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前热身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一:你认为学习习惯对于我们来有说什么作用? 问题二:这种作用有多大?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习惯自测题: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经常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怕麻烦,遇到不会的东西也不问。 6、经常做学习计划,却很少付诸行动实现计划。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余时间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课,就得过且过。 心理健康教育 10、上课经常犯困,思路跟不上老师思路。 11、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想办法克服,喜欢抱怨。 12、遇到难题就搁置到一边,不想办法解决。 13、边做作业,边听MP4。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用品乱扔乱放,经常为了找东西而浪费时间。 16、上课玩手机。 17、考试过后不总结,不会查漏补缺。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心理健康教育 讨论:如何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坏习惯无意识阶段 第二阶段: 坏习惯有意识阶段 第三阶段: 好习惯的有意识阶段 第四阶段: 好习惯的无意识阶段 心理健康教育 寓言故事分享: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的故事 行动永远比知识和方法更重要!即使你学到了博大精深的知识,一用就灵的方法,你不去用这些东西,那么,你学不学没什么两样,你还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 心理健康教育 课后实践: 运用课上自己学到和悟到的方法,去改自己身上存在的自己最讨厌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不良学习习惯,用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去取代它,课后就行动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你把遇到的困难记下来,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反馈回来,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