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县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轨道倾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其它行星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的是(???) A.水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2.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A.共面性,同向性 B.近圆性,共面性 C.同向性,近圆性 D.共面性,近圆性 3.结合曲线a、b可以推断,地球具有的特征是(???) A.普通性 B.特殊性 C.周期性 D.生命性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5.“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提高水面温度 6.下列能源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8年4月9日,日面上出现黑子群,并伴随有小级别耀斑爆发活动。给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带来全面性威胁。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D.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8.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威胁是因为(???) A.太阳活动引发极光 B.太阳活动引发磁暴 C.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 D.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 2018年1月15日,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中国东北,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下左图为彩虹恐龙化石,下右图为彩虹恐龙想象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恐龙生活在(???) A.元古宙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10.下列关于恐龙时代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裸子植物繁盛 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了联合古陆 C.蕨类植物繁盛 D.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 11.下列关于生物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A.海洋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 B.海洋无脊椎动物一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 C.脊椎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一爬行动物 D.脊椎动物一哺乳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13.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湿热的草原环境 B.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C.湿热的森林环境 D.干旱的陆地环境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4-15小题。 1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6-17小题。 16.关于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震波是纵波 B.该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波速减慢 C.地震时受该波影响地面上的人们感觉到左右摇晃 D.该地震波破坏力小 17.该地地壳厚度大约是(???) A.5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面18-20小题。 18.图中各处气温变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a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b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C.c层①处:二氧化碳较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少 D.c层②处: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19.下列关于图中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小,有利于飞机航行和无线电短波通信 B.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大,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以平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 D.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上而下降低 20.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 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市2018年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小题 2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22.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 23.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中(???) A.①增多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多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高处不胜寒”说明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25.“秋阴不散霜飞晚”,意思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与诗句中“秋阴不散”? 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26.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2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 ) A. B. C. D. 28.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单位:hPa)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9-30小题。 29.若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30.若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读图题(共40分) 31.读(左)“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和?(右)“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并在图中画出一条高空的等压线表示其气压分布状况。(4分) (2)若左图示环流发生在海陆之间,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此时为白天还是夜晚_______。(2分) (3)右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__,该地为_____天气。(4分) (4)右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5分) (5)右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5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6分)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8分)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4分)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A2.D3.A4.D5.B6.A7.C8B.9.D10.A11.B.12B13.C14.B15.C16.C17.A18.B19.B20.C21.B22.C23.C24.A25.C26.C27.B28.B29.B30.D 31.答案:(1)甲>乙>丙>丁; ; (2)夜晚;? (3)P;?晴朗;? (4)北;?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5)③;?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1)图中甲处等压面凸起,乙处等压面凹陷,说明甲地气压高,乙地气压低。高空和低空情况相反,则丙处气压高,等压面凸起;丁气压低,等压面凹陷。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乙气压高于丙,由此可得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 (2)若图示环流发生在海陆之间,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图中甲地为高气压,气温较低,即陆地气温低。夜晚时海洋降温慢,陆地降温快,因此陆地气温较低,此时应为夜晚。 (3)图中M气压中心附近气流辐合上升,则M为低气压中心;O气压中心附近气流辐合上升,则O为低气压中心;P气压中心附近气流辐散,则P为高压中心。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因此该地为晴朗天气。 (4)图中水平气流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因此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 (5)图中②、③、④三处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风力最大。 32.答案:(1)A↑; C←; D↑; (2)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F 解析:本图展示了三类水循环的各种环节,分清每一个环节的含义和名称是正确解答的前提。A为蒸发,B为降水,由陆地蒸发与降水组成的水循环为陆地循环。D为蒸发,E为降水,由海洋蒸发与降水组成的水循环为海上内循环。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地表径流有关,F为地表径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