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仪器的组合与创新应用 受条件限制为完成特定的实验目的,在掌握实验仪器常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原理对仪器进行组合“一器多用”“多器同用”甚至革新显得十分重要。有关试题在综合实验装置判断题中十分常见,解答这类试题时,除了要知道所给仪器或装置的特点,还必须清楚实验的目的、发生反应的原理、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中有无杂质干扰、如何排除等。应用实例总结如下: 一、一器多用 1.漏斗的多种用途 (1)组成过滤器进行过滤(如图1) (2)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如图2) (3)倒置使用,防止倒吸(如图3) 2.用途多变的广口瓶 回答下列问题: (1)收集气体(如图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应从________口进气;若瓶中装满饱和食盐水,从________口进气,收集Cl2;也可用A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则广口瓶中盛放________,应从________口进气。 答案 b a 饱和食盐水 b (2)装置E可用于贮存少量气体,若E中收集了少量H2,排出H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 (3)图中可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是________(填装置字母,下同),用作安全瓶的是_________,接在气体连续制备的实验装置中间,用于控制气流平稳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D B (4)用于监控气体流速(如图F),广口瓶中盛有液体,从________端通入气体,根据液体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通入气体的流速。 答案 a 3.干燥管的“一材多用” 装置图 解读 尾气吸收装置 ①可用于一般尾气的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l、Cl2、SO2等(如图a); ②可用于防倒吸装置,如极易溶于水的HCl、NH3等(如图b) 气体检验装置 如干燥管内盛无水CuSO4时,可用于水蒸气的检验(如图c) 辅助测定气体,防止外界因素干扰;定量测定气体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测定装置后,需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如图d) 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 类似启普发生器原理,通过调节活塞,进而使产生的气体调控液面高度而决定反应是否继续(如图e) 过滤装置 可用于水的净化等较简单的过滤(如图f) 二、多器同用 1.气体干燥装置 干燥气体可用洗气瓶(如图①,盛放液体干燥剂)、球形干燥管(如图②,盛放固体干燥剂)、U形管(如图③,盛放固体干燥剂)。 2.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排液法) 其中,使用装置④读气体体积时需注意:冷却至室温;使集气瓶与量筒内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3.冷凝装置 其中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应与气流方向相反。 4.防倒吸装置的创新(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 防倒吸原理 (1)肚容式:(上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 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或试管)中。 (2)接收式(上图中的Ⅲ、Ⅳ、Ⅴ)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 (3)隔离式(上图中的Ⅵ、Ⅶ) 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5.化学实验安全的创新设计 (1)简易启普发生器 (2)防堵塞安全装置 (3)防污染安全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练习: 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用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项,倒扣的漏斗的边缘紧靠液面,易吸收易溶性气体,能防止倒吸,正确;B项,倒扣的漏斗插入液面以下,无法暂存倒吸的液体,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错误;C项,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且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水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氯化氢反应,也不溶解氯化氢,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正确;D项,吸收装置中干燥管的导管口伸入液体中,但该装置采用肚容式,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且能防止倒吸,正确。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有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C.瓶中装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答案 D 解析 A项,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B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时,应从A口进气;C项,NO2与H2O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项,H2难溶于水,从B口导入H2,能将瓶中水压入量筒中,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H2的体积。 3.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的实验,下列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①中的a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Cl2,b可用于吸收气体时防倒吸 B.装置②可实现制取CO2实验中的“即关即止,即开即用”的作用 C.利用装置③制取SO2,并验证其还原性 D.利用装置④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答案 D 解析 ①中碱石灰可吸收Cl2,b常用于防倒吸;②关闭止水夹时,产生的CO2将盐酸压入左侧,大理石与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时,CO2气体排出,压强减小,盐酸又流回右侧与大理石反应产生CO2;③中大试管中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若小试管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证明SO2具有还原性,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④中KHCO3受热不稳定,X中应放的物质是KHCO3,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4.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氯气反应:2NaClO2+Cl2===2ClO2+2NaCl。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较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 其中F中盛有CCl4液体(用于除去ClO2中的未反应的Cl2)。 解答下列有关仪器名称、连接、装置作用等相关问题: (1)装置A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B可用于暂时储存多余的氯气,实验完毕后,关闭活塞K,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D、F都是洗气瓶,其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为ClO2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与F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________(填字母)。 (6)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2)集气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b中液面上升,气体呈黄绿色(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平衡气压,防止气压过大 饱和食盐水(4)干燥Cl2(5)② q(6)防倒吸 5.(2020·枣庄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备某些气体,并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需要的仪器如下图所示,部分装置可重复选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并收集纯净的氨气。 ①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 ②简述检验氨气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 ①制备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纯净的氯气通入事先放入铁粉的两通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制取氯化铁(极易吸水),则在玻璃管右侧需要直接连接一个________装置。若将制得的氯化铁配制成溶液,请简述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以用D装置收集并测量氯气的体积,其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b(c)→i→j→k→m(→i→j)→n 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气体接触,若试纸变蓝说明是氨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干燥 将FeCl3固体溶解在少量浓盐酸中,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③调节两侧液面相平,读数。收集结束后,再次调节两侧液面相平并读数,两次读数差值即为所收集氯气的体积 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二者体积值相等),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 (1)直接测量法。如图A、B、C、D、E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漏斗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解答该量气装置读数时的答题模板: ①将××××恢复至室温。 ②调节×××与×××两端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E装置: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2)间接测量法。如F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 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 (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接、接、接、接(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待仪器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为Va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中共放入水Vb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4)若试管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仔细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后,经讨论认为结果会有误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mL。 答案 (1)a h g b c f e d (2)③②④① (3) (4)偏小 (5)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可以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V1-V2 解析 (1)根据实验目的及各装置的特点分析可知:利用A装置中的水压将E中稀盐酸压至B中,产生的气体通过将D中的水排入C中测量其体积,所以连接顺序为a→h→g→b→c→f→e→d。 (2)综合考虑各实验步骤可知先后顺序为③②④①。 (3)由题意知: Mg ~ H2 M22.4L m(Va-Vb)×10-3L 所以M=。 (4)由于试管B未冷却至室温,会导致Va变大,所以使Mg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