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家的意味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家的意味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我校学生结构复杂,有农民工子女,离异子女,独生子女,学生对家的概念还可能处于感性认识,有些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孝敬父母和长。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处所,是心灵的港湾。弘扬好家风、继承与弘扬孝亲敬长的情感。
2.能力目标: 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和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知识目标: (1) 理解“家”的内涵,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2) 明确孝的重要性。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家”的内涵,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
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展示歌词。
导入:为什么都这么渴望有个家?家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那么,家是什么呢?要求学生齐读引言第一句。 欣赏并齐唱歌曲,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初步感知家的温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一: 我知我家
(一) 一、生命的居所
展示图片及文字:家的意味
探究与分享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部分,提问: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心目中的家是什么?。
教师归纳: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展示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提问:歌曲《我想有个家》表达了对家的渴望,什么情况下可以组成一个家庭?
展示知识点:2、家庭关系的确立
(略讲,学生自己归纳)
展示知识点:3.家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教材第7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阅读感悟”的两则故事。
教师归纳: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P72相关链接,并归纳。
学生自主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由于家庭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家的感性认知,然后通过教材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家的意味,由此引出家庭的含义。这一环节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作用。
通过两则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重要作用。
活动二: 我知我“家”
(二) 过渡:家的最大特点是家中有情人家中有亲情,那么在中国人的“家”是怎么样的?
二、中国人的“家”
展示春运的图片,提问:你有春运回家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总结提升:春运景象如此之壮观,恐怕唯中国之特有。这壮观的景象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无论身处何地,“家”永远是人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展示知识点:1、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家”?(学生齐读)
探究与分享2:
1、你收集了哪些知名“家规”、“家训”?哪些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广大的?
2、你家的“家训”、“家规”是什么?请分享一下餐桌上,你家的好家风家训有哪些? 积极说说自己对春运的感受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好家风家训。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通过谈春运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家对于中国人的非凡意义。
活动三: 我爱我家
教师归纳:自古至今,代代传承的“家规”“家训”包含了很多积极因素,如仁爱、诚信、勤俭、孝等等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作为“百善之首”的“孝”更应该被人们传承和践行。
展示知识点: 2、问题探究:为什么我们要着力推崇“孝”文化呢?
展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思考并归纳。
探究与分享3:
展示知识点: 3、怎样孝亲敬长?
展示课前作业:学生孝亲敬长的照片。
教师归纳。孝亲敬长,不仅要在心里爱着父母长辈,而且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生分析图片所体现的子女不赡养父母的图片,指出孝亲敬长、成年子女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是道德和法定义务。
小组共同探讨与分享。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心中父慈子孝、孝亲敬长的重要家庭文化。
通过观点评析,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总结孝亲敬长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课堂 小结
回顾知识点,总结梳理 逐步引导学生整合梳理主干知识以及构建联系,掌握本节课知识的整体框架,并情感升华,领会家的丰富内涵,再次增强学生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树立共建共享家庭内的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