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七上·阳江月考)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2.(2018七上·阳江月考)2018年09月28日18时02分在印度尼西亚(南纬0.25°,东经119.90°)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正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
A. B.
C. D.
3.(2016七上·龙岗期中)地球的形状是(  )
A.天空半球形而地面四方形
B.很规则的正圆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4.(2018七上·阳江月考)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5.(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是半圆,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是直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D.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6.(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160°W和40°N B.160°E和40°N
C.160°W和40°S D.160°E和40°S
(2)A点位于B点的(  )
A.西南方 B.东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3)下列有关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点都位于高纬度
B.BCD三点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南半球
C.四点都位于东半球
D.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点
7.(2016七上·莒县月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180°W B.20°W,160°E
C.0°E,160°W D.90°E,90°W
8.(2016七上·莒县月考)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N
C.15°W,35°S D.15°W,25°N
9.(2016八下·雅安期末)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北回归线
10.(2016七上·莒县月考)0°经线是(  )
A.赤道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东西经度分界线 D.一个圆
11.(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N,90°E)
C.(30°S,90°W) D.(30°S,90°E)
(2)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位于东半球
B.D点位于南半球
C.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了两次太阳直射
12.(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地球上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出现图一现象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A.(135°W,23.5°N ) B.(135°E,23.5°N )
C.(45°W,66.5°N) D.(135°W,23.5°S)
(2)出现图一现象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在的位置是图二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3.(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A点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中纬度 D.位于北寒带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 20°E B.20°S 40°W
C.20°N 40°E D.40°S 20°W
(3)和B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是(  )
A.40°N 140°W B.40°N 140°E
C.40°S 140°W D.40°S 140°E
14.(2018七上·阳江月考)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置在黑夜之中
C.此时正值秋分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15.(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当太阳直射b线时,上海可能有的现象是(  )
A.蝉鸣林更幽 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清明时节雨纷纷
(2)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全部在c线以内
B.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
C.c线以内属于寒带
D.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
16.(2016七上·莒县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致的是(  )
A.绕转中心 B.方向 C.周期 D.产生现象
17.(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上海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
B.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转换
C.东北冬季漫长海南岛四季长夏无冬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18.(2018七上·阳江月考)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1,完成下面小题。
(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D.地球公转至夏至点
(2)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酒泉(28°N,111°E) B.太原(39°S,100°E)
C.西昌(40°N,110°W) D.文昌(19°N,110°E)
19.(2018七上·阳江月考)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奥运会期间,地球公转至如图所示的(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2)此时广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不能确定
20.(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图中甲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  )
A.睡觉 B.看日出 C.午休 D.工作
21.(2018七上·阳江月考)诗句“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描述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2.(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图,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3.(2018七上·阳江月考)当我们放寒假过春节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  )
A.放寒假 B.放春假 C.放秋假 D.放暑假
24.(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一年内的运行轨迹和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直射点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经线a的经度是(  )
A.20°E B.20°W C.160°E D.160°W
25.(2016七上·宁津月考)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由大变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
26.(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 全部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根据地球仪的形状判断,实际距离最短的是(  )
A.ab B.dc C.bc D.ad
(3)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30°E B.150°W C.150°E D.30°W
27.(2018七上·阳江月考)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30°E B.150°W C.150°E D.30°W
28.(2018七上·阳江月考)北极燕鸥是候鸟(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时,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到南极洲,在这儿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才北飞,回到北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燕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均为(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2)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半球各地(  )
A.出现极昼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
A.23.5°S B.23.5°N C.66.5°S D.66.5°N
29.(2018七上·阳江月考)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  )
A.北,北 B.北,南 C.南,南 D.南,北
30.(2018七上·阳江月考) 2018年1月31日晚,152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天文奇观在夜空中上演。左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我国月食“建议打开方式分布图”,右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下列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月食的初亏发生在北京时间19:47,长春的小明同学说太阳已经落山4个小时了,而乌鲁木齐的小红同学说太阳刚刚落山2个多小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长春比乌鲁木齐先进入黑夜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长春比乌鲁木齐先进入黑夜
C.小红所处地势高,天色黑的晚
D.小红地处内陆,夜色来的晚
(2)本次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右图中所示的(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3)当地球运行至a时(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4)此次月食后的1个月内,北京市(  )
A.昼变长 B.昼变短 C.昼长夜短 D.昼夜等长
31.(2016七上·万全月考)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
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32.(2018七上·阳江月考)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33.(2018七上·阳江月考)10月的一天,小明说,我们这里越来越冷了;汤姆说,我们这里一直很热;妮妮说,我们这里越来越暖和了,对他们所在地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热带,妮妮在南温带
B.小明在南温带,汤姆在热带,妮妮在北温带
