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地理试卷2020.6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学习地球运动时,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了许多活动。图1为制作的地球仪,图2为演示地球运动示意
图,图3为绘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1~4小题。


线
甲同学制作地球仪时
用铁丝代表地球上实际的地轴B.让铁丝垂直桌面
C.在铁丝与球面的交点标注N、SD.用圆圈表示经线
2.图2中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乙同学
A.正在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B.手臂伸展角度始终不变
C.运动方向为①→④→③→②D.绕甲同学一图代表一天
3.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3所示日期对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图3所示日期前后,北京
A.天气炎热B.昼长夜短C.漫山红叶D.正午树影最长
“中国尊”是北京最高的建筑它的外形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一一“尊”的意象。图4为“中国尊”
照片,图5为“中国尊”所在区域地图。读图,完成5~7题。
5.“中国尊”的建筑理念与首都城市职能中最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图4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A.日出时B.上午C.中午D.日落时
中服大
7.利用于机地图导航到“中国尊”游览,步骤是
世茂大厦⊙
①在APP中输入“中国尊”
②点击出行方式(比如地铁公交)
③出站后选择步行导航到目的地④查看有几种出行线路,进行对比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④②①③
截上2019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其中,沪昆高
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小时,两地朝友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之一。图6为沪昆高
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与乘坐飞机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
铁路沪昆高铁示意图
①速度更快
②耗时更短
③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④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沪昆高铁的开通,可以实现
A.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B.每日有大量香蕉从昆明运至上海
C.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
D.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图的发展
10.沿沪昆高铁旅行无法欣赏到的美景是
加组
B
D
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图7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1~14题。
11.珠穆朗玛峰
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B.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12.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
直沿山脊前进
B.一直沿山谷前进
C.一号营地至峰顶最难攀登D.全程长4000多米
13.测量登山队员面临的困难有
①极度严寒②极度缺氧③施石流频发④恃大暴雨
国界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20年4月珠峰大本营、中间营和前进营完成5G网络建设。通过
5G+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从“云端”感受珠峰的
巍峨壮美。云技术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C.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D.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图8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
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
A.荒漠、戈壁分布在西南地区
B.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草地面积占比最小
D.耕地面积占比最大
16.关于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集中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林地
草地
B.北方地区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荒漠、戈壁
等降水量线(mm
C.南方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D.渔业多分布在沿海、河湖地区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地理试卷2020.6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学习地球运动时,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了许多活动。图1为制作的地球仪,图2为演示地球运动示意图,图3为绘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1~4小题。
1.甲同学制作地球仪时
A.用铁丝代表地球上实际的地轴
B.让铁丝垂直桌面
C.在铁丝与球面的交点标注N、S
D.用圆圈表示经线
2.图2中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乙同学
A.正在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B.手臂伸展角度始终不变
C.运动方向为①→④→③→②
D.绕甲同学一图代表一天
3.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3所示日期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3所示日期前后,北京
A.天气炎热
B.昼长夜短
C.漫山红叶
D.正午树影最长
“中国尊”是北京最高的建筑它的外形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一一“尊”的意象。图4为“中国尊”照片,图5为“中国尊”所在区域地图。读图,完成5~7题。
5.“中国尊”的建筑理念与首都城市职能中最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6.图4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A.日出时
B.上午
C.中午
D.日落时
7.利用于机地图导航到“中国尊”游览,步骤是
①在APP中输入“中国尊”
②点击出行方式(比如地铁公交)
③出站后选择步行导航到目的地
④查看有几种出行线路,进行对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截止2019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其中,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小时,两地朝友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之一。图6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与乘坐飞机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
①速度更快

