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初中化学实验知识归纳及同步训练汇编(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验十四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初中化学实验知识归纳及同步训练汇编(含解析)

资源简介

实验十四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初中化学实验汇编
*知识点归纳
常见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色 不变色(紫色) 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无色) 变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色 不变色(蓝色) 不变色(蓝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不变色(红色) 变蓝色
注意事项
(1)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性溶液变色是化学变化,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例如: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也可以说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但不能说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为红色。
(2)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例如:氢氧化镁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它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3)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①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能与金属反应: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④能与碱反应:
(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
(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碱的化学性质
①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②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一般为可溶性碱):
(吸收CO2尾气的原理)
(检验CO2的原理、墙体出汗、墙壁坚硬)
③能有酸反应:
④能与某些盐反应: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红褐色沉淀)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监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2.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碳酸钙 D.石蕊溶液
3.向如图所示的五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B.通过比较②、③中的现象,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C.④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⑤中会先产生少量气泡,然后逐渐停止
4.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向1中滴加
___________溶液 铁片上附着 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2)向2中滴加盐酸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与盐酸反应
5.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试管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出现浑浊现象,相关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没有明显现象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可能有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已知):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分析】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和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Cl、和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填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①无色酚酞溶液遇稀盐酸不变色;②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盐酸变红;③紫色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④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2.答案:D
解析:A项,向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加入桸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B项,向稀硫酸、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项,向氪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钙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D项,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分别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紫色蓝色,实验现象明显不同,可以鉴别。
3.答案:A
解析:①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颜色不变,A不正确;②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是因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③中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锌比铜活泼,B正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C正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D正确。
4.答案:(1)(或等,合理即可)
(2)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1)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可知向1中加入的是铜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
(2)2中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3)澄清石灰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加入盐酸后,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盐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中性和酸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因此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5.答案:(1)B
(2 )D;
(3);氯化钙;氯化氢或氢氧化钙
6.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分析】
【作出猜想】NaCl和(或氯化钠和碳酸钠)
【进行讨论】四
【设计实验】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
【迁移拓展】氢离子(或)
解析:(2)【分析】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D中稀盐酸过量,E中碳酸钠过量,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因为HCl能与白色沉淀碳酸钙反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讨论】猜想四一定不正确,因为和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钙,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三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