C.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北温带,妮妮在南温带
D.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南温带,妮妮在南温带
34.(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为广东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从图上远处驶来的轮船可以看出,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是个球体,才会看到这种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从原来的船先看到船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南纬0.25°,东经119.90°,乙地的经纬度为0°,119°E;丙地的经纬度为1°S,120°E;丁地的经纬度为1°S,119°E。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经纬网定位,主要是学会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关键是东西经的判断,数值往东边增大为东经往西边增大为西经。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要理解记忆.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答案】C,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线特点: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互相平行,是整圆,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故答案为:CD
【点评】考查经纬线的特征,经线是半圆,每条经线都相等,纬线是圆,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
6.【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可以判断出D点的经纬度是160°E和40°N。
(2)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3)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A,B,C,D四点经纬度依次是(20°N,160°W);(80°W,40°N);(120°W,60°N),(160°E,40°N);根据四点的经纬度可判断出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点。
故答案为:(1)B;(2)A;(3)D;
【点评】(1)考查经纬网定位,注意观察地图,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数值,注意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划分即可,比较简单。
(2)考查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
(3)学生注意,越靠近赤道,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越向两极,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
7.【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根据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N),以南为南半球(南纬﹣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可判断:A(165°E,2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A不符合题意;B(21°W,7°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B不符合题意;C(15°W,3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故C符合题意;D(15°W,25°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及其纬度的划分,根据其界线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北方,应选择建在南极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10.【答案】C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赤道是0°纬线,故A错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B错误;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C正确;经线是半圆形,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线及特点,牢记即可.
11.【答案】(1)B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1)由图可知,图中D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30°N,90°E)。
(2)根据这幅经纬网图,C点经度是60°W,是位于西半球;D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不相等;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经纬网定位,主要是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可以从图中中直接读出数据,比较简单,基础题。
(2)考查半球划分,经纬线的特点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学生要注意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它们之间的范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12.【答案】(1)B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从图中昼夜分布看,北极圈内全部是极昼想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此时太阳治设在北回归线上,即北纬23,5°。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的经度是东经135°即白昼的中心线上。
(2)出现图一中的现象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再北回归线上。所以选择图二中的丁。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字北回归线,顺着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0度经线的下面为东经。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在丁位置。
13.【答案】(1)C
(2)B
(3)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W,4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知,A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2)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C点的经纬度是20°S,40°W。
(3)对跖点就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40°E,40°N.由此可知,其对跖点的经纬度是40°S,140°W。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1)考查半球纬度和五带的划分,学生主要要注意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东西经的划分不是同一条经线。
(2)考查经纬网定位,以0度经线为界,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3)考查地球的中心对称点,南北纬相反,东西经相反且数值相加为180度。
14.【答案】B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处于黑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对于北半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为极夜。
15.【答案】(1)A
(2)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以判断出该地是为北极点俯视图,读图可知,b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b线时,上海正好处于夏季,可能有的现象是蝉鸣林更幽。
(2)读图可知,c线为北极圈,南极洲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c线以内属于南寒带;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根据图可判断为北半球,因此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季,蝉多。
(2)考查南北半球,从第一问已经判断为北半球,所以南极洲不可能出现在c线以内。
16.【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结合选项,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牢记即可。
17.【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由于地球始终保持66.5°的倾斜,所以地球上各地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就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以上四个现象中,德州市春夏秋冬四季转移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动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8.【答案】(1)B
(2)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2017年4月2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对已北半球来说,昼长夜短,地球公转至春分日至夏至点之间,南极圈内不一定有极夜现象。
(2)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酒泉的经纬度是(40°N,100°E),太原(39°N,110°E);西昌(40°N,110°W);D.文昌(19°N,110°E)。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四季的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2)考查经纬网定位,0度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19.【答案】(1)A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④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①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②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③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6年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①②之间。
(2)2016年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低于北半球来说,昼长夜短,此时广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二分二至时间及地球公转位置,8月份在夏至和秋分之间,即①②之间。
(2)考查昼夜长短情况,夏半年(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总是昼长夜短。
