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一、写出温度计和酒精灯的组成部分。
二、实验探究题
1.
如下图,三个杯子中分别装着自来水、较热的水、含冰的水。
自来水
较热的水
含冰的水
1、2、3号杯中的水,按温度从低到高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________号杯子外壁有水珠,它们来自________(填“杯内”或“杯外”),这些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形成的。另外小明还发现________号杯内壁也有水珠。
2.设计“水的温度是否能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能加快肥皂的溶解。
(2)需要的材料。(画“√”)
两块大小一样的肥皂(
)
两个烧杯(
)
搅拌棒(
)
小刀(
)
冷水(
)
热水(
)
(3)相同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记录:
冷水中的肥皂溶解完需要3分钟,热水中的肥皂溶解完只需1分钟。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能影响肥皂的溶解?
3.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实验。
(1)如图,实验时,我们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哪些,在(
)中打“√”。

)烧杯

)温度计

)滤纸

)三脚架

)石棉网

)试管

)铁架台

)蒸发皿

)搅拌棒

)酒精灯
(2)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的实验器材是______。(1分)
(3)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给食盐溶液进行加热。(1分)
(4)图①,我们用溶解的方法,把食盐溶解在水里。图②,我们是用_______方法,分离出沙子。图③,我们用_______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食盐分离出来。(4分)
A.过滤
B.蒸发
C.搅拌
(5)在蒸发实验时,我们用到了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等实验器材,请把实验器材的名称填入蒸发实验装置示意图中的括号里。
4.奶奶不小心把食盐撒在地上,和沙子混合在一起了,为了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来,第三组的小朋友想了几种方法:
(1)用方法一,____________分开食盐和沙子。(填“能"或“不能”)
(2)小朋友用第二种方法,把食盐和沙子倒入水中,搅拌,发现____________在水中溶解了。他们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发现____________留在了滤纸上。
(3)在做蒸发实验时,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加热,它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量越来越____________,蒸发皿中会出现一些___________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被我们分离出来的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
)
的方法能把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
)的方法能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
A.用筛子筛
B.过滤
C.蒸发
5.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小明找来了很多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
(1)除了一杯冷水,还需要哪些材料?请你帮小明在上图中圈一圈。(2分)
(2)小明实验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1分)
A.两杯都搅拌
B.两杯都不搅拌
C.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3)如果实验结果是搅拌的那杯水中方糖溶解得较快,那么说明(
)。(1分)
A.搅拌不影响溶解速度
B.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
C.搅拌会减慢溶解速度
(4)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我们在课堂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分)
A.搅拌的一杯溶解快
B.不搅拌的一杯溶解快
C.两杯溶解一样快
2.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水沸腾了。
(1)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________;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________。(2分)
(2)加热--定时间后,我们发现,烧杯中的水量减少了,液态的水变成了____________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它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2分)
(3)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那么会发现(
)。
(2
分)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B."白汽"很快不见了
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4)水变成水蒸气后,它们的特点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把序号填在下面的维恩图中。(3分)
①液态②气态③会流动④无色⑤无味
⑥看不见⑦没有固定形状⑧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6.结合水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____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2
分)
(2)我们发现,水在__________℃时开始结冰。(1分)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____________时可能会结冰。(填“受冷”或“受热")(2
分)
(4)水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水变水蒸气过程叫____________。水蒸气是空气的一部分,空气是一种__________气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植物十分重要,植物能利用阳光进行_____________。(3分)
7.小明用注射器研究物质的实验,进行如图操作:
(1)我们发现,注射器内物质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当向下压活塞时物质被此时松手会发现活塞__________。(3
分)
(2)用O表示该物质的微粒,请你在图中画一画,向下压和向上拉后微粒分布的变化情况。
(3)如果这种物质是水和空气的一种,我们认为它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空气的特征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让我们来做几个有关空气的小实验。
(1)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寒推到一定程度后推不动,这说明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纸团塞到塑料杯的杯底,然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说明空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用木条做一个简易天平,在木条的两端各挂上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使其保持平衡,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气球戳破,结果天平就不平衡了,说明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热气球实验时.塑料袋能飞到空中,是因为加热后空气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冷空气____。
9.探究风的形成
如图,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
(1)点燃蜡烛后,观察到小风轮转动,是因为________产生风。
(2)把点燃的蚊香放在纸盒右边的进风口,看到烟雾(
)。
A.向左飘进纸盒
B.竖直往上飘
C.向右飘,远离纸盒
(3)把蜡烛熄灭,会看到蚊香的烟雾(
)。
A.向左飘进纸盒
B.竖直往上飘
C.向右飘,远离纸盒
10.如右图,将杯底有一团纸的杯子倒扣在水中。(7
分)
(1)在图中用阴影表示水在杯子中占据的空间。
(2)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你观察到杯底纸团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杯底戳一个大孔,再倒扣水中,纸团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____________,可以方便观察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11.探秘孔明灯(6分)
孔明灯义叫天灯,俗称许愿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化人放孔明灯多作为析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1)做孔明灯一般选择(
)
,实验效果会更好。
A.轻、薄、大的塑料袋
B轻、薄、小的塑料袋
C.重、厚、大的塑料袋
(2)孔明灯利用的是热空气上升原理,空气受热后膨胀___________从而上升。
(3)为什么现在许多地方禁止燃放孔明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小明准备了食盐、白糖、小苏打三种物质,想对这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研究。
(1)小明想比一比在一定量的水中,谁溶解能力更强。为了实验尽可能公平,他应该做到的是
。(可多选)
A.三种物质各取20克,平均分成8份
B.三杯水水量各不相同
C.每一种物质放人水中后进行搅拌
D.每一份全部溶解完再放入下一份
E.每个杯子放入相同多的物质
F.三杯水同样多
(2)小明取了三种物质各一份分别放人三杯水中搅拌后都溶解了,他认为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你认为他的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你的理由是
(3)小明想选择其中一个因素来进行实验,研究它对白糖溶解速度是否有影响,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
我的研究问题:白糖溶解的快慢与
有关吗?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能改变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13.读写温度。
读作:(???
?
)????
读作:(????
)????
读作:(????

