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A.彗星 B.流星 C.恒星 D.行星2.(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 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行星—行星 D.行星—卫星—恒星(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能自身发光发热B.比邻星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3.(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某企业开发了一款太阳能新衣。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3)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煤炭B.行进中的赛车C.太阳能电池D.羊八井地热发电站4.(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2013年是太阳活动发生的极大年,其中一次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同时还催生了太阳表面一团炽热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该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2)下列应对此次太阳剧烈活动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A.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B.尽量增加室外锻炼活动C.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D.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5.(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东北方 B.南方C.西南方 D.东南方6.(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A.(60°N,20°E) B.(60°N,160°W)C.(60°S,20°E) D.(60°S,160°W)(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甲、乙区域均处于低纬地区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7.(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是以南充市某地E(31°N ,106.5°E )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半球图,N点为北极点,弧 AEC 将图示区域分为相等的两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B 地的坐标可能为( )A.(59°N,106.5°E) B.(59°N,73. 5°W)C.(31°N,106.5°E) D.( 31°N ,73. 5°W )(2)图中的 A 点位于 B 点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8.(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向右旋转的漩涡(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不能出现该现象的国家是( )A.英国 B.伊朗 C.澳大利亚 D.加拿大9.(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小题。(1)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A.7:20 B.11:20 C.12:00 D.13:20(2)若此图为“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A.8:00 B.9:00 C.12:00 D.16:0010.(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极点为南极极点B.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C.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E)D.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1∶2(2)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北京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于10月24日胜利闭幕。大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为( )A.18日1时 B.18日17时 C.17日20时 D.18日10时11.(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作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为某河流水系图,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的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12.(2013高一上·天台月考)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A. B.C. D.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3.(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类至今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晓较多的范围是太阳系。(1)图中表示的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填字母)。(2)字母M 表示 ,它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3)形成土星美丽光环的那些天体的类型是 。(4)该图反映了八大行星环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大小行星 ,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5)当宇航员实现火星表面登陆时,下列它所处层级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系。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6)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2011年2月16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在日本时间15日上午观测到了大规模的太阳耀斑爆发现象。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按一般的变化周期推测,下次发生的时间是 年。14.(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理坐标甲 ,丙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高纬度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位于温带的是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4)丙、乙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丁之间的距离。(5)丁地看北极星高度为 。15.(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3)B即将进入 (填“昼”或“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 ,比B晚2小时的点是 。(5)若飞机沿经线圈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D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6)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一半、一半多、少于一半)。(7)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16.(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 半球。(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图中晨线是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 ,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G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G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4)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时,F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5)A点的昼长为 小时。