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1.(2019七上·辽阳月考)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  )
A.一个倒扣的盘子 B.一个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2.(2019七上·辽阳月考)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地出发,甲往北行,乙往西行,并且保持方向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不可能再相遇 B.两人会再次在赤道相遇
C.甲能回到出发点 D.乙不能回到出发点
3.(2019七上·辽阳月考)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为350米
B.B处为山脊
C.C处为山谷
D.夏季测得M地的降水比N地多
(2)D地的山体部位是(  )
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4.(2019七上·辽阳月考)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下图中的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我国昼夜情况接近哪幅图?(  )
A. B.
C. D.
5.(2019七上·辽阳月考)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麦时,地球位于下图公转轨道中的哪个位置?(  )
A.A B.B C.C D.D
6.(2019七上·辽阳月考)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边缘 C.大陆内部 D.高山地区
7.(2019七上·辽阳月考)“一带一路”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  )
A.欧洲和非洲 B.非洲和亚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亚洲和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科伦坡至内罗毕之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图中甲、乙两个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
A.马六甲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
8.(2019七上·辽阳月考)贡嘎山海拔7556米,位于康定南部,是大雪山的主峰,被四川人称为“蜀山之王”。一登山队在山脚海拔2556米处测得气温为10 ℃,请问海拔为7556的山顶上气温大约是(  )
A.15℃ B.-20℃ C.-30℃ D.5℃
9.(2019七上·辽阳月考)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10.(2019七上·辽阳月考)对于下面两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D.中国分布有气候类型乙
11.(2019七上·辽阳月考)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点D的经度是   ,纬度是   。所属半球是北半球、   。
(2)点D所在的大洲与点E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
(3)A、B、C、D、E五地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E地的气候类型是   。
(4)A、B、C、D、E五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位于热带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经过精确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甲乙二人同时从赤道出发,甲到达北极点后,四周都是南方,如果不改变方向,则回不到原点; 而乙则可以沿纬线回到原点,结合选项。
故选:A
【点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此题的易错点在于顺着经线直走似乎可以走到原地,但特殊点在于到达极点后,周围都成了南方,如不改变方向,又怎会回到原点。
3.【答案】(1)D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地海拔为100米,甲山峰海拔为55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450米,故A错误; B处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故B错误;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C错误;夏季测得M地的降水比N地多,是因为M地处山地的迎风坡,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分析可知,D处位于两个闭合的等高线的中间部位为鞍部;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1)B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太阳第一次直射赤道时,即图中的①处时,是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图中的②处时,是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第二次直射赤道时是9月23日前后,即图中的③处,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12月22日前后,即图中的④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由题目可知,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是6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是接近②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答案为:B。(2)由题目可知,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是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与图中B的昼夜状况相符,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答案】B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C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D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为北半球的春分日,由题目可知,种麦时,是一年中的秋分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是在图中B处,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6.【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7.【答案】(1)D
(2)A
(3)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亚洲、欧洲,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认真观察世界地图上得知,科伦坡至内罗毕之间的大洋是印度洋,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3)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甲是非洲,乙是亚洲,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故答案为:D。
【点评】(1)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8.【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一登山队在山脚海拔2556米处测得气温为10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贡嘎山海拔7556米,升高了5000米,气温降低了30℃,所以C地的气温应该是10-30=-20℃,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9.【答案】(1)D
(2)C
【知识点】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选项选D。(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选项C正确。
【点评】(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0.【答案】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乙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乙两种气候在中国都没有分布,故答案为:B。
【点评】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1.【答案】(1)60°E;40°N;东
(2)乌拉尔;土耳其
(3)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
(4)C;A;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D处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是60°E;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的40°N;从半球位置看,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东半球。(2)D所在的大洲是亚洲,与E所在的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3)A、B、C、D、E五个地方中,A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E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A、B、C、D、E五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C表示的寒带气候,年较差最小的是A表示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热带的是A。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因素,降水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较大。
1 / 1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1.(2019七上·辽阳月考)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  )
