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课题用水计量时间单元第三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始水位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2.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重点多次观测、记录一定容器中流出一定量的水需要多少时间,并分析水流速度的变化。难点小组观测活动中各人默契配合,获得准确数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聚焦、引出课题回顾,PPT出示日晷、燃香计时的图片,提出问题:古人用这两种工具来计时,它们有什么缺陷?继续提问:既然用太阳、燃香来计时有一定的缺陷,那么当时的人们还用什么来计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聚焦问题:是的,在古代,人们还曾利用水来计时。(PPT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水能计时吗?古代的人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用水计量时间。板书课题:用水计量时间。能说出两种计时工具的缺陷:日晷计时需依赖日照,阴天和黑夜不能使用。燃香计时需要一支上下粗细一样的香,在燃烧时不能有风。可能会说出用水来计时。回顾前一节课的日晷和燃香计时,并说出它们的缺陷,将问题聚焦到水能计时吗。探索1.观察水流速度。出示简易水钟的装置,告诉学生它的制作方式: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我们可以称它为漏杯)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用量杯接住。提出任务:同学们,我们四人合作来组装一个简易水钟,并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PPT出示提示:①四人合作;②使用工字钉扎小孔时,注意安全;③桌面积水时,用抹布擦干;④完成观察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以便后面使用;整理好材料,准备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实验发现。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提出任务: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水流一开始很快,后来感觉逐渐变慢了。如果漏杯中保持满水状态,水流基本保持均匀。接着我们来实测漏杯中流出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思考:用简易水钟怎样来测量流出50毫升的时间?肯定学生的回答。与生确定方法:①小组内一人用手指捂住瓶盖的小孔,另一人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②手指移开,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漏杯中流出的水。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记录。注:在手指移开的瞬间,计时员立即用秒表计时。(旨在引导学生要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并提示学生: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确定小组基本完成测量流出50毫升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已测的时间,推测:量杯内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3.实际测量并记录观测结果。(1)引导学生用探索二的方法(四人合作,分工明确),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让水流入量杯中,当量杯中的水积聚到10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再次出示提示: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2)引导学生用探索二的方法(四人合作,分工明确),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让水流入量杯中,当量杯中的水积聚到15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再次出示提示: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3)引导学生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水流速度是变了还是没有变?为什么?提示学生:水流速度=水流量÷实际的时间提出问题:水能计时吗?4.观察古代水钟。嗯,古代的人们也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他们是怎样用水来计时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古代水钟的结构。PPT出示古代水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古代水钟计时的原理。告知学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这种水钟叫做受水型水钟。播放视频:古代奇迹:古代的科学天才,克特西比乌斯发明最早的时间计时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水钟的发展和计时方法。1.观察水流速度。观察简易水钟。四人合作,材料员领取材料:一铁架台、一去底的带盖透明塑料饮料瓶、一工字钉、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380毫升)、两200毫升的量杯。组装简易水钟,并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初步发现:①水流一开始很快,后来感觉逐渐变慢了。②如果漏杯中保持满水状态,水流好像基本保持均匀。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交流方法,能说出:漏杯开始滴水,用秒表立刻计时,直到接水量杯接了50毫升的水,此刻读出秒表的时间。确定方法后,小组开始实验并记录数据。推测量杯内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的时间,并记录。3.实际测量并记录观测结果。(1)确定方法后,小组开始实验并记录数据。(2)确定方法后,小组开始实验并记录数据。(3)分析数据,通过计算,发现:水流速度发生了变化,速度变慢了。尝试解释原因:因为漏杯中的水位在不断降低,即漏杯中的水重心逐渐降低,导致水流速度逐渐变慢。可能会回答:我觉得可以。只要漏杯中的水位保持不变。4.观察古代水钟。观察古代水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说出古代水钟的部分结构:进水口、溢水口、漏斗、出水口、浮标。通过观察图片,并根据实验,发现:漏斗中的水位始终保持不变,使出水口水流速度保持不变。观看视频,了解古代水钟的发展,再次理解古代水钟的计时方法。探索1引导学生组装简易水钟,观察水流速度,让学生对水流速度有直观的经验,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探索2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实测漏杯中流出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来推测流出100毫升、150毫升的时间,有些同学会认为2倍50毫升、3倍50毫升的时间,有些同学会认为会比2倍50毫升、3倍50毫升的时间要长。这就会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探索3是探索2的延续,是学生对自己推测的验证。并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探索4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研讨引导学生研讨: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板书:200毫升的水,水位不变,流出相同量的水所需的时间相同。指出这叫做滴水的等时性。并板书:滴水等时性。板书:200毫升的水,水位降低,流出相同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不同。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1.水流一开始很快,后来逐渐变慢了。初始水位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水滴速度比较缓,只要控制好,它能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人们将水从进水口不断注入漏斗,利用一根尺子维持漏斗内的水位,水位超了,从溢水口溢出多余的水分,保证漏斗内的水位始终不变。研讨问题1是对实验的回顾。研讨问题2是对古代水钟的回顾。两个研讨问题为后面一节课制作水钟奠定了理论基础。板书用水计量时间水位不变,流出相同量的水所需的时间相同(滴水的等时性)水位降低,流出相同量的水所需的时间不同附课堂活动记录单:水流速度的记录表。