(6)F地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某日当地时间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该同学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当地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分析】A、彗星不会发光,周期为76年,A不符合题意;B、流星是太空当中的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热而发光,特点是一闪即逝,B不符合题意;C、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球体,题目中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说明自身能够发光,且闪烁不定,C符合题意;D、行星围绕着恒星转,自身也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体的基本特征,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得出大星、小星属于自身发光球体。2.【答案】(1)A(2)A【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 【分析】(1)读题可知:A的位置是地球原有的轨道位置,绕太阳运行;B的位置在土星的卫星轨道上,属于土星的卫星,而C的位置位于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轨道上,而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不属于太阳系,此时地球为比邻星的行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不属于太阳系,但是比邻星距离太阳系只有4.2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比邻星在银河系当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 ;(2)A。 【点评】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近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得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2)自身条件: ①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②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③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分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 ④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3.【答案】(1)B(2)C(3)D【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A、四川盆地地势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A不符合题意;B、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符合题意;C、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热量不足,C不符合题意;D、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影响大,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D不符合题意;(2)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可能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C、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属于太阳辐射的意义,C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而不是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3)A、煤炭属于古生物遗体演化而来,属于太阳辐射能、A不符合题意;B、行进中的赛车中使用的是燃油,属于石油,也是古生物遗体演化而来,B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C不符合题意;D、地热能属于地球内能,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C ;(3)D 。【点评】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1.由于强烈季风影响,东部季风区年总辐射的分布与西北干旱区及全球平均分布均有显著不同。西北干旱区受季风影响弱,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趋势与全球平均值较一致,但比全球同纬度地区要高。2.青藏高原由于其纬度低、海拔高、大气洁净,是全国总辐射最多的地区,最高值出现在高原西南部。青藏年总辐射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度的影响大于纬度的影响 。四川盆地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4.【答案】(1)C(2)A【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据图分析,此时发生的是耀斑和太阳风。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2)A、太阳活动发生时会产生电磁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A符合题意;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应减少室外活动,B不符合题意;CD、关闭设备不现实,应当是及时调整通信设施和发电设施,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 (2)A【点评】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日冕只有在日全食和利用日冕仪时才能看到。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5.【答案】B【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北极点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南方,南极点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北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属于简单内容,重点在于识记知识。6.【答案】(1)B(2)D【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 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QR所在纬度为赤道,故MN所在纬度为60°N,而N点所在经度为20°E,故N点的金纬度坐标为(60°N,20°E),关于地轴对称,则纬度不变,经度相加为180°,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A、甲区域的纬度高于已区域,且位于北半球,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故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A不符合题意;B、甲区域位于60°N以北,属于高纬度,B不符合题意;C、甲区域位于10°E~20°E,属于东半球,而乙区域位于160°W~150°W,属于西半球,C不符合题意;D、甲、乙区域所跨的经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D【点评】1.对称点:①关于地轴对称:纬度相同,经度之和为180°;②关于赤道对称:经度相同,纬度相反;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相反,经度之和为180°。2.(1)方格状经纬网图利用纬度判断南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利用经度判断东西: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南北方向:若图中没有标出南北极,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a.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此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b.根据图中东、西经以及经度数值进行判断,基本方法是: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顺(逆)时针方向箭头,进而判断南北极点。在判断出南北极点后,读出两点的纬度数值,再确定出两点的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由于东西方向为相对位置,确定要以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为准,即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在判断时首先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劣弧,然后沿劣弧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箭尾所指方向即为西。7.【答案】(1)B(2)A【知识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E到B点的纬度数为90°,而N点为北极点,E点所在纬度为31°N,故B点的纬度为59°N,B点与E点在同一经线圈,E点的经度为106.5°E,则B点的经度为73.5°W,故B点的坐标为(59°N,73.5°W),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图中外圆应是与E点所在的铅垂线垂直的地球表面的大圆,弧AEC为与E点所在的铅垂线重合、与E点所在经线垂直的球面大圆的半个圆弧,弧AEC所在平面与赤道面成31°夹角。与太阳直射光线和晨昏线圈的关系相似,图中外圆相当于晨昏圈,E点相当于直射点,E点所在的铅垂线相当于直射光线,据此分析,A点的地理坐标为(0°,16.5°E),而B点的坐标为(59°N,73.5°W),故A点在B点的东南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A【点评】(1)极点到赤道的纬度差为90°,相对的经线圈即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度相反。