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7张PPT+教案+知识清单+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7张PPT+教案+知识清单+素材)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1.法治的要求?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统编版
九年级上册
4.2夯实法治基础
自学导航
人民政府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国家行政机关,
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1)作用:
(2)权力来源:
(3)宗旨:
(4)工作原则: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人民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一、法治政府
【跟踪训练】
1.法治政府的宗旨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为人民服务
C.为政府谋利益
D.开展法治文化宣传
B
议一议:
你如何评价两段执法视频中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
两段视频均在网络上热传,你认为执法过程在网络上公开传播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是否有帮助?
执法人员执法过程在网上热传
议一议:
你如何评价两段执法视频中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
两段视频均在网络上热传,你认为执法过程在网络上公开传播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是否有帮助?
结论1:
前者属于暴力执法,滥用行政权力,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后者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方式,既做到了执法严明,也保证了政府的廉洁高效。
结论2:
有助于保证执法行为公正公开,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
有利于规范政府执法行为,促使其执法严明,避免滥用公权力,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
2、如何理解法治政府?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名词解读
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工程,一直在路上……
议一议:
结合视频内容以及你对法治政府的认识,你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应具体采取哪些举措?
你认为法治政府建设对不同的主体来说有何意义?
边看视频边记录关键信息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①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A.政府角度:
B.公民角度:
(1)基本原则: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即: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2)具体举措:
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知识拓展
4、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地位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三张清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意义?
“三张清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
②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2.《行政诉讼祛》规定:“行政机关应认真对待法治权利、权力和监督,不突破法律底线,不碰撞法律红线。”这一规定告诉我们
(
)
A.加强立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B.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C.人民群众直接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尽善尽美
B
【跟踪训练】
3.下边漫画中的“蜗牛奖”是专门给懒政、怠政、不作为者设置的一项特殊“奖”项,讽刺了那些在工作中懒政怠政、不作为的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这启示我们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
)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行政履职尽责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行政效率与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跟踪训练】
视频事件中“有事找我律师谈”这句话,四方有不同的评价或回应。那么,法治社会,“有事找我律师谈”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最牛的一句话?
被查男子:有事找我律师谈
交警回应:可以、没得问题
媒体评价:口出狂言
律师:世界上最牛逼的一句话
我们再看一个视频,请分析四方言行是否合适?
男子:知道找律师,有法律意识
交警:尊重男子意愿,但需先接受询问
媒体:男子没有接受询问先要求找律师,有逃避酒驾之嫌疑
律师:希望社会都有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从上面四方的言行及结果来看,法治社会有什么特征?
厉行法治
二、厉行法治
什么是厉行法治?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需要怎么做?
怎样做到厉行法治(对国家、对公民、对政府、对社会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1)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角度: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党和政府角度: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社会角度: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5)德治角度: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4.“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二者的关系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跟踪训练】
D
课堂总结
4.2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国家
公民
党和政府
社会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德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凝聚法治共识(知识清单)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什么是法治政府?(内涵)(P51)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P52相关链接划线】
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的角度)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的角度)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的角度)
5、厉行法治的内涵?(P53)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6、★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
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7、★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易错点解析】
1、政府的性质
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不能说成是立法机关
2、依法行政
①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也可以依法行政,但不能说青少年要依法行政、法院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只能是行政机关。
②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对应观点是“党要依法执政”;政府是行政机关,因此对应观点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4.2凝聚法治共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明确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知道法治政府的原则及建成法治政府的要求。3.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4.感受法治中国在路上,初步形成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意识。
重点
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难点
初步形成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奋斗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法治的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为本框学习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走近法治政府我国的行政机关?这个机关的性质是?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总结: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播放两个视频:执法人员执法过程在网上热传议一议:1.你如何评价两段执法视频中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2.两段视频均在网络上热传,你认为执法过程在网络上公开传播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是否有帮助?归纳:结论1:前者属于暴力执法,滥用行政权力,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后者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方式,既做到了执法严明,也保证了政府的廉洁高效。结论2:有助于保证执法行为公正公开,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有利于规范政府执法行为,促使其执法严明,避免滥用公权力,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因此,要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跟踪训练】播放视频议一议1.结合视频内容以及你对法治政府的认识,你认为建设法治政府应具体采取哪些举措?2.你认为法治政府建设对不同的主体来说有何意义?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4、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三张清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意义?二、厉行法治视频:视频事件中“有事找我律师谈”这句话,四方有不同的评价或回应。那么,法治社会,“有事找我律师谈”到底是口出狂言还是最牛的一句话?得出结论:法治普遍信仰、法律普遍遵守施行,社会纠纷得到解决!提问:什么是厉行法治“有事找我的律师谈!”问题是,要让每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啊!这就需要怎么做?5.怎样厉行法治或其要求?思考:除了有法律惩罚外,我们还需加强什么?归纳: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播放视频:法治与德治我们的收获1.你得到哪些法律知识?2.你感受到中国法治有哪些变化?3.在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你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读图回答问题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分小组合作
从答案中得出有效信息,得出政府的作用和宗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知道依法行政通过辨析,知道建成法治政府需要政府和公民一起参与。通过讨论,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