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科综合地理12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科综合地理12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科综合地理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下列四副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阴影区域②位于③的地理方位,正确的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图中a>b>c),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则图示地区表示的是(  )
A.南半球1月等温线 B.南半球7月等温线
C.北半球1月等温线 D.北半球7月等温线
3.(2017九上·潜江月考)黄河发生凌汛的季节是(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初春和初冬
4.(2017九上·潜江月考)若下图中B是巫山,则AC所表示的省区和地形区分别是(  )
A.四川省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和湖北省
C.重庆市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和河北省
5.(2017九上·潜江月考)下图中,濒临我国内海的省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2017九上·潜江月考)下列河流的支流,属于长江以北的支流的一组是(  )
A.雅砻江;嘉陵江;赣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汉江
C.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D.雅砻江;岷江;湘江;汉江
7.(2017九上·潜江月考)长江四季通航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上中下游 C.宜宾以下 D.宜宾以上
8.(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上图四条线路中与图下地形剖面图的地势特征相吻合的一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解答题
9.(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序号③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②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应选择在   处。
(3)山顶①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   。
(4)若大坝再加高150米,①②③④中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5)某地理创新小组在考察时,在此小区迷路,他们发现了一条小溪,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10.(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风向,准确说出季风的名称。
①是   季风,②是   季风,③是   季风。
(2)图中①季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3)②季风盛行时,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   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11.(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黄河水系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
(2)序号②是   平原,河段④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很容易形成“   ”。
(3)治理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山脉乙的走向是   。
(4)列举黄河上游的主要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在地球上,南北半球纬度大致相当的地区所跨的距离大致是相同的,如图中①是位于北半球,所跨的经度和纬度都是2度,只有③与①纬度相同,所跨的距离是相同的,故选B.
(2)由上题可知,阴影区域②是位于北半球的东经30°-32°,而③是位于南北球的西经30°-32°之间,所以②是在③的东北方向,故选A.
故答案为:(1)B;(2)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等温线a>b>c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故答案为:B
【点评】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答案】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上游、下游河道在春初、冬初,封冻或解冻开河时间不一样,以春季的凌汛为多发。
故答案为:D
【点评】简单记忆题,黄河发生凌汛及上游河水流动而下游河水封冻的情况,主要在初冬开始结冰以及初春开始融冰时会出现。
4.【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巫山东侧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重庆市,巫山还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巫山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为四川盆地,以东为湖北,以西为重庆。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是山东省,②是广东省,③是黑龙江省,④是广西.我国海岸线绵长,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大内海,其中濒临我国内海的省区是山东省和广东省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共分成三级行政区划,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需牢记各自的轮廓、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等内容。内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除了有狭窄水道跟外海或大洋相通外,四周被大陆内部、半岛、岛屿或群岛包围的海域。渤海和琼洲海峡全部属于我国境内海域,是我国的内海。
6.【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北岸的支流自西向东依次是: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
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7.【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8.【答案】(1)C
(2)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丙线)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显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题中只有乙路线穿过我国的三级阶梯。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同时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因此我国降水时空不均。根据降水的多少把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分别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它们的植被类型分别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考查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9.【答案】(1)陡崖;鞍部
(2)丙
(3)500
(4)④
(5)小溪最终流入大河,大河附近一定有人家。或者河流是重要的生命线。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③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②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丙,因为丙处为最窄处,省时、省力、省工。
(3)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顶①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500米。
(4)若大坝再加高150米,①②③的海拔都在300米以上,只有④的海拔不足300米,所以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④。
(5)河流的上游一般多为高地山区,河水湍急,地形陡峭,人烟罕至.河流的中下游,一般多为平原土地,河水平缓,人烟密集。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0.【答案】(1)西南;东南;西北
(2)C
(3)降水或降雨;雨热或水热
【知识点】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表示冬季风的是③,它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性质寒冷,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①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②东南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多雨.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图A所示季节,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寒潮;图B所示季节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
(2)①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对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
(3)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夏季风影响期间,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吹来的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由于风向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因此温和湿润,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11.【答案】(1)巴颜喀拉;渤
(2)河套;地上河
(3)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东北至西南
(4)气候干旱,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2)序号②是河套平原,黄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成为举世瞩目“地上河”,原因是黄河从中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流速减慢,地势低平,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成为举世瞩目的地上河。
(3)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就是水土流失,治理方法主要是植树种草,大力加强植被保护,保持水土。
(4)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农业用水过多;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出现地上河,水旱灾害频发。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1 / 1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文科综合地理12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下列四副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阴影区域②位于③的地理方位,正确的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1)B
(2)A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在地球上,南北半球纬度大致相当的地区所跨的距离大致是相同的,如图中①是位于北半球,所跨的经度和纬度都是2度,只有③与①纬度相同,所跨的距离是相同的,故选B.