(2)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8.【答案】C【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在不受其他力的作用下,洗脸池的水呈现逆时针的流动漩涡,水流向下流的过程中呈现向右偏转方向,故而判定此地位于北半球,而英国、伊朗、加拿大都属于北半球,而澳大利亚属于南半球,依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9.【答案】(1)D(2)C【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 此图为“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乙丙所在弧为晨昏圈,乙所在的一半为晨线,丙所在的一半为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故乙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乙与甲之间经度差为110°,相差7小时20分钟,甲位于乙的东面,东加西减,故甲的地方时为13:20,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 若此图为“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甲所在的一半为昼半球,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为12点,而甲位于昼半球的最中间,故甲地的地方时为12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点评】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0.【答案】(1)C(2)A【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解析】 【分析】(1)A、该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自西向东,所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A不符合题意; B、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B不符合题意; C、晨昏圈过极点,太阳直射赤道,而120°E经线位于昼半球的最中间,B符合题意; D、零点经线为60°W,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60°W~180°,因此新旧比为2:1; (2)据题意可知,国际标准时间为0°经线所在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东加西减,故国际标准时间为18日1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A 【点评】考查日照图的判读,以及地方时的计算。 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1.【答案】C【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流水向右偏,顺着水流的方向的右岸,流速较快;而逆水的右岸,流速较缓,利于逆向行驶。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12.【答案】B【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由题意已知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根据偏转规律判断下面四个选项:A、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右岸堆积,但图中两岸都堆积,故A错误;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图中显示右岸(南岸)冲刷,左岸(北岸)堆积,故B正确;C、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右岸堆积,但图中左岸(北岸)堆积,右岸(南岸)冲刷,故C错误;D、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但图中显示右岸(南岸)堆积,左岸(北岸)冲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在判断河流两岸冲刷和堆积差异时,要首先明确河流的流向,其次明确该河流所在的半球,再结合偏转规律分析河流哪一岸受冲刷,哪一岸堆积,同时特别注意此题中左右岸与南北岸的对应关系(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左岸是其北岸,右岸是其南岸;南半球相反).13.【答案】(1)E;F(2)小行星带;火;木(3)卫星(4)各行其道,互不干扰(5)C(6)色球层;2022【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该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轨迹图,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故为图中的E、F。(2)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分布着小行星带。(3)围绕着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4)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使得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5)天体系统包含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系统,火星登陆仍然在太阳系,但是已经出了地月系。(6)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太阳风,其分布的位置分别是光球、色球、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故下次发生的时间为2022年。故答案为:(1)E; F ;(2)小行星带;火;木 ;(3)卫星 ;(4)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C太阳系;(6)色球层;2022。【点评】(1)从2006年8月24日起,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与土星称为巨行星(近日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2)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14.【答案】(1)甲(60°N,150°E);丙(70°N,170°E)(2)甲;丙、丁;丙、丁;甲、乙(3)正西;东北(4)大于(5)80°【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此图为北极上空侧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依次为东经150°、160°、170°。到180°,再到170°W,故甲的坐标为(60°N,150°E )、丙的坐标为( 70°N,170°E )。(2)东半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20°W~160°E为东半球;西半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160°E~20°W为西半球;故在东半球的是甲;高纬度属于南北纬60°~90°,故位于高纬度的是丙、丁;寒带范围南北纬66°34′~90°,故位于寒带的是丙、丁;温带的范围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故位于温带的是甲、乙;(3)甲的地理坐标为( 60°N,150°E ),乙的地理坐标为(60°N,170°W),故甲位于乙的正西方向;丙的坐标为(70°N,170°E ),同为北半球,度数大者为北,同为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故丙位于甲的东北方向;(4)丙乙之间的纬度较低,纬线圈较大,故丙乙之间的距离大于丙丁之间的距离;(5)在北半球,人观察北极星,视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而丙位于80°N,故仰角为80°;故答案为:(1)(60°N,150°E) (70°N,170°E) (2)甲 丙丁 丙丁 甲乙 (3)正西 东北 (4)大于 (5)80°。【点评】考查在经纬网图中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以及仰角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较低。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其关键是把握经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左往右,数值递增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从上往下,数值递减为北纬度,递增为南纬度。明确了南北纬和东西经,也就能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从而进一步可判别其所属半球或纬度带。极地投影经纬网图上的地理坐标的确定。在极地为中心的投影经纬网图中,其经纬度的确定与一,般经纬网图不同,应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别南、北纬:顺时针转为南半球,逆时针为北半球。再以本初子午线(护经线)和自转方向判别东、西经: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顺自转方向为东经度,逆自转方向为西经度。再根据经纬度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二、定方向:1.