A.一个倒扣的盘子 B.一个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经过精确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从太空看,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2019七上·辽阳月考)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地出发,甲往北行,乙往西行,并且保持方向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不可能再相遇 B.两人会再次在赤道相遇
C.甲能回到出发点 D.乙不能回到出发点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甲乙二人同时从赤道出发,甲到达北极点后,四周都是南方,如果不改变方向,则回不到原点; 而乙则可以沿纬线回到原点,结合选项。
故选:A
【点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此题的易错点在于顺着经线直走似乎可以走到原地,但特殊点在于到达极点后,周围都成了南方,如不改变方向,又怎会回到原点。
3.(2019七上·辽阳月考)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为350米
B.B处为山脊
C.C处为山谷
D.夏季测得M地的降水比N地多
(2)D地的山体部位是(  )
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答案】(1)D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地海拔为100米,甲山峰海拔为55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450米,故A错误; B处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故B错误;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C错误;夏季测得M地的降水比N地多,是因为M地处山地的迎风坡,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分析可知,D处位于两个闭合的等高线的中间部位为鞍部;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进行分析解答。
4.(2019七上·辽阳月考)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下图中的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我国昼夜情况接近哪幅图?(  )
A. B.
C. D.
【答案】(1)B
(2)B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太阳第一次直射赤道时,即图中的①处时,是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图中的②处时,是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第二次直射赤道时是9月23日前后,即图中的③处,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12月22日前后,即图中的④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由题目可知,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是6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是接近②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答案为:B。(2)由题目可知,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是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与图中B的昼夜状况相符,故答案为:B。
【点评】(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2019七上·辽阳月考)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麦时,地球位于下图公转轨道中的哪个位置?(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C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公转的位置在图中D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为北半球的春分日,由题目可知,种麦时,是一年中的秋分日,这一天地球公转的位置是在图中B处,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春分日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6.(2019七上·辽阳月考)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边缘 C.大陆内部 D.高山地区
【答案】B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故答案为: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7.(2019七上·辽阳月考)“一带一路”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  )
A.欧洲和非洲 B.非洲和亚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亚洲和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科伦坡至内罗毕之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图中甲、乙两个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
A.马六甲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
【答案】(1)D
(2)A
(3)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亚洲、欧洲,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认真观察世界地图上得知,科伦坡至内罗毕之间的大洋是印度洋,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3)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甲是非洲,乙是亚洲,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故答案为:D。
【点评】(1)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8.(2019七上·辽阳月考)贡嘎山海拔7556米,位于康定南部,是大雪山的主峰,被四川人称为“蜀山之王”。一登山队在山脚海拔2556米处测得气温为10 ℃,请问海拔为7556的山顶上气温大约是(  )
A.15℃ B.-20℃ C.-30℃ D.5℃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一登山队在山脚海拔2556米处测得气温为10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贡嘎山海拔7556米,升高了5000米,气温降低了30℃,所以C地的气温应该是10-30=-20℃,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9.(2019七上·辽阳月考)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 B.17℃ C.23℃ D.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1)D
(2)C
【知识点】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选项选D。(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选项C正确。
【点评】(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0.(2019七上·辽阳月考)对于下面两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D.中国分布有气候类型乙
【答案】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乙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甲、乙两种气候在中国都没有分布,故答案为:B。
【点评】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1.(2019七上·辽阳月考)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点D的经度是   ,纬度是   。所属半球是北半球、   。
(2)点D所在的大洲与点E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
(3)A、B、C、D、E五地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E地的气候类型是   。
(4)A、B、C、D、E五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位于热带的是   。
【答案】(1)60°E;40°N;东
(2)乌拉尔;土耳其
(3)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
(4)C;A;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D处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是60°E;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的40°N;从半球位置看,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东半球。(2)D所在的大洲是亚洲,与E所在的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3)A、B、C、D、E五个地方中,A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E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A、B、C、D、E五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C表示的寒带气候,年较差最小的是A表示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热带的是A。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因素,降水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较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