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登鹳雀楼》(27张课件+教案+生字笔顺动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登鹳雀楼》(27张课件+教案+生字笔顺动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8《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依、尽”等5个生字,会写“依、尽”等4个生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出示鹳雀楼图片,图片导入。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与蓬莱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楼。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3、诗人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他善写边塞风光,其诗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在小组内,借助拼音,读准确诗句。
2、指名检查朗读情况,教师正音。
3、尝试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教师指导读出节奏。
4、根据节奏划分,学生练习有节奏地读。
5、小组比赛读。
三、感悟诗境
1、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写什么?。
(1)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白日、山、黄河、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所见
写景——远景-近景)
(2)
你从后两句诗读懂了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想
寓理于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3)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吗?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2、结合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
(1)了解写作背景,引起画面感。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2)借助插图,想象身临其境的感觉。
3、齐读诗歌,感悟诗歌意境。
四、吟唱背诵
1、同学们,大家能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吗?自己练习背一背,让小伙伴当个小老师考考你。
2、填空背诵。
3、看图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观察生字结构,想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指导难写字。
如“尽”: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
六、板书设计
所见
白日、山、黄河、海
登鹳雀楼
所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找找王之涣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如《凉州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登鹳雀楼
语文部编版
二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认识“依、尽”等5个生字,会写“依、尽”等4个生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图片导入
解题意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与蓬莱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楼。
知人论世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他善写边塞风光,其诗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读出韵味
自由在小组内,借助拼音,读准确诗句。
dēng
guàn
què
lóu




(唐)王之涣
bái


shān
jìn
huáng


hǎi
liú




尽,




流。

qióng
qiān


gèng
shàng

céng
lóu




目,






自主学习
尝试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自主学习
根据节奏划分,学生练习有节奏地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感悟诗境
结合下面注释,你能在小组内快速地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写什么吗?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尽,




流。
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白日、山、黄河、海
所见
写景
远景
近景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你从后两句诗读懂了什么?
所想
寓理于诗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吗?
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想象画面









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吟唱背诵
同学们,大家能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吗?自己练习背一背,让小伙伴当个小老师考考你。
填空背诵
登鹳雀楼
唐代
·



)依山尽,(
)入海流。
欲穷(
),更上

)。
看图背诵




借助拼音读准确,观察生字结构,想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jìn
huánɡ
cénɡ
书写指导





jìn
huánɡ
cénɡ
书写指导
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
左窄右宽,“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
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
“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窄下宽
板书设计
所见
白日、山、黄河、海
登鹳雀楼
所想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找找王之涣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如《凉州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