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①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②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③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2.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①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②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④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15.【答案】(1)(2)昏;垂直(3)夜(4)A;H、F(5)9(6)少于一半(7)160°E—向东—180°【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解析】 【分析】(1)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连接AC两点,黑夜为昏线AC右半部分; (2)图中弧AC为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 (3)B位于昏线上,即将进入夜; (4)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而A位于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上;B的时间较早,晚两个小时即経度差相差是30°,即为H、F; (5)A到D的最短航向过极点,故AD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AD经度相差90°,1°约等于110千米。速度为1110千米/小时,总路程为90*110=99000km,99000/1110=9h; (6)0°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120°E的地方时为次日2时,零时线所在经线为90°E,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一天为新的一天,即新旧比为90/270=1/3,故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的范围少于一半; (7)此时黑夜的经度范围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180°,处于西半球的是160°E~180°; 故答案为:(1)图略 (2)昏 垂直 (3)夜 (4)A HF (5)9 (6)少于一半 (7) 160°E—向东—180° 【点评】考查日照图的判读,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6.【答案】(1)南(2)90°W;AB(3)A﹥D﹥E;15°/h;东(4)0:00;3:00(5)12(6)20时56分4秒【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 【分析】(1)此图为极地上空俯视图,据题意可知,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经度数不断增大为东经,故此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顺北逆,此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2)据图可知,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为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90°W;晨线为夜进入昼所在弧AB; (3)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列,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即为ADE;全球各地角速度大小相同,均为15°/h,从D到G位于南半球,向左偏,故在东面; (4)B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0:00;F点位于晨线,属于日出时刻,其地方时为3时; (5)A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6)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故次日观察到的织女星的时间为20时56分4秒; 故答案为:(1)南 (2)90°W AB (3)A﹥D﹥E 15°/h 东 (4)0:00 3:00 (5)12 (6) 20时56分4秒 【点评】晨昏圈为一个大圆,晨线为夜进入昼的部分,昏线为昼进入夜的的部分;自转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赤道为零,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h;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1 / 1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A.彗星 B.流星 C.恒星 D.行星【答案】C【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分析】A、彗星不会发光,周期为76年,A不符合题意;B、流星是太空当中的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热而发光,特点是一闪即逝,B不符合题意;C、恒星是宇宙中发光的球体,题目中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说明自身能够发光,且闪烁不定,C符合题意;D、行星围绕着恒星转,自身也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天体的基本特征,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得出大星、小星属于自身发光球体。2.(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 B.行星—卫星—卫星C.行星—行星—行星 D.行星—卫星—恒星(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不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能自身发光发热B.比邻星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D.比邻星周围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答案】(1)A(2)A【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 【分析】(1)读题可知:A的位置是地球原有的轨道位置,绕太阳运行;B的位置在土星的卫星轨道上,属于土星的卫星,而C的位置位于地球绕比邻星运行的轨道上,而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不属于太阳系,此时地球为比邻星的行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不属于太阳系,但是比邻星距离太阳系只有4.2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比邻星在银河系当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 ;(2)A。 【点评】1.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近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得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2)自身条件: ①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②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③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分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 ④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3.(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某企业开发了一款太阳能新衣。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能够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3)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煤炭B.行进中的赛车C.太阳能电池D.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答案】(1)B(2)C(3)D【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A、四川盆地地势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A不符合题意;B、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符合题意;C、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热量不足,C不符合题意;D、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影响大,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D不符合题意;(2)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可能与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C、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及生物循环属于太阳辐射的意义,C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而不是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3)A、煤炭属于古生物遗体演化而来,属于太阳辐射能、A不符合题意;B、行进中的赛车中使用的是燃油,属于石油,也是古生物遗体演化而来,B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C不符合题意;D、地热能属于地球内能,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C ;(3)D 。