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实验专项(1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教材实验专项(1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1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材实验专项
1.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2.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下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成红色;Ⅱ纸花_____色;Ⅲ纸花不变色;IV纸花_____色。
(2)实验I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V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D装置测量产生的体积。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图E中_________(填“a”或“b”)处保持水平,读出体积为6.0mL。实验中产生的实际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0mL,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d端通氮气
②从c端通二氧化碳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④将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塞好双孔橡皮塞
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与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6.如图所示,在乙瓶中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在A处缓缓地持续通入混合气体X,下表中的物质及实验操作后的现象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X 甲中盛放的溶液(足量) 关闭Ⅰ阀,打开Ⅱ阀
A 潮湿的混有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 浓硫酸 纸花不变色
B 干燥的混有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纸花变为红色
C 潮湿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纸花不变色
D 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纸花变为红色
A.A B.B C.C D.D
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验证物质性质的几个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做了如图实验。(图中小花经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并晾干)
①步骤Ⅲ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有_________。
(3)实验三:将胶头滴管中的澄清石灰水挤入烧瓶中,振荡,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①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② ?
③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④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 “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
(3) “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试验B.控制实验条件C.获取事实证据D.逻辑推理判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使溶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因此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B。
2.答案:(1)不变 ; 变红 (2)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 纸花由红色变为紫色
解析: (1)水呈中性,因此不能使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色,因此;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Ⅱ纸花变红;
(2)实验I的结果说明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实验IV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碳酸受热易分解,则纸花恢复紫色,即纸花由红色变为紫色
3.答案:(1)试管;长颈漏斗
(2)
(3)a;大于;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4)④②①③②
解析:(1)①是试管,②是长颈漏斗;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D装置测量产生的体积时,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图F中a处保持水平,读出体积为6.0mL,实验中产生的实际体积大于6.0mL,其理由是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4)用F装置验诬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将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从c端通二氧化碳,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d端通氮气,把二氧化碳排出,再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从c端通二氧化碳,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色。
4.答案:C
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液体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5.答案:D
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甲中逸出的气体不是只含,还含有氯化氢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氢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中液体变红,不能证明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是因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能与碳酸钙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6.答案:B
解析:
7.答案:(1)①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③Ⅱ、Ⅲ中小花不变色,Ⅳ中小花变红色
(2)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3)气球胀大;
解析: (1)①步骤Ⅲ是将小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实验现象是Ⅱ、Ⅲ中小花不变色,Ⅳ中小花变红色。(2)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会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氢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将胶头滴管中的澄清石灰水挤入烧瓶中,振荡,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气球胀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答案:【探究思路】(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2)不能
【提出猜想】猜想二: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b.一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
【实验设计】(1)稀硫酸(合理即可)
(2)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3)验证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结论】支持“猜想a成立的实验现象:②③不变红,④变红;支持“猜想二b、c”成立的实验现象:②③不变红,④变红
【反思交流】ABCD
解析:【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是否生成新物质,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生成沉淀气体、颜色变化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
(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二为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稀硫酸等来代替。
(2)“实验设计②”检验水能否使纸花变色,因此具体内容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结论】②③中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色;④中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结合①中纸花变红,可知生成了酸类物质或碳酸。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获取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判断,故选A、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