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5课仕女·簪花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服、妆、饰文化。教材给予了教师们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妆、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读懂了经典作品。教材中引导学生用身边易得材料,动手制作小饰物,与现今学生的DIY生活理念相吻合,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装、妆、饰文化,感受我国古代的制造工艺,体会吉祥纹样的表达的美好寓意。2.技能目标: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动手制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饰文化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三、教学准备花卉的图案资料,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视频中展现的画卷《簪花仕女图》以及唐装仕女的表演使人难忘。揭示新课--《簪花仕女图》(二)新课图片赏析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刻画六位唐代仕女在庭院中闲步,赏花、戏犬的生活场景。1.眉毛—明显高蛾眉—上层妇女的画眉方式。2.“簪花”仕女头上插着的花朵3.唐朝的审美—丰腴4.唐朝服饰—高贵华丽,色彩艳丽小组讨论:《簪花仕女图》中服饰的纹饰图案哪些类型的?小结:胸襟图案是单独纹样,飘带是二方连续图案,罗衫和衣裙均为四方连续图案。图片欣赏:唐代妇女面部化妆:敷铅粉,抹胭脂,施鹅黄,画黛眉,点口唇,描面靥,贴花钿。欣赏仿唐代妇女妆容(ppt)(三)探讨交流:在欣赏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别致的妆饰?小结:我国古代传统饰物按功能分:发饰:也叫步摇,钗,扁方(象征等级,尊严)耳饰:作用—调节人的视觉,美化形象。佩饰:戒指:手镯:图片欣赏:几种发饰,耳饰,佩饰,戒指,手镯。小组探究:我国古代的精湛的饰品,是运用哪些制作工艺?小结:加工工艺:雕刻、累丝、琢玉、镶嵌、焊接等。(四)创意制作:各小组,根据材料制作一个具有现代感的饰品。制作要求:设计要有个性。色彩搭配要合理。饰物形状要与装饰巧妙的结合。(五)作品展示与评价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制作使用的工艺与材料,分享制作的乐趣,并完善制作。(六)拓展延伸欣赏《簪花仕女图》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背景,白鹤,盛开的辛夷花,跳跃的小犬,使画面异常生动充实。展示唐朝的花鸟画的开始。美术爱好者,课下收集、探究中国花鸟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