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流》同步练习选择题1.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共同的特征是( )A. 流量大,汛期长 B. 都有结冰期 C. 水能资源丰富 D. 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2.长江具有航运、灌溉和水能之利,但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是A.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B. 中下游排水不畅C. 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D. 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和中下游的围湖造田3.关于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B.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C. 外流河多分布于西部内陆D. 河流水最终流入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4.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措施有 ①上游退耕还林、还草②中游退田环湖③下游修水库拦水④上游加高河堤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5.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题.一般情况下,河流R(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6.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完成题.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中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 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C. 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D. 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 长江 B. 塔里木河 C. 黄河 D. 额尔齐斯河8.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于黄河(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9.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 )A. 四川 B. 湖北 C. 湖南 D. 江西10.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主要是( )A.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 都受地形的影响C. 都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D. 外流河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1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 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C. 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多,无结冰期D.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12.长江和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分别是( )A. 葛洲坝、龙羊峡 B. 三峡、小浪底 C. 二滩、三门峡 D. 刘家峡、丹江口13.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 黑龙江 B. 雅鲁藏布江 C. 额尔齐斯河 D. 怒江14.目前,缓解黄河断流现象的最关键措施是( )A. 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B. 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协调利用黄河水灌溉C. 实施跨流域调水,启动南水北调工程D. 加强对污水净化处理15.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B. B山脉是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C. A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 ④位于黄河的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综合题16.2016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记者在纪念人民治理黄河70年座谈会上获悉:70年来,黄河实现伏秋大汛不决口,流域灌溉面积增长10倍,年供水量达535亿立方米,干流连续17年不断流,母亲河维持了奔流不息的健康生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发达,黄河提供了充足的 和肥沃的冲积土壤。(2)从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从水系特征或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3)从河口镇至桃花峪,黄河水明显变浑,说明河流的 (水文特征)变大。主要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 (地形区), (生态问题)严重。治理这一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写出一种)。(4)黄河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防止这里汛期易决口产生的 灾害,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参考答案1.D【解析】长江中上游与黄河中上游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条河上游的流量不是很大,长江不会有结冰期,而黄河的中游含沙量大,两条河流下游的共同特征是流经地区是以平原为主,故选C.2.D【解析】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中下游地势低平,支流众多,特别是中游河段。人为因素是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一遇雨天洪水一并涌入长江干流,因此长江在暴雨季节来临之时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选D。3.B【解析】我国的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故A不正确;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故B正确;我国外流河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故C不正确;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4.C【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是山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种草;中游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下游加固堤坝。故答案①②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效的方法,是重点题型,理解即可。5.D【解析】读图可知,该河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是松花江,该地区冬季漫长寒冷,积雪多,春季是冰雪融化的季节,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所以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故选D。6.A【解析】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河段,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所以不正确的叙述是A。点睛:该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概况,读图分析即可。7.B【解析】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故选B。8.A【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上游,故答案选A。9.B【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湖北省,因为上中的分界点是宜昌,在湖北省。故答案选B。10.D【解析】由于我国外流河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故答案选D。11.D【解析】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也有流入印度洋的,中国有唯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有季节变化.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北方河流水量较少,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故答案选D。12.B【解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整个工程分为拦江大坝、大型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工程已于2001年建成,故本题选B。13.C【解析】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还有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以上四条河流中,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故选C。14.B【解析】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故本题选B。15.D【解析】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B山脉是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A山脉是太行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④位于黄河的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 ”,故选D。16.(1)灌溉水源 (2)小 汇入支流少,径流量增加少 或沿线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引用黄河水量大 (3)含沙量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或打坝减淤,修建梯田等) (4)黄河下游地势低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洪涝 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概况及不同河段的特征。(1)读图分析可知,“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发达,原因在于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冲积土壤。(2)兰州至河口镇河段,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3)从图中看出,兰州至桃花峪河段,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因此河水含沙量快速增大;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植树造林。(4)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提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涝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河流》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在本册书中上承地形、气候,启下水资源。