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图像识读:1.能根据美术作品分辨出写生画与装饰画。 2.通过探究活动,能找到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 审美判断:1.在情境中,会判断“装饰画”是较“写生画”在生活“装饰美”中的更优选择。 2.在作品欣赏与评价中,能用美术造型、构图等知识判断作品的优劣,并能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文化理解: 初步感受装饰画是源于自然,超越自然,追求个性的艺术形态创作。 美术表现:1.能通过外形简化、夸张、变形等表现方法创作一个装饰性艺术形象。 2.在情境中,能通过简化、夸张、变形、组合等表现方法创作一幅装饰画作品。 创意实践:能创作出画面效果独特、个性化、有创新性的美术装饰画作品。 重点 分辨装饰画与写生画的特点,能通过简化、夸张、抽象等表现方法创作装饰画作品。 难点 概括、提炼、夸张物象外形为装饰形。 教具 课件、道具、微视频 教法 感知、探索、引导 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家居的选择: 1.情境:师:同学们,老师家刚粉刷了一遍,真想为它添加一些画作,增加艺术气息。你们觉得以下哪组作品更合适?能说说理由吗? 2.引出概念: 师:这两组画作是美术作品大家族里的其中两种表现形式:写生画、装饰画。你们能分辨出来吗? 小结:靠近自然形态的美术作品是写生画,超越自然、追求艺术形态的美术作品是装饰画。 1.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不同意见的孩子也可提出不同看法与理由。 2.学生判断写生画与装饰画。并说出判断理由。 让孩子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装饰功能。初步引导孩子分辨出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特点。 探究活动一:欣赏并完成小游戏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个“对号入座”的小游戏。首先,请同学们走进画廊细心欣赏三组图片,然后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正确完成“对号入座”的游戏内容。 1.学生欣赏三组美术作品。(写生画与装饰画) 2.小组合作完成粘贴小游戏“对号入座”。 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对写生画与装饰画特点的分辨与总结。 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活动二:学一学、试一试、评一评(造型) 1.学一学: 师:其实装饰画是写生画经过画家的手变过来的,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板书课题。 (1)电脑示范(玫瑰)装饰变形(提示:大胆夸张变形,但要保留事物基本特征) 师:同学们刚才真厉害,找到了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特点,老师也迫不及待想来试着变一变。 (2)微课视频:学生示范 师:装饰画的造形最大的特征就是简洁、抽象、夸张,我们也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用简单的形状来概括绘画物品的。 2.试一试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写生画中的一件物品,用最简洁、夸张的形状,概括画出外形(限时1分钟)。 3.评一评:哪张最简洁、哪张最夸张?哪张构图饱满?(指导有缺点的画如何改进) 1.学生分别观看老师电脑示范、学生手绘示范。 2.学生尝试两分钟内用最简洁、抽象、夸张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或一组物象的外形。 让孩子在观看直观示范中,深入体验装饰画简洁、抽象、夸张的特点,并激发起孩子的创作热情,大胆投入进行2分钟的装饰形象外形创作。 探究活动三:学一学、比一比、说一说(装饰、色彩、构图、背景) “同学们刚才一分钟的变一变,装饰画形象渐露初形,但是,离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形象还有两个步骤,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一起来看一看以下几组同学的创作过程。” 1.学一学: 微课展示同学示范(蛋糕与瓶花) “同学们,通过欣赏,你们能找到除了‘一、简化勾勒外形’,装饰画创作还需要哪两个步骤吗?” 小结:简化勾勒外形——(添加装饰)——(着色) 2.比一比: 装饰画的这两个步骤其实也很讲学问,下面让我们来做小老师,评一评同学的画。 (1)(生日蛋糕)色块装饰为主与线条装饰为主 (2)(瓶花与饮料)黑白、双色、多色 (3)(礼物)并排组合、前后组合、大小组合 (4)(生日蛋糕与礼物)添加背景 1.在学一学中学习装饰画深入创作的方法。 2.做小老师评价不同的作品。 在充当小老师过程中,激发自信,更大胆地评价作品,同时感受装饰画添加装饰、着色、构图、添背景等技巧。 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作活动:为生日派对创作装饰画 1.情境:师:同学们,我家将要举行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能为这面装饰墙创作一幅装饰画吗? 展示创作任务: ★基础要求:选择一件物品创作成一个装饰形象,并剪下来。 ★较高要求:选择一件或一组物品创作成一幅装饰画。 2.中途评价 创作起始阶段及时表扬动手快的孩子,询问有没有谁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师来帮助解决? 创作中段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的表扬或纠正。 对创作完成的优秀作品进行黑板展示,作品被选到黑板展示的孩子马上奖为当小老师,去帮助创作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创作,中途相互评价作品。 较早完成了的孩子上黑板布置“装饰墙”或帮助小组同学继续完成作品。 生日派对的情境能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同时可给予孩子素材选择的方向。 展示评价: 部分学生根据评价指标给作品贴上合适的评价。 部分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看法。 自主评价环节一方面激发评价热情,另一方面能引导孩子从多方面评价作品。 拓展: 展示巧妙利用装饰美术美化生活中的“废旧品”而成的艺术作品。 结语:“装饰美术”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同学们要多动脑、多动手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 创造生活。 学生欣赏。 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装饰美术可以美化生活,还可变“废”为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