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学堂乐歌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了解学堂乐歌及其代表人物和社会影响;欣赏学堂乐歌代表作《黄河》、《春游》,在体验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探索音乐创作特点及艺术价值。课前学习任务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并思考:歌曲名字;歌词作者;创作时期。【学习任务二】1.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概念;2.学习学堂乐歌产生社会背景。【学习任务三】了解沈心工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影响力;赏析歌曲《黄河》。【学习任务四】了解李叔同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影响力;以《送别》和《祖国歌》为例,了解学堂乐歌创作特点;赏析歌曲《春游》。推荐的学习资源(音响资料见“学生资源”文件夹——“课后练习用多媒体素材”文件夹)1.学堂乐歌《祖国歌》音像资料;2.学生改词版《春暖花开》音像资料。(共33张PPT)音乐鉴赏模块(第十五课时)新音乐初放-学堂乐歌C请思考:1.歌曲名字;2.歌词作者;3.创作时期。 DC答案:1.《送别》;2.李叔同;3.清末民初。 D学堂乐歌丰子恺画一、什么是学堂乐歌?二、学堂乐歌有哪些代表人物?三、学堂乐歌有哪些代表作品?四、学堂乐歌对后世有何影响?学堂乐歌丰子恺画一、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 学堂乐歌沈心工(1840—1947)二、学堂乐歌代表人物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 音乐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中最早的音乐教师,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学堂乐歌沈心工作品集沈心工作品: 《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心工唱歌集》等,其代表乐歌有《黄河》、《体操—兵操》、《铁匠》、《竹马》等。 聆听音乐,尝试划分歌曲段落。学堂乐歌C 曲式结构为二段体结构。学堂乐歌CBA 请识读A段乐谱,边视唱边思考音乐节奏、旋律方面的特点。学堂乐歌CA 节奏上,较多使用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学堂乐歌AC 旋律上,较多使用同音重复、级进,兼有跳进。学堂乐歌AC学堂乐歌AC 对比聆听,请思考哪种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C)A音高B音色C节奏D力度学堂乐歌AC 对比聆听,请思考哪种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C)A音高B音色C节奏D力度学堂乐歌AC 对比聆听,请思考哪种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C)A音高B音色C节奏D力度学堂乐歌AC节奏特点: 节奏自由奔放,不受节拍规律约束,将三拍子节奏纳入到四四拍子中。学堂乐歌B 请识读B段乐谱,思考音乐与A段相比有哪些变化?C学堂乐歌B节奏特点: 使用重复的节奏型,运用模进的旋律发展手法。C学堂乐歌B音高变化: 出现全曲最高音。C学堂乐歌西风东渐洋为中用C学堂乐歌 《黄河》是最早国人自己作词、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C学堂乐歌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反映时代的明镜,是点亮民心的明灯。C学堂乐歌丰子恺画学堂乐歌创作特点: 早期的学堂乐歌大多是选曲填词的歌曲,曲调多来自日本、欧美歌曲。《送别》李叔同填词丰子恺画学堂乐歌丰子恺画学堂乐歌创作特点: 早期的学堂乐歌大多是选曲填词的歌曲,曲调多来自日本、欧美歌曲。《送别》李叔同填词《旅愁》犬童球溪填词丰子恺画学堂乐歌丰子恺画学堂乐歌创作特点: 早期的学堂乐歌大多是选曲填词的歌曲,曲调多来自日本、欧美歌曲。《送别》李叔同填词《旅愁》犬童球溪填词《梦见家和母亲》约翰P奥德威作曲丰子恺画..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创作特点: 部分学堂乐歌采用我国民间音乐曲调填词,如《祖国歌》、《采茶歌》、《缠足苦》等。《祖国歌》李叔同填词学堂乐歌请思考:1.演唱形式;2.歌曲调式;3.曲式结构。 学堂乐歌答案:1.三声部合唱;2.大调式;3.带再现的二段体。学堂乐歌答案:1.三声部合唱;2.大调式;3.带再现的二段体。起(a)承(a’)转(b)合(a’)学堂乐歌文白兼用民间诗歌2+2+3的结构语言节奏、句式词曲的结合……6/8拍大调式三声部合唱带再现的二段体和声……学堂乐歌文白兼用民间诗歌2+2+3的结构语言节奏、句式词曲的结合……6/8拍大调式三声部合唱带再现的二段体和声……“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中第一首合唱歌曲。中国诗词结构音乐韵律曲式结构丰子恺画 1.何为学堂乐歌; 2.学堂乐歌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 3.赏析两首学堂乐歌经典代表作品:《黄河》、《春游》; 4.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及深远影响。课堂小结丰子恺画 1.背唱学堂乐歌《黄河》的A乐段; 2.请同学们思考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课后作业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学堂乐歌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背唱歌曲《黄河》第一乐段。(音响资料见“学生资源”文件夹——“课后练习用多媒体素材”文件夹)二.思考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三.(选做题)学堂乐歌大多数都是在现成的曲调上填上新词。你不妨也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曲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上一段新词,唱给大家听。黄河杨度沈心工11115.55653.33.430551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53.455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炸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学堂乐歌》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了解学堂乐歌及其代表人物和社会影响;欣赏学堂乐歌代表作《黄河》、《春游》,在体验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探索音乐创作特点及艺术价值。二、教学重点:通过赏析歌曲《黄河》、《春游》体验、感受学堂乐歌的音乐特征。三、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演唱歌曲《黄河》片段,掌握其音乐创作手法。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导入新授总结导入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歌曲名字、歌词作者及创作时期,由此引出课题—学堂乐歌。二、新授1:学堂乐歌1.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概念;2.介绍学堂乐歌产生社会背景。三、新授2:介绍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1.简介沈心工的生平、代表作品及影响力;2.赏析歌曲《黄河》(1)初步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尝试划分歌曲的段落;(2)识读第一乐段乐谱,分析歌曲节奏、旋律方面特点;(3)识读第二乐段乐谱,分析歌曲节奏、旋律方面特点;(4)介绍《黄河》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四、新授3:介绍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李叔同1.介绍李叔同生平、代表作品及影响力;2.以《送别》和《祖国歌》为例,介绍学堂乐歌创作特点;(1)采用外来曲调选曲填词,如《送别》;(2)采用我国民间音乐填词,如《祖国歌》。3.赏析歌曲《春游》(1)结合乐谱聆听《春游》,判断歌曲的演唱形式、调式及曲式结构;(2)朗诵歌词,体验诗词的韵律;(3)分析、体验诗词韵律与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4)总结歌曲《春游》的艺术价值。五.课堂总结1.明确了何为学堂乐歌;2.认识了学堂乐歌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3.重点赏析两首学堂乐歌经典代表作品《黄河》、《春游》;4.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及其深远影响。六.课后作业1.背唱歌曲《黄河》的第一乐段。2.思考学堂乐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音乐鉴赏模块(第十五课时)-任务单.docx 音乐鉴赏模块(第十五课时)-教学设计.docx 音乐鉴赏模块(第十五课时)-练习题.docx 音乐鉴赏模块(第十五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