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第1课时 钠的性质与制备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 3.理解Na2O和Na2O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一、钠的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2.实验探究钠的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放置在空气中 在空气中加热钠 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2Na+O2Na2O2 (2)钠与水的反应 ①操作:向盛有水(滴有酚酞)的小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②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小球 钠熔点低,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 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③实验结论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还原剂是钠,氧化剂是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 3.整合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钠的化学性质 钠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反应,在反应中均失去一个电子表现强还原性。 特别提醒 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则反应产物就不同,常温下生成Na2O、燃烧或加热生成Na2O2。 4.钠的制备和用途 (1)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 2NaCl2Na+Cl2↑(填电解方程式)。 (2)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如Na与TiCl4反应:TiCl4+4NaTi+4NaCl。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 ) (2)钠块可以直接用手取用( ) (3)钠失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沙土盖灭( ) (4)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 (5)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 ) 答案 (1)× (2)× (3)√ (4)√ (5)× 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提示 钠的密度比石蜡油和煤油的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 一样 第一块 3.某实验小组在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将两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分别同时投入到甲、乙两个小烧杯中。 (1)甲烧杯中除观察到浮、熔、游、响现象外,溶液出现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产生浑浊的原因是钠与水反应,溶剂减少析出Ca(OH)2的结果。 (2)乙烧杯中钠反应更剧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 (3)丙烧杯中能否析出红色铜?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不能,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或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1)钠与水溶液反应的规律 遇水记四点,浮熔游响全,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 (2)解答钠与水溶液反应问题的思维模型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的性质 (1)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②氧化钠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 ③氧化钠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 2.过氧化钠的性质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氧化剂是过氧化钠,还原剂是过氧化钠。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O2的来源。 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氧的价态 -2 -1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化学性质 相同点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都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不同点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有氧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而Na2O不具有强氧化性 (1)Na2O与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 (2)Na2O与Na2O2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钠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 (3)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 (4)Na2O2与CO2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答案 (1)× (2)√ (3)√ (4)√ 类比Na与水溶液反应的分析方法及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着分析。 (1)将适量过氧化钠投入盐酸中,有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示 有气泡产生,2Na2O2+4HCl===4NaCl+O2↑+2H2O。 (2)将适量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提示 有气泡放出,溶液颜色变浅,同时有蓝色沉淀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OH+CuSO4===Cu(OH)2↓+Na2SO4。 1.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开观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能得出的钠的物理性质是( ) A.钠在常温下是固体 B.钠的熔点很低 C.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D.金属钠很软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知钠在常温下是固体;“用小刀切开”说明钠很软;切开后可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没有加热将钠熔化,因此不能得出其熔点很低的性质。 2.(2019·榆林市二中月考)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答案 C 解析 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金属,块状钠燃烧时会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物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则生成氧化钠。 3.下面是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异同点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固体产物相同 B.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 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都有氢氧化钠生成 D.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而氧化钠只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答案 B 4.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Na→乙→NaOH→NaCl,则在常温下,上述转化关系内的物质乙是( ) A.Na2O2 B.Na2O C.NaCl D.Na2CO3 答案 B 解析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5.(2019·西安期中)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盐酸、100 m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分别投入1.15 g Na,Na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反应:2Na+2H2O===2NaOH+H2↑ B.三个烧杯中的反应,相比而言,X中的反应最剧烈 C.Z烧杯中一定会有Cu(OH)2沉淀生成 D.三个烧杯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不相同 答案 C 解析 钠与盐酸反应的本质是Na与HCl电离出的H+反应,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溶剂水反应,当酸足量时,钠只与酸反应,A项错误;Y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B项错误;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所以一定会有Cu(OH)2沉淀生成,C项正确;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的钠的质量相同且钠完全反应,故生成的H2的质量相同,D项错误。 6.(2019·青岛调研)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和水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钠在水层中反应,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 B.钠在两液体界面处反应,熔成小球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C.钠在煤油层中反应,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 D.钠不断地变小至消失 E.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反应 F.煤油中有气泡产生 (3)通过上述现象,能够验证钠的哪些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向上拔出,使大头针下端的钠落入试管中 (2)BDF (3)钠的熔点低,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解析 (1)实验开始时,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只需要使大头针下端的钠落入试管中。(2)反应开始后,钠在两液体界面处熔成小球并可能作上下跳动,不断地变小至消失,煤油中有气泡产生。(3)通过题中实验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并且钠的密度比水小,但比煤油的密度大。 A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存在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 ③熔点低于100 ℃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钠为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为热和电的良导体。 【考点】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题点】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2.下列有关钠的存在、保存及取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B.钠需要密封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C.实验室中可直接用药匙取用钠 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 D 解析 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不能用来保存钠,B项错误;实验室中用镊子和小刀取用钠,C项错误;取用后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D项正确。 【考点】 金属钠的保存与使用 【题点】 金属钠的保存与使用 存在形式 3.(2019·聊城高一检测)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Na B.NaCl C.NaOH D.Na2O 答案 B 解析 N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NaOH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Na2O能与空气中的CO2、水反应,所以都不能稳定存在。 