20.【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对于甲地来说,在晨昏线上,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甲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看日出。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有白天变为黑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2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太阳直射赤道,可能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再根据题意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可知,描述的节气是春分日。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二分二至,春分3月21,夏至6月22,秋分9月23,冬至12月22。
22.【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南北两极的经纬网上,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弧形或圆圈,读图可知,图中交点是南极点,所以①点的纬度是70°S,在南极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所以由此可以判断①的经度属于东经170°。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经纬网定位,本题难度较大,纬度比较好判断,70°S,经度需要学生有转换能力,通过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东西经。
23.【答案】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公转产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放寒假过春节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放暑假。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季节的变化,学生只要记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可。
24.【答案】(1)B
(2)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夏至日时,太阳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从上图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可以看出,当太阳运行至②处时,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也就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2)从图上可以看出,左边是西半球,右边是东半球,a是处在东半球的起始位置,也就是东半球的起始经线,是20°W。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考查总要的经纬线,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5.【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因此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增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纬度变化的规律,理解答题即可。
26.【答案】(1)B
(2)B
(3)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1)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a、b、c、d全部位于南半球。
(2)经线都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经线上纬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纬线都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上经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隔111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因此bc=ad>ab>cd。
(3)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ad30°W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50°E。
故答案为:(1)B;(2)B;(3)C;
【点评】(1)考查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考查经纬线的长度,经线都是等长的,纬线赤道最长,向两极越来越短。
(3)考查经线圈的组成,方法是两条经线若能组成经线圈,则两条经线的数值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27.【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a、b、c、d全部位于南半球,故本题选B。(2)经线都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经线上纬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纬线都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上经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隔111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因此bc=ad>cd>ab,故本题选A。(3)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ad30°W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50°E,故本题选C。
【点评】
28.【答案】(1)B
(2)C
(3)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重要经纬线;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所以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由题目可知,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两极一次,也就是每一次是从北极飞到南极,两次行走的路程是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太阳是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S,23.5°N是北回归线,66.5°S是南极圈,66.5°N是北极圈。
故答案为:(1)B;(2)C;(3)A;
【点评】(1)考查地球的大小,地球为一个球体,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从南极到北极为地球赤道的一半。
(2)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3)考查特殊的经纬线,南回归线为23.5°S,北回归线为23.5°N。
29.【答案】C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国庆节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国庆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且继续向南运动。
30.【答案】(1)A
(2)A
(3)B
(4)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现象、五带的划分;月亮阴晴圆缺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
(2)读图可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8年1月31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a-b段。
(3)读图可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当地球运行至a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
(4)读图可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8年1月31日后的1个月内,北京市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昼开始变长,但总的来说仍然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A;(2)A;(3)B;(4)A;
【点评】(1)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东边总是比西边先日出日落。
(2)考查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地球公转的位置,1月31日,处在北半球的冬至和春分之间。
(3)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4)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冬至日时北京昼最长,过了冬至日,北京昼开始变长。
31.【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两架飞机会在北极上空相遇,而不会各绕地球一周,故A不符合题意;
两架飞机会越来越近,在北极上空相遇,故B不符合题意;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两架飞机会在北极上空相遇,故C符合题意;
两架飞机会越来越近,在北极上空相遇,故距离为由远而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形状和特点及方向的判别,理解答题即可。
32.【答案】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有没有太阳直射和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依据,也即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有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
33.【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在10月的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到了南半球,而且继续往南移动,小明说的我们这里越来越冷了,说明是处在北温带;汤姆说的一直很热,说明他是位于全年高温的热带;妮妮说的这里越来越暖和那就是在南温带。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热带终年炎热,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4.【答案】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才会最大,这时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冬至日。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影子变化,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
1 / 1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七上·阳江月考)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从图上远处驶来的轮船可以看出,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是个球体,才会看到这种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从原来的船先看到船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2018七上·阳江月考)2018年09月28日18时02分在印度尼西亚(南纬0.25°,东经119.90°)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正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南纬0.25°,东经119.90°,乙地的经纬度为0°,119°E;丙地的经纬度为1°S,120°E;丁地的经纬度为1°S,119°E。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经纬网定位,主要是学会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关键是东西经的判断,数值往东边增大为东经往西边增大为西经。
3.(2016七上·龙岗期中)地球的形状是(  )
A.天空半球形而地面四方形
B.很规则的正圆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要理解记忆.
