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测试题一、选择题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A.四合院B.窑洞C.碉房D.平顶房2.有关旅游地信息收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有新闻媒介、旅行社、电脑网络等B.旅游地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特色等C.经济距离过大,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D.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距离过大,对游客吸引力都不大3.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甜北咸,南船北马B.湖南、四川等地居民爱吃辣C.山西人口味偏酸D.东牧西耕,东尖西平4.地摊经济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小强同学决定利用暑假摆地摊勤工俭学,下面我国四城市中最适合地摊销售钓鱼杆的是()A.广州B.乌鲁木齐C.拉萨D.呼和浩特往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上均匀洒一小把孜然,一股特殊的香味立刻扑面而来,难怪人们迷恋这“新疆味道”?除了作为调料,孜然还有祛风散寒?助消化和防腐等药效?自唐代传入我国后便深深的扎根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在新疆人们食用孜然利于健康,因为这里()①冬季寒冷②多大风天③潮湿闷热④喜食肉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孜然耐旱?怕涝,喜欢炎热的环境?除新疆外,适宜种植孜然的地区还有()A.大兴安岭B.太湖平原C.河西走廊D.三江源地区7.除了孜然散发的“新疆味道”,新疆吸引游客的还有()①崇尚歌舞的民族风情②香甜可口的各式瓜果③古丝路上的神秘楼兰④热闹欢快的泼水节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列民居属于北方地区的是()A.四合院B.土楼C.高脚屋D.茅草棚9.以下地方特色民居与其所在区域的组合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蒙古包——内蒙古B.傣家竹楼——云南西双版纳C.葡萄晾房——新疆吐鲁番盆地D.窑洞建筑——云贵高原的山区10.我国一些地区冬季有采冰的习俗。下图为某地人工采冰景观图。在东北,松花江的冰制作成冰雕,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冰在温暖的帐篷中融化成水,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在新疆,窖藏一冬的冰变成了盛夏时一碗碗特殊的冰饮。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A.利用B.保护C.改造D.破坏11.下列各组地方文化出现在黄河干流附近地区的是A.酥油茶、吊脚楼、蒙古包B.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C.赛龙舟、骑楼、京剧D.木卡姆艺术、那达慕大会、信天游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的习俗。然而同是粽子,各地的制作原料和口味有很大的差异。你吃过几种粽子?读“传统粽子口味地图”、“台湾岛物产分布图”,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一起来了解藏在粽子里的秘密吧。12.生活在海南岛的人们包制粽子时就地取材会选用()A.椰树叶B.荷叶C.芦苇叶D.竹筒13.下列对各地传统粽子的描述,符合当地特色的是()A.北京人爱吃甜粽子,常配以温带果品红枣B.四川人爱吃甜粽子,会加入山货香菇笋干C.新疆人爱吃咸粽子,多选用新鲜鱼肉虾肉D.江西人爱吃咸粽子,少不了香甜的葡萄干14.台湾粽子的口味和馅料都很丰富。结合台湾地理环境特点,台湾粽子中会加入()①甘蔗②菠萝③蘑菇④海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课是一门用途不大的课程B.地理课是一门趣味性不强的学科C.地理课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千姿百态D.同学们所学的地理知识,不是终身受用的16.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的吃穿住行都与地理学密切相关B.我们种植农作物和地理环境没有关系C.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无关D.我们建煤炭基地和地理环境没有关系不同地区因自然环境不同,民居、饮食的差异很大,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7.黄土高原的代表性民居是A.碉房B.四合院C.竹楼D.窑洞18.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是A.面食B.大米C.糌粑D.牛羊肉19.到西双版纳旅游,欣赏不到的景观是()A.风吹草低见牛羊B.望天树、板状根等热带植物C.亚洲象、绿孔雀等热带动物D.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风情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依托历史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栽的革命精神,发展了红色旅游。下图为全寨县简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上图中的景观图片为金寨县天堂寨,图中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位于山区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楼房林立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21.金寨县依托“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蓝结合”,走出一条生态脱贫新路。下列符合该县致富措施的是①依靠山区发展特色农业②依托历史发展红色旅游③依靠水库发展蓝色海洋渔业④依托自然风光发展绿色旅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红色旅游资源A.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B.只分布在城市C.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D.只分布在山区23.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吃鱼B.长期住在水边的人们擅长游泳C.南方地区多斜顶的房屋D.非洲人穿着厚重的兽皮侗族集中分布于湘、贵、桂等一些区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雨桥是侗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木资源修建的一种独特建筑。下图是侗族风雨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侗族风雨桥反映出的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有()A.降水丰富B.植被覆盖率低C.河流稀少D.水资源短缺25.侗族()A.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每年举办那达慕大会C.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D.仍然使用骆驼作为运输工具二、解答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浮邱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该山有48面峰,主峰海拔752米,面积约58平方公里。浮邱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湖南省道教的发源地。桃江十大旅游景点之一。(1)从本质上看,道教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原因________(填相同、不同、无法确定),在浮丘山山顶上,我们发现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_分布。(2)如果你到该地考察景点沿线地形特征和山顶浮丘寺的建筑特点,应该注意些什么?27.材料分析题。我国南方夏季高温,全年降水多。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特性,居住窑洞,即可节省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请回答问题:请分析他们居住的地方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南方居民:。黄土高原的居民:。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其建造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坑院是向下深挖土层而建的,多分布在平坦的黄土塬面上。地坑院窑洞内冬暖夏凉,院心往往会栽种一株树冠高出地表的高大落叶乔木。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请推测地坑院院心栽种高大落叶乔木的主要作用____。29.“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旅游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时间日常安排(旅游路线)交通工具第一天广州-+武汉-◆宜昌火车、长江游轮第二天宜昌→重庆长江游轮第三天重庆→成都火车第四、五天成都→青海湖飞机、汽车第六天青海湖→广州(1)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从宜昌乘长江游轮到重庆,经过了我国地势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这里水能资源丰富。(2)该旅行团在第____天经过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五天的行程中,第____天所选择交通方式受天气的影响最小。(3)到达某旅游地后,近距离游览一般都选择____作为交通工具。(4)第四、五天的旅途是从我国____盆地到____高原,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反应,其原因是____升高。(5)游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模糊了,如果需要当天就到家,只能选择____作为交通工具。参考答案1.A2.D3.D4.A5.B6.C7.A8.A9.D10.A11.B12.A13.A14.B15.C16.A17.D18.A19.A20.B21.B22.A23.D24.A25.A26.(1)相同条带状(2)①注意安全;②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③不乱扔垃圾;④不污染水源;⑤不大声喧哗;⑥不攀折花木;⑦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等。27.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黄土具有直立性,开挖窑洞,冬暖夏凉。28.地坑院位于地势平坦的黄土塬面上不易被行人发现,院中种植高大乔木,树冠高出地面,可警示行人此处有坑,防止行人坠入;黄土高原夏热冬寒,落叶乔木夏季枝繁叶茂,遮阴纳凉效果好,冬季落叶后,可让阳光进入窑洞,利于提高窑洞温度。29.京广线二三二三汽车四川青藏海拔飞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