(2)由上题可知,阴影区域②是位于北半球的东经30°-32°,而③是位于南北球的西经30°-32°之间,所以②是在③的东北方向,故选A.
故答案为:(1)B;(2)A;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等值线分布模式图(图中a>b>c),若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则图示地区表示的是(  )
A.南半球1月等温线 B.南半球7月等温线
C.北半球1月等温线 D.北半球7月等温线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由等温线a>b>c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故答案为:B
【点评】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2017九上·潜江月考)黄河发生凌汛的季节是(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初春和初冬
【答案】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上游、下游河道在春初、冬初,封冻或解冻开河时间不一样,以春季的凌汛为多发。
故答案为:D
【点评】简单记忆题,黄河发生凌汛及上游河水流动而下游河水封冻的情况,主要在初冬开始结冰以及初春开始融冰时会出现。
4.(2017九上·潜江月考)若下图中B是巫山,则AC所表示的省区和地形区分别是(  )
A.四川省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和湖北省
C.重庆市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和河北省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巫山东侧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重庆市,巫山还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巫山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为四川盆地,以东为湖北,以西为重庆。
5.(2017九上·潜江月考)下图中,濒临我国内海的省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是山东省,②是广东省,③是黑龙江省,④是广西.我国海岸线绵长,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大内海,其中濒临我国内海的省区是山东省和广东省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共分成三级行政区划,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需牢记各自的轮廓、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等内容。内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除了有狭窄水道跟外海或大洋相通外,四周被大陆内部、半岛、岛屿或群岛包围的海域。渤海和琼洲海峡全部属于我国境内海域,是我国的内海。
6.(2017九上·潜江月考)下列河流的支流,属于长江以北的支流的一组是(  )
A.雅砻江;嘉陵江;赣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汉江
C.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D.雅砻江;岷江;湘江;汉江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北岸的支流自西向东依次是: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
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7.(2017九上·潜江月考)长江四季通航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上中下游 C.宜宾以下 D.宜宾以上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由于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8.(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上图四条线路中与图下地形剖面图的地势特征相吻合的一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B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丙线)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显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题中只有乙路线穿过我国的三级阶梯。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同时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因此我国降水时空不均。根据降水的多少把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分别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它们的植被类型分别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考查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解答题
9.(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序号③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②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应选择在   处。
(3)山顶①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   。
(4)若大坝再加高150米,①②③④中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5)某地理创新小组在考察时,在此小区迷路,他们发现了一条小溪,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答案】(1)陡崖;鞍部
(2)丙
(3)500
(4)④
(5)小溪最终流入大河,大河附近一定有人家。或者河流是重要的生命线。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③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②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丙,因为丙处为最窄处,省时、省力、省工。
(3)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顶①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500米。
(4)若大坝再加高150米,①②③的海拔都在300米以上,只有④的海拔不足300米,所以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④。
(5)河流的上游一般多为高地山区,河水湍急,地形陡峭,人烟罕至.河流的中下游,一般多为平原土地,河水平缓,人烟密集。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0.(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风向,准确说出季风的名称。
①是   季风,②是   季风,③是   季风。
(2)图中①季风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3)②季风盛行时,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   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1)西南;东南;西北
(2)C
(3)降水或降雨;雨热或水热
【知识点】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表示冬季风的是③,它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性质寒冷,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①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②东南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多雨.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图A所示季节,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寒潮;图B所示季节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
(2)①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对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
(3)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夏季风影响期间,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点评】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冬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方,吹来的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区一般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方,由于风向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因此温和湿润,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11.(2017九上·潜江月考)读黄河水系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
(2)序号②是   平原,河段④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很容易形成“   ”。
(3)治理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山脉乙的走向是   。
(4)列举黄河上游的主要问题:   。
【答案】(1)巴颜喀拉;渤
(2)河套;地上河
(3)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东北至西南
(4)气候干旱,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2)序号②是河套平原,黄河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成为举世瞩目“地上河”,原因是黄河从中游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流速减慢,地势低平,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成为举世瞩目的地上河。
(3)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就是水土流失,治理方法主要是植树种草,大力加强植被保护,保持水土。
(4)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农业用水过多;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出现地上河,水旱灾害频发。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