4.(2018七上·阳江月考)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是半圆,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是直线,指示南北方向
C.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D.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答案】C,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线特点: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点,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互相平行,是整圆,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任何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的长度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
故答案为:CD
【点评】考查经纬线的特征,经线是半圆,每条经线都相等,纬线是圆,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
6.(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160°W和40°N B.160°E和40°N
C.160°W和40°S D.160°E和40°S
(2)A点位于B点的(  )
A.西南方 B.东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3)下列有关A,B,C,D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点都位于高纬度
B.BCD三点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南半球
C.四点都位于东半球
D.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点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可以判断出D点的经纬度是160°E和40°N。
(2)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3)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A,B,C,D四点经纬度依次是(20°N,160°W);(80°W,40°N);(120°W,60°N),(160°E,40°N);根据四点的经纬度可判断出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A点。
故答案为:(1)B;(2)A;(3)D;
【点评】(1)考查经纬网定位,注意观察地图,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数值,注意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划分即可,比较简单。
(2)考查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
(3)学生注意,越靠近赤道,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越向两极,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
7.(2016七上·莒县月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180°W B.20°W,160°E
C.0°E,160°W D.90°E,90°W
【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选B。
8.(2016七上·莒县月考)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7°N
C.15°W,35°S D.15°W,25°N
【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根据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N),以南为南半球(南纬﹣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可判断:A(165°E,2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A不符合题意;B(21°W,7°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B不符合题意;C(15°W,3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故C符合题意;D(15°W,25°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及其纬度的划分,根据其界线理解解答即可.
9.(2016八下·雅安期末)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北回归线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北方,应选择建在南极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10.(2016七上·莒县月考)0°经线是(  )
A.赤道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东西经度分界线 D.一个圆
【答案】C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赤道是0°纬线,故A错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B错误;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C正确;经线是半圆形,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线及特点,牢记即可.
11.(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30°N,90°W) B.(30°N,90°E)
C.(30°S,90°W) D.(30°S,90°E)
(2)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位于东半球
B.D点位于南半球
C.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了两次太阳直射
【答案】(1)B
(2)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1)由图可知,图中D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30°N,90°E)。
(2)根据这幅经纬网图,C点经度是60°W,是位于西半球;D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不相等;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经纬网定位,主要是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可以从图中中直接读出数据,比较简单,基础题。
(2)考查半球划分,经纬线的特点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学生要注意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它们之间的范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12.(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地球上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出现图一现象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A.(135°W,23.5°N ) B.(135°E,23.5°N )
C.(45°W,66.5°N) D.(135°W,23.5°S)
(2)出现图一现象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在的位置是图二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B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从图中昼夜分布看,北极圈内全部是极昼想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此时太阳治设在北回归线上,即北纬23,5°。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的经度是东经135°即白昼的中心线上。
(2)出现图一中的现象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再北回归线上。所以选择图二中的丁。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字北回归线,顺着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0度经线的下面为东经。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在丁位置。
13.(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A点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位于中纬度 D.位于北寒带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 20°E B.20°S 40°W
C.20°N 40°E D.40°S 20°W
(3)和B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是(  )
A.40°N 140°W B.40°N 140°E
C.40°S 140°W D.40°S 140°E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W,4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知,A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2)依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C点的经纬度是20°S,40°W。
(3)对跖点就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40°E,40°N.由此可知,其对跖点的经纬度是40°S,140°W。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1)考查半球纬度和五带的划分,学生主要要注意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东西经的划分不是同一条经线。
(2)考查经纬网定位,以0度经线为界,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3)考查地球的中心对称点,南北纬相反,东西经相反且数值相加为180度。
14.(2018七上·阳江月考)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置在黑夜之中
C.此时正值秋分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处于黑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对于北半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为极夜。