【点评】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1.由于强烈季风影响,东部季风区年总辐射的分布与西北干旱区及全球平均分布均有显著不同。西北干旱区受季风影响弱,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趋势与全球平均值较一致,但比全球同纬度地区要高。2.青藏高原由于其纬度低、海拔高、大气洁净,是全国总辐射最多的地区,最高值出现在高原西南部。青藏年总辐射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度的影响大于纬度的影响 。四川盆地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4.(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2013年是太阳活动发生的极大年,其中一次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同时还催生了太阳表面一团炽热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该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2)下列应对此次太阳剧烈活动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A.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B.尽量增加室外锻炼活动C.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D.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答案】(1)C(2)A【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据图分析,此时发生的是耀斑和太阳风。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2)A、太阳活动发生时会产生电磁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A符合题意;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应减少室外活动,B不符合题意;CD、关闭设备不现实,应当是及时调整通信设施和发电设施,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C (2)A【点评】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日冕只有在日全食和利用日冕仪时才能看到。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5.(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东北方 B.南方C.西南方 D.东南方【答案】B【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北极点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南方,南极点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北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属于简单内容,重点在于识记知识。6.(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A.(60°N,20°E) B.(60°N,160°W)C.(60°S,20°E) D.(60°S,160°W)(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甲、乙区域均处于低纬地区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答案】(1)B(2)D【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 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QR所在纬度为赤道,故MN所在纬度为60°N,而N点所在经度为20°E,故N点的金纬度坐标为(60°N,20°E),关于地轴对称,则纬度不变,经度相加为180°,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A、甲区域的纬度高于已区域,且位于北半球,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故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A不符合题意;B、甲区域位于60°N以北,属于高纬度,B不符合题意;C、甲区域位于10°E~20°E,属于东半球,而乙区域位于160°W~150°W,属于西半球,C不符合题意;D、甲、乙区域所跨的经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D【点评】1.对称点:①关于地轴对称:纬度相同,经度之和为180°;②关于赤道对称:经度相同,纬度相反;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相反,经度之和为180°。2.(1)方格状经纬网图利用纬度判断南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利用经度判断东西: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南北方向:若图中没有标出南北极,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a.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此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此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b.根据图中东、西经以及经度数值进行判断,基本方法是: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顺(逆)时针方向箭头,进而判断南北极点。在判断出南北极点后,读出两点的纬度数值,再确定出两点的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由于东西方向为相对位置,确定要以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为准,即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在判断时首先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劣弧,然后沿劣弧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即为东,箭尾所指方向即为西。7.(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图是以南充市某地E(31°N ,106.5°E )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半球图,N点为北极点,弧 AEC 将图示区域分为相等的两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B 地的坐标可能为( )A.(59°N,106.5°E) B.(59°N,73. 5°W)C.(31°N,106.5°E) D.( 31°N ,73. 5°W )(2)图中的 A 点位于 B 点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1)B(2)A【知识点】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E到B点的纬度数为90°,而N点为北极点,E点所在纬度为31°N,故B点的纬度为59°N,B点与E点在同一经线圈,E点的经度为106.5°E,则B点的经度为73.5°W,故B点的坐标为(59°N,73.5°W),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2)图中外圆应是与E点所在的铅垂线垂直的地球表面的大圆,弧AEC为与E点所在的铅垂线重合、与E点所在经线垂直的球面大圆的半个圆弧,弧AEC所在平面与赤道面成31°夹角。与太阳直射光线和晨昏线圈的关系相似,图中外圆相当于晨昏圈,E点相当于直射点,E点所在的铅垂线相当于直射光线,据此分析,A点的地理坐标为(0°,16.5°E),而B点的坐标为(59°N,73.5°W),故A点在B点的东南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 (2)A【点评】(1)极点到赤道的纬度差为90°,相对的经线圈即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度相反。(2)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8.(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向右旋转的漩涡(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不能出现该现象的国家是( )A.英国 B.伊朗 C.澳大利亚 D.加拿大【答案】C【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在不受其他力的作用下,洗脸池的水呈现逆时针的流动漩涡,水流向下流的过程中呈现向右偏转方向,故而判定此地位于北半球,而英国、伊朗、加拿大都属于北半球,而澳大利亚属于南半球,依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9.(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小题。