【考点】 钠的存在形式 【题点】 钠的存在形式 题组二 钠的化学性质 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描述是( ) ①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钠熔点较低,加热时先熔化,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Na2O2,为淡黄色固体。 【考点】 钠与氧气的反应 【题点】 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 5.(2019·杭州高一检测)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 ) 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Na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熔点低),在水面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同时溶液变红色(生成碱性物质),体现了①②③④ 4点性质。 【考点】 钠与水的反应 【题点】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的原因 6.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答案 C 解析 钠投入到氯化镁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出现与水反应的类似现象;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镁,使溶液变浑浊,溶液底部不会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考点】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题点】 钠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 7.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钠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 答案 (1)2Na+2H2O===2NaOH+H2↑ (2)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熔化为闪亮的小球 ③溶液呈红色 ④上升 下降 解析 (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2)①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②钠熔化为闪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③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④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考点】 钠与水的反应 【题点】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创新及现象的观察 题组三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8.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 答案 D 解析 氧化钠能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能反应,但无氧气产生;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Na+,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Na+,其个数比都为1∶2。 【考点】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题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对比 9.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Na2O、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 C.Na2O2是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能够用来漂白食品 D.Na2O2与水反应时,1 mol Na2O2在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 答案 D 解析 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Na2O2是淡黄色固体,B项错误;Na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但不能用来漂白食品,C项错误;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当1 mol Na2O2参与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D项正确。 【考点】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题点】 钠的氧化物的性质综合考查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Na2O2与H2O反应:a.生成氧气 b.反应放热 (1)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2)将导管q插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证明反应放热 B组 综合强化练 1.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氯化氢 B.氢氧化钠 C.硫酸钾 D.硫酸铜 答案 D 解析 在A、B、C三个选项中只有氢气放出,故溶液质量是增加的。D选项中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 【考点】 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题点】 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变化 2.(2020·北京房山区高一期末)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将点燃的金属钠伸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将实验Ⅰ的集气瓶用水冲洗,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分别滴加酚酞和氯化钡溶液 现象 ①火焰呈黄色 ②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 ①黑色滤渣可燃 ②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 B.白色固体是Na2O C.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D.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 答案 B 解析 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则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故A正确;碳酸钠在溶液中显碱性,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由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瓶壁上附有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故B错误;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中钠为还原剂,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实验说明CO2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由实验Ⅰ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应用沙土覆盖灭火,故D正确。 3.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C.Na2O2+SO2===Na2SO4 D.5Na2O2+2KMnO4+8H2SO4===5Na2SO4+K2SO4+2MnSO4+5O2↑+8H2O 答案 C 解析 Na2O2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因此Na2O2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A、B项错误;Na2O2化合价只降低,所以只表现出氧化性,C项正确;Na2O2化合价只升高,只表现出还原性,D项错误。 【考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 【题点】 过氧化钠的氧化性、还原性 4.(不定项)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铁单质 B.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能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C.钠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D.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 答案 BD 解析 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置换出铁;钠与酸反应时直接与酸电离产生的H+反应;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 g,但因为放出氢气,溶液的质量小于100 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54.5% B.40% C.36% D.33.3% 答案 A 解析 根据CO2、H2O与固体Na2O2反应后,固体增重的质量即为CO、H2的质量,可得混合气体中m(O2)=16.5 g-7.5 g=9.0 g,w(O2)=×100%≈54.5%。 6.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流动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Ⅰ、Ⅱ……)_________,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a、b……)顺序是空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Ⅳ、Ⅲ、Ⅰ、Ⅱ h g f e a(或b) b(或a) c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4)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加热装置Ⅰ 解析 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要避免生成的Na2O2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在制取过程中要除去这两种杂质。 (1)由上述分析可知,应该除去空气中的CO2,故Ⅳ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2)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的顺序为除CO2→除水蒸气→与钠反应→避免CO2、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故装置顺序为Ⅳ→Ⅲ→Ⅰ→Ⅱ,接口顺序为hgfeabc或hgfebac。 (3)装置Ⅱ的作用是避免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Ⅰ。 (4)为防止Na2O2与CO2、水蒸气反应,应先排尽空气,再加热金属钠。 【考点】 钠与氧气的反应 【题点】 钠与氧气反应实验的探究 7.(2019·北京四中高一期末)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加浓盐酸,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③待产生连续气泡后,将装置D中的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2,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收集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________,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甲同学根据A中气体的颜色推测试纸变蓝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使试纸变蓝的原因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O2 2Na2O2+4HCl===4NaCl+2H2O+O2↑ (2)Cl2+2KI===I2+2KCl O2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将I-氧化为I2 (3)Na2O2+4HCl===2NaCl+Cl2↑+2H2O 解析 (1)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推断该气体是O2,O2具有助燃性,O2是Na2O2和盐酸反应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4HCl===4NaCl+2H2O+O2↑。 (2)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根据气体的颜色推测该气体是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KI===I2+2KCl;Na2O2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O2,O2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将I-氧化为I2。 (3)资料显示,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l2,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结合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