15.(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当太阳直射b线时,上海可能有的现象是(  )
A.蝉鸣林更幽 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清明时节雨纷纷
(2)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全部在c线以内
B.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
C.c线以内属于寒带
D.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
【答案】(1)A
(2)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以判断出该地是为北极点俯视图,读图可知,b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b线时,上海正好处于夏季,可能有的现象是蝉鸣林更幽。
(2)读图可知,c线为北极圈,南极洲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c线以内属于南寒带;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根据图可判断为北半球,因此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季,蝉多。
(2)考查南北半球,从第一问已经判断为北半球,所以南极洲不可能出现在c线以内。
16.(2016七上·莒县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一致的是(  )
A.绕转中心 B.方向 C.周期 D.产生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结合选项,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牢记即可。
17.(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上海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
B.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转换
C.东北冬季漫长海南岛四季长夏无冬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由于地球始终保持66.5°的倾斜,所以地球上各地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就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以上四个现象中,德州市春夏秋冬四季转移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动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8.(2018七上·阳江月考)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1,完成下面小题。
(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D.地球公转至夏至点
(2)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酒泉(28°N,111°E) B.太原(39°S,100°E)
C.西昌(40°N,110°W) D.文昌(19°N,110°E)
【答案】(1)B
(2)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2017年4月2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对已北半球来说,昼长夜短,地球公转至春分日至夏至点之间,南极圈内不一定有极夜现象。
(2)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酒泉的经纬度是(40°N,100°E),太原(39°N,110°E);西昌(40°N,110°W);D.文昌(19°N,110°E)。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四季的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2)考查经纬网定位,0度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19.(2018七上·阳江月考)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奥运会期间,地球公转至如图所示的(  )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2)此时广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不能确定
【答案】(1)A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④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①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②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③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6年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①②之间。
(2)2016年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低于北半球来说,昼长夜短,此时广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二分二至时间及地球公转位置,8月份在夏至和秋分之间,即①②之间。
(2)考查昼夜长短情况,夏半年(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总是昼长夜短。
20.(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图中甲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  )
A.睡觉 B.看日出 C.午休 D.工作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对于甲地来说,在晨昏线上,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甲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看日出。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有白天变为黑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21.(2018七上·阳江月考)诗句“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描述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太阳直射赤道,可能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再根据题意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可知,描述的节气是春分日。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二分二至,春分3月21,夏至6月22,秋分9月23,冬至12月22。
22.(2018七上·阳江月考)读经纬网图,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南北两极的经纬网上,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弧形或圆圈,读图可知,图中交点是南极点,所以①点的纬度是70°S,在南极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所以由此可以判断①的经度属于东经170°。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经纬网定位,本题难度较大,纬度比较好判断,70°S,经度需要学生有转换能力,通过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东西经。
23.(2018七上·阳江月考)当我们放寒假过春节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  )
A.放寒假 B.放春假 C.放秋假 D.放暑假
【答案】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公转产生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放寒假过春节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在放暑假。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季节的变化,学生只要记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可。
24.(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一年内的运行轨迹和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直射点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经线a的经度是(  )
A.20°E B.20°W C.160°E D.160°W
【答案】(1)B
(2)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夏至日时,太阳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从上图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可以看出,当太阳运行至②处时,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也就是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2)从图上可以看出,左边是西半球,右边是东半球,a是处在东半球的起始位置,也就是东半球的起始经线,是20°W。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考查总要的经纬线,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5.(2016七上·宁津月考)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由大变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因此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增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纬度变化的规律,理解答题即可。
26.(2018七上·阳江月考)下图为经纬网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 全部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根据地球仪的形状判断,实际距离最短的是(  )
A.ab B.dc C.bc D.ad
(3)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30°E B.150°W C.150°E D.30°W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1)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a、b、c、d全部位于南半球。
