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关键能力:通过分析史实材料,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结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过程,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 学会运用历史分析法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走不通,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3.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材料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
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思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谈论交流
教师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在外国侵略逐步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封建统治者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次要原因。
2、新课讲授
探究一: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材料一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材料二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思考: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总结:
1.(1)半殖民地、半封建分别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和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2)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却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3)半封建是指形式上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1)从经济上看,封建经济在农村占统治地位;帝国主义经济和官僚买办经济占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发展。
(2)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3.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点拨提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不能分开理解。半殖民地政治是半封建社会的前提,半封建经济是半殖民地政治的基础。
设计意图:
在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加深了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所进行的救国救民的探索。
探究二: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指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这些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材料二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主要教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虽然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戊戌变法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辛亥革命说明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思考:
1.为实现民族复兴,近代中国进行了哪些探索?
2.封建主义是否能救中国?
3.帝国主义是否能救中国?
4.资本主义道路能否救中国?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探索活动。
2.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看,封建社会逐渐要被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封建主义救不了中国。②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显现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势,封建主义教不了中国。③从当时的世界局势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腐朽和落后,封建主义根本救不了中国。
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使其成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根本不会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不能救中国。
4.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探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探究与分享】
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教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欧美转向苏俄,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满怀激情地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
1919年,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董必武曾经足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
教师讲解:这个时候的世界,正在发生一件大事,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因此,它虽然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进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
问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生:阅读课本24页回答
教师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教师讲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教师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过渡: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过渡: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问题: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吗?
学生:各抒己见,并给出理由
教师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毫无疑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最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矛盾论》《实践论》等科学著作中,因此,这--理论成果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是当之无愧的。但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凝结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没有这一实践,就没有毛泽东思想,而这个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始终伴随着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的探索和实践,也就是说,他们集体智慧的合力才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就是说毛泽东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念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等“左”倾错误理论,他们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3、结束新课
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4、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明确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六、板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二、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预习下一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