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题一、单选题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①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矛盾尖锐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④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下列题。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后工业化时期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陕北黄土高原上三水村的故事。下图为黄土高原农业劳动的场面。读图,完成小题。???????该图片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追求人地协调该剧照所示人类活动给当地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雾霾增多B.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D.环境污染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世界无车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以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倡导绿色出行,所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D.天命论下列人类活动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A.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伏季休渔D.陡坡修筑梯田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筑波科学城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A.公平性B.持续性C.共同性D.阶段性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C.居民维护,可以降低运行的成本D.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A.保护原始的农业环境B.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C.提供居民劳动的场所D.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功能“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A.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资源短缺B.土地沙漠化C.破坏性地震D.温室效应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300m的山变成了海拔-300多米的大深坑。如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A.环境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采集渔猎时期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地面塌陷??④地震⑤水污染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迭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上述人类做法反映了哪种环境观()A.天命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C.人类中心论D.人地伙伴论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020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湖北省和武汉市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到3月下旬,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世界其他国家却日趋严重。如图为“湖北省交通图”。据此完成小题。???????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的原因有(??)①省会城市,人口众多②地处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大③经济落后,医用资源欠缺???????????④受我国春节文化影响,亲人团聚,相互走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从地理角度反思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事件,正确的是(??)A.解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人类污染环境,必然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C.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而且不可预知的,人类应当崇拜自然D.病毒虽可怕,人类力量更大,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自然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中的(??)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稻壳餐具以稻壳为原料,经高科技制成,在自然条件下可自行降解。据此完成下列题。以稻壳餐具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餐具,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加剧大气污染B.减少白色垃圾C.减轻酸雨危害D.促进生物多样性选用稻壳为原料制作餐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读“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图片”,完成下题。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事实证明了它的伟大之处,既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又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说明了()A.人定胜天B.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是可以造福人类的C.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随意改造D.地理环境决定一切??下图为漫画《自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漫画揭示了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人地协调发展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风沙肆虐D.全球变暖二、综合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我国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报道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材料三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目前已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特点?该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什么思想?(3)你认为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如图为“2000—2018年我国GDP、能源消费、SO2排放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说明2000—2018年我国SO2排放量的变化特点。(3)分析我国2006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4)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说出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该系统中,A代表??????????系统,B代表??????????系统,C代表??????????系统,D代表人的管理调控。?(2)在该系统中,??????????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请将序号①②③填在对应原则后的横线上。?①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严格控制载畜量???②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③各国需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下图为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基本谈判要求。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显示,我国政府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持的谈判立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2)我国碳排放量近十多年来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导致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长快;________能源占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大。(3)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________。(多项选择)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停止高耗能产业生产B.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C.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D.发展清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程度E.重点发展第一、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4)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在下面关联图中的空白处,将对应字母填入。A.威胁人类健康???B.海水膨胀???C.土壤盐碱化D.极冰融化???E.淹没土地答案和解析D2B3C4B5C6C7C8B9C10D11B12C13C14C15C16B17C18A19C20B21C22D23B24D25C26.【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于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2)人定胜天论。(3)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居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前列,这种发展多是以消耗大量原料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长期发展加剧了该地区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问题,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因此深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材料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界定,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材料一图中这三家企业均属于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类活动决定自然环境的人地关系思想,故属于人定胜天思想的反映。(3)提出“效益深圳”这一决策正是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体现。目前深圳经济高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谋求长远的发展。27.【答案】(1)相同点:不断增加;不同点: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放缓;GDP的增长速度加快。(2)SO2排放先上升后下降。(3)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4)谋求人地协调发展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以及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认真获取材料是答题的关键。(1)根据上图可知,2000—2018年我国GDP与能源消费量都呈增加的趋势;但GDP的增加速度比能源消费量快。(2)根据上图可知,2000—2006年我国SO2排放量呈增加的趋势,之后下降。(3)技术上,随着技术水平进步,能源利用率提高;环保意识上,环保意识增强,环境管理力度增强等;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能源使用量减少。(4)2006年以前,我国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排放的染污物量大,后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等措施的实施,能耗大幅下降,这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人地的协调,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8.【答案】(1)社会???经济???生态(2)生态,或填C???经济,或填B(3)②???①???③【解析】(1)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在该复合系统中,三个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力、技术等因素,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生态系统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提供环境资源,并容纳其“代谢”废物的能力,故A为社会系统,B为经济系统,C为生态系统。(2)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既能满足当前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因此在复合系统中,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3)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及“物种间的公平”。其中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符合持续性原则;人类的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符合公平性原则;各国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属于共同性原则。29.【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是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因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解析】略30.【答案】(1)阶段性??(2)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矿物??(3)BCD???????(4)自上向下,自左向右:BDA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掌握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是解题关键。(1)图中显示,我国政府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坚持的谈判立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原则。(2)我国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长快使得碳排放量增长较快。(3)为了改善环境,采取适合我国的措施,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这个不符合我国国情。(4)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极地冰川融化、威胁人类安全;海水膨胀、极地冰川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最终可能海水淹没土地、使土地盐碱化。第2页,共2页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