(2)经线都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经线上纬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纬线都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上经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隔111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因此bc=ad>ab>cd。
(3)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ad30°W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50°E。
故答案为:(1)B;(2)B;(3)C;
【点评】(1)考查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考查经纬线的长度,经线都是等长的,纬线赤道最长,向两极越来越短。
(3)考查经线圈的组成,方法是两条经线若能组成经线圈,则两条经线的数值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27.(2018七上·阳江月考)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ad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A.30°E B.150°W C.150°E D.30°W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a、b、c、d全部位于南半球,故本题选B。(2)经线都是一系列等长的半圆,经线上纬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纬线都是一系列不等长的圆,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上经度每隔1°实际距离相隔111千米×当地纬度的余弦,因此bc=ad>cd>ab,故本题选A。(3)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所以与ad30°W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150°E,故本题选C。
【点评】
28.(2018七上·阳江月考)北极燕鸥是候鸟(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时,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到南极洲,在这儿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才北飞,回到北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燕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均为(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2)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半球各地(  )
A.出现极昼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
A.23.5°S B.23.5°N C.66.5°S D.66.5°N
【答案】(1)B
(2)C
(3)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重要经纬线;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所以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由题目可知,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两极一次,也就是每一次是从北极飞到南极,两次行走的路程是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太阳是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S,23.5°N是北回归线,66.5°S是南极圈,66.5°N是北极圈。
故答案为:(1)B;(2)C;(3)A;
【点评】(1)考查地球的大小,地球为一个球体,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从南极到北极为地球赤道的一半。
(2)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3)考查特殊的经纬线,南回归线为23.5°S,北回归线为23.5°N。
29.(2018七上·阳江月考)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移动。(  )
A.北,北 B.北,南 C.南,南 D.南,北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国庆节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国庆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且继续向南运动。
30.(2018七上·阳江月考) 2018年1月31日晚,152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天文奇观在夜空中上演。左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我国月食“建议打开方式分布图”,右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下列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月食的初亏发生在北京时间19:47,长春的小明同学说太阳已经落山4个小时了,而乌鲁木齐的小红同学说太阳刚刚落山2个多小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长春比乌鲁木齐先进入黑夜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长春比乌鲁木齐先进入黑夜
C.小红所处地势高,天色黑的晚
D.小红地处内陆,夜色来的晚
(2)本次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右图中所示的(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3)当地球运行至a时(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4)此次月食后的1个月内,北京市(  )
A.昼变长 B.昼变短 C.昼长夜短 D.昼夜等长
【答案】(1)A
(2)A
(3)B
(4)A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现象、五带的划分;月亮阴晴圆缺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
(2)读图可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8年1月31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即a-b段。
(3)读图可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当地球运行至a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
(4)读图可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c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a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8年1月31日后的1个月内,北京市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昼开始变长,但总的来说仍然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A;(2)A;(3)B;(4)A;
【点评】(1)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东边总是比西边先日出日落。
(2)考查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地球公转的位置,1月31日,处在北半球的冬至和春分之间。
(3)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4)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冬至日时北京昼最长,过了冬至日,北京昼开始变长。
31.(2016七上·万全月考)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
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两架飞机会在北极上空相遇,而不会各绕地球一周,故A不符合题意;
两架飞机会越来越近,在北极上空相遇,故B不符合题意;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以相同的速度和高度,两架飞机会在北极上空相遇,故C符合题意;
两架飞机会越来越近,在北极上空相遇,故距离为由远而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形状和特点及方向的判别,理解答题即可。
32.(2018七上·阳江月考)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答案】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有没有太阳直射和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依据,也即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有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
33.(2018七上·阳江月考)10月的一天,小明说,我们这里越来越冷了;汤姆说,我们这里一直很热;妮妮说,我们这里越来越暖和了,对他们所在地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热带,妮妮在南温带
B.小明在南温带,汤姆在热带,妮妮在北温带
C.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北温带,妮妮在南温带
D.小明在北温带,汤姆在南温带,妮妮在南温带
【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在10月的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到了南半球,而且继续往南移动,小明说的我们这里越来越冷了,说明是处在北温带;汤姆说的一直很热,说明他是位于全年高温的热带;妮妮说的这里越来越暖和那就是在南温带。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五带的划分,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热带终年炎热,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4.(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为广东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才会最大,这时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冬至日。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影子变化,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