水流量所需的时间(秒)推测的时间(秒)实际的时间(秒)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的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1.判断题。(1)古代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的。()(2)“观察水流的速度”中,我们观察到水流速度是均匀的。()(3)“观察水流的速度”中,保持漏杯中的水位不变,漏杯中流出的水速度是均匀的。()(4)简易水钟中流出的前50毫升水和最后5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2.选择题。(1)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测得从200毫升中最开始流出的50毫升水需要25秒,若从200毫升中流出10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A.等于50秒B.小于50秒C.大于50秒(2)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无关。A.滴水口孔径的大小B.漏杯内的水位C.漏杯的颜色和大小(3)用水计时,我们首先要解决()。A.水流速度的问题B.水量的多少C.水的颜色问题(4)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透明塑料瓶里先后装入200毫升和500毫升的水,比较流出前50毫升的水流速度,()。A.一样快B.装200毫升水的时候快C.装500毫升水的时候快3.科学探究题。某一科普小组用简易的水钟探索水流速度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1)通过实验,科普小组发现水流速度()。A.速度均匀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2)下列方法中,()不可以使水流速度变快。A.塑料瓶中的水位变高B.瓶盖小孔变大C.塑料瓶变细(3)量杯中积聚第1个50毫升的水、第2个50毫升的水、第3个50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A.相同B.越来越多C.越来越少(4)为了使水从瓶盖小孔中均匀流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5)比较日晷和水钟,说说水钟的优势。《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判断题。(1)古代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的。(√)(2)“观察水流的速度”中,我们观察到水流速度是均匀的。(×)解析:水流速度是先快后慢。(3)“观察水流的速度”中,保持漏杯中的水位不变,漏杯中流出的水速度是均匀的。(√)(4)简易水钟中流出的前50毫升水和最后5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解析:最后50毫升所用的时间比较长。2.选择题。(1)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测得从200毫升中最开始流出的50毫升水需要25秒,若从200毫升中流出100毫升需要多少时间?(C)A.等于50秒B.小于50秒C.大于50秒(2)水钟的滴水速度与(C)无关。A.滴水口孔径的大小B.漏杯内的水位C.漏杯的颜色和大小(3)用水计时,我们首先要解决(A)。A.水流速度的问题B.水量的多少C.水的颜色问题(4)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透明塑料瓶里先后装入200毫升和500毫升的水,比较流出前50毫升的水流速度,(C)。A.一样快B.装200毫升水的时候快C.装500毫升水的时候快解析:500毫升的水位高,水位高,水流速度快。3.科学探究题。某一科普小组用简易的水钟探索水流速度的变化,如右下图所示:(1)通过实验,科普小组发现水流速度(B)。A.速度均匀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2)下列方法中,(C)不可以使水流速度变快。A.塑料瓶中的水位变高B.瓶盖小孔变大C.塑料瓶变细(3)量杯中积聚第1个50毫升的水、第2个50毫升的水、第3个50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B)。A.相同B.越来越多C.越来越少(4)为了使水从瓶盖小孔中均匀流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塑料瓶中的水位保持不变,一直加水,使它保持满水的状态。(5)比较日晷和水钟,说说水钟的优势。水钟可以在阴天和夜晚可以使用,日晷不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聚焦日晷计时燃香计时有什么缺陷?日晷计时需依赖日照,阴天和黑夜不能使用。燃香计时需要一支上下粗细一样的香,在燃烧时不能有风。聚焦水能计时吗?古代的水钟在古代,人们还曾利用水来计时。古代的人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用水计量时间探索一观察水流的速度。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我们可以称它为漏杯)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用量杯接住。探索一简易水钟组装简易水钟,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提示:①四人合作;②使用工字钉扎小孔时,注意安全;③桌面积水时,用抹布擦干;④完成观察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以便后面使用;整理好材料,准备交流。初步发现:①水流一开始很快,后来感觉逐渐变慢了。②如果漏杯中保持满水状态,水流好像基本保持均匀。探索二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小组内一人用手指捂住瓶盖的小孔,另一人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手指移开,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漏杯中流出的水。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记录。注:在手指移开的瞬间,计时员立即用秒表计时。提示: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推测:量杯内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并做好记录。探索二探索三实际测量并记录观测结果。用探索二的方法(四人合作,分工明确),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让水流入量杯中,当量杯中的水积聚到10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提示: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探索三用探索二的方法(四人合作,分工明确),在漏杯中倒入200毫升的水,让水流入量杯中,当量杯中的水积聚到150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提示:①实验完成后,量杯中的水继续倒回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②实验重复做三次,取中间值。探索三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水流速度是变了还是没有变?为什么?提示:水流速度=水流量÷实际的时间发现:水流速度发生了变化,速度变慢了。因为漏杯中的水位在不断降低,即漏杯中的水重心逐渐降低,导致水流速度逐渐变慢。水能计时吗探索四观察古代水钟。古代水钟示意图仔细观察古代水钟的结构,想一想古人是怎样用水来计时的?进水口溢水口漏斗出水口浮标探索四古代水钟示意图漏斗中的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出水口水流速度保持不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受水型水钟探索四研讨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水流一开始很快,后来逐渐变慢了。初始水位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滴水的等时性研讨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古代水钟示意图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水滴速度比较缓,只要控制好,它能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人们将水从进水口不断注入漏斗,利用一根尺子维持漏斗内的水位,水位超了,从溢水口溢出多余的水分,保证漏斗内的水位始终不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用水计量时间》教学设计.doc 3.2《用水计量时间》课后练习.doc 3.2用水计量时间.pptx 古代奇迹:古代的科学天才,克特西比乌斯发明最早的时间计时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