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猫钓鱼》是一首叙事歌曲,音乐活泼风趣,通过小猫钓鱼时的两种态 度和两种结果,教育孩子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同学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课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够初步分辨乐曲的情绪。但是力度对音乐的影响孩子们还把握得不太好。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 3、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休止符及力度符号,并在歌曲中演唱准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用亲切、活泼地心情演唱歌曲《小猫钓鱼》 2.难点:休止符及力度符号的掌握及运用,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跟《小猫钓鱼》音乐伴奏,进行律动。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2/4.3/4拍的转变。) 猜谜语引出主人公小猫咪。 (二)、聆听 1、第一次聆听 师:小猫咪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请学生讲故事小猫钓鱼的故事。 2、第二次聆听 出示学习内容。 第二次聆听,听这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回答开心快乐。 (设计意图:每一次聆听都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感受,避免盲目性,多次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认识,感受歌曲情绪及熟悉旋律。) 3、第三次聆听,随歌曲律动。 跟音乐一起律动,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4、听歌曲轻声唱 跟音乐轻声哼唱,认识歌词中的生字。 (设计意图:歌词较长,二年级识字量有限,通过这一环节,解决认字问题。) (三)、学唱 1、跟琴学唱第一段 (1)、学唱第一段 跟琴逐句教唱第一段 1、学习“0”休止符,唱出活泼的感觉。 2、“它丟、它丟、它丢······”力度符号“p、mp、f”.唱出小猫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的心情。 3、小猫因为三心二意,没有钓到鱼,心情是怎样的?唱出第一段结束句“哎”,小猫伤心失望的心情。 (2)、第一段跟琴整体演唱。 (3)、师生接龙唱。(设计意图:师生合作,更能激起学生的演唱兴趣。) 2、学唱第二段 (1)跟琴唱第二段 学生直接跟琴唱第二段歌词,老师唱结束句。 和第一段的结束句进行对比,小猫改正了坏习惯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鱼,心情是怎样的?结束句中的“嗨”应该是开心兴奋的语气。学习结束句。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法,处理结束句和前一句的不同,学生更容易掌握。) (2)跟伴奏来唱第二段。 3、完整演唱 跟着老师的伴奏完整演出歌曲。注意听老师的前奏,一二段之间的间奏。还要注意坐姿。 (四)、歌曲处理 小猫咪两次不同的经历,带给它了不同的收获,也让它有了不一样的心情。跟歌曲伴奏演唱歌曲,将两段歌词用不同的心情演唱出来,表现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猫咪。 (设计意图:运用创设情境法,对情感和力度处理,能让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做到由情而发。) (五)、表现歌曲,创编舞蹈 请出歌曲中的主人公小猫咪、小蜻蜓 、小蝴蝶。 根据故事,一起模仿它们的动作,选出最佳模仿秀,戴上头饰。 播放音乐,最佳模仿秀带领大家一起边唱边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编创,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作意识。) (六)、总结 小猫及时改正错误一心一意钓鱼,收获了一条大鱼。同学们也要像小猫一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一心一意做事情。肯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