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我国降水的特点一、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规律(★)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2.时间分布规律(1)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4—10 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2)一般来说, 南方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3)我国降水的 年际 变化很大,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3.降水量之最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 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2.划分类型(★)湿润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 干旱区 四类。3.地区差异(★) 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植被和农业湿润区大于800 mm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 水田 为主半湿润区400~800 mm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 旱地 半干旱区200~400 mm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干旱区小于200 mm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4.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 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又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和 半湿润 区的大致分界线。5.气候干湿程度影响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的分布(1)湿润、半湿润区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2)在湿润区,广泛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在半湿润区,主要种植较耐旱的小麦、玉米等。一、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在图中描出我国800 mm、400 mm、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并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字母A、B标注秦岭、淮河的大致位置。 【答案】 填图略。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干湿地区:① 湿润区 、② 半湿润区 、③ 半干旱区 、④ 干旱区 。71.[2016·广元]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D )A.夏秋多、冬春少B.均匀分布C.内陆多、沿海少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图中瀑布一般水量最大、最为壮观的季节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18·保定]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都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 000 km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3—4题。3.图中①地属于( D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4.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C.热量充足 D.降水充沛家住上海的小明同学准备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回答5—6题。5.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B )A.线路① B.线路②C.线路③ D.线路④6.小明沿线路③游览,下列景观可以见到的是( A )A.秀美的江南水乡 B.茫茫沙漠中的驼队 C.独具特色的那达慕节 D.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 7.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A 湿润 区 B 半湿润 区C 半干旱 区 D 干旱 区(2)在A、B、C、D表示四大干湿地区中,以森林为主要天然植被的是 A 地区,以温带草原为主要天然植被的是 C 地区。(填字母)8.读表格及图,回答下列问题。地点①②③④⑤⑥⑦海拔/m42 8951 2881 3022 2612312年降水量/mm559566611 5363722 045975年平均气温/℃12.26.611.717.25.524.124.3(1)说出①②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 差异:①地的年平均气温大于②地。原因:虽然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较高,故②地年平均气温低于①地。(2)①③两地纬度差别不大,但年降水量差异较大,请分析原因。【答案】 ①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洋水汽来源多;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3)④地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都远高于⑤地,请分析原因。【答案】 ④地位于我国西南,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既可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接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的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④地的纬度较⑤地低,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再加上⑤地的海拔比④地高,所以④地的年平均气温远高于⑤地。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这反映出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是( B )A.由东到西地势逐渐降低 B.由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C.由东到西气温逐渐降低 D.由东到西河流逐渐增多 【点悟】 本题考查气候(降水)与植被的关系。内蒙古高原东部和西部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不同,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 根据甲、乙两图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中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区,且冬小麦产量大的地形区是( D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点悟】 读图分析可知,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区,其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2017·潍坊改编]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据图判断,图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A )A.①地—中温带—半干旱区 B.②地—暖温带—半湿润区C.③地—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亚热带—湿润区【点悟】 据图判断:①地位于黄河以西,属于中温带、干旱区;②地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③地位于太行山脉以东,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④地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