本节教材从我国的河湖概况、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等三大方面介绍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体现了河流在中国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展现了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教材在介绍长江、黄河时,采用了例举现实材料的方式,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清楚的表现长江、黄河的问题所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感悟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难点】长江、黄河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课前准备教材图表、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气势磅礴的黄河,风景秀丽的长江,这些河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河流,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它们的特征。 (黄河) (长江)【讲授新课】一:我国主要的河流展示亚洲水系图,提出问题:1、找出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雅鲁藏布江、E-额尔齐斯河、F-塔里木河,将代表字母填入空白图中;2、说出它们的流向、最终去向;归纳其所属的水系。3、根据河流的最终去向将河流分类;概括分布特征。二:水文特征探究外流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本环节将学生分为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四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个主题。每组要找出南、北方河流在这个主题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三:我国的湖泊读《中国水系图》,概括湖泊分布的特点。找出湖泊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将图2.21中的湖泊分类。展示《黄河壶口瀑布》图片和《黄河颂》节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黄河展示黄河源头、入海口、水系图,列出黄河基本概况的相关问题。二:黄河探秘 展示《黄河流域图》:提问:找一找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观察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为什么?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组。共同讨论内容:1、结合课文和图2.26、2.27和2.28,讨论、归纳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2、结合黄河存在问题 ,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各段开发及治理的侧重点。各组特别任务:上游:哪组和你们有相同的问题?中游:你们组的问题会影响哪一组?下游:你们组的主要问题,是受哪一组的影响?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一:长江展示长江源头、入海口、水系图,列出长江基本概况的相关问题。二:长江探宝 活动:结合课文,归纳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如何利用?分析长江之宝指的是什么,主要在哪,并分析原因。完成表格:上游中游下游地势落差利用方向三:群英献策1、展示知识之窗,《长江流域的洪灾》根据第42页“知识之窗”的内容,请你分析1998年长江发生洪灾的愿意和治理措施。2、展示课本44页知识之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金沙江沿岸森林遭砍伐》思考,为什么保护长江要从源头做起?。3、展示《长江流域洪灾分布示意图》思考:为什么湖泊的不断减少使长江少了一个蓄洪、调洪的安全阀呢?4、通过以上资料,你认为保护长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课堂小结】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归纳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掌握河流不同河段产生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措施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远比知识更重要。【板书设计】第三节 河流 课件27张PPT。课堂导入气势磅礴的黄河,风景秀丽的长江,这些河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河流,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它们的特征。黄河长江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小知识 水系:指一条河流的干流和所有支流组合在一起,水流相通的脉络系统。 流域面积:指一条河流及其所有支流的集水面积。学习新知 探究主题一:主要的河流1.找出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雅鲁藏布江、E-额尔齐斯河、F-塔里木河(将代表字母填入空白图中);ABCDEF一、我国的河湖状况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探究主题一:主要的河流2.说出它们流向、最终去向(所属水系);ABCDEF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探究主题一:主要的河流2.说出它们流向、最终去向;(所属水系)ABCDEF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探究主题一:主要的河流3.根据河流的最终去向将河流分类;概括分布特征。注入海洋—外流河—外流区—东部未注入海洋—内流河—内流区—西北内陆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淮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读第34页图2.20和《地理地图册》等相关资料,完成下表。活动流域区河流名称外流区内流区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西北地区学习新知 探究主题二:外流区,北方和南方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一、我国的河湖状况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秦岭—淮河一线不大降水较少,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大降水较多,流经湿润地区短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短长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长有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于0℃无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于0℃大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严重小植被覆盖高外流区,北方和南方的河流的水文特征:学习新知 一、我国的河湖状况探究主题三:湖泊分布的特点 1. 找出湖泊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 2.指出下列湖泊哪些是属于青藏高原,哪些属于长江流域?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黄河颂(节选)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 劈成南北两面。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1.发源地:2.注入:3.全长:4.地位:5.河流形状: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渤海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几”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6.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7.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8.上中下游分界点: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找一找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 观察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为什么?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土质疏松暴 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形成原因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1.发源地:2.注入:3.全长:4.地位:5.河流形状: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东海6300多千米长度、流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河“VW”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6.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7.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三峡: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9.上中下游分界点:8.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雅砻江岷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宜昌湖口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三、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 根据第42页“知识之窗”的内容,请你分析1998年长江发生洪灾的原因和治理措施。1.雨量丰沛、降水集中2.流域面积广、洪水由支流汇聚兴建水库,增加河流、湖泊的调洪能力。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退耕还湖。加固江防大堤。1.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使河道泥沙淤积、抗洪能力降低2.中游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新知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建立保护区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稀有性、典型性与代表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课堂小结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学会如何归纳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掌握河流不同河段产生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措施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远比知识更重要。广东人民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板书设计第三节 河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 河流 同步练习 .doc 2.3 河流 教案.doc 2.3 河流 课件(27张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