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Word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最后一千米”指的是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其已成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图为某网上商城自建物流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网上商城物流体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江浙沪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的地区
B.西部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
C.位于武汉的物流中心为省内服务
D.物流中心的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近
2.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千米”问题的是(  )
A.加快交通路网建设
B.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
C.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
D.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1929年,纽约市政府将原本穿越曼哈顿西区105条街道的地面铁轨改造为高架铁路,火车在楼房间穿行,完成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和卸载。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段街区的高架铁路运输日益衰弱。如今,纽约人将这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线型空中花园(如图),沿线原有的很多仓库和工厂被转化为艺术画廊、零售商店、餐厅等。据此完成3~5题。
3.当时,纽约市政府将地面铁轨改造为高架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
A.丰富城市景观
B.提高交通安全
C.促进港区发展
D.节约城市用地
4.早期,高架铁路沿线地区的城市用地类型主要属于(  )
A.交通用地
B.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5.如今,将高架铁路改造成线型空中花园,可以(  )
A.带动周边房地产发展
B.增强城区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地表水下渗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某种类型连锁店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连锁店,可能是(  )
①大型超市 ②日用品店 ③专卖店 ④快餐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影响图中连锁店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历史因素 ②行政因素 ③交通因素 ④市场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表是我国某特大城市某公交汽车站台A经过的公交线路总数和营运时段表,下图中圆表示城市面积,线段表示公交线路。据此完成8~9题。
年代
1970年
1990年
2010年
公交线路总数
2条
4条
8条
营运时段
7:00~18:00
6:00~20:00
5:00~22:00
8.该公交汽车站台附近最有可能分布(  )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小学教育园区
9.该公交汽车站台附近最有可能出现(  )
A.地面沉降
B.地表径流减少
C.大气污染
D.水污染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11.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13.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14.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下图示意某网络购物企业在全国设立的7个同级别的仓储式物流中心,与其直线连接的省级行政区属于该中心的服务范围。据此完成15~16题。
15.对图中仓储式物流中心的设置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区域人口密度
B.货物配送距离
C.区域经济关联度
D.交通通达度
16.图示城市中,仓储式物流中心的最佳选址应邻近(  )
A.商业街区
B.工业园区
C.居住社区
D.交通场站
2018年9月23日上午6时44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标志着香港并入全国高铁网。下图示意香港直达内地的首批17个城市位置及高铁线路分布。读图,回答17~19题。
17.广深港高铁的开通,对香港最显著的影响是(  )
A.扩大服务范围
B.提高服务等级
C.提升服务质量
D.增加服务种类
18.在选择香港直达内地的首批城市时,主要考虑(  )
A.两地往返的客流量
B.内地城市的人口规模
C.两地往来的货运量
D.内地城市的经济水平
19.通过优化高铁线路网,里程有较大缩短空间的是(  )
A.北京—香港
B.上海—香港
C.长沙—香港
D.福州—香港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株洲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华中南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之间最大的铁路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株洲既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中国电力机车之都”。2015年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产值突破1
000亿元,居全国首位。下图为株洲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评价株洲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资源条件。
(2)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对株洲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试分析近几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21.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外,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工业企业众多。2013年3月31日竣工的大连地铁南关岭站作为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
读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述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3)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4)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5:ACBCA
6-10:DBACD
11-15:C
B
ADC
16-20:DAA
B
20.答案:(1)有利条件:湘江穿过,水资源充足;周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工业用地资源条件好。
不利条件:煤炭和铁矿资源短缺。
(2)株洲位于湘江沿岸,便利的水运促进了其形成和发展;铁路的建设(株洲为铁路枢纽,位于京广线与沪昆线交会处)带动了株洲的发展,使其规模迅速扩大;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株洲的发展。
(3)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产品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国内外铁路、轻轨等交通运输迅速发展,产品需求量大;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大力扶持;铁路和水运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
21.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做大、做强。(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