 ②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③武昌的新军工程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 ④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20·舟山市定海区模拟)2020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对于孙中山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B.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新中国的缔造者D.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者7.某班同学举办有关辛亥革命的主题班会,确立了“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结共和”“维护共和”四个环节。“缔结共和”环节关系最大的城市是( )A.东京B.武昌C.广州D.南京8.珍贵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忆。以下照片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1919年6月某报纸发文说:“六百万人躺在坟墓中,三个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对这次“瓜分地球”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德国B.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C.加剧多方矛盾,形成新的隐患D.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0.(2018·衢州中考)“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同志’等。”这场“革命”(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1.(海南中考)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汝等可好?”该士兵回答:“吾人食皇帝俸,只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12.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小强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民主”“共和”成为人们热议话题B.革命党人正猛攻楚望台军械库C.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13.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4.(山东日照中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映了( )A.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B.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D.五四时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要求15.(福建厦门中考)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共产党D.中国国民党16.(2019·江苏徐州中考)右图为《近代中国史纲》某章的目录,该章的主题应为(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17.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 )A.实行民主共和的政府B.君主立宪式的政府C.封建君主专制的政府D.实行社会主义的政府18.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19.(2019·河南中考)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封建制度D.推动了思想解放20.政府往往通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做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 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 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C.盈:因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 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 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0分)英雄城市、英雄人物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雄城市】材料一:汉阳铁厂 起义路线图(1)2020年武汉因新冠病毒疫情主战场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必将赢得这场攻坚战的胜利!结合材料一图片,说一说对“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的理解。(4分)【英雄人物】(见右图)(2)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图片中的人物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1912年之前做了哪些努力?(4分)材料二:1917年的张勋复辟当天,北京十几家报纸一律“停刊抗议”,其他各大城市报纸也都“口诛笔伐,痛斥叛国”,社会各界“上自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心疾首”,反对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复辟丑剧仅12天就破产了。——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析材料二,概述图片中人物领导的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22.(12分)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中国同盟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材料一革命纲领中反映“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4分)材料二:①“天下受命于天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2)比较材料二中①与②所反映的思想观点,你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领导了辛亥革命,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仍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的“尚未成功”是指什么?他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这体现出孙中山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4分)23.(14分)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阅读相关史料,回答问题。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建议,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宣传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辗转日本东京,创建政党,提出革命纲领1912年元旦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1)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在1892—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2)后人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结合所学知识从大事年表中概括孙中山具体的革命活动来佐证这一评价。(4分)(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从这个意义上辛亥革命失败了,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说明理由。(7分)24.(12分)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把20世纪初革命志士发动的主要起义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3分)时间起义名称1906年____________190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某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图片,请按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3分)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②武昌起义军胸章③《民报》(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6分)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图2、图3的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哪一思想的实现?(5分)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4分)材料三:武昌起义后的两个月,孙中山才从美国归来。记者问他带回多少钱支持革命时,孙中山回答:“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精神耳!”12月底,各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选举,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为什么既没有亲自参与武昌起义,又没钱支持革命的孙中山却依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3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评估一、选择题1.D 2.C 3.C 4.C 5.B 6.B 7.D 8.B 9.D10.D 11.D 12.B 13.A 14.C 15.B 16.C 17.A 18.D 19.D 20.A二、非选择题21.(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武汉敢为人先,(张之洞)兴办民用工业或实业,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武汉成为革命中心。(2)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06年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发动浙皖起义、1907年发动广西起义、1911年发动“黄花岗起义”。(起义列举一例即可)(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2.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分) 平均地权。(2分)(2)由封建专制思想到平等、自由。(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渐渐地深入人心。(2分)(3)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2分)23.(1)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2)1894年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创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进一步概括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照抄材料不给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辛亥革命是失败了。(2分)但辛亥革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思想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复兴潮流的闸门。(4分)24.(1)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或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或武昌起义(2)③①② (3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3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3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25.(1)图1: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图2、图3: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分) 联系:正是因为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才得以建立。(2分) 民权主义。(1分)(2)①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 ②思想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复兴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分)(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革命运动中有崇高的威望。(1分)他于1894年创办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后任总理,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