耗时更短
③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

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沪昆高铁的开通,可以实现
A.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
B.每日有大量香蕉从昆明运至上海
C.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
D.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图的发展
10.沿沪昆高铁旅行无法欣赏到的美景是
A
B
C
D
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图7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1~14题。
11.珠穆朗玛峰
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B.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D.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12.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
A.一直沿山脊前进
B.一直沿山谷前进
C.一号营地至峰顶最难攀登
D.全程长4000多米
13.测量登山队员面临的困难有
①极度严寒
②极度缺氧
③施石流频发
④恃大暴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年4月珠峰大本营、中间营和前进营完成5G网络建设。通过5G+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从“云端”感受珠峰的巍峨壮美。云技术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
A.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C.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
D.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图8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
A.荒漠、戈壁分布在西南地区
B.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草地面积占比最小
D.耕地面积占比最大
16.关于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集中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北方地区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C.南方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D.渔业多分布在沿海、河湖地区
“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图9是唐诗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唐诗之路
A.位于江苏省
B.呈东北西南走向
C.地势东高西低
D.山水相依,气候湿润
18.李白在此留下了大量脸炙人口的诗句。以下诗句中描写此地景色的是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B.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辗台
19.唐诗之路计划申遗,其意义是
A.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传承
B.加快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D.建设环境教育的基地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10是我国两种传统民居的景观图,甲是云南地区的傣家竹楼,乙是东北林区的木屋。读图,完成20、21题。
20.甲、乙民居的共同点是
A.房顶倾斜,便于雨雪滑落
B.木制材料,容易拆卸
C.门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
D.底层架高,方便进出
21.甲乙民居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植被茂盛
B.甲:降水稀少
C.乙:全年寒冷
D.乙:终年干燥
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的两个大岛。图11为两岛位直及地形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海南岛
A.是我国第一大岛
B.北隔海峡与福建相望
C.全部位于热带
D.平原集中在南部地区
23.台湾岛
A.对外联系以铁路为主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C.河流流程短,结冰期短
D.降水东部少西部多
24.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
①陆地相连
②语言相通
③民族同根
④文化同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2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25~27题。
25.图中甲地的气温可能是
A.小于0℃
B.小于10°C
C.10℃20℃
D.大于20℃
26.图中
A.等温线与经线方向大体一致
B.等温线与海岸线大体重合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
D.同纬度海洋气温都高于陆地
27.甲地气温明显低于乙地的原因是
A.纬度高
B.距海远
C.海拔高
D.人口少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图13是过去百年间10次大地震的相关信息及所在位直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比较10次大地震,可以发现
A.震级越大,死亡人数越多
B.我国地震灾害严重
C.印度尼西亚地震死亡人数最多
D.近20年地震次数减少
29.10次大地震主要发生在
A.太平洋板块
B.板块内部
C.岛屿国家
D.板块交界处
30.在地震频发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
①学习防震知识
②进行地震预报
③熟悉避难场所
④参加地震演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已经先后对南极进行了36次科学考察现在正在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图14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南极地区
A.全部位于南极图以南
B.科学研究价值巨大
C.动物、植物资源丰富
D.平原面积广大
32.五个科考站的共性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气候酷寒干燥
C.均位于大陆边缘
D.可进行全年科考
33.可在南极地区开展的科考项目有
①监测臭氧层变化,研究大气污染现状
②监测海冰动态,计划开发淡水资源
③监测海平面升降,研究全球气候问题
④监测海洋水质,研究海洋污染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两国开启能源合作新篇章。图15为俄罗斯地图。读图,完成34~36题。
34.俄罗斯
A.国土辽阔,跨三个温度带
B.气候寒冷,森林资源贫乏
C.海陆兼备,地跨欧亚两洲
D.地形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35.俄罗斯四大工业区
A.分布在欧洲部分
B.分布在铁路沿线
C.远离矿产资源产地
D.轻重工业均比较发达
36.能源、合作对我国的影响是
①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②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③完全替代我国天然气资源
④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据此,完成37、38题。
37.漫画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C.控制能源消费数量
D.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图17为密西西比河与长江的纵剖面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
A.两河都发源于高山、高原地区
B.两河都属于外流河,注入大西洋
C.长江干流流程比密西西比河短
D.长江地势起伏比密西西比河大
40.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
B.中下游地区水运便利
C.为沿岸地区提供水源
D.干流可以全程通航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50分)
晋善晋美
41.(13分)“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图18为山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因居于
山脉之西而得名,地形以

为主。
山西人喜面食,面食种类多样,其中刀削面是最有代表的美食名片。
(2)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小麦生长。结合地形和水源条件,
成为重要的农业区。人们把麦粒加工制成面条、馒头、包子等,丰富了山西人的餐桌,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3)山西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最北部的是
。南部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我国以保护“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这些都属于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下保护山西文化遗产的建议,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云冈石窟,利用先进技术重塑石像替换旧石像
B.平遥古城,城墙上安装多部电梯便于俯瞰古城
C.五台山,建议游客将垃圾入筐或带走垃圾
D.长城遗址,借助网络售票限定单日最高客流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山西省号称“煤海”,煤炭储量丰富。图19为煤炭主要用途示意图。
(4)煤炭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煤炭的用途,山西可以重点发展(
)。
①电子信息
②机械制造
③石油化工
④火力发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有人提出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停止煤炭开采。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行万里路
42.(11分)热爱地理的中学生小雨暑假跟随父母到达欧洲西部,开启了愉悦的旅程,完成了自己的旅游心愿单。图20为欧洲西部示意图,图21为伦敦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小雨的“旅游心愿”与图20中标注的四个地点进行连线。
爬上高山体验冰雪项目的魅力

