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设计课题: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对象:初一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生命可以永恒吗》是人教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一课《探问生命》第一框的框题,本框作为生命话题起始课,带领学生们了解关于生命最基础的知识。1.教参、教科书对学习内容要求(1)本课核心内容及其在全书中的逻辑定位核心内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独特性;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面对有限的生命我们应向死而生,热爱生命;生命有接续,我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在接续。逻辑定位: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本课是生命话题的起始,带领学生去认识生命,知道生命的尽和续。明白了这些,为学生们后续学习珍视生命和绽放生命之花作好铺垫。(2)本课内容内在逻辑结构分析 生命本身是多侧度的,每个侧度都有存在的价值,都需要关怀与开启。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本单元为生命的思考,起始于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两个目题即为两种不同的回答,首先“生命有时尽”重点说了自然生命的特点和终会消亡的事实。而“生命有接续”即是从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角度去反映出生命的接续。2.课标、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内容要求(1)课标2.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2)法制教育大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3.本课的相关教育价值对初中生进行关于生命教育,利于学生养成珍爱自己及他人生命、悦纳生命、努力让生命活得精彩的意识。【于个人成长】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发掘自身的独特魅力,能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生命价值。【于他人关系】引导学生能尊重、关爱他人生命,学会在人际交往中秉持一颗友善待人之心。【于国家社会】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的多元发展,树立担当意识,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媒体赏析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绘制并解读时光轴,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和生命有接续的观点。【知识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大部分学生熟知生命的特征和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1.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生刚接触生命话题的学习,学习内容较为抽象。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中学生已处于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学生思维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另外,进入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2.学生者的学习风格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中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眼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大。但他们对事物或观点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尚不甚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不能全面分析,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甚至冲动。经常只看到社会上消极的东西,容易受周围事物干扰,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属于偏向场依存性、冲动性的学习风格。3.学生者的真实问题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当前社会出现了很多轻视生命的现象,同时中国传统生死观念和现代科学及言情科幻小说中对生死的理解等影响,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极易出现偏差,对生命思考往往不能够深入,同时初中生思想不成熟,多以感性思维为主,容易感情用事,行为比较偏激。抗压能力差,对生命重要性认识不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1.设计的基本理念《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明线与暗线相辅相成、贯穿整节课教学,明线由“导入-忆年华-听心声-绘憧憬-话接续-传生命之光”等几个环节组成,并引导学生解析身边素材从而体悟生命。暗线是师生共同绘制生命时间轴,感受生命的“独特、短暂、来之不易和不可逆”的特征以及生命接续的内容、形式与意义。2.教学与活动策略其一,针对“生命的独特、短暂、来之不易和不可逆等特点”的教学内容时,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分享童年故事”、“聆听父母的深情话语”和“憧憬未来生活”活动,以及现场绘制专属生命时光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上述特点,这种亲历性的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从被动听别人的故事到真正走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在真切的生活回忆中引发自我体验和感悟,从而逐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其二,针对“每个人都承担着生命接续的使命”等重点内容时,采用情境讨论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信息,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例如“活动四:话生命接续”里看情境视频后进行“生命接续有哪些形式?”的话题讨论。“传生命之光”中的活动:家庭因生命接续而生生不息,你对自己家庭的生命接续有怎样的理解?请将闪光点记录并传递。在此情境讨论中促使学生的反思,学生很自然地理解到每个人既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其三,针对“从人类生命的传承关系中认识和面对我们的生命。”难点内容时,采用实验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绘制专属时光轴,去感悟联想出自己的这一段时光轴仅仅是人类生命链条上的一环,我们一方面汲取着祖先身体、精神等各种形式的生命中精华,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作为人类接续者,为了人类的永恒,我们也有着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使命和担当。