(1)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A.7:20 B.11:20 C.12:00 D.13:20(2)若此图为“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地方时为( )A.8:00 B.9:00 C.12:00 D.16:00【答案】(1)D(2)C【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 此图为“北极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乙丙所在弧为晨昏圈,乙所在的一半为晨线,丙所在的一半为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故乙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乙与甲之间经度差为110°,相差7小时20分钟,甲位于乙的东面,东加西减,故甲的地方时为13:20,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 若此图为“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甲所在的一半为昼半球,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为12点,而甲位于昼半球的最中间,故甲地的地方时为12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点评】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0.(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极点为南极极点B.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C.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E)D.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1∶2(2)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北京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于10月24日胜利闭幕。大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为( )A.18日1时 B.18日17时 C.17日20时 D.18日10时【答案】(1)C(2)A【知识点】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解析】 【分析】(1)A、该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自西向东,所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A不符合题意; B、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B不符合题意; C、晨昏圈过极点,太阳直射赤道,而120°E经线位于昼半球的最中间,B符合题意; D、零点经线为60°W,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60°W~180°,因此新旧比为2:1; (2)据题意可知,国际标准时间为0°经线所在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东加西减,故国际标准时间为18日1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A 【点评】考查日照图的判读,以及地方时的计算。 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1.(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作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为某河流水系图,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的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答案】C【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流流水向右偏,顺着水流的方向的右岸,流速较快;而逆水的右岸,流速较缓,利于逆向行驶。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12.(2013高一上·天台月考)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分析】由题意已知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根据偏转规律判断下面四个选项:A、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右岸堆积,但图中两岸都堆积,故A错误;B、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图中显示右岸(南岸)冲刷,左岸(北岸)堆积,故B正确;C、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右岸堆积,但图中左岸(北岸)堆积,右岸(南岸)冲刷,故C错误;D、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但图中显示右岸(南岸)堆积,左岸(北岸)冲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在判断河流两岸冲刷和堆积差异时,要首先明确河流的流向,其次明确该河流所在的半球,再结合偏转规律分析河流哪一岸受冲刷,哪一岸堆积,同时特别注意此题中左右岸与南北岸的对应关系(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左岸是其北岸,右岸是其南岸;南半球相反).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3.(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类至今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晓较多的范围是太阳系。(1)图中表示的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填字母)。(2)字母M 表示 ,它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3)形成土星美丽光环的那些天体的类型是 。(4)该图反映了八大行星环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大小行星 ,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5)当宇航员实现火星表面登陆时,下列它所处层级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系。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6)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2011年2月16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在日本时间15日上午观测到了大规模的太阳耀斑爆发现象。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按一般的变化周期推测,下次发生的时间是 年。【答案】(1)E;F(2)小行星带;火;木(3)卫星(4)各行其道,互不干扰(5)C(6)色球层;2022【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该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轨迹图,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故为图中的E、F。(2)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分布着小行星带。(3)围绕着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4)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使得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5)天体系统包含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系统,火星登陆仍然在太阳系,但是已经出了地月系。(6)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太阳风,其分布的位置分别是光球、色球、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故下次发生的时间为2022年。故答案为:(1)E; F ;(2)小行星带;火;木 ;(3)卫星 ;(4)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5)C太阳系;(6)色球层;2022。【点评】(1)从2006年8月24日起,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与土星称为巨行星(近日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2)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14.(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理坐标甲 ,丙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高纬度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位于温带的是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4)丙、乙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丁之间的距离。(5)丁地看北极星高度为 。【答案】(1)甲(60°N,150°E);丙(70°N,170°E)(2)甲;丙、丁;丙、丁;甲、乙(3)正西;东北(4)大于(5)80°【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此图为北极上空侧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依次为东经150°、160°、170°。