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剪纸》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与技能目标:认识剪纸的艺术特点,掌握剪纸的知识与技能,学会欣赏剪纸,培养学生动手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的艺术形式特点、表现与构图手法,培养学生有个性地表现剪纸作品的能力。教学难点:把握好剪纸作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三、教具与材料工具: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图片。材料工具:剪刀,刻刀,尺子,铅笔、裁切板,各种颜色纸等。四、教学过程:1、激趣设疑: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民间传统音乐、插入剪纸作品,从听觉到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播放以剪纸形式制作的动画片段,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陕西剪纸欣赏 民间剪纸 现代剪纸2、自学质疑 把不懂的问题画出了,提出不懂问题供大家讨论。3、探究释疑 (设计 板书)①剪纸的艺术特点:剪纸具有鲜明民族性与地域色彩,一般北方的剪纸多粗犷豪放,南方的剪纸多秀丽玲珑。②题材:较广泛、多自来源于生活。③表现手法:阴剪、阳剪与阴阳剪。阴剪:刻去线条、靠周围块面衬出形象。阳剪:留下轮廓线和块面,剪去形象空的部分。阴阳剪:两种形式应用同一作品。④构图手法:有均衡法、对称法、连续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剪纸艺术、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唤起学生动手制作剪纸的欲望。4、整合提高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学习。5、拓展训练为了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制作方法,展示制作过程并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掌握的技法剪纸,播放民族音乐,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从而尝试体验剪纸创作的乐趣。喜字制作步骤:①裁纸:先裁一块方形纸。②折叠:横向对折叠,再对折叠。③打形:用铅笔打形,在折好的纸上面画出喜字的一半④裁剪:将喜字轮廓外的都剪掉,喜字口掏空。。⑤展开:展开完成。学生在欣赏讨论与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制作剪纸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剪纸。五、 活动总结: 1、 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 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 3、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 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5、总 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步骤图:第一步:准备一张长方形红纸。第二步:将它横向对折,如图所示。第三步:再一次对折,如图所示。第四步:开始用笔在折好的纸上面画出喜字的一半。第五步:将喜字轮廓外的都剪掉,喜字口掏空。第六步:将剪好的喜字打开,是不是很喜庆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