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命所处的位置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最后的“人最为天下贵也”的讨论是对教材进行理解与思考。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重点】认识到生命是可贵的,热爱生命,每个人都承担着生命接续的使命。依据:本课时的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引导大部分学生熟知生命的独特性等特征和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解生命有时尽和生命有接续的观点。但学生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所以这些是作为生命起始课时重点要讲解的内容。【难点】从人类生命的传承关系中认识和面对我们的生命。依据:人类的生命传承关系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个体的责任与担当的道理,才能对生命传承密切关心。明白自己处在人类发展中不是独立的片段式生命,而是与人类前后不同形式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因为较为抽象,所以难点,明白了这种关系,学生才能明白在人类链条中自己这一环的责任关乎着整个人类的持续发展!六、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暖场导入1.书本导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卷五·王制第九》师:同意这个观点吗?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师:播放《童年!你好!》——宝贝照展示,最后定格在爱心图片。学生课前领取一张象征生命的彩色纸条(自选一种颜色。全体学生齐读《荀子·卷五·王制第九》中的选文。3.观看相册,互相讨论着对方的变化。4.分享体会到镜头另一端拍摄者的心情。1.从书本上的疑惑思考入手,唤起学生对生命话题更为深入的思考。2.师生感受新生命的可爱,给家人带来幸福3.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营造生命话题讨论氛围,导入新课。活动一:忆花样年华师:幸福而独特的你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时光轴,好,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笔,拿出你们选择的彩纸条,老师觉得他们同样象征着你们五彩斑斓的生命。都准备好了吧,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画画自己的时光轴。师:首先,画出我们0岁的起点,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的生命旅程也在不断的推进,嗖的一下到达了现在的年纪,我是27岁,画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比例哦。画好这段时光轴之后,同学们暂停一下。那么这13年来,我想你的生活一定是五彩斑斓的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花样年华吧。同学们印象最深的事情还记得吗?请同学们用彩色的花朵图案代表着每件事画在这段生命的时间轴上。并请以下面的句式来分享一下那些经历。句式:那年我岁,我想送给自己一朵颜色花,因为我。师:我先来说一个吧,那年26岁,我想送自己一朵大红色花,因为那时候我认识现在的太太并从相识到相恋再到步入婚姻殿堂,这是我很开心的一件事。师:现在开始画你们的吧。生:……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抑或是难过,真的是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精彩!(总结)生命因独特而美丽,你们因独特而不可替代,你们的未来也将因独特而大放光彩!(过渡)这么独特的你来源于谁呢?生:父母师:13年来,是爸爸妈妈陪伴着你的成长,想不想听听爸爸妈妈的心里话?学生回忆成长故事,按照格式分享自己与众不同的经历。(三至四位同学回答完后,回答老师的观察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到自身生命的独特性,明白生命因独特而美丽,因独特而不可替代。活动二:听爸妈心声播放录音:是一位妈妈和一位爸爸的录音,妈妈侧重诉说孕育和生育孩子的不易。爸爸侧重说养育孩子的不易。请学生诉说感受。追问:那你想想为什么那么辛苦,爸爸妈妈还是这么快乐呢?(总结)师:可见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真的是不容易的。孕育、生育不易,养育更不易。生命的诞生就是一个奇迹,我的生命来之不易,是我的幸运!请当事人两位同学先分享自己的听后感受,然后其他同学补充感受。回答老师追问。引导学生明白父母孕育、生育和养育自己不易。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活动三:绘未来憧憬回顾了往昔,接下来畅想一下未来想要做的事情。请同学们继续在生命轴上标注出来。师:13年来,有美好,也有遗憾,无法重来。但,我们可在未来去奋斗!师:我们一起来畅想一下未来,我先来,等我80岁的时候,我想写一本书,把我的生活经验保留下来,供年轻人学习参考。(总结)师:生命是不可逆的,“人生不售来回票。”生命同时也是短暂的,“人生如白驹过隙。”1.学生在生命时光轴上标注未来的憧憬。2.分享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反思、感悟生命的不可逆回和短暂。活动四:话生命接续(过渡)师:我们的个体生命有时尽,难道我们的生命就仅仅到此结束了吗?同学们在你身上看到了哪些接续了吗?生:我们接续了爸爸妈妈的生命和血缘。师:这是我们在身体上接续了前人,其实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生命在不断地以不同形式接续着,绵延不绝。生命之光代代相传。播放视频《生命接续的力量》,提问:有哪些生命形式的接续?(师总结)我们感谢前人给予各种形式的生命精华,作为人类接续者,我们汲取了前人的生命精华。其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也是人类链条中的一环,为了人类的永恒,我们有怎么样的责任?1.学生看视频:身体上的生命、精神信念和社会关系中生命的接续。2.开展小组讨论,总结接续的形式和内容。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结合本课的暗线“生命时光轴”总结体悟我们作为人类进程链条中的一环,不仅接续前人生命的精华,也承担起人类永恒的接续任务。总结提升:传生命之光家庭因生命接续而生生不息,你对自己家庭的生命接续有怎样的理解?请将闪光点记录并传递。填写接力卡片!结尾语:生命接续的意义在于开花,为自己开一朵花。同时也为别人开一朵花!让我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传递给新城黄山路的每一位学子!学生现场书写,(2~3位学生分享所写内容)通过写接力卡片,引导学生感悟接续的意义。回顾反思师:学过今天的知识后,你对“人最为天下贵”有新的认识吗?师总结: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一方面,人类的生命自有其独特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也该认识到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应该更多的做到敬畏生命。人类是最具智慧的灵长动物,负有复兴国家,保护自然万物的使命和担当1.师生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课前留下的疑惑。2.学生的认识得到螺旋式提升。引导学生提升思考和感悟: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人类应敬畏生命。最具智慧的人类负有保护自然万物、接续生命以求永恒的使命和担当。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板书设计:生命可以永恒吗(独特来之不易不可逆短暂个体生命有时尽80岁27岁0岁身体上、社会关系上、精神信念接续人类生命是永恒的)(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