到180°,再到170°W,故甲的坐标为(60°N,150°E )、丙的坐标为( 70°N,170°E )。(2)东半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20°W~160°E为东半球;西半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160°E~20°W为西半球;故在东半球的是甲;高纬度属于南北纬60°~90°,故位于高纬度的是丙、丁;寒带范围南北纬66°34′~90°,故位于寒带的是丙、丁;温带的范围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故位于温带的是甲、乙;(3)甲的地理坐标为( 60°N,150°E ),乙的地理坐标为(60°N,170°W),故甲位于乙的正西方向;丙的坐标为(70°N,170°E ),同为北半球,度数大者为北,同为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故丙位于甲的东北方向;(4)丙乙之间的纬度较低,纬线圈较大,故丙乙之间的距离大于丙丁之间的距离;(5)在北半球,人观察北极星,视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而丙位于80°N,故仰角为80°;故答案为:(1)(60°N,150°E) (70°N,170°E) (2)甲 丙丁 丙丁 甲乙 (3)正西 东北 (4)大于 (5)80°。【点评】考查在经纬网图中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以及仰角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较低。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其关键是把握经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左往右,数值递增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从上往下,数值递减为北纬度,递增为南纬度。明确了南北纬和东西经,也就能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从而进一步可判别其所属半球或纬度带。极地投影经纬网图上的地理坐标的确定。在极地为中心的投影经纬网图中,其经纬度的确定与一,般经纬网图不同,应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别南、北纬:顺时针转为南半球,逆时针为北半球。再以本初子午线(护经线)和自转方向判别东、西经: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顺自转方向为东经度,逆自转方向为西经度。再根据经纬度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二、定方向:1.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①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②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③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2.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①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②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④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15.(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3)B即将进入 (填“昼”或“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 ,比B晚2小时的点是 。(5)若飞机沿经线圈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D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6)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一半、一半多、少于一半)。(7)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答案】(1)(2)昏;垂直(3)夜(4)A;H、F(5)9(6)少于一半(7)160°E—向东—180°【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日界线与日期的计算【解析】 【分析】(1)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连接AC两点,黑夜为昏线AC右半部分; (2)图中弧AC为昏线,即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 (3)B位于昏线上,即将进入夜; (4)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而A位于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上;B的时间较早,晚两个小时即経度差相差是30°,即为H、F; (5)A到D的最短航向过极点,故AD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AD经度相差90°,1°约等于110千米。速度为1110千米/小时,总路程为90*110=99000km,99000/1110=9h; (6)0°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120°E的地方时为次日2时,零时线所在经线为90°E,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一天为新的一天,即新旧比为90/270=1/3,故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的范围少于一半; (7)此时黑夜的经度范围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180°,处于西半球的是160°E~180°; 故答案为:(1)图略 (2)昏 垂直 (3)夜 (4)A HF (5)9 (6)少于一半 (7) 160°E—向东—180° 【点评】考查日照图的判读,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16.(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 半球。(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图中晨线是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 ,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G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G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4)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时,F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5)A点的昼长为 小时。(6)F地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某日当地时间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该同学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当地时间 。【答案】(1)南(2)90°W;AB(3)A﹥D﹥E;15°/h;东(4)0:00;3:00(5)12(6)20时56分4秒【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地表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解析】 【分析】(1)此图为极地上空俯视图,据题意可知,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经度数不断增大为东经,故此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顺北逆,此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2)据图可知,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为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90°W;晨线为夜进入昼所在弧AB; (3)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列,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即为ADE;全球各地角速度大小相同,均为15°/h,从D到G位于南半球,向左偏,故在东面; (4)B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0:00;F点位于晨线,属于日出时刻,其地方时为3时; (5)A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6)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故次日观察到的织女星的时间为20时56分4秒; 故答案为:(1)南 (2)90°W AB (3)A﹥D﹥E 15°/h 东 (4)0:00 3:00 (5)12 (6) 20时56分4秒 【点评】晨昏圈为一个大圆,晨线为夜进入昼的部分,昏线为昼进入夜的的部分;自转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赤道为零,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h;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