参观0。经线通过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游览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

体验极昼观看午夜的太阳

(2)小雨在旅途中发现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奶、肉食、奶酶等食品,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结合图文资料,完善下面知识结构。
(3)小雨发现欧洲西部许多大城市沿
分布,原因是(
)。
①水能丰富
②水运便利
③地形平坦
④靠近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雨搜集了关于荷兰的资料:荷兰地势低平,二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为了生存和发展,几百年来荷兰人向海要地,围海造田。
近年来荷兰人发现围海造田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湿地减少、土地盐碱化、许多动植物绝迹针对这些状况,荷兰政府制定了“把土地还给大海”计划,让一片填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
(4)荷兰人先后“围海造田”、“退耕还海”,你更支持哪种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人水和谐
43.(14分)水是生命之源,我国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水情。图22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2)三江源地区是澜沧江、黄河和
的发源地,这里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对河流水量有
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图22中,西北地区主体为
带,而绿洲依靠河水和
成为“西北粮仓”和“瓜果之乡”。
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用水结构发生图22了很大变化。图23是2009年与2018年北京市用水总量及用水结构饼状图。
(4)与2009年相比,说出2018年北京市用水的变化。
变化1:
;变化2:

(5)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双项选择)
A.水稻种植面积缩小
B.工厂全部外迁
C.城市绿化面积扩大
D.人口数量增加
木兰溪是福建省青田市的母亲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过20年科学治理和规划,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向生态之河华丽转身。图24为木兰溪流域图。
(6)完成下列结构图,说明木兰溪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7)为综合治理木兰溪洪涝灾害,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①上游封山育林,保证清水下山
②下游加高、加固河堤,提高防洪标准
③中游截弯取直,原河道蓄洪
④跨流域调水,减少干流水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木兰溪已成为甫田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何借助风景进行发展,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胞波情长
44.(12分)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历久弥坚的中缅胞波情谊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缅山水相连,发源于我国境内的独龙江流经缅甸时称
,该河流向是
,最终注人

(2)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耶涯水电站是缅甸目前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缅甸的
(方位),选址在此的原因是

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抽木均来自缅甸。
(3)说明缅甸柚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下面是关于缅甸的叙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东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分明,水热资源丰沛,独特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柚木生长。这些珍贵的木材在开采后,放入河流顺流而下到达我国,在云南进一步加工成精美的木制品。除此之外,缅甸也积极种植水稻、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以增加经济收入。
错误1:
;错误2:

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们的祖先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的商旅古道,称为“金银大道”。今天,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为主线,“金银大道”越走越宽。
(5)推进中缅两国经济合作,适宜的做法是(

①中国从缅甸进口石油资源,实现能源合作
②中国人口迁徙至中缅边境,便于两国合作
③缅甸大力发展畜牧业,丰富出口产品种类
④缅甸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缅甸千年古都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图26),据此图26推断当地居民主要信奉
教。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地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B
D
C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A
B
D
D
C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D
A
C
C
B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C
C
B
A
B
B
D
D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50分)
41.(13分)(1)太行
高原
山地(2)温带季风气候
汾河谷地(3)云岗石窟
人文
C
D(4)非可再生
D(5)观点不给分,观点与理由相符得分
42.(11分)
(1)爬上高山体验冰雪项目的魅力→③;参观0。经线通过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④;游览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②;体验极昼观看午夜的太阳→①
(2)西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畜牧业(3)河流
B
(4)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退耕还海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减少土地盐碱化
(?https:?/??/?www.baidu.com?/?s?wd=%E5%9C%9F%E5%9C%B0%E7%9B%90%E7%A2%B1%E5%8C%96&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观点不给分,观点与理由相符得分)
43.(14分)(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长江
储蓄(调节)(3)缺水
高山冰雪融水(4)农业用水减少;工业用水增加;生活用水增加;环境用水增加(5)C(6)
①平原
②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多)③暴雨(大雨)(7)A(8)合理即可
44.(12分)(1)伊洛瓦底江
自北向南
安达曼海(印度洋)(2)北部
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缅甸全年气温在25—30℃.符合柚木的生长条件;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符合柚木降水量的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水良好。(4)缅甸位于中南半岛东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放入河流顺流而下到达我国;缅甸也积极种植水稻、棉花、甜菜等农作物(5)B(6)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