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美妙童音》《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木偶的步态舞》教材分析:《木偶的步态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的第六首小曲,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即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拉格泰姆,描绘了一个红颜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乐曲共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主题动机发展而成的音调给人活泼、奔放的感觉,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木偶轻盈活泼,又带几分滑稽可笑的步态;第二乐段速度放慢,节奏拉开,旋律作半音下行,带有哀伤和祈求的意味,其间出现一系列带倚音的八分音符,两类节奏搅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十分可笑;第三段木偶主题的动机隐约可闻,将乐曲引入再现部分,木偶又不停地跳起了别具特色的步态舞。学情分析:本年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在能听辨节奏、速度的基础上可以加强音乐活动中感知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三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度。本课侧重于让学生对速度、力度以及节奏型等感受,通过律动用身体、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形象。三年级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兴奋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强小组间的合作加强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速度、力度以及节奏型等的感受,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随音乐律动,用身体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中滑稽可爱的小木偶形象。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聆听与律动参与等音乐活动中,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启发学生充分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少年儿童的童真生活,建立真爱幸福童年的情感。教学重点:1.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把握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2.能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对小木偶的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小木偶跳舞时滑稽的形象。教学准备:钢琴、PPT、木偶道具、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音乐形象(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步行和动作律动的活动进行热身,激发学生兴趣,熟悉课堂环境,为后面用肢体表现木偶跳舞作铺垫;通过和木偶打招呼初步感受拉格泰姆节奏型。)1.暖身活动(熟悉环境,解放肢体,用身体的动作表现音乐要素的变化)师:孩子们,欢迎来到陈老师的音乐课堂,请随着我的铃鼓的节奏,在教室里走动起来,注意尽量不要和同学发生肢体接触,也不要发出声音。【学生跟随节奏走动。感受力度、速度、音高变化】2.随音乐律动(初步感受木偶形象)师:请你们跟我一起随着音乐跳一跳。【老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师:请坐,孩子们,刚刚我们模仿的是谁?【指名回答】3.节奏参与(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型)师:你真有想象力。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今天的新朋友小木偶。小木偶要跟大家打招呼了,仔细听,一会儿你们用同样的节奏向他问好。师:小朋友你好,小朋友你好,小朋友早上好—生:小木偶你好,小木偶你好,小木偶早上好—(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打招呼的方式感受木偶拉格泰姆节奏型。)2、整体感知,揭示音乐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整体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了解乐曲创作背景。)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师:小木偶的主人叫巧巧,巧巧最喜欢和小木偶一起玩耍,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播放音乐,整体感知】2.揭示课题,了解作品背景师: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叫《木偶的步态舞》(板书)它是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描绘的是国外小木偶,跳舞时略带滑稽的形象。步态舞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糕饼舞”,源自美洲黑人的舞蹈,黑人特别喜欢跳节奏快的舞蹈,在庆典活动上谁跳得最好,酋长就会颁发cake作为奖励。三、分段学习,感悟音乐要素(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聆听、模仿、听辨、创编等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音高、情绪,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通过乐曲中的力度、音高表现滑稽的小木偶)(一)音乐主题1.聆听A段旋律,感知乐曲的速度、节奏。认识拉格泰姆节奏型。2.聆听A段旋律,感知乐曲的力度第一遍听音乐:自由感受力度变化。第二遍看图形谱:检验自己听对了没有。第三遍看图形谱:聆听力度变强的地方音区变化。第四遍看图形谱:用动作表现力度变强的地方。3.聆听A段旋律,听乐曲的高音。第一遍师弹琴(片段),感受高音。第二遍师弹琴(片段),表现高音。第三遍听这个高音在旋律中出现了几次。第四遍师生合作表现。师小结:刚刚聆听的主题旋律,它的速度快、节奏密集跳跃、情绪欢快。(二)聆听B段1.聆听速度、节奏、情绪有没有发生变化。【生听音乐的过程中贴板书】2.聆听老师演唱,想一想巧巧和小木偶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师演唱】师:你从演唱中感受到巧巧寻找木偶时的心情了吗?【指名回答】师:哪句歌词能够体现出小女孩对木偶的着急和担心?【指名回答】师:你能用声音来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生模仿、表现】3.师生合作演唱。【播放音乐师生合作】4.师生共同呈现巧巧和小木偶捉迷藏的情境。师:巧巧找到小木偶后,他们又开始高兴地跳起舞来。【师生随音乐表演】(3)聆听A’段旋律1.学生聆听A’段旋律,思考与A、B哪一段旋律相同。2.介绍三部曲式,了解重复和对比的创作手法。(四)完整聆听乐曲师: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就是采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创作出了《木偶的步态舞》,只要他一弹奏起这段旋律,巧巧就会和小木偶欢快的跳起来,让我们也跟着巧巧和小木偶一起跳舞吧。【播放全曲,师生随着音乐跳舞。】师:孩子们,欢乐的时光总是让人难忘,今天我们学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生:木偶的步态舞)是谁创作的?(德彪西)德彪西就是巧巧的爸爸,每当看到女儿巧巧和小木偶一起跳舞的那么开心,于是写了这首《木偶的步态舞》送给她。这只是为巧巧写的一本钢琴曲集《儿童乐园》中的其中一首。让我们再这首《木偶的步态舞》中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出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