读作:(????

写作:(????
)????
写作:(????
)???
写作:(????

写作:(????

14.天气预报(每空2分,共12分)
下图是本地从16日到21日连续6天的天气预报截图.
(1)这份天气预报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根据18日到21日的天气预报资料,我知道近期的___________较多。
(3)图中信息显示,19日那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___。
(4)如果想了解这几天的风向,可以用仪器__________来测量。
15.小明记录的降水量(每空2分,共10分)
(1)我知道降水量是用___________测量的。
(2)小明记录降水量时忘了写单位.你觉得应该选(
)作为单位。
A.毫升
B.厘米
C.毫米
(3)小明14日去外地,忘了把13日雨量器里的水倒了,等回家发现雨量器里的水的数据是58,你觉得最不恰当的做法是(
)
A.记录为3
B.记录为58.
C.就空在那,不记录
(4)从小明的13天记录中,我们发现小雨有_______天,暴雨_______天。
16.下表是三年级某班同学的气温记录单,请结合所学分析。
(1)根据温度变化,填写16时温度,并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柱状图。(3
分)
(2)这段时间里,__________时气温最高,__________时气温最低。(2分)
(3)一天中的温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17.找空气。
(1)图A是通过__________找到空气的。
(2)图B是通过__________找到空气的。
(3)图C是通过__________找到空气的。
(4)图D是通过水中的砖块__________找到空气的。
(5)图E是通过竖直压人水中的玻璃杯倾斜后__________找到空气的。
18.完成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6分)水沸腾时的观察记录表
水沸腾时
的温度
水沸腾时
水中的现象
水沸腾时
水面的现象
水沸腾时
水面之上的现象
19.用画阴影的方式表示三种不同云量的示意图。(9分)
20.在学习了空气单元之后,小明在
家里想利用装水的玻璃容器、去掉
底部的矿泉水瓶子和乒乓球继续研
究空气的性质。(12分)
(l)小明先将矿泉水瓶拧紧瓶盖,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1的现象,原因是

(2)小明又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取掉,再次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2的现象,现在瓶子里的空间被
占据。这一次,水能进入瓶子中,还是由于空气具有
的特点。
(3)小明再将矿泉水瓶的瓶盖重新盖上,但是在瓶盖上扎了一个很小的小孔,那么将瓶子竖直扣入水中后,立刻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会在瓶子的
。五分钟后,乒乓球可能在瓶子的
。原因是

21.有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1号杯里加自来水、2号杯是空杯子、3号杯装着冰块,都放在室温26℃左右的桌子上。(10分)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杯子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2)隔3天后,不能观察到杯子中水位逐渐下降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3)如果把3号杯分别放在温度不同的房间中,冰块融化的最快的是(
)。
A.5℃房间
B.15℃房间
C.30℃房间
(4)冰块融化一半时,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
A.0℃
B.大于0℃
C.低于0℃
(5)为了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我们可以(
)。
A.摇晃冰块
B.对冰块吹
C.用毛巾包住冰块
(
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