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产生不同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挫折的影响,寻找面对挫折的生命力量,增强抗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直面挫折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挫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规则:每组各派两个代表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输的趴在位上,赢的继续游戏。依此类推。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活动一:课堂调查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事件。 小结: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挫折。 2.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个人因素 活动二:挫折感悟 请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 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人眼里是否也是挫折? 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立和小志都考了58分。拿到试卷后,小立认为自己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小志认为自己真笨,不是学习的料,今后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1)考试中他们遭遇什么挫折? (2)挫折产生时他们有何情绪反应? (3)产生这样的情绪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结: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便不同。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 2、材料感悟:2016年6月7日,乌拉特前旗一名刚参加完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的女生,自称“我有心脏病没救了”在紫东建材城跳楼。虽然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了现场封闭、劝解疏导和救援工作,消防大队官兵也打开气垫应急救援,但女孩从22层的楼顶跳下坠落气垫后,最终仍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小结: 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这是挫折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107)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07爱迪生的故事,结合爱迪生的事例自主思考问题,教师请部分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问题:(1)爱迪生是怎么看待挫折的? (2)结合爱迪生的事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挫折对我们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我们应该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发掘挫折的积极作用,学会转化挫折的消极作用。 发掘生命的力量 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活动五:观看视频《我们是超人》 思考:超人们在面对挫折时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 发掘生命的力量,需要我们善于发现自己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活动五: 结合案例探寻方法 周婷婷上大学后,虽然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关怀备至,但在众人开心地聊天时,她的内心总是很孤寂,这时她就和好朋友王铮一起去校园里散步,王铮把听到的事物讲给她听,她把看到的事物描述给王铮听。她们还一起谈论心中的偶像,那就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们总是谈得很开心,并立志做中国的海伦凯勒。 材料中周婷婷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生命的韧性? 2、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运用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3、这些方法分别依靠了什么力量? 小结:1、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1)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2)欣赏、培养幽默感。(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总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1、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发掘生命的力量,需要我们善于发现自己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 四、课堂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遇到挫折俗称“碰钉子”,下列人物遇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钉子”的有 ( ) ①小明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名牌大学,内心十分失落 ②某同学求职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 ③小刚因校运会得不到名次而闷闷不乐 ④李宁的亲人在“东方之星”游轮沉船事故中遇难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应对挫折,摆脱挫折的困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认为面对挫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1)不顾一切地采取措施,释放或发泄因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2)面对挫折,具体分析挫折,抓住关键问题,理智寻找解决途径 (3)向老师、父母寻求帮助,学习别人的经验,克服遇到的挫折 (4)善于发现自己拥有的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 A(1)(2)(3) B(2)(3)(4) C(1)(2)(4) D(1)(3)(4) 3、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认为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1)生活不是坦途,我们需要经历适当的挫折,提高自己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 (2)没有自然界的风和雨,就不会出现彩虹 (3)经历挫折之后,就能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4)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适当的挫折有利于我们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使我们获得更丰 富的生活经验 A(1)(2) B(1)(4) C(3)(4) D(2)(3) 4、要发掘生命的力量,我们必须( ) ①要学会承受压力、调解现状及自我修复能力 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它 ④可以向他人寻找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某同学数学成绩很好,但在中考时没考出好成绩,便心烦意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结果得了重病住进医院。 材料二:一位高考落榜的青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深圳打工,不慎受了重伤,失去左臂,一度生活度日如年。在极其痛苦中,他挥起手中的笔,写出了一部反映特区打工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1)材料二中的青年遇到了什么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3)上述材料说明的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 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认识和态度有区别? 挫折的影响(消极/积极) 发掘生命的力量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