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古诗三首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课文梳理】 《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饮湖上初睛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重点字词】 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抹、磨、饮、初、镜、未、遥、银、盘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7、古诗三首 一、填空题 1.看词语写拼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楚江 碧水 孤帆 苏轼 潋滟 雨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浓抹 相宜 洞庭 未磨 盘里 青螺 2.生字扩词。 断:________?? ________?? 楚:________?? ________ 至:________?? ________?? 孤:________?? ________ 帆:________?? ________?? 饮:________?? ________ 初:________?? ________?? 镜:________?? ________ 未:________?? ________?? 磨:________?? ________ 遥:________?? ________?? 银:________?? ________ 盘: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中断:________????? 开:________??????? 至:________ 潋滟:________????? 空蒙:________??? 亦:________ 和:________??????? 未:________??????? 磨:________ 4.字词积累与理解。 (1)“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欲”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A.欲望;B.想要,希望?? C.副词,将要。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2)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____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4)小红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________ 二、单选题 5.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淡妆(??? ) A.dàn ?zhuānɡ B.duàn ?zhānɡ (2)潋(??? )滟 A.liàn B.niàn (3)雨亦(??? )奇 A.yí B.yì 6.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7.《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美景。(?? ) A.?断、开、流、回、出、来;楚江 B.?断、开、流、回、去、来;天门山 C.?断、开、流、回、出、来;天门山 8.《望洞庭》一诗中,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_______、_______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_______图。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_______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A.?宁静、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气度 B.?宁静、祥和、洞庭夜景、洞庭湖、气度 C.?壮观、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态度 9.按要求改写的句子错误的是(??? ) A.?春天到了,小燕子飞来了。(写拟人句)春天到了,小燕子唱着歌儿飞来了。??????????? B.?黄公鸡双翅一展冲向白公鸡。(写比喻句)黄公鸡双翅一展,像一只老鹰凌空扑食似地冲向白公鸡。 C.?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缩写句子)错微风吹拂着才展开嫩叶的柳丝。?????????? D.?西湖的春色让人流连忘返。(改成反问句)西湖的春色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三、诗歌鉴赏 10.古诗鉴赏(一)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画“(?? )”的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 (4)《望洞庭》这首诗是________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思想感情。 (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 11.古诗鉴赏(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 A.湖;山;春天;夏天 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 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 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 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 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 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 12.古诗鉴赏(三)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 A.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近、远、近 B.静止、流动、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C.流动、静止、断、开、回、相对、驶来、远、近、远 (2)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______和江水______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______”,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______:“楚江开”,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 A.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险峻 B.雄奇壮观、浩荡奔流、中断、奇特 C.雄奇壮观、静静流淌、中断、险峻 (3)“碧”字明写江水之______,暗写江水之______;“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______。(??? ) A.深、色、流向 B.色、深、起伏 C.色、深、走向 答案部分 一、填空题 1. chǔ jiāng;bì shuǐ;gū fān;sū shì;liàn yàn;yǔ yì;nóng mǒ;xiāng yí;dòng tíng;wèi mó;pán lǐ;qīng luó 2. 打断;果断;清楚;苦楚;至今;至少;孤立;孤单;扬帆;帆船;饮料;饮茶;当初;起初;镜子;眼镜;未必;未来;磨刀;磨合;遥远;遥望;金银;银河;算盘;盘问 3. 从中间断开。;撞开。;到;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形容云雾迷茫的样子。;也;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没有。;磨拭。 4. (1)欠;七 (2)C (3)B (4)A 二、单选题 5. (1)A (2)A (3)B 6. C 7. C 8. A 9. C 三、诗歌鉴赏 10. (1)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 (2)洞庭湖;白银盘;君山;青螺 (3)远远望云,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4)刘禹锡;秋天月光下洞庭湖朦胧秀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5)《乌衣巷》 11. (1)B (2)A (3